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323618U -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3618U
CN219323618U CN202222878281.3U CN202222878281U CN219323618U CN 219323618 U CN219323618 U CN 219323618U CN 202222878281 U CN202222878281 U CN 202222878281U CN 219323618 U CN219323618 U CN 219323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limiting
top surfac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82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玲
郑九琴
武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ial Orthopedic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ial Orthopedic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ial Orthopedic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ial Orthopedic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8782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3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3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3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包括下固定板,下固定板的侧面顶部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顶面固接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限位板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内滑动接触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面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面固接有梯形块,支撑板的顶面滑动接触有的定位板,靠近定位板的梯形块上的斜边与定位板平行设置,定位板的顶面固接有滑动板的一端,滑动板的另一端底面与梯形块顶面通过滑动机构滑动接触,滑动板贯穿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定位板和梯形块之间间距的调节,满足不同体型患者患肢的固定,提高了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背景技术
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目前,患者的单个髋关节置换后需要进行护理,护理的方式是使用护理支架确保置换的关节所在的大腿部相对另一个好腿处于“外展中立位”的姿态,依此有助于置换后恢复。
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1326338U”的专利中公开了“包括护理垫,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呈“C”形结构,且连接架的底部旋合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栓,且连接架的端部固定有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板,所述护理垫呈梯形状设置,且护理垫的底部且位于升降板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护理垫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和连接架的设置,可将该支架固定在病人的床上,通过通槽的设置,操作人员可根据床垫的厚度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放置板与病床贴合在一起,通过第二锁紧螺栓和限位孔的设置,可对放置板进行锁紧固定,实现了对护理垫的固定,且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日常的使”的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由于不同患者体重和身高的不同,患者患肢的围度不同,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设置的用于固定患肢的凹槽为固定尺寸,这样就无法实现对不同体型患者的患肢的固定,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固定在病床上且用于对患者双腿进行限位,包括:
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侧面顶部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面固接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限位板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内滑动接触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接有梯形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滑动接触有的定位板,靠近所述定位板的所述梯形块上的斜边与所述定位板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的顶面固接有滑动板的一端,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底面与所述梯形块顶面通过滑动机构滑动接触,所述滑动板贯穿设置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设置为半环形结构,所述定位环固接在所述梯形块的顶面,所述滑动板贯穿所述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顶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底面与所述滑动板顶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固接在所述滑动板的底面,所述梯形块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块外壁与所述滑动槽内壁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固接在所述限位板侧面,所述限位壳体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放设置,所述升降板贯穿所述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侧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侧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所述夹持板的侧面通过滑动限位件与所述限位板侧面滑动接触,所述下固定板底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顶面与夹持板底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限位件包括T型块,所述T型块固接在所述夹持板的侧面,所述限位板侧面开设有与所述T型块相适配的T型滑槽,所述T型块与所述T型滑槽内壁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梯形块的两斜边和所述定位板的侧面均固接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梯形块的两斜边夹角为3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在整个装置进行使用时,将设置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限位板所围成的半环形结构套设在病床的床框上,通过驱动固定机构实现整个装置与病床床框的固定,进行定位,调节升降板在限位机构内的竖直位置,进而实现对支撑板的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床垫高度,使支撑板的底面与病床床垫顶面抵接,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患者的两条腿岔开,使梯形块位于患者的两腿之间,使患者两腿岔开角度满足外展中立位的状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使患者的患肢位于定位板和梯形块之间,通过设置的滑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实现对定位板的平行位移,实现对定位板和梯形块之间间距的调节,满足不同体型患者患肢的固定,提高了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固定板;2、限位板;3、上固定板;4、升降板;5、支撑板;6、梯形块;7、定位板;8、滑动板;9、定位环;10、定位螺栓;11、滑块;12、滑动槽;13、限位壳体;14、限位螺栓;15、夹持板;16、固定螺栓;17、T型块;18、T型滑槽;19、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固定在病床上且用于对患者双腿进行限位,包括:
下固定板1,下固定板1的侧面顶部固接有限位板2,限位板2的顶面固接有上固定板3,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1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限位板2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内滑动接触有升降板4,升降板4的顶面固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面固接有梯形块6,支撑板5的顶面滑动接触有的定位板7,靠近定位板7的梯形块6上的斜边与定位板7平行设置,定位板7的顶面固接有滑动板8的一端,滑动板8的另一端底面与梯形块6顶面通过滑动机构滑动接触,滑动板8贯穿设置有定位机构。
在整个装置进行使用时,将设置的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1和限位板2所围成的半环形结构套设在病床的床框上,通过驱动固定机构实现整个装置与病床床框的固定,进行定位,调节升降板4在限位机构内的竖直位置,进而实现对支撑板5的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床垫高度,使支撑板5的底面与病床床垫顶面抵接,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患者的两条腿岔开,使梯形块6位于患者的两腿之间,使患者两腿岔开角度满足外展中立位的状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使患者的患肢位于定位板7和梯形块6之间,通过设置的滑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实现对定位板7的平行位移,实现对定位板7和梯形块6之间间距的调节,满足不同体型患者患肢的固定,提高了适应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环9,定位环9设置为半环形结构,定位环9固接在梯形块6的顶面,滑动板8贯穿定位环9,定位环9的顶面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0,定位螺栓10的底面与滑动板8顶面抵接。
通过的调节设置的滑动板8的位置,实现对定位板7的位置调节,进而实现定位板7与梯形块6之间的间距,以满足对不同体型患者患肢的夹持固定,通过旋动定位螺栓10实现对滑动板8的固定,进而实现对定位板7的固定。
进一步优化方案,滑动机构包括滑块11,滑块11固接在滑动板8的底面,梯形块6的顶面开设有与滑块11相适配的滑动槽12,滑块11外壁与滑动槽12内壁滑动接触。
设置的滑块11和滑动槽12相互配合实现了定位板7定向位移,进而实现了定位板7和的梯形块6斜边始终保持平行状态。
进一步优化方案,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壳体13,限位壳体13固接在限位板2侧面,限位壳体13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放设置,升降板4贯穿限位壳体13,限位壳体13侧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4,限位螺栓14的一端与升降板4侧面抵接。
设置的升降板4贯穿限位壳体13,进而实现对升降板4的升降位移,使支撑板5能过抵接在不同高度的病床床垫上,提高适应性,通过旋动限位螺栓14,实现升降板4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支撑板5位置固定,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固定机构包括夹持板15,夹持板15设置在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1之间,夹持板15的侧面通过滑动限位件与限位板2侧面滑动接触,下固定板1底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固定螺栓16的顶面与夹持板15底面抵接。
通过转动固定螺栓16,实现对夹持板15的抵接,进而实现夹持板15位移,与上固定板3配合实现对病床床框的夹持。
进一步优化方案,滑动限位件包括T型块17,T型块17固接在夹持板15的侧面,限位板2侧面开设有与T型块17相适配的T型滑槽18,T型块17与T型滑槽18内壁滑动接触。
设置的T型块17和T型滑槽18实现了夹持板15的位置限定。
进一步优化方案,梯形块6的两斜边和定位板7的侧面均固接有海绵层19。
设置的海绵层19可以增强对患者患肢夹持的舒适感。
进一步优化方案,梯形块6的两斜边夹角为30°。
梯形块6的设置使患者两腿之间的夹角为30°,符合外展中立位的要求,有助于患者患肢的康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固定在病床上且用于对患者双腿进行限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固定板(1),所述下固定板(1)的侧面顶部固接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的顶面固接有上固定板(3),所述上固定板(3)和所述下固定板(1)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限位板(2)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内滑动接触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顶面固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固接有梯形块(6),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滑动接触有定位板(7),靠近所述定位板(7)的所述梯形块(6)上的斜边与所述定位板(7)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7)的顶面固接有滑动板(8)的一端,所述滑动板(8)的另一端底面与所述梯形块(6)顶面通过滑动机构滑动接触,所述滑动板(8)贯穿设置有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环(9),所述定位环(9)设置为半环形结构,所述定位环(9)固接在所述梯形块(6)的顶面,所述滑动板(8)贯穿所述定位环(9),所述定位环(9)的顶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0),所述定位螺栓(10)的底面与所述滑动板(8)顶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11),所述滑块(11)固接在所述滑动板(8)的底面,所述梯形块(6)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块(11)相适配的滑动槽(12),所述滑块(11)外壁与所述滑动槽(12)内壁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壳体(13),所述限位壳体(13)固接在所述限位板(2)侧面,所述限位壳体(13)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放设置,所述升降板(4)贯穿所述限位壳体(13),所述限位壳体(13)侧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4),所述限位螺栓(14)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4)侧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板(15),所述夹持板(15)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3)和所述下固定板(1)之间,所述夹持板(15)的侧面通过滑动限位件与所述限位板(2)侧面滑动接触,所述下固定板(1)底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所述固定螺栓(16)的顶面与所述夹持板(15)底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限位件包括T型块(17),所述T型块(17)固接在所述夹持板(15)的侧面,所述限位板(2)侧面开设有与所述T型块(17)相适配的T型滑槽(18),所述T型块(17)与所述T型滑槽(18)内壁滑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块(6)的两斜边和所述定位板(7)的侧面均固接有海绵层(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块(6)的两斜边夹角为30°。
CN202222878281.3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Active CN219323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8281.3U CN21932361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8281.3U CN21932361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3618U true CN219323618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8281.3U Active CN21932361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3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4478B (zh) 夹抱式电动移位机
CN209827140U (zh) 一种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架
CN110063875A (zh) 一种用于全身康复训练的外骨骼机器人
CN219323618U (zh) 一种改良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CN209630095U (zh) 一种可调节式手术用四肢固定架
CN216676299U (zh) 一种舒适安全截石位床
CN208785187U (zh) 腿部垂直平移升降机构
CN211326338U (zh)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支架
CN215839539U (zh) 一种骨科关节专用定位装置
CN201727618U (zh) 髋关节术后康复支架
CN206482744U (zh) 一种手起式站立轮椅车
CN115300247A (zh) 一种急诊医学用肢体固定转运装置
CN211094805U (zh) 一种骨外科关节置换辅助支架
CN210131039U (zh) 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CN210384338U (zh)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调折叠式体位固定装置
CN113116670A (zh) 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
CN209360925U (zh) 骨科固定下肢的升降架
CN209916161U (zh) 一种骨科膝关节置换手术用下肢固定装置
CN211797108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支具
CN213588830U (zh) 一种脑卒中偏瘫肢体体位摆放支具
CN222150352U (zh) 一种便于调节腿抬高角度的康复床
CN221154575U (zh) 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
CN221266522U (zh) 可穿式梯形枕
CN217828319U (zh) 一种外科肢体调节器
CN219983323U (zh) 下肢手术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