CN219385826U - 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85826U CN219385826U CN202222810689.7U CN202222810689U CN219385826U CN 219385826 U CN219385826 U CN 219385826U CN 202222810689 U CN202222810689 U CN 202222810689U CN 219385826 U CN219385826 U CN 2193858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maintenance vehicle
- track
- sideslip
- track mainten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养护车辆,其包括:车架、司机室、转向架及轨道养护车辆框架,其中车架为拱形结构,司机室安装在车架上,转向架安装在车架的底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安装在车架拱形结构的下方,其包括支撑结构、旋转机构及横移机构,横移机构可以相对于车架做横向移动、也可以在旋转机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上挂载轨道养护工作装置。这种轨道养护车辆不但可以实现养护工作范围的横向宽度及角度调整,并且其轨道养护车辆框架纵向尺寸较短,减小了测量点与轨道养护装置的距离,有利于测量精度的保证,结构简单、质量较轻,有利于养路机械轴重的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养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背景技术
在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受气候、地质环境以及铁路运行中的振动和受力的影响,道床和路基经常会出现变形,线路设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为了保障铁路运行的平稳安全,就需要对铁路线路进行定期的维护。
由于铁轨线路长,范围广,依靠人工进行维护成本高效率低,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目前铁路养护通常可以在铁路轨道上运行的轨道养护车辆进行,这些轨道车辆携带铁路养护工具,可以边运行边养护。例如捣固车,就是一种常见的大型铁路养护车辆,其适用于铁路线路的新线施工、既有线大中修清筛作业后和运营线路维修作业,对轨道进行自动抄平、起拨道、道碴捣固作业,提高道床石碴的密实度,增加轨道的稳定性,消除轨道的方向偏差,左、右水平偏差和前、后高低偏差,使轨道线路达到线路设计标准和线路维修规则的要求,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捣固车的主要结构为车身,车身下方安装有框架,框架上安装捣固装置,一边在线路上运行,一边由捣固装置进行作业。在常规线路上运行和作业的情况下,由于作业的范围和角度相对固定,捣固装置安装位置可以不需要调整,但是在道岔区域,由于存在多组铁轨相交的情况,作业区域变得更大且角度发生变化,不能调整捣固装置工作位置和工作角度的捣固车框架将不能适应工况,无法进行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养护车辆,其包括:车架、司机室、转向架及轨道养护车辆框架,其中车架包括两根沿纵向设置的车架梁,在纵向方向上车架梁的中间部分高于车架梁的两端,形成拱形结构;司机室安装在车架上,供工作人员进行乘坐、驾驶及操作;转向架安装在车架的底部,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整车在轨道上运行;轨道养护车辆框架安装在车架拱形结构的下方,其包括支撑结构、旋转机构及横移机构,其中支撑结构安装与车架梁相连接,用于安装和支撑所述轨道养护车工作框架的其余构件,支撑结构包括中部支点及端部支点;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车架梁做旋转运动,横移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并且由支撑结构提供支撑,横移机构可以相对于车架做横向移动、也可以在旋转机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上挂载轨道养护工作装置。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其轨道养护装置安装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的横移机构上,在运作到道岔区域时,轨道养护装置在横移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于车架横向移动,例如向左或向右伸出及缩回,以扩大作业面积,横移机构可以在旋转机构作用下带动轨道养护装置做旋转运动,以调整作业角度,可以适应多种工况。
除此之外,这种轨道养护车辆的工作框架纵向尺寸较短,减小了测量点与轨道养护装置的距离,有利于测量精度的保证,结构简单、质量较轻,有利于养路机械轴重的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仰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搭载轨道养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起复装置的机构示意图(收起位);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起复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工作位)。
附图标记:
11-前司机室;12-作业司机室;13-后司机室;
2-车架;
31-前转向架;32-后转向架;
41-前张紧小车;42-拨道小车;43-后张紧小车;
51-主起拨道装置;52-辅助起道装置;
6-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611-顶部支撑;612-下部吊架;613-下层横移梁吊点;621-端部支座;622-可移动支点;623-可移动支点驱动装置;631-旋转梁;632-旋转驱动装置;633-旋转中心;641-上层横移梁;6411-外导套;6412-内横梁;642-下层横移梁;643-横移梁连接块;644-内框架;645-外框架;646-内框架驱动装置;647-外框架驱动装置;648-横移梁驱动装置;65-框架连接机构
7-捣固装置;71-左外捣固单元;72-左内捣固单元;73-右内捣固单元;74-右外捣固单元;
81-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2-后端救援起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使用轨道养护工程车执行铁路养护作业中,运行到道岔区域,由于道岔区域铁轨交错,情况复杂,需要养护装置的作业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否则将无法实现养护作业,现有具备横移旋转功能的捣固框架包含多根横移导向或者采用大臂结构,使得框架纵向尺寸大,增加了测量点与捣固装置的距离,不利于测量精度的保证。其次结构复杂、重量大,不利于捣固车轴重的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养护车辆,其包括:
车架2,车架包括两根沿纵向设置的车架梁,在纵向方向上车架梁的中间部分高于车架梁的两端,形成拱形结构;
司机室,司机室安装在车架2上,供工作人员进行乘坐、驾驶及操作;
转向架,安装在车架2的底部,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整车在轨道上运行;
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安装在车架2拱形结构的下方,包括支撑结构、旋转机构及横移机构,其中支撑结构安装与车架梁相连接,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车架梁做旋转运动,横移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并且由支撑结构提供支撑,横移机构可以相对于车架做横向移动、也可以在旋转机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上挂载轨道养护工作装置。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以轨道车辆运行时前进和后退的方向为纵向,在水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为竖向以轨道车辆运行时前进的方向为前(指向图1中左侧),以轨道车辆后退的方向为后(指向图1中右侧)。车架2用于安装各机构或装置,
养护工作装置挂载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的横移机构上,横移机构与旋转机构和支撑结构相连接,旋转机构与支撑结构相连接,支撑结构固定在轨道养护车车底的车架上,轨道车运行时带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及养护工作装置沿轨道边前进边作业,当需要调整作业范围时,由横移机构带动工作装置横向移动,调整作业宽度,旋转机构带动横移机构及工作装置水平旋转,调整作业角度,这种轨道养护车辆不但可以实现养护工作范围的横向宽度及角度调整,并且其纵向尺寸较短,减小了测量点与捣固装置的距离,有利于测量精度的保证,结构简单、质量较轻,有利于养路机械轴重的控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结构仰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2-6所示,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的横移机构包括上层横移梁641、下层横移梁642、框架及横移梁驱动装置648,其中上层横移梁641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由支撑结构提供支撑;上层横移梁641包括外导套6411及嵌套在外导套6411内的内横梁6412;下层横移梁642通过横移梁连接块643与内横梁6412相连接,所述框架安装在下层横移梁642上,所述横移梁驱动装置648的一端与外导套6411相连接,另一端与横移梁连接块643相连接,在横移梁驱动装置648的作用下,内横梁6412可以相对外导套6411横向滑进滑出,带动下层横移梁642横向移动。
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都安装在所述下层横移梁642上,且可以相对于下层横移梁642滑动;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内框架驱动装置646及外框架驱动装置647,内框架驱动装置646的一端与所述横移梁连接块643相连接,另一端与内框架644相连接,在内框架驱动装置646的作用下,内框架644可相对于下层横移梁642滑动;外框架驱动装置647的一端与所述横移梁连接块643相连接,另一端与外框架645相连接,在外框架驱动装置647的作用下,外框架645可相对于下层横移梁642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均有左右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层横移梁642的左右两端,均为“口”字状的框架结构,内框架644位于外框架645的内侧,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上安装有用于连接轨道养护车工作装置的外框架驱动装置647。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支撑结构的实现方式,如图2-5所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为所述横移机构提供中部支撑的中部支点及为所述横移机构的两端提供支撑的端部支点,其中中部支点包括顶部支撑611及下部吊架612,其中顶部支撑611包括多根顶部支撑梁,顶部支撑61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两根车架梁相对的内侧面,与车架梁共同组成桁架状结构,所述下部吊架612的上端固定在顶部支撑611下方,所述外导套6411架设在下部吊架612下端的支撑面内。顶部支撑梁有五根,其中主梁垂直于车架2设置,并且其两端固定在车架梁上,主梁的中心向外放射状设置四根辅梁,辅梁的一端固定在车架梁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梁中心附近的主梁侧面上,最后主梁两侧各设置一根加强梁,两根加强梁平行设置,加强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辅梁与车架梁相连接的一端。桁架状结构可以为其余工作装置提供稳定平稳的支撑,保证在车辆运行以及养护作业的震动中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作业。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支撑结构的实现方式,如图2-5所示,所述端部支点分别安装在两车架梁的下方,包括端部支座621、可移动支点622及可移动支点驱动装置623,其中端部支座621为框架式结构,中端部支座621的上端分别安装在两车架梁的下方;可移动支点622嵌套在所述内横梁6412两端外部,在收回状态下,可移动支点622嵌套在端部支座621的框架内,端部支座621通过可移动支点622为所述内横梁6412的两端提供支撑;可移动支点驱动装置623的其中一端安装在所述外导套6411上,另一端安装在可移动支点622上,在可移动支点驱动装置623的作用下,可移动支点622可以在横移机构上进行滑动。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旋转机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梁631、旋转中心633及旋转驱动装置632,其中旋转梁631通过旋转中心633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旋转驱动装置632的一端与所述车架2相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梁631相连接,在旋转驱动装置632的作用下旋转梁631可以旋转中心633为中心做旋转运动。
为了保证配重平衡、运行平稳,当支撑结构采用上述桁架状结构的顶部支撑611时,旋转中心633设置在其主梁的中心下方,旋转梁631的中心通过旋转中心与顶部支撑611的主梁中心可转动地连接。旋转驱动装置632采用一对气缸或液压缸(如油缸),以旋转中心633为中心对称设置,气缸或液压缸的缸体与车架2相连接,活塞分别铰接在旋转梁631的两端,当活塞伸出或缩进时,旋转梁631就可以以旋转中心633为中心水平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旋转梁631上的其余机构或装置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梁631下设有下层横移梁吊点613,下层横移梁吊点613的上端与旋转梁631相连接,下端为孔结构,所述下层横移梁642从下层横移梁吊点613的孔结构中穿过且下层横移梁642可以在下层横移梁吊点613的孔结构中滑动。旋转梁631以旋转中心633为中心水平转动时,即带动下层横移梁642及与下层横移梁642通过横移梁连接块643相连接的上层横移梁641以旋转中心633为中心水平转动,达到调整挂载在内框架及外框架上的轨道养护作业装置工作角度的目的。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梁安装在顶部支撑下方,横移梁安装在旋转梁下方,横移梁采用套筒式结构,且分为上下两层,同时安装在横移梁上的框架还可以相对于横移梁做进一步横向运动,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径向尺寸,减小了测量点与养护工作装置的距离,有利于测量精度的保证,结构简单、质量较轻,有利于养路机械轴重的控制。
为了更直观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捣固车(轨道养护车辆的一种)为例进行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搭载轨道养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内框架644和外框架645上安装了捣固装置,可对道岔正线和曲股进行捣固作业。其中捣固装置7包括左侧捣固单元和右侧捣固单元,其中左侧捣固单元包括左外捣固单元71、左内捣固单元72,右侧捣固单元包括右外捣固单元74、右内捣固单元73。其中左外捣固单元71安装于左侧外框架,左内捣固单元72安装于左侧内框架,右内捣固单元73安装于右侧内框架,右外捣固单元安装于右侧外框架。作为轨道养护车辆工作框架的捣固框架移动时带动捣固单元移动到线路不通位置进行捣固作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养护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司机室有三个,分别为前司机室11、作业司机室12及后司机室13,其中前司机室11设置于车架2前端上方、后司机室13设置于车架2后端上方,作业司机室12设置于车架2的中部拱形结构的下方,作业司机室12与所述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在车架2中部拱形结构的下方沿纵向依次排列。前后司机室供驾驶车辆前进或后退的司乘人员乘坐,作业司机室用于操作轨道养护装置的司乘人员乘坐。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包括前转向架31及后转向架32,前转向架31设置在车架2前端底部,后转向架32设置在车架2后端底部。转向架包括车轮、变速结构、转向结构等,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带动车辆走行。
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张紧小车,张紧小车包括前张紧小车41及后张紧小车43,前张紧小车设置于所述车架2的前端底部,位于所述前司机室11的下方,后张金小车设置于所述车架2的后端底部,位于所述后司机室13的下方。
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起拨道装置,
起拨道装置包括主起拨道装置51及辅助起拨道装置52其中主起拨道装置51安装在所述车架2拱形结构的下方,设置于所述作业司机室12与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之间,所述辅助起拨道装置52安装在作业司机室12的下方。
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拨道小车42,所述拨道小车42安装在所述车架2拱形结构的下方,设置于所述主起拨道装置51与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之间。
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救援起复装置,救援起复装置包括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及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安装在所述车架2前端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前转向架31的后方,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安装在所述车架2后端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前转向架31的前方。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起复装置的机构示意图(收起位);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起复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工作位),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及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结构相同,均包括底座811、支撑油缸819、支撑油缸座814及挂架820,其中底座811固定在车架2的下方,支撑油缸座814与底座811相连接,支撑油缸座814上设有旋转销817及作业安装销818,支撑油缸819底部一侧通过旋转销817可转动地与支撑油缸座814相连接,支撑油缸819底部的另一侧设有可与作业安装销818相配合的作业安装销销孔,当支撑油缸819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作业安装销销孔与作业安装销818相配合将支撑油缸819进行固定;挂架820为一端固定在车架2上并设置于底座811一侧的“L”形结构,挂架820的水平伸出边上设有固定销821,支撑油缸819上设有固定销销孔,当支撑油缸819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固定销销孔与固定销821相配合对支撑油缸819进行固定。
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及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还包括横移机构,所述支撑油缸座814通过横移机构与底座811相连接,横移机构包括横移导轨812、横移滑块813、横移油缸815及横移油缸座816,其中横移导轨812固定在所述底座811上,横移滑块813与横移导轨812滑动配合,支撑油缸座814安装在横移滑块813的下方,横移油缸座816安装在横移导轨812的一侧,横移油缸815一端与横移油缸座816相连接,另一端与横移滑块813相连接。救援起复装置通过横移滑块813横向滑动调节支撑油缸819的支撑位置。
前端救援起复装置用于前转向架出现脱轨时的救援起复作业,后端救援起复装置用于后转向架出现脱轨时的救援起复作业,当出现转向架脱轨的情况时,通过横移滑块813的移动将支撑油缸819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打开固定销821,使支撑油缸819以旋转销817为轴旋转到工作位,即竖直状态,再通过作业安装销818对支撑油缸819进行固定,进行救援起复作业;作业完成后,拔出作业安装销818,支撑油缸819以旋转销817为轴旋转到收起状态,通过固定销821固定在挂架820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2),车架包括两根沿纵向设置的车架梁,在纵向方向上车架梁的中间部分高于车架梁的两端,形成拱形结构;
司机室,司机室安装在车架(2)上,供工作人员进行乘坐、驾驶及操作;
转向架,安装在车架(2)的底部,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整车在轨道上运行;
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安装在车架(2)拱形结构的下方,包括支撑结构、旋转机构及横移机构,其中支撑结构安装与车架梁相连接,用于安装和支撑所述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的其余构件,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部支点及端部支点;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车架梁做旋转运动,横移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并且由支撑结构提供支撑,横移机构可以相对于车架做横向移动、也可以在旋转机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轨道养护车辆框架上挂载轨道养护工作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上层横移梁(641)、下层横移梁(642)、框架及横移梁驱动装置(648),其中上层横移梁(641)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由支撑结构提供支撑;上层横移梁(641)包括外导套(6411)及嵌套在外导套(6411)内的内横梁(6412);下层横移梁(642)通过横移梁连接块(643)与内横梁(6412)相连接,所述框架安装在下层横移梁(642)上,所述横移梁驱动装置(648)的一端与外导套(6411)相连接,另一端与横移梁连接块(643)相连接,在横移梁驱动装置(648)的作用下,内横梁(6412)可以相对外导套(6411)横向滑进滑出,带动下层横移梁(642)横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都安装在所述下层横移梁(642)上,且可以相对于下层横移梁(642)滑动;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内框架驱动装置(646)及外框架驱动装置(647),内框架驱动装置(646)的一端与所述横移梁连接块(643)相连接,另一端与内框架(644)相连接,在内框架驱动装置(646)的作用下,内框架(644)可相对于下层横移梁(642)滑动;外框架驱动装置(647)的一端与所述横移梁连接块(643)相连接,另一端与外框架(645)相连接,在外框架驱动装置(647)的作用下,外框架(645)可相对于下层横移梁(642)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均有左右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层横移梁(642)的左右两端,内框架(644)位于外框架(645)的内侧,内框架(644)及外框架(645)上安装有用于连接轨道养护车工作装置的外框架驱动装置(64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中部支点为所述横移机构提供中部支撑;所述支撑结构的端部支点为所述横移机构的两端提供支撑,其中中部支点包括顶部支撑(611)及下部吊架(612),其中顶部支撑(611)包括多根顶部支撑梁,顶部支撑(61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两根车架梁相对的内侧面,与车架梁共同组成桁架状结构,所述下部吊架(612)的上端固定在顶部支撑(611)下方,所述外导套(6411)架设在下部吊架(612)下端的支撑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点分别安装在两车架梁的下方,包括端部支座(621)、可移动支点(622)及可移动支点驱动装置(623),其中端部支座(621)为框架式结构,中端部支座(621)的上端分别安装在两车架梁的下方;可移动支点(622)嵌套在所述内横梁(6412)两端外部,在收回状态下,可移动支点(622)嵌套在端部支座(621)的框架内,端部支座(621)通过可移动支点(622)为所述内横梁(6412)的两端提供支撑;可移动支点驱动装置(623)的其中一端安装在所述外导套(6411)上,另一端安装在可移动支点(622)上,在可移动支点驱动装置(623)的作用下,可移动支点(622)可以在横移机构上进行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梁(631)、旋转中心(633)及旋转驱动装置(632),其中旋转梁(631)通过旋转中心(633)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旋转驱动装置(632)的一端与所述车架(2)相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梁(631)相连接,在旋转驱动装置(632)的作用下旋转梁(631)可以旋转中心(633)为中心做旋转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梁(631)下设有下层横移梁吊点(613),下层横移梁吊点(613)的上端与旋转梁(631)相连接,下端为孔结构,所述下层横移梁(642)从下层横移梁吊点(613)的孔结构中穿过且下层横移梁(642)可以在下层横移梁吊点(613)的孔结构中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包括前司机室(11)、作业司机室(12)及后司机室(13),其中前司机室(11)设置于车架(2)前端上方、后司机室(13)设置于车架(2)后端上方,作业司机室(12)设置于车架(2)的中部拱形结构的下方,作业司机室(12)与所述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在车架(2)中部拱形结构的下方沿纵向依次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前转向架(31)及后转向架(32),前转向架(31)设置在车架(2)前端底部,后转向架(32)设置在车架(2)后端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张紧小车,张紧小车包括前张紧小车(41)及后张紧小车(43),前张紧小车设置于所述车架(2)的前端底部,位于所述前司机室(11)的下方,后张金小车设置于所述车架(2)的后端底部,位于所述后司机室(13)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起拨道装置,起拨道装置包括主起拨道装置(51)及辅助起拨道装置(52),其中主起拨道装置(51)安装在所述车架(2)拱形结构的下方,设置于所述作业司机室(12)与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之间,所述辅助起拨道装置(52)安装在作业司机室(12)的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拨道小车(42),所述拨道小车(42)安装在所述车架(2)拱形结构的下方,设置于所述主起拨道装置(51)与轨道养护车辆框架(6)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养护车辆还包括救援起复装置,救援起复装置包括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及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安装在所述车架(2)前端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前转向架(31)的后方,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安装在所述车架(2)后端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前转向架(31)的前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及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结构相同,均包括底座(811)、支撑油缸(819)、支撑油缸座(814)及挂架(820),其中底座(811)固定在车架(2)的下方,支撑油缸座(814)与底座(811)相连接,支撑油缸座(814)上设有旋转销(817)及作业安装销(818),支撑油缸(819)底部一侧通过旋转销(817)可转动地与支撑油缸座(814)相连接,支撑油缸(819)底部的另一侧设有可与作业安装销(818)相配合的作业安装销销孔,当支撑油缸(819)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作业安装销销孔与作业安装销(818)相配合将支撑油缸(819)进行固定;挂架(820)为一端固定在车架(2)上并设置于底座(811)一侧的“L”形结构,挂架(820)的水平伸出边上设有固定销(821),支撑油缸(819)上设有固定销销孔,当支撑油缸(819)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固定销销孔与固定销(821)相配合对支撑油缸(819)进行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轨道养护车辆,其特征在于:前端救援起复装置(81)及后端救援起复装置(82)还包括横移机构,所述支撑油缸座(814)通过横移机构与底座(811)相连接,横移机构包括横移导轨(812)、横移滑块(813)、横移油缸(815)及横移油缸座(816),其中横移导轨(812)固定在所述底座(811)上,横移滑块(813)与横移导轨(812)滑动配合,支撑油缸座(814)安装在横移滑块(813)的下方,横移油缸座(816)安装在横移导轨(812)的一侧,横移油缸(815)一端与横移油缸座(816)相连接,另一端与横移滑块(813)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10689.7U CN219385826U (zh) | 2022-10-25 | 2022-10-25 | 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10689.7U CN219385826U (zh) | 2022-10-25 | 2022-10-25 | 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85826U true CN219385826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9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10689.7U Active CN219385826U (zh) | 2022-10-25 | 2022-10-25 | 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85826U (zh) |
-
2022
- 2022-10-25 CN CN202222810689.7U patent/CN2193858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46403B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转向架组件检修及更换设备 | |
JP3295213B2 (ja) | 軌道突固め機械 | |
JPH0366444B2 (zh) | ||
CN1215227C (zh) | 带有机架和作业机组架的捣固车 | |
CN219385826U (zh) | 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 |
CN220615816U (zh) | 一种路轨旁设电杆调整轨道车 | |
GB2151675A (en) | Continuous-motion track tamping machine | |
CN212556235U (zh) | 一种动车组车底检测系统 | |
CN102101480B (zh) | 轨道交通换线设备 | |
CN210368584U (zh) | 一种下层纵移开启式桥梁 | |
CN210117620U (zh) | 一种捣固车 | |
CN107447606A (zh) | 一种磁悬浮轨排曲直两用组装设备 | |
CN115627664A (zh) | 一种轨道养护车辆 | |
CN111535084A (zh) | 非对称悬挂式单轨道岔 | |
CN219385823U (zh) | 轨道养护车工作框架 | |
CN1022472C (zh) | 使机具架在轨道上就位的装置 | |
CN214459645U (zh) | 一种过隧运梁车 | |
CN115559163A (zh) | 多线铺轨一体机 | |
CN211471993U (zh) | 一种起拨道装置 | |
CN207173606U (zh) | 一种可曲线收放的双向小车 | |
GB2058179A (en) | Railway Track Tamping Machine | |
CN112112008A (zh) | 含可移动支点横移机构的养护工作装置框架及作业方法 | |
CN212742201U (zh) | 一种过墩式桥梁检查车 | |
CN215705515U (zh) | 一种公铁两用多功能作业车 | |
CN220662198U (zh) | 一种公铁两用车的行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