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1441U - 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81441U CN219381441U CN202320544664.9U CN202320544664U CN219381441U CN 219381441 U CN219381441 U CN 219381441U CN 202320544664 U CN202320544664 U CN 202320544664U CN 219381441 U CN219381441 U CN 2193814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
- limiting
- seat
- product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与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对应位置包覆设置有上模仁与下模仁,上模仁与下模仁组合后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下模板中位于下模仁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下滑座,位于下滑座内设置有用于辅助脱模的抽芯机构,抽芯机构包括用于脱离产品第一搭扣的第一滑块组件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块组件内的用于脱离产品第二搭扣的第二滑块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合理有效,通过由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组合而成的抽芯机构,以使产品中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能实现自动有效地脱模,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为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且形状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够成型形状复杂的零件。
汽车内的各种零配件非常之多,有些零配件必须采用注塑模具注塑成型,但是该类零配件会在侧面设置有多个搭扣,对于产品而言,此类结构很难实现自动脱模,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因此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以解决产品中多个搭扣的脱模问题,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与下模板对应位置包覆设置有上模仁与下模仁,所述的上模仁与下模仁组合后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所述下模板中位于下模仁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下滑座,位于所述下滑座内设置有用于辅助脱模的抽芯机构,所述的抽芯机构包括用于脱离产品第一搭扣的第一滑块组件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块组件内的用于脱离产品第二搭扣的第二滑块组件,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设置有可同时锁定两者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模过程中第二滑块组件先脱离产品中的第二搭扣,再移动第一滑块组件得以脱离产品中的第一搭扣,从而使产品中的搭扣全部脱模,实现自动化生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座和用于成型第一搭扣的第一成型部,所述的第一滑动座与第一成型部固定连接。由第一滑动座与第一成型部组成第一滑块组件,有利于模具进行相应地脱模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动座设置具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斜导轨,所述的下滑座设置有与第一斜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斜导槽。上述结构设计合理,保证第一滑动座能与下滑座顺畅滑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滑块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成型部内且用于脱离第二搭扣的第二滑动块、以及与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部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槽及用于封盖滑动槽的限定块,所述的第二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且第二滑动座的下端面与限定块的上端面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滑动座与滑动槽之间的滑动关系,由第二滑动座带动第二滑动块移动并脱离产品中的第二搭扣,实现第二搭扣的脱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滑动块设置有第二斜导轨,所述的第二滑动座设置有与第二斜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斜导槽。因第二斜导轨与第二斜导槽的滑动连接,保证第二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座能顺畅的滑动,有助于第二滑动块的正常脱模动作执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块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且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所述的第一成型部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相插接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的第二滑动座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部相插接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呈上下方位设置。当产品在成型过程中,模腔内会产生较大的压强,从而引起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的后退,通过限位块的设置,可牢固锁定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限位部呈倾斜状态且设置有推动面,所述的第二限位槽设置有与推动面相匹配的从动面。利用此推动面与从动面的结构设计,可使第二滑动座实现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动座设置有拖动其移动的油缸,所述的油缸与第一滑动座通过卡接件相连。油缸带动第一滑动座移动,从而使第一成型部与第二滑块组件产生相应地运动,实现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脱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安装板设置有与模腔相贯通的进料孔,所述的下模板与模腔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多根顶杆,所述的顶杆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推板。在成型过程中,熔融的原材料从进料孔注入模腔,得以成型产品,待冷却固化后,可通过推板带动顶杆向上移动将产品顶出模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合理有效,通过由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组合而成的抽芯机构,以使产品中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能实现自动有效地脱模,并利用限位块将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进行有效地锁定,当模具在工作时,不会因模腔内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产生倒退,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并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下滑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第一滑块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以及限位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第二滑块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上安装板;2、上模板;3、上模仁;4、下模仁;5、下模板;6、下安装板;7、下滑座;8、抽芯机构;9、限位块;10、油缸;11、卡接件;12、进料孔;13、推板;
71、第一斜导槽;81、第一滑块组件;82、第二滑块组件;91、第一限位部;92、第二限位部;
811、第一滑动座;812、第一成型部;821、第二滑动块;822、第二滑动座;921、推动面;
8110、第一斜导轨;8121、滑动槽;8122、限定块;8123、第一限位槽;8211、第二斜导轨;8221、第二斜导槽;8222、第二限位槽;8223、从动面。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6,上安装板1与下安装板6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2与下模板5,上模板2与下模板5对应位置包覆设置有上模仁3与下模仁4,上模仁3与下模仁4组合后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下模板5中位于下模仁4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下滑座7,位于下滑座7内设置有用于辅助脱模的抽芯机构8,抽芯机构8包括用于脱离产品第一搭扣的第一滑块组件81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块组件81内的用于脱离产品第二搭扣的第二滑块组件82,第一滑块组件81与第二滑块组件82设置有可同时锁定两者的限位块9。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产品在模腔中固化成型后,需要做脱模处理,脱模过程中第二滑块组件82先脱离产品中的第二搭扣,再移动第一滑块组件81得以脱离产品中的第一搭扣,从而使产品中的搭扣全部脱模,实现自动化生产,另外,在成型过程中,模腔内会产生较大的压强,引起第一滑块组件81与第二滑块组件82的后退,通过限位块9的设置,用于同时锁定第一滑块组件81与第二滑块组件82,避免第一滑块组件81与第二滑块组件82产生后退的现象,提高产品质量。
参照图4所示:第一滑块组件81包括第一滑动座811和用于成型第一搭扣的第一成型部812,第一滑动座811与第一成型部81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由第一滑动座811与第一成型部812组成的第一滑块组件81,保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满足模具的使用要求。
参照图3至图4所示:第一滑动座811设置具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斜导轨8110,下滑座7设置有与第一斜导轨8110滑动连接的第一斜导槽71。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利用第一斜导轨8110与第一斜导槽71的滑动连接,可使第一滑动座811能顺畅的移动,有助于模具的正常运行。
参照图3至图6所示:第二滑块组件82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成型部812内且用于脱离第二搭扣的第二滑动块821、以及与第二滑动块82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座822,位于第一成型部812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槽8121及用于封盖滑动槽8121的限定块8122,第二滑动座822滑动设置于滑动槽8121内且第二滑动座822的下端面与限定块8122的上端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因第二滑动座822可以在滑动槽8121中来回移动,所以通过第二滑动座822的移动来带动第二滑动块821的移动,实现产品中第二搭扣的脱模,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
第二滑动块821设置有第二斜导轨8211,第二滑动座822设置有与第二斜导轨8211滑动连接的第二斜导槽8221。
进一步地,利用第二斜导轨8211与第二斜导槽8221的设计结构,保证第二滑动块821能与第二滑动座822顺畅地移动。
限位块9固定连接于上模板2且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部91与第二限位部92,第一成型部812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91相插接的第一限位槽8123,第二滑动座822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部92相插接的第二限位槽8222,第一限位槽8123和第二限位槽8222呈上下方位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限位块9由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部91与第二限位部92组合而成,有利于保证限位块9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第一限位部91与第一限位槽8123插接,及第二限位部92与第二限位槽8222插接,得以同时锁定第一成型部812与第二滑动座822的位置,保证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不会产生后退现象
第二限位部92呈倾斜状态且设置有推动面921,第二限位槽8222设置有与推动面921相匹配的从动面8223。
进一步地,通过此结构的设计,第二限位部92能带动第二滑动座822实现移动。
参照图3所示:第一滑动座811设置有拖动其移动的油缸10,油缸10与第一滑动座811通过卡接件11相连。
进一步地,通过油缸10来带动第一滑动座811的移动,以使第一滑块组件81与第二滑块组件82能够运行平稳。
参照图2所示:上安装板1设置有与模腔相贯通的进料孔12,下模板5与模腔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多根顶杆,顶杆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推板13。
进一步地,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的原材料通过进料孔12注入模腔,得以成型产品,待产品冷却固化后,需做脱模处理,在此可通过推板13带动顶杆的移动,将产品顶出模腔,得到成型后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
合模时,熔融的原材料通过进料孔12注入由上模仁3和下模仁4组成的模腔,待模腔内的原材料冷却固化后,需要做脱模处理。
脱模时,上模仁3在上安装板1与上模板2的带动下同时往上移,并与下模仁4实现分离,当上模板2在上移过程中,还会带动限位块9一起向上移动,确保第二滑动座822与第一成型部812实现解锁,并且在第二限位部92中推动面921的作用下使第二滑动座822背离模腔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滑动块821与第二搭扣脱离并实现脱模,然后油缸10开始启动,并将第一滑动座811拖动并使第一成型部812与模腔脱离,实现第二搭扣的脱模,最后通过推板13带动顶杆往上移动,将产品推出模腔,至此实现全部脱模,得到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6),所述上安装板(1)与下安装板(6)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2)与下模板(5),所述的上模板(2)与下模板(5)对应位置包覆设置有上模仁(3)与下模仁(4),所述的上模仁(3)与下模仁(4)组合后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5)中位于下模仁(4)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下滑座(7),位于所述下滑座(7)内设置有用于辅助脱模的抽芯机构(8),所述的抽芯机构(8)包括用于脱离产品第一搭扣的第一滑块组件(81)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块组件(81)内的用于脱离产品第二搭扣的第二滑块组件(82),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81)与第二滑块组件(82)设置有可同时锁定两者的限位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81)包括第一滑动座(811)和用于成型第一搭扣的第一成型部(812),所述的第一滑动座(811)与第一成型部(8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座(811)设置具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斜导轨(8110),所述的下滑座(7)设置有与第一斜导轨(8110)滑动连接的第一斜导槽(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块组件(82)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成型部(812)内且用于脱离第二搭扣的第二滑动块(821)、以及与第二滑动块(82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座(822),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部(812)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槽(8121)及用于封盖滑动槽(8121)的限定块(8122),所述的第二滑动座(822)滑动设置于滑动槽(8121)内且第二滑动座(822)的下端面与限定块(8122)的上端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动块(821)设置有第二斜导轨(8211),所述的第二滑动座(822)设置有与第二斜导轨(8211)滑动连接的第二斜导槽(82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9)固定连接于上模板(2)且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部(91)与第二限位部(92),所述的第一成型部(812)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91)相插接的第一限位槽(8123),所述的第二滑动座(822)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部(92)相插接的第二限位槽(8222),所述第一限位槽(8123)和第二限位槽(8222)呈上下方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限位部(92)呈倾斜状态且设置有推动面(921),所述的第二限位槽(8222)设置有与推动面(921)相匹配的从动面(822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座(811)设置有拖动其移动的油缸(10),所述的油缸(10)与第一滑动座(811)通过卡接件(1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安装板(1)设置有与模腔相贯通的进料孔(12),所述的下模板(5)与模腔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多根顶杆,所述的顶杆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推板(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44664.9U CN219381441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44664.9U CN219381441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81441U true CN219381441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8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44664.9U Active CN219381441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81441U (zh) |
-
2023
- 2023-03-14 CN CN202320544664.9U patent/CN2193814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84037A (zh) | 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 | |
CN113263696B (zh) | 一种多卡扣饰板成型模具 | |
CN219381441U (zh) | 一种双重滑块脱模结构 | |
CN206357577U (zh) | 一种复印机的把手注塑模具双斜侧下抽芯机构 | |
CN202781598U (zh) | 一种双模同步注射成型机 | |
CN219464727U (zh) | 一种发动机下箱体的压铸模具 | |
CN217454802U (zh) | 具有大滑块同步外抽芯机构的大型汽车副仪表板模具 | |
CN212795716U (zh) | 一种斜顶出模具 | |
CN214773795U (zh) | 一种双重滑块脱模式模具 | |
CN212666598U (zh) | 一种便于双倒扣注塑产品脱模的滑块结构及注塑模具 | |
CN209903788U (zh) | 一种生产精密智能车钥匙底盖用推拉式模具 | |
CN112757583A (zh) | 一种实现将注塑件顶出的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 |
CN221518628U (zh) | 一种空调配件的注塑模具 | |
CN218615262U (zh) | 具有滑块进胶机构的汽车后保险杠电镀装饰条模具 | |
CN222290877U (zh) | 一种注塑件用前模抽芯模具 | |
CN215882469U (zh) | 一种塑料模具的脱模机构 | |
CN222886196U (zh) | 一种抽芯脱模装置及注射成型生产系统 | |
CN220700273U (zh) | 一种电动车仪表罩注塑成型模具 | |
CN219427351U (zh) | 一种汽车拨叉衬套的成型模具 | |
CN216884971U (zh) | 一种塑料模具结构 | |
CN222987466U (zh) | 双色尾灯侧护板注塑模具大滑块内置小滑块脱模机构 | |
CN219926828U (zh) | 具有四面倒扣脱模机构的摩托车尾箱模具 | |
CN211194742U (zh) | 一种用于制造内开拉手的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219926801U (zh) | 基于顺序阀热流道进料技术的摩托车前围注塑模具 | |
CN21344086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上盖用组合前模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