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313952U - 容器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容器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3952U
CN219313952U CN202223459589.0U CN202223459589U CN219313952U CN 219313952 U CN219313952 U CN 219313952U CN 202223459589 U CN202223459589 U CN 202223459589U CN 219313952 U CN219313952 U CN 219313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transport
housing
surface treatment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95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诺伊鲍尔
T·金德勒
M·卡梅尔
F·霍夫曼
A·庞塞
F·福克斯
A·法伊格尔
W·舍恩贝格尔
S·科恩普罗布斯特
A·艾琴舍尔
V·热特
A·沃尔姆
K·森
J·克诺特
H·埃芬贝尔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3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3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 B67C3/22Details
    • B67C3/24Device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bottles
    • B67C3/242Device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bottles engaging with bottle ne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18Liquid substances or solutions comprising solids or dissolved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414Treatment of preforms, e.g. cleaning or spraying water for improved heat transfer
    • B29C49/42416Purging or cleaning the preforms
    • B29C49/42418Purging or cleaning the preforms for steril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 B67C3/22Details
    • B67C3/26Filling-heads; Means for engaging filling-heads with bottle necks
    • B67C3/2642Filling-heads; Means for engaging filling-heads with bottle ne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rilising prior to fil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2Apparatus for isol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1L2202/121Sealings, e.g. doors, covers, valves, slu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6Mobile applications, e.g. portable devices, trailers, devices mounted on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7Combination with washing or clea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3Containers, e.g. vials, bottles, syringes, m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15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the preform having one end cl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65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pre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93Transporting apparatus, e.g. slides, wheels or conveyors
    • B29C49/42095Rotating wheels or sta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用于沿预定运输路径(T)运输塑料容器(10),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容器处理设备(1),其中容器处理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4),该第一运输装置(4)包括多个固定元件(40),特别是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固定塑料容器(10)的固定夹具,以及第二运输装置(100),该第二运输装置(100)包括多个固定元件(140),特别是心轴,以及塑料容器(10)从第一运输装置(4)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100),第一运输装置(4)和第二运输装置(100)分别是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

Description

容器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处理设备,特别是容器灭菌设备,该装置包括多个运输装置,用于沿壳体内的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其中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并且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每个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在容器处理和/或沿运输路径运输期间固定至少一个容器。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容器处理设备。通常,在这种容器处理设备中,预制件被处理,例如,在随后的步骤中,预制件成型为瓶体或其他器皿。这样做的优点是需要处理的面积相对较小。这在灭菌过程中特别具有优势,因为必须灭菌的区域较小,并且可以节省灭菌剂和/或能源。
容器的灭菌通常在至少基本封闭的壳体中进行,以避免来自外部的污染。在某些系统中,至少一个灭菌过程包括施加射线。此外,所提供的射线源通常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中,并将射线放射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具有对所述射线的屏蔽特性。这样可以保护这种灭菌设施附近的人免受散射射线。
特别是在对容器的不同区域逐一进行消毒时,出现的问题是,所有这些装置都应设置于壳体内,以避免已经消毒的表面在此期间受到污染。如果在一个共同的外壳内设置了几个这样的灭菌装置,则它们构成一个所谓的灭菌模块。由于有许多灭菌装置和用于将单个容器从一个灭菌设备传送到下一个灭菌设备的运输装置,这通常是非常大的,并且需要很大的存放空间。
根据申请人的内部现有技术,已知塑料预制件在炉中加热后其外部和内部表面被消毒。除了实际的灌装过程外,待灌装的容器的灭菌是无菌灌装组件中的中心工艺步骤。最近的发展利用电离射线来减少细菌。在大多数应用中,这种射线由加速电子组成,加速电子在相应体系中产生并用于处理待灭菌的容器,其中用于灭菌的系统由用于内表面杀菌的电子产生设备和射线指,以及用于外表面杀菌的电子产生设备和表面射线器组成。用于外表面灭菌和内表面灭菌的处理装置分别设置在旋转传送带或运输星形轮上,其与分割变形星形轮连接。
在灭菌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必须通过适当的屏蔽相对于环境被屏蔽,以便将两个处理装置嵌入或封入到一个射线屏蔽设备中。例如,EP 2 845 610A1中更详细地描述了这种屏蔽装置。其中描述的实施例明确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优选实施例。申请人明确保留将该文件中的特征也用于定义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权利。为了确保相对于封入设备的入口和出口星形轮处的射线屏蔽,通常再前置一个入口星形轮或后置一个出口星形轮。由此得到一个完整设备,它配备有五个星形轮或旋转传送带。
然而,这导致了非常长的从炉到吹塑器的转移或运输路段,或者容器在处理模块中的较长的停留时间。这在将塑料预制件模塑为成品塑料容器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为预制件在运输路段上冷却过多。此外,在难以进入的射线屏蔽壳体内的频繁传送增加了错误传送的风险,特别是在从入口星形轮到外部处理模块的传送中,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从固定夹具到固定心轴的选择性传送。在后续的传送过程中,错误的操作例如倾斜座具或类似的操作,可能导致预制件的丢失或传送装置的损坏。随着功率的增加,体系的占地面积也增加了,因为星形轮或旋转传送带的占地面积也增加了。
因此,需要设置容器处理设备,特别是容器灭菌设备,该设备可以更紧凑地实现,并且仍然提供较高的容器生产量。这种容器处理设备应尽可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应与其他上游或下游容器处理设备兼容,如吹塑装置或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是优选的实施例和后续改进。
解决本实用新型基本问题的方案通过容器处理设备,特别是容器灭菌设备,该容器处理装置具有多个运输装置,用于沿壳体内的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其中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并且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在容器处理和/或沿运输路径运输期间固定至少一个容器。
对于问题的初步解决至关重要的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至少可以暂时地放置在壳体壁的开口区域中,以接收要放置入在壳体所包围的空间中的容器,或释放将要从壳体所包围的空间中引导出的容器。在这种容器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将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设备的固定装置至少暂时地放置在容器壁的开口区域的可能性允许将容器直接传送到容器处理装置或从容器处理装置接收容器。因此,可以省去运输装置,其将放置入的容器传送到在壳体内沿运输路径的第一容器处理装置和/或从壳体内的最后一个容器处理装置接收经过处理的容器并将其从壳体内输出。
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相对于容器处理装置是可相对移动的。作为补充或替代,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区域内的容器的位置和/或对准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是可改变的。容器相对于彼此或相对于运输路径的投影的移动允许例如将射线指或喷嘴引导入容器内部以进行容器内表面处理。类似地,对于某些应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区域内的相对运动也可能是有利的,例如,相对于喷嘴或射线源旋转和/或倾斜容器,以便使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也可接近先前遮蔽的表面区域。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分别包括可旋转载体。这种可旋转载体经常被使用,特别是在瓶体的实施领域,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将容器处理设备集成到现有的或新的体系中的特别好的可能性。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旋转轴基本平行,特别优选地是精确平行。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实现载体相对于彼此的特别静音运行。
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固定元件。这允许在每个处理装置的重复移动期间处理多个容器,从而增加吞吐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内的运输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相对于由运输路径扩展的表面的一面,壳体内的另一个运输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相对于由运输路径扩展的表面的另一面。这可以避免所有驱动装置和任何必要的线路都设置在由运输路径延伸的表面的一侧。相反,可以,例如,用于壳体内的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该表面的上方,而用于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其他运输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该表面的下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些驱动装置的错位,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壳体内的空间。这使得容器处理设备的设计更加紧凑。
特别优选地,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运输装置中至少一个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外部。特别是,驱动装置设置在运输路径扩展的表面的上方。这允许访问驱动装置,例如进行维护工作,而无需打开壳体。
在一个被证明是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相对于由运输路径扩展的平面的一侧,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后续的运输装置位于该平面的另一侧。特别优选的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由运输路径延伸的平面上方。特别被证明是优选的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元件是能够抓取容器内部的固定元件。在这种设计中,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下方的空间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被占用的。因此,悬挂运输的容器基本不会受到运输路径上的物体的干扰,例如驱动装置的馈电线。此外,这种设计还具有这样一个优点,即当控制固定元件时,例如通过控制曲线控制一个固定元件相对于另一固定元件的位移,例如在高度方向上,该控制曲线优选地被设置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载体下方的单个元件,因此特别易于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处理装置,例如,喷嘴或射线指,其较佳地至少部分可引导入容器内用于容器的处理。这也能够增加吞吐量,因为能够在重复移动期间处理多个容器,优选的是能够绕容器内部处理装置的中心轴旋转。
较佳地,除了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外,在壳体内最多设置两个其它运输装置。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壳体所封闭的空间的体积,并且容器处理设备设计得特别紧凑。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仅存在一个用于通过被壳体所封闭的空间运输容器的其他运输装置。这种设计能够进一步减少体积。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经过容器处理设备处理之后,以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处理设备中的情况相同的方式通过五个运输装置将容器释放到沿运输路径的处理装置中。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周围的空间内的所有运输装置的数量是奇数,因此壳体内沿运输路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运输装置的旋转方向是相同的。
较佳地,所述至少一个其它运输装置包括可旋转载体。因此,它特别容易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相结合,并且可以将容器传送到运输装置和/或从运输装置中接收容器。特别优选的是,后续运输装置是一个运输星形轮。这种运输星形轮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并且可以以合理的消耗将其结合入容器处理设备中。
较佳地,壳体包围封闭洁净室。特别优选地,容器处理设备是灭菌设备。因此,在壳体内,至少部分区域可以保持无菌,并且可以避免在壳体内消毒的容器受到污染。
作为替代或补充,优选的外壳是射线屏障。如果使用射线对容器表面进行消毒,则可以避免该射线或由此产生的散射射线从壳体内逸出。这尤其有助于保护在这种容器处理设备周围的人。
较佳地,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区域内,在运输路径上紧接着的连续的两个容器之间的距离是可改变的。这使得容器能够以单独可调的速度通过容器处理装置。因此,处理可以适应所需的持续时间,而不必调整设置固定装置的整个载体的速度。这提供了较高的吞吐量和足够的容器处理时间的可能性。
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是容器内抓取的固定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是容器外抓取的固定装置。这些设计使得至少在容器处理装置处通过固定在容器表面的固定装置在一个面固定容器,该面与待处理的容器表面相对。因此,固定装置的任何部件都不必与待处理的容器表面接触,以便该表面可自由访问,以便由容器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例如,这使得有可能用诸如灭菌剂溶液或灭菌射线的灭菌介质施加整个待处理的表面。
在下文中,容器应被理解为适合接收介质的任何容器。当提及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时,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容器可能包括不同的内容。例如,如果处理设备是灌装设备,则第一容器可以包含气态介质,第二容器可以包含液体或其他气体。处理设备也可以是灭菌设备。例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容器可以是非无菌容器,第二容器可以是无菌容器。
较佳地,待处理的(第一和/或第二)容器是瓶体和/或预制件。处理设备优选为灭菌设备或灭菌模块。然而,也可以设想,该处理设备还包括从封闭装置,吹塑站,灌装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标签装置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处理装置。
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沿运输路径紧接着依次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两个容器表面处理设备之间省去后续的运输装置,从而允许容器处理设备的更紧凑的设计。此外,在本节中避免了在这部分需要等待的额外部件,从而减少了可能导致容器处理设备停止和壳体打开以及壳体周围空间可能因此受到污染的维护损耗。
较佳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沿着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运输路径接续。因此,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布置特别用于将容器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传送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例如,在灭菌的情况下,这具有这样一个优点,即在至少部分的外表面灭菌之后,容器较佳地由一个内部抓取固定元件固定,容器不必在内侧再次被抓取。通过这种方式,这可以避免容器内部的污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可旋转载体和设置在该载体上的多个固定元件,这些固定元件可在圆形轨道和/或与中心点距离可变的环形轨道上被引导。在下文中,“圆形轨道”也应理解为如上所述围绕中心的轨道,其中在一个或多个扇形区域中与理想圆轨道存在微小偏差。例如,如下文所述,可以通过改变单个固定元件与中心点的距离来实现,例如,为了使特定区域中的圆形轨迹变平,或者甚至可以实现固定元件和其上设置的容器在扇形区域中的大致线性引导。较佳地,在容器被接收的圆形轨道上的第一扇形区域中的固定元件包括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的高度,该高度不同于在容器被释放的圆形轨道上的第二扇形区域中的固定元件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的高度。这使得能够在不同于释放容器的高度(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接收容器。当沿运输路径相邻的运输装置位于不同的高度水平面时这具有优势。
较佳地,通过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进行的处理涉及容器的高度位移。在这种情况下,容器不需要多次向上移动,例如向上和向下移动到初始位置。相反,可以想到的是,在处理过程中,高度位移的处理仅发生在对于过程绝对必要的路段上,并且只有在过程完成并经过处理的容器被释放之后,固定装置才位移到另一个容器被接收的高度。通过这种方法,特别是在旋转容器表面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在圆形轨道的扇形区域中对未被容器占用的固定元件进行这种位移,在该扇形区域中不进行容器处理并且该扇形区域也将不被使用。
较佳地,如果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沿容器的运输路径紧接着连续设置。由于容器表面处理通常涉及到沿高度方向的容器位移,因此容器表面处理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沿高度方向移动固定元件的装置,因此这是特别容易实现的。
特别优选的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是为将容器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传送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而设计和布置的。特别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沿着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运输路径接续设置。当内部抓取的固定元件用于容器外表面处理时,这样通常具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容器通常悬挂在一个臂的下方,在该臂上设置了内部抓取固定元件。因此,为了避免接触不同容器表面处理装置的臂,可以在相对较低的高度上传送到容器表面处理装置。
较佳地,在第一扇形区域中的容器内处理装置的固定元件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的高度低于其在第二扇形区域中的高度。如上所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可以在相对较低的高度上接收容器。因此,运输路径在容器接收扇形区域中的垂直投影的高度较低。较佳地,在容器内表面处理期间,容器沿高度方向位移。如果(完全)将容器返回到原始高度(即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接收容器的高度)不是容器内表面处理所必需的,则将容器不完全返回到原始高度是优选的。这是因为,如果载体的旋转速度相同,容器内表面处理可以在圆形轨道的较长的路段部分上进行,因为在释放经过内处理的容器之后,可以将未占用的固定元件恢复到原始高度。
较佳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元件设置在沿运输路径上第一和第二扇形区域之间的第三扇形区域中,至少部分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的高度高于其在第一扇形区域中和在第二扇形区域中的高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三扇形区域中的通过固定元件固定的容器所设置的高度至少暂时地高于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接收容器的高度,以及容器被释放的高度。特别优选的,容器沿施加装置引导进行容器内表面处理时改变其高度。特别是,这允许通过施加装置(优选在高度位置上不发生移动)施加容器的不同高度区域。
特别优选的是,在第三扇形区域中,至少部分的容器处理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容器的内部。例如,这样的容器处理装置可以是喷嘴或所谓的射线指,它发射灭菌的射线并将其施加到容器表面。这种射线指通常非常灵敏,并与射线和/或高压源连接。虽然可以使这样的射线指相对于载体移动,但由于其灵敏性和重量,这是不可取的。相反,较佳地,容器处理装置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具有恒定的高度。相对于容器处理装置如(固定在普通载体上的)射线指,移动低成本的,通常是轻的和低灵敏度的容器,通常比将通常是高成本和昂贵的容器处理装置供给到容器上要容易得多,以便在容器处理装置和容器之间产生容器处理所需的相对移动。
特别优选的是,容器沿其纵轴被供给给容器处理装置,例如射线指,优选的是容器处理装置至少部分地进入容器的内部。然后将容器从容器处理装置中移除,使后者再次完全置于容器之外。
较佳地,容器接收部或固定装置是被动元件,例如夹具。较佳地,接收和传送所必需的主动装置,例如将预制件压入夹具并相对于夹具的固定力从夹具中拉出,外置给传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是主动元件。较佳地,在这种主动元件的情况下,容器被抓握的力是可变的。例如,根据扇形区域进行变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因为主动固定元件/夹具可以确保更好和更安全的接收和/或传送。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基本问题是通过一种处理容器的方法来解决的,其中容器沿着指定的运输路径通过被壳体包围的空间运输。容器至少部分地通过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被运输,在运输和/或容器处理期间由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固定。
在该方法的第一变型中,通过将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至少暂时地放置在壳体壁的开口区域中,以容纳要带到壳体包围的空间中的容器或将容器从壳体包围的空间中运出,来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如上所述,关于该装置,这提供了减少设置在壳体内的运输装置的数量和壳体所包围封闭的体积更小的可能性。
较佳地,容器的传送发生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因此,可以省去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设置的运输装置,这样可以使得壳体所包围封闭的体积更小。特别优选的是,容器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传送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
较佳地,在被壳体所包围封闭的空间内的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上的容器的高度至少改变一次,优选的是至少改变两次,特别优选的是至少改变三次。因此,运输路径不仅包括二维,而且利用三维,特别优选的是高度方向。例如,这有利于将容器的不同区域放置在处理装置的施加区域中。如上设备方面所述,例如,容器可以相对于射线指移动,以便将该射线指分段地进入容器的内部,并在那里允许近距离将射线施加到内部的容器表面。沿高度方向反复移动容器可能是有利的,甚至是必要的,例如降低先前升高的容器,以便将射线指从容器内部移除。
上述问题的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容器通过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至少部分地通过运输路径的路段,该路段的垂直投影为圆形轨道的部分路段,其中容器在第一扇形区域中被固定元件在相对于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的第一高度上接收,并且在第二扇形区域中在不同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上被释放。
这种解决方案和所有其他解决方案可以作为上述第一个解决方案的补充或替代而实现。此外,在优选的变型的范围内描述的所述设备的方法步骤和实施例不限于在上下文中首次提及的解决方案。相反,优选的方法步骤和实施例也可以用于改进与该变型直接相关的未描述的方法和/或设备,前提是这种结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例如,上述关于问题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所描述的容器的高度在壳体所包围的空间内的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上的一次或多次改变也是所描述的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方案的优选的方法变型。
在上述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办法中,将容器的高度从第一扇形区域的高度改变至第二扇形区域的高度有利于,在固定元件沿其移动的圆形轨道的第四扇形区域中,对(不被容器占用)固定元件的高度进行对于容器处理非必需的高度改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这种位移所必需的时间从由运输速度和进行容器处理的载体的直径所定义的扇形区域移动到第四扇形区域。固定元件处于第四扇形区域的时间通常称为死亡时间,因为在该区域不能进行容器处理所必需的工作。将该扇形区域用于容器处理所必需的工作的可能性,即将固定装置返回到第一扇形区域中所必需的高度,可以实现更小的载体的半径/直径,从而减小壳体所包围封闭的空间的体积。
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装置在第一扇形区域中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接收容器。如上所述,这种方法变型可以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省去额外运输装置,这也减小了壳体包围封闭的空间的体积。此外较佳地,容器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区域内沿高度方向进行位移,以便能够处理容器的整个内表面或外表面。因此,至少一个容器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沿高度方向移动容器的装置,以便该装置也可用于该变型。
在优选的变型中,容器在第二扇形区域中以第二高度被释放,第二高度(相对于运输路径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高于第一高度,容器在第一扇形区域中以第一高度被接收。特别是,当容器从通常悬挂在臂下方的内部抓取固定元件传送到外部抓取固定元件时,容器在相对较低的高度上被接收,以避免不同容器表面处理装置的臂和/或固定元件的接触。
较佳地,在第一和第二扇形区域之间的运输路径上设置的第三扇形区域中的容器通过容器处理装置施加处理剂。如上所述,通过在第三扇形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容器处理不直接必需的(未被容器占用)固定元件的位移,第三扇形区域可以在更大(优选几乎全部)的范围内被用于容器处理直接需要的加工步骤。
在优选的方法变型中,固定装置在第四扇形区域中从第二高度移动第一高度,容器在第一扇形区域以第一高度被接收,第四扇形区域不构成容器运输路径的一部分。如上所述,较佳地,在第四扇形区域中,固定装置不被容器占用。
较佳地,在容器内表面处理期间,容器沿高度方向移动。特别优选的是,至少容器的一部分被供给到处理装置,例如喷嘴或射线源。特别优选的是,在容器内表面处理的区域内,将容器放置在一个(射线)指上(相对于载体,最好是固定的),使得指至少部分地进入到容器的内部。
特别是,在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接收容器时,容器必须从内部抓取固定元件向下取下,通常情况下,为了使射线指进入区域,其中可以对容器底部进行有效消毒,容器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于在将射线指移除容器时,容器从射线指取下的必须返回的距离。当射线指完全在容器的外部时,可以将容器传送到沿运输路径的运输装置上。在释放容器后,可以移动(未被占用的)固定元件。
上述方法及其优选变体能够减少在容器表面处理装置的区域内的容器的运输路径,因为对于容器处理不直接必需的加工步骤在容器运输路径之外的区域进行。相应地,可以增加进行容器处理的处理设备的运输路径的比例。通过这种方式,处理设备总体上可以变得更小,或者可以增加并行处理的数量。在相同的功率下,可以减小重量和直径。
较佳地,可移动载体上的固定装置应至少部分地在圆形轨道上被引导。如上所述,并在下面描述的一些图中示出,较佳地,可移动载体是可围绕中心轴旋转的运输星形轮。通过将固定元件设置在可移动载体上,使其遵循这种旋转。如上所述,固定元件可以额外地相对于可移动载体在垂直或径向上移动。
较佳地,容器的纵轴所延伸的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在其沿运输路径的运输过程中运输路径所延伸的平面。因此,容器沿垂直于运输路径或运输路径所延伸的平面的高度方向延伸。较佳地,运输路径的垂直投影的垂直方向与一个,优选为每个容器的高度方向平行。因此,运输路径垂直投影上方的高度方向与容器的高度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法,在容器处理设备中缩短塑料容器的运输路径,通过沿指定运输路径运输塑料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容器处理设备,其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该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固定塑料容器的多个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夹具,以及第二运输装置,该第二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固定元件,特别是心轴或固定心轴,塑料容器从第一运输装置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
在该解决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表示的其它解决方案和实施例的补充——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分别是分割变形星形轮。因此较佳地,第一运输装置是(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二运输装置是(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在这种情况下,分割变形星形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改变,特别是增加和/或减少连续或相邻运输的塑料容器的分割。较佳地,这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第一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和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可移动和/或可枢转地放置在各自的运输装置/分割变形星形轮上,并且特别是相对于各自运输装置的运输路径径向或切向可枢转地放置。
因此,分割变形星形轮总是用于分割变化或改变的地方。如果需要其他功能,这些功能通常不是在分割变形星形轮上执行的,而是需要在分割变形星形轮之前和/或之后设置更多的运输星形轮或运输装置。例如,在从申请人的内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设备中,需要两个运输星形轮来接收用于外部处理的设置有固定心轴的容器,以及下游的一个仅用于改变分割的分割变形星形轮。因此,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分割变形星形轮只能沿水平移动,即沿径向和/或切向平面,更具体地说,(分割变形)星形轮圆周或相对于塑料容器的纵向,但不沿其他平面,如垂直方向,即垂直于(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平面,相对于(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圆周或相对于塑料容器的纵向。这些运动通常通过其他或额外的运输单元完成。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塑料容器直接从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另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而不需要额外的入口或出口星形轮,其设置在分割变形星形轮或第一和第二运输装置之间。通过这种方式,省去了壳体内用于外部杀菌的原本的处理星形轮和上游的入口星形轮。由此得到一个处理模块,其中总共只有三个(而不是五个)运输设备或星形轮在壳体内。
较佳地,容器处理设备的上游是加热设备,该加热装置将塑料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加热到指定的温度。较佳地,第一运输装置设置在加热设备的下游,使得塑料容器从加热设备传送到容器处理设备,即从加热设备的出口星形轮(第一运输装置)到设置有两个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容器处理设备的入口星形轮(第二运输装置),而在这两个分割变形星形轮之间没有设置额外的运输星形轮或运输装置。
较佳地,上述壳体包括封闭罩,在封闭罩内形成洁净室。较佳地,第一运输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因此设置在洁净室的外部,较佳地,第二运输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特别是设置在洁净室的内部。因此较佳地,第一运输装置将塑料容器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该第二运输装置位于壳体的包围屏蔽中。因此较佳地,第二个运输装置或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是无菌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其中运输路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内。
在优选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处理塑料容器的外表面的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和/或用于处理塑料容器的内表面的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内表面灭菌装置。
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因此较佳地,至少第二运输装置,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以便较佳地进行处理,特别是在壳体内对塑料容器进行灭菌,或是在由壳体形成的洁净室内。
较佳地,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和容器内表面灭菌装置通过电子射线对容器,特别是预制件进行灭菌。因此较佳地,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射线器,较佳地,该表面射线器沿容器的运输路径设置,并指向其外表面,容器内表面灭菌装置优选包括至少一个且较佳地包括多个进入容器的射线指。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二运输装置上。因此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直接设置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上,以便省去如现有技术中的通常情况作为外部灭菌或外部处理的额外装置。较佳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内表面灭菌装置,设置在第二运输装置之后的运输星形轮上。
较佳地,第一运输装置例如设置在加热设备下游的分割变形星形轮将塑料容器直接传送到另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在分割变形星形轮上直接对塑料容器进行外部处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壳体内的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之后,首先设置一个入口星形轮,该入口星形轮将容器传送到随后的运输星形轮进行外部灭菌,该运输星形轮在外部处理之后再次将容器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处理设备例如如上所述的从分割变形星形轮直接转移到之后的分割变形星形轮,在该分割变形星形轮上也进行外部处理,因此省去了设置在壳体中的入口星形轮和处理传输星形轮,因此壳体可以整体设计得更小。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具有传送窗口,用于将塑料容器从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第一运输装置引入和/或传送到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二运输装置。较佳地,传送窗口设置在传送部分中,其中塑料容器从第一运输装置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
较佳地,在传送窗口处,塑料容器的分割是可变的,使得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分割变形最优地被设计,以满足或适应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要求。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传送窗口的宽度在250mm至320mm之间、优选在270mm至310mm之间、特别优选在285mm至300mm之间的宽度。较佳地,传送窗口设计得尽可能小,以能够保证在壳体内部始终无菌,同理出口窗口也尽可能小,以减少从壳体逸出到外部的射线。较佳地,传送窗口是可变的,因此其宽度是可变的。这种方式是有利的,例如传送窗口可以适应不同的预制件类型和尺寸。这些传送窗口也可以称作入口或出口。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运输装置包括提升和旋转装置,该提升和旋转装置允许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相对于塑料容器的纵轴在垂直和/或水平方向上移动,以及塑料容器和/或固定元件沿纵轴旋转。较佳地,第二运输装置的每个固定元件都设置有单独提升和旋转装置,使得塑料容器可以单独旋转和/或固定元件可以单独移动。较佳地,对于每个提升和旋转装置,特别是为了对塑料容器进行旋转移动,设置了以已知方式设计的驱动装置。较佳地,固定元件在垂直方向上的提升移动通过一个或多个提升曲线和至少一个导向曲线来实现。
因此,为了能够从第一运输装置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特别是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在第二运输装置/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上另外设置一个提升和旋转装置,较佳地,该提升和旋转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接收塑料容器。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升和旋转装置,以便能够接收塑料容器并将其固定在内部,并且一方面较佳地,通过将第一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夹具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心轴上,移动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到容器上,从而较佳地在垂直方向或容器的纵轴上,将固定元件移动到容器的方向上。另一方面,提升和旋转装置用于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之前沿纵向旋转容器,从而允许在容器周围以均匀分布的射线功率和由此产生的均匀杀菌功率施加到容器上。
较佳地,第一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是固定夹具,其将塑料容器固定在外壁上,特别是固定在容器的支撑环的下方或上方。较佳地,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是固定心轴,该固定心轴插入容器并将容器固定在内壁上。因此较佳地,塑料容器从外部固定元件传送到内部固定元件,特别是从外部固定夹具传递到内部固定心轴。
提升和旋转装置还允许将容器最佳地插到固定心轴上。较佳地,固定心轴是可旋转的,因此可以进行塑料容器的旋转移动,特别是在处理容器时。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在传送窗口的部分区域内设置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将壳体的周围与壳体的内部空间屏蔽起来。特别是,它是一种射线屏蔽装置,用于屏蔽来自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射线,特别是产生的X射线。因此较佳地,将塑料容器传送到射线屏蔽外壳中。
较佳地,建议将塑料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外部灭菌设置在第二运输装置上,并优选地设置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上。为了实现这一点,最好在第二运输装置或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上设置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或表面射线器,或者第二运输装置特别是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设置额外的提升和旋转装置。因此较佳地,从炉的出口星形轮(第一输送装置)到射线屏蔽区的转移通过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进行。因此,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在射线屏蔽区域内,即设置在壳体内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将塑料容器转移到第二运输装置期间,第一运输装置和/或第一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至少部分或部分路段地跟随和伴随第二运输装置和/或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的分段运输路径。换句话说,塑料容器在被传送期间,至少暂时地和分段地同时由第一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夹具,和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心轴进行固定。
当从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第一运输装置向到射线屏蔽的壳体内部的第二运输装置进行传送时,第一运输装置或第一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至少暂时地伴随塑料容器。因此较佳地,传送是伴随进行。
为了改进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一运输装置)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二运输装置)的转移,或者为了便于并使其更安全地插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固定元件和特别是固定心轴上,较佳地,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在对应于第二分割变形星的圆形轨道上部分路段地伴随着塑料容器和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传送。
如上所述,较佳地,提升和旋转装置进行固定元件的提升移动,例如固定心轴,其中较佳地,固定心轴移动到塑料容器上,并插入容器中以固定塑料容器。为了能够将塑料容器插到提升和旋转装置的固定心轴上以进行提升移动,较佳地,在壳体内设置第一和第二提升曲线以及导向辊轮,导向辊轮允许提升和降低固定心轴。
较佳地,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离开其实际输运轨道,该输运轨道优选基本圆形的轨道,以伴随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输运轨道且优选是圆形轨道。较佳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在基本精确的圆形轨道上移动,使得提升和旋转装置的导向辊轮没有横向磨损或可以在提升曲线上滚动而不滑落。这基本上是指第二个运输设施或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运输轨道与圆形路径的偏移最小,这是由于固定元件之间的交替距离和固定元件与分割变形星形轮的旋转轴的不同距离造成的。因此,将容器插放到固定心轴上不是点状进行的,而是伴随进行的。
较佳地,提升曲线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壳体的固定侧壁上。较佳地,壳体的下部区域是可移动的,并且优选是整体可降低,以便能够进入壳体内的调整和维护工作。例如,DE 10201 3 109 794A1中更详细地描述了这种降低。其中描述的实施例还分别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外壳部分的优选实施例。申请人明确保留将该文件的特征用于定义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权利。
此外较佳地,在壳体内,至少部分或区域地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区域内,特别是至少在传送窗口的区域内,设置诸如射线防护壁的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优选地将容器外部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部处理装置产生的有害X射线屏蔽在壳体外部区域。
较佳地,壳体的部分,特别是壳体的上部是固定的,而另一部分,特别是作为底部的下部,是可移动的,特别是可降低的。下部也优选为屏蔽装置,特别是射线防护壁。两个屏蔽装置通过这种设计,使提升和旋转装置,特别是提升和旋转装置的至少一个导向辊轮能够通过两个屏蔽装置之间的间隙在轨道上移动。
较佳地,在传送窗口的区域中,下部屏蔽装置的一部分设置在提升曲线上。因此较佳地,该部分在容器传送的调整工作中可拆卸,而无需为此目的调整提升曲线的固定。因此较佳地,下屏蔽装置和提升曲线是共同可拆卸的。这意味着,为了能够进行或便于调整,拆卸射线防护装置时无需拆卸传送部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以设想的优选情况是,在传送时,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向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移动,或者两者同时互相移动。这可以最小化壳体的传送窗口。较佳地,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和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也可以通过例如通过长定子技术等的电控制来实现移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和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分别包括(枢转)臂,其上设置有固定元件。然而,这些臂具有非常大的位置公差,当从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另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时,该公差将叠加起来。为了弥补这一点,较佳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分为两个子单元。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或下部子单元具有设置常用夹具的星形轮。较佳地,第二个上部子单元为包括(枢转)臂的实际分割变形星形轮,该臂可以同时改变节圆直径和彼此之间的节距。
因此,通过这种设置,预制件不是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直接被插放到提升和旋转单元的固定心轴上,而是较佳地首先传递到第一子单元中,第一子单元优选地包括固定夹具。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第一子单元的固定夹具的传送为标准传送。较佳地,固定夹具在其位置上非常精确,因此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的产生的公差可以被弥补,从而确保安全的传送。
此外,(第二子单元的)固定夹具(仍然)耦合到提升单元。在将预制件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固定夹具中之后,在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从直接传送区域中移出的短暂等待时间之后,提升单元优先向上移动,并将预制件插放在提升和旋转单元的固定心轴上。为此较佳地,提升和旋转单元的固定心轴必须位于提升单元固定夹具的正上方。此外,在这种传送中,较佳地,只涉及一个具有公差的臂(在其上设置有固定心轴的臂),因此即使在高功率情况下,也可以保证这种“星形轮”传送的位置精确。
较佳地,提升曲线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固定侧壁上,因为壳体的整个下部区域(底部)是可降低的,以便能够进入壳体内的调整和维护工作。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升曲线设置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上,例如通过直接在分割变形星形轮的旋转部分上的轴颈位置。此外较佳地,通过扭矩支撑来确保提升曲线的位置。
较佳地,将预制件插放到固定心轴上后,提升单元夹具的固定夹具,即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第一子单元的固定夹具打开,并且旋转单元可以向前移动,即垂直于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径向,从夹具移出。预制件直接通过传送和插放到固定心轴的方式离开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圆形轨道,并且较佳地,移动到第二、更大的轨道上,在该轨道上预制件随后移动到表面射线器(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前。
第二轨道在很宽的角度范围内不一定是一体的。较佳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改变其位置,使得它首先在分割时向前加速移动,在表面射线器之前制动,以实现尽可能长的处理时间,然后在延迟的情况下再次加速。较佳地,臂的其他运动顺序也是可能的。然而,运动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调整,即臂及其上的预制件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与下部单元上的提升单元夹具相撞。
当预制件从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内部处理旋转传送带(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时,预制件直接从旋转单元的固定心轴上取下或移除。理想情况下,这种取下是伴随进行。为此,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在内部处理旋转传送带(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圆形轨道上移动,并部分路段地伴随该圆形轨道。较佳地,在内部处理旋转传送带,提升单元包括设置在提升单元上的固定夹具。该夹具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接收预制件,并将其从旋转传送带的夹具中取下。为此较佳地,在传送时,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固定夹具主动关闭,然后与提升单元向下,即与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旋转轴平行朝向地心取下。
较佳地,传送点可以优先放置在两个子圆(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实际切向传送点的前面,从而获得额外的加工时间。在传送后,预制件被提升单元提升到顶部,即向平行于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旋转轴远离地心的方向移动,并通过射线指内部杀菌。为了尽可能快地开始这种提升移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必须尽快离开实际传送区域。为此较佳地,臂可以在一个内部的轨道点执行,例如枢转。较佳地,轨道点,即传递时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节圆直径是可变的。因此,当臂伸出较少时,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的精度更高,并且还提供了将传送点设置在切点之前非常远的位置的可能性,从而允许额外的加工角度。
间接传送,即首先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固定夹具上,然后转移到内部处理旋转传送带上,也是可以想到的。
在传送到内部处理旋转传送带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中之后,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被重新枢转至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的传送位置。为此较佳地,臂优先占据提升单元夹具正上方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臂接近传送点不一定与预制件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提升单元夹具同时进行。如果这样做有优势,也可以稍晚地接近传送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优先交换提升单元。因此较佳地,在该设计中,设置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第一子单元上的固定夹具较佳地在高度位置上是刚性的,以及较佳地,提升单元与(上)旋转单元结合。在这种设计中,特别是当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时具有优势,因为插放预制件几乎可以与转移到下夹具单元同时进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第一子单元上的固定夹具设置在线性位移元件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预制件传送到(上)旋转单元之后,缩回固定夹具。这种方式有额外的优势,比如传送点的设计的自由度。将预制件从第一子单元传送到第二子单元所必需的提升单元既可以连接到线性移动的固定夹具,也可以连接到(上)旋转单元。
通过上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以及容器外表面和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共同作用,有利于实现预制件的运输或传送,即一方面完美地满足射线杀菌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预制件的运输过程中没有妥协。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妥协总是导致在单个传送的预制件损失,因为这些传送通常是作为点状传送进行的。在新的设计中,使用了基于标准的传送,特别注意避免额外的公差。
通常较佳地,可以想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设置的单个功能至少部分地转移到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上。较佳地,安全曲线和/或出口曲线可作为预制件传送的额外的装置,在发生预制件的错误或故障传送时则将预制件从运输路线上移除。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预制件被非必要地进一步运输,从而堵塞实际上为下一个预制件提供的位置。为了确保在故障传送的情况下将预制件从上部旋转单元的固定心轴上取下,必须在实际传送后为其提供一个区域。较佳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轨道应相应地设计,固定心轴应优选定位在其与第一子单元的固定夹具的位置上,以便能够轻松地取下和移除预制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塑料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方法,其中塑料容器至少通过第一运输装置运输,该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固定塑料容器的多个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夹具,以及第二运输装置,该第二运输装置具有多个固定元件,特别是心轴,并且从第一运输装置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
在该解决方案中——然而,该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所表示的其它解决方案和实施例的补充——第一运输装置和第二运输装置分别是分割变形星形轮,使得塑料容器从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随后的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一运输装置优选是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二运输装置优选是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
因此,在方法方面,建议将塑料容器直接从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转移到另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特别是直接随后的分割变形星形轮,在这些分割变形星形轮之间不设置额外的运输星,例如额外的入口或出口星形轮。
在优选的方法中,第二运输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第二运输装置的)固定元件相对于塑料容器沿垂直和/或水平方向的纵轴移动,并且塑料容器或固定元件相对于其纵轴旋转。
在另一种优选的方法中,在第二运输装置处对塑料容器的外表面进行处理,特别是灭菌。
特别是,上述设备和方法也被设置和设计用于执行所述方法,也就是说,为上述设备和方法设计的所有特征也为本文描述的方法公开,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所依据的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一种容器处理设备,用于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塑料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其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具有多个固定元件。
在该解决方案中——然而,该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提出的其它解决方案和实施例的补充——运输装置是分割变形星形轮,该分割变形星形轮包括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允许在至少两个平面上的固定元件的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第一运输装置和第二运输装置,其中塑料容器从第一运输装置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
较佳地,通过将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直接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和固定元件在至少两个平面上的移动结合起来,可以节省位置和运输路径,并且可以实现分割变形星形轮的额外功能和额外的传送形式。
即使不通过上述分割变形星形轮到另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的传送,通过固定元件在几个,特别是两个平面上的移动,也可以在分割变形星形轮上创造额外功能,目前该功能需要另一个运输星形轮,从而缩短运输。
较佳地,在至少两个平面上的运动涉及固定元件在水平和/或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和/或固定元件的旋转。垂直是指相对于运输装置的周长或塑料容器沿运输装置的运输路径,或相对于塑料容器和/或固定元件的纵轴,垂直于运输装置或分割变形星形轮,其中该固定元件优选是固定心轴。水平是指沿运输装置的周长的径向和/或切向,或塑料容器沿运输装置的运输路径的径向和/或切向,或相对于塑料容器的纵轴。此处旋转可以理解为固定元件相对于其自身的纵轴旋转,其中通过旋转特别实现由固定装置固定的塑料容器相对于纵轴旋转。
因此,运动装置优选为上述提升和旋转装置。因此,上述所有特征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或可与本实施例组合,反之亦然。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分别是分割变形星形轮,因此,即使固定元件在分割变形星形轮处的至少两个平面上移动,也以上述方式进行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传送。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也包括用于处理塑料容器外表面的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和/或用于处理塑料容器内表面的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内表面灭菌装置,其中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二运输装置上。
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直接传送和固定元件在至少两个平面上的移动的结合特别有利于塑料容器的外部处理。特别是,为了优化用于外部处理的容器之间的距离,分割变形是必需的。特别是容器的垂直位置可以在循环期间变化,例如相对于用于优化辐射的处理窗口。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允许固定元件在三个平面上的运动。因此较佳地,固定元件可以在上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执行和旋转。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固定元件是固定心轴。这些内部抓取心轴在外部处理中特别有利,因为所有外表面都可以被处理,并且不会被固定元件所遮挡。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提升曲线和至少一个导向辊轮,它们共同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允许固定元件在至少一个平面上的至少一种移动。这个移动是垂直方向的移动。较佳地,至少一个提升曲线和至少一个导向辊轮用于执行固定元件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导向辊轮被引导在提升曲线上,提升曲线用于固定元件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特别是固定元件相对于地心靠近或者远离的移动所对应的升高或者降低的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可以在分割变形星形轮上以已知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例如驱动装置来执行垂直运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塑料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方法,其中塑料容器至少通过包括多个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心轴的运输装置来运输。
在该解决方案中——然而,该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表示的其它解决方案和实施例的补充——运输装置是允许固定元件在至少两个平面上移动的分割变形星形轮。
在优选的方法中,运输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在垂直和/或水平方向上移动和/或旋转固定元件。
在另一种优选的方法中,对运输装置进行处理,特别是对塑料容器的外表面进行灭菌。
特别是,上述设备和方法也被设置和设计用于执行所述方法,也就是说,为上述设备和方法设计的所有特征也为本文描述的方法公开,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容器处理设备和相应的方法,其中容器的处理和特别是灭菌也通过分割变形星形轮实现。本实用新型再次参照容器的灭菌来描述,但指出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其它组件,例如印刷组件,标签组件或检查装置。
如上所述,从申请人的内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灭菌模块部分具有大量的运输装置,例如5个运输星形轮。这导致在灭菌模块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减少容器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在灭菌过程中,但也在其他处理过程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处理设备包括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的运输装置,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运输容器的运输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以指定的方式处理容器的容器处理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该运输装置具有(优选可旋转的)载体,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至少一个容器的多个固定装置。作为这种可旋转载体的替代,载体也可以是长定子,较佳地,长定子是直线电机的组成部分,其中较佳地,固定装置设置在相对于长定子移动的梭上(这些梭代表直线电机的转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这些固定装置相对于载体是可移动的,使得在运输路径上紧接着的连续的两个容器之间的距离是可改变的。此外,容器处理装置的设置能够处理由运输装置运输的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固定装置可旋转,使得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的容器可相对于其纵向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如上所述,设置由直线电机驱动,而不是设置有旋转载体的运输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具有多个磁性或可磁化元件的长定子,一个或多个梭可以相对于长定子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较佳地,长定包括基本上是直线的部分,在该部分上特别优选地设置了处理装置。换言之,较佳地,运输装置包括作为定子设计的特别是固定的载体,在载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装置,较佳地,每个固定装置包括(或设置)一个转子,以固定至少一个容器。
这里指出,通过上述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三种设计,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也可以将这些设计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将固定装置之间距离的变化与固定装置的旋转性结合起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从包含塑料预制件、塑料瓶体、玻璃瓶体等的一组容器中选择。特别是容器是塑料预制件的情况。
特别优选的是,固定装置安装在可枢转和/或可线性移动的臂上。特别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装置或固定装置的部件相对于可枢转的臂是可旋转的。特别优选的是,固定装置相对于载体是可枢转的。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也在相对于载体的直线方向上可移动。
在优选的设计中,运输装置是分割变形星形轮,即一种能够改变所运输容器的分割的运输装置。较佳地,分割变形星形轮执行本申请的范围内如上所述的方式或进一步的方法。
特别优选的是,容器的处理是在运输路径的直线段中进行的。特别优选的是,容器处理装置是固定的,容器移动经过容器处理装置。
特别优选的是,在运输路径上紧接着的连续的两个容器之间的距离在容器的移动过程中可以改变。特别优选的是,通过运输设备运输的容器至少部分路段地沿直线运输。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处理容器的外表面。在这种设计中,处理装置可以并且优选地设置在容器的运输路径旁边,特别是侧面。
特别是,处理装置设置在运输路径的侧面附近,但与运输路径的距离很小。小距离是指小于10厘米,优选小于8厘米,进一步优选小于6厘米和最好小于5厘米的距离。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运输方向包括驱动装置,并且较佳地具有多个驱动装置,通过这些驱动装置,被固定装置固定的容器可相对于其纵轴旋转。例如,它可以是电机驱动,但也可以使用其他驱动。
特别优选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引起容器和/或其固定装置的旋转移动。例如,可以想到磁耦合,该磁耦合可以借由上述设置所在的壳体而延伸。这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解释。
特别优选地,容器,特别是固定在固定装置上的容器沿其纵向可移动。这样可以有利于容器的处理。容器可以与固定其的固定装置一起移动,也可以相对于固定装置移动。因此,每个容器可以在其纵向上单独移动。然而,也可以想到固定装置和/或容器的共同移动,例如通过提升曲线。然而,也可以提供线性电机驱动装置,以实现容器沿其纵向移动。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装置从一组容器处理装置中选择,该容器处理装置包括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内表面灭菌装置,容器检查装置,容器印刷装置,容器标签装置等。
在下文中,应特别涉及待灌装的容器或塑料预制件(特别是成型为此类容器)的灭菌。除了实际的灌装过程外,待灌装的容器的灭菌是无菌灌装组件中的中心工艺步骤。最近的发展使用电离射线,特别是电子射线来实现病菌减少。在大多数应用中,这种射线由加速电子(同时或替代地,也包括紫外线射线)组成,这些电子在相应的组件中产生,从而到达或进入待灭菌的容器。
从申请人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灭菌的系统包括一个电子产生设备,例如一个用于内表面杀菌的射线指和一个电子产生设备,例如一个用于外表面杀菌的射线指。
在已知的概念中,外表面的杀菌先于内表面的杀菌。如上文所述,这些是在旋转传送带上进行的。此处通常,这样的运输装置或旋转传送带连接到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由此产生的X射线应通过适当的屏蔽器与环境屏蔽。因此,两个处理装置被嵌入或刻入到一个射线屏蔽设备中。为了确保出口星形轮处的射线屏蔽,在每个入口星形轮之前或出口星形轮之前都有一个星形轮。因此,申请人的现有技术给出了一个完整设备,该装置设置有五个星形轮或旋转传送带。
这导致了各种缺点,主要是由于例如从炉到吹塑机的过长运输,或者在处理模块中的较长的停留时间。这是五星形轮结构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在将塑料预制件模塑为成品容器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当塑料预制件表现出一些不利的拉伸比时。
此外,由于频繁的传送,特别是在难以进入的射线屏蔽壳体内,故障传送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在从入口星形轮到外部处理模块的传送中,在申请人的现有技术中发生了从夹具星形轮星到插放心轴的点状转移。错误抓取,如倾斜座具,如上文所述,在随后的传送过程中,导致塑料预制件的丢失,甚至传送装置的损坏。
随着功率的增加,设施的占地也会增加,因为所有的星形轮或旋转传送带都将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大。
本实用新型现在提出在分割变形星形轮处对塑料预制件进行外部灭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处理装置,特别是表面射线器位于分割变形星形轮上,并且较佳地,分割变形星形轮配备附加的提升-旋转单元。
因此,可以延长塑料预制件在处理装置上的停留时间,并且较佳地延长在表面射线器的窗口上的停留时间,从而保证塑料预制件杀菌所必需的射线量。
较佳地,为了使量均匀地分布在塑料预制件的圆周上,分割变形星形轮设置了一个提升-旋转设备,提升-旋转设备允许在处理装置之前,特别是在表面射线器的窗口之前进行塑料预制件的旋转。旋转最好一次完全超过360°,也可以想到和希望多次旋转。
然而,也可以想到使用略低于360°的旋转,因为表面射线器处理塑料预制件的朝向表面射线器的整个侧面,尽管不是均匀的。
通过使用分割变形星形轮(TVS)在表面射线器前面移动塑料预制件,一方面可以延长处理时间或增加处理窗口前的排列密度,另一方面优化表面射线器前塑料预制件的轨道。
这意味着理想情况下,可以在直轨道或最大圆形轨道上经过表面射线器,并且射线窗口两侧的距离不会过度增加。这是有利的,因为随着处理过程中距离的增加,塑料预制件上的量减小。因此,塑料预制件周围的量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表面射线器包括平面表面或发射表面。
较佳地,在模块或壳体内部或至少部分被分割变形星形轮围绕的内部部分安装射线防护壁,该射线防护壁可以隔离来自表面射线器的有害X制动射线,也可以相对于外部区域隔离指发射器的射线。
较佳地,上部分固定在壳体上,下部固定在可降低的底部。特别优选地,两个射线防护壁重叠设置,并且较佳地,两个防护壁的间隙使提升-旋转设备能够在运行过程中特别通过两个固定屏蔽之间的间隙在轨道上移动。
较佳地,壳体的射线防护壁是由特殊的射线屏蔽材料制成的,例如由不锈钢包覆的铅或钨,例如钨烧结复合物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材料制成。
然而较佳地,屏蔽的部分用不锈钢或铸造材料制造。使屏蔽材料适应更好的射线密集性主要导致屏蔽的壁厚显著减小,从而允许通过两个防护壁之间的提升-旋转单元在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轨道上移动或使屏蔽伸入提升-旋转设备中,而不过度加宽或放大。
较佳地,壳体的防护壁沿着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轨道,或者与塑料预制件轨道相同或非常相似。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轨道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调整,以允许在表面射线器的侧面向表面射线器移动,以便通过沿着塑料预制件(也称为预成型件)轨道的屏蔽,以改善射线屏蔽。
因此,可以将很大一部分的X制动射线直接或在表面射线器周围进行屏蔽,防止有害射线进一步进入壳体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减少所需的壁厚,这将主要节省成本和重量。
另一个实施例将是使用一种长定子驱动,长定子驱动包括替代分割变形星形轮的梭,可以接管它的功能。这优点是更自由地替换行驶曲线,从而在表面射线器前更长的停留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直线电机。如上所述,在处理装置的区域中,这也可以是一条直线或一条具有非常高曲率半径的路线。
较佳地,将旋转移动引入提升-旋转单元符合无菌要求,并且最有利地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但是所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驱动齿带,都是可以想到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表面射线器连接到分割变形星形轮上,因此较佳地,三星形轮的概念才能够实现。因此,通过减少塑料预制件在模块中的停留时间或者在设备中,塑料预制件在处理装置,特别是表面射线器前的停留时间额外增加,以能够获得较高的杀菌功率,产生了显著的进步。
因此,也可以优化表面射线器前的轨道曲线,以增加表面射线器侧面的射线量。表面射线器与射线窗口之间的距离可以尽可能靠近,而不增加宽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表面射线器与容器或塑料预制件之间的距离小于10cm,较佳地小于8cm,优选小于6cm,特别优选小于5cm,进一步优选小于4cm,更进一步优选小于3cm,最好小于2cm。
如上所述,特别是在塑料预制件的杀菌过程中,通过电子射线器在一个部分步骤中对外表面杀菌。在此过程中,塑料预制件在电子源前绕其纵轴旋转,使得塑料预制件外表面的所有表面点都受到尽可能均匀的射线量。
在现有技术中,塑料预制件通过载体,载体通过例如传动带或小齿轮驱动,在电子源前旋转。这里的缺点是接触驱动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磨损和污损。特别是在无菌环境中,这种潜在的杂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EP 3 431 402中已知一种磁性驱动,磁性驱动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启动旋转移动,因此几乎不接触驱动。然而,它的缺点是旋转速度的均匀性,因为磁耦合会产生变化很大的扭矩。这可能导致塑料预制件在射线源前不均匀旋转,并且塑料预制件外表面的量分布不是一致的。
因此建议,塑料预制件不应像通常那样在电子射线前在恒定分割的运输星形轮上传输,而应在分割变形星形轮(TVS)上传输。这能够使得在星形轮的不同点上具有可变的切向速度。
为了使塑料预制件绕其纵轴旋转,在TVS的平面上集成旋转心轴,塑料预制件可以插放到旋转心轴上,特别是从底部插放。心轴至少在电子源区域内绕其纵轴旋转,以便塑料预制件的外壳尽可能均匀地被照射。
旋转心轴采用磁性驱动和/或非接触驱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包括使旋转驱动不受高旋转速度波动的旋转速度平滑装置。下文对此作了更详细的说明。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并且较佳地,壳体形成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区域与(特别是非无菌)环境屏蔽的洁净室。特别优选地,此处的分割变形星形轮设置在壳体内。其他运输设施也优选设置在壳体内。
优选地,壳体至少部分是射线防护壳体,特别是用于防护贝塔和/或伽马射线,但也用于防护X射线。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较佳地,壳体的至少一个壁的走向平行于所述容器的运输路径的一部分。通过这种走向,可以减小壳体的整体尺寸。特别是,它是沿着塑料预制件的运输路径的直线走向的壁。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运输容器的后续运输装置,并且优选至少两个后续运输装置,特别优选正好两个用于运输容器的后续运输装置,特别是塑料预制件。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第二容器处理装置,特别优选地,第二容器处理装置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内表面灭菌装置。
如上所述,较佳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射线指,射线指可以进入容器中,以便将电子射线施加到容器。特别优选的是电子加速装置以及用于逸出电子射线的逸出窗口,逸出窗口优选地由钛制成。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通过磁性力产生固定装置的旋转移动。如下文更详细地解释,在固定装置上可以设置具有多个磁体,旋转移动由包括多个磁体或磁性的或可磁化元件的定子产生。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监测容器旋转移动的监测装置。特别优选的是,监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或至少一个线圈。例如,可以在线圈中感应电流或电压,从而监测旋转运动。例如,可以设置多个线圈,这些线圈位于磁铁,例如定子之间。较佳地,监测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检测塑料预制件旋转运动的静止状态和/或塑料预制件(或固定它们的固定装置)旋转速度的偏差。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耦合到固定装置的转子,在其上设置有多个磁铁,以及在其上优选设置有多个磁铁或磁性元件的定子。通过这种方式,旋转移动通过磁性力在定子和转子之间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定子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或内部,并且磁性力的传递可以穿过壳体的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定子为直线形和/或定子的磁性元件沿直线方向延伸。特别优选的是,转子为圆形。因此,在这种设计中,直线形的定子与圆形的转子组合。
特别优选的是,磁体或磁性元件(或这些磁体或者转子和/或定子的磁性元件的纵向)相对于平行于固定装置的旋转轴的方向至少部分倾斜。
在EP 3 431 402所示的磁体的垂直布置中,由于磁体完全相对于一个位置,因此沿传输方向的吸引力变化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扭矩传递,在另一个位置,有排斥和拉紧,从而产生高扭矩。扭矩的这种高差异导致(不希望得到的)速度波动。这个问题随着辊轮的横向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即随着产能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的横向速度下,扭矩波动导致辊轮不能与磁体部件同步,因此不再进行连续旋转移动。
这里描述的永磁体的改进形式,特别是在定子,特别优选为固定设置的框和转子(作为例如磁体辊轮),可以对沿输送路径的转矩产生平滑效果。例如,可以设置为斜齿磁性设计。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磁体和/或磁性元件相对于旋转轴是直线倾斜的和/或歪的。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磁体和/或磁性元件相对于旋转轴弯曲设置。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磁体或磁性元件是卷曲的。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单个磁铁在塑料预制件的运输方向上彼此间隔。
在优选施例中,两个磁体对中只有一个携带磁体,另一个具有高磁导率材料,例如铁。通过适当的磁通量引导,可改善扭矩波动。这一原理在磁阻电机中部分已知,其中转子的扭矩完全由磁阻力产生,而不是主要由洛伦兹力产生。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磁体的载体的材料(而不是磁体材料本身)选择为具有尽可能低的电阻。例如,磁性载体可以由铝制成。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具有耦合到固定装置的转子和定子,其中转子或定子由高磁导率材料制成或包括高磁导率材料,较佳地,该材料在一组包括铁,锰合金(NiFe),纳米晶体金属和非晶体金属和/或渗透率大于200,优选大于300的材料中选择。
如果切向速度不等于理想的传送带或定子的滚动速度,在定子中,相对于其的永磁体在导电的载体材料中感应电压并产生涡流。这会制动或加速一个辊轮的旋转移动,并使其具有理想的速度。
这个想法类似于涡流制动器的原理,即在这里,辊轮的圆周也被制动,从而使辊轮本身进行旋转。
特别优选的是,该设备包括用于覆盖磁铁的盖。这可以由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以产生涡流效应。例如,盖可以由铝制成。
如上所述,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即定子或转子,特别是插入线圈的固定磁体带,磁体带优选设置在转子,即辊轮的轴向。
如果转子以理想的速度旋转,并按照希望的功率“滚动”,则线圈中只感应得到很小的电压。然而,如果一个辊轮打滑或旋转速度波动,那么由于磁通密度的巨大变化,线圈中会产生相对较大的电压。
感应电压由电子控制(例如SPS)测量,可以在线圈中或通过线圈的串联来评估。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处理容器的方法,其中容器沿预定的运输路径由运输设备运输,所述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运输容器的运输装置,并且运输装置中至少一个容器处理设备以指定的方式处理容器,运输装置包括可旋转载体,可旋转载体上设置多个固定装置以固定(多个)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这些固定装置相对于载体移动,使得在运输路径上紧接着的两个容器之间的距离被改变。此外,容器处理装置处理由运输装置运输的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法,较佳地,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的容器至少暂时地在处理期间相对于容器的纵向旋转,特别是在处理期间,其中特别优选由监测装置监测容器的旋转运动,并且特别是对旋转速度进行监测。
因此,在方法方面,建议在容器的旋转期间进行处理。较佳地,容器是塑料预制件。
在优选的方法中,容器处理装置处理容器的外表面。特别是,容器处理装置对容器的外表面进行灭菌。为此特别优选的是,设置表面射线器将射线,特别是电子射线引导到容器的外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该表面射线器可以设置在设备的壳体上,使得射线通过壳体的开口照射到容器上。
特别优选地,容器处理装置处理容器,容器沿着基本是直线的运输路径段运输。或者,它也可以是运输路径部分,其曲率半径比几何曲率半径大得多,几何曲率半径在运输装置上的所有固定装置相同地对准时产生。较佳地,曲率半径至少为几何曲率半径两倍,优选至少为三倍,特别优选至少为四倍,最好至少为五倍。
特别优选地,容器通过第二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特别是如上所述进行内部灭菌。例如,电子射线装置可以进入容器中。
容器最好经过固定设置的处理装置。在另一种优选的方法中,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的容器的旋转通过磁性力传递。
较佳地,旋转移动的传递以使容器和/或塑料预制件的旋转速度平滑。
在优选的方法中,容器的旋转运动被平滑和/或通过涡流进行振动阻尼。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塑料预制件处理,特别是用于塑料预制件灭菌的设备。
从现有技术来看,这类设备很早就是已知的。其中,塑料预制件通过入口穿过壳体,在壳体中进行处理,特别是灭菌。在这些设备中,通常设置有沿运输路径运输塑料预制件的运输装置。经过处理后,塑料预制件从设备的出口被移除。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缺点。为了能够移除有缺陷的塑料预制件或不符合指定要求的塑料预制件,例如,这些预制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处理,特别是没有灭菌,必须停止整个过程并打开壳体。然而,当设备打开时,符合要求的塑料预制件可能会再次受到污染。此外,当打开壳体时,其洁净室特性丢失,必须再次对壳体进行灭菌。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中断操作过程和/或打开壳体的情况下可移除塑料预制件或一般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设备用于处理容器,特别是塑料容器以及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特别是用于塑料预制件的灭菌,该设备包括围绕该设备的壳体,其中壳体内,容器或预制件被处理。在该壳体内,至少设置一个运输装置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塑料预制件。在这种情况下,该设备包括可将塑料预制件引入壳体的入口和可将塑料预制件从壳体中引出的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设备包括阀门装置和/或移除装置,通过该阀门装置和/或移除装置,塑料预制件可从壳体中移除。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用于固定塑料预制件的固定装置。这可以是伸入塑料预制件的口部的固定心轴。
这里指出,本实用新型还可与在本申请范围内描述的其它方面相结合,例如,在壳体内存在正好三个运输装置,或者存在分割变形星形轮等。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运输装置包括设置固定装置的可旋转载体。它可以是一个运输轮。
有利的是,输送装置是分割变形星形轮,分割变形星形轮适用于改变,特别是增加连续的塑料预制件的距离。可以想到,优选也可以用长定子代替分割变形星形轮改变塑料预制件间距。
较佳地,在设备的操作期间,特别是在灭菌操作期间,特别是在其他塑料预制件的运输期间,塑料预制件是可移除的。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较佳地,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可通过额外的出口移除,该额外的出口优选安装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特别优选的是,额外的出口更靠近出口而不是入口。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多个运输装置,并且额外的出口特别优选地设置在这些运输装置中最后一个的区域中。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该设备移除选定的和/或有缺陷的塑料预制件。此处较佳地,该设备可以移除损坏的塑料预制件或已经脱落的塑料预制件。此外,容器,特别是未正确灭菌的塑料预制件也可以被移除。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用于检查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检查装置。检查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是否有缺陷和/或检验它们是否符合某些要求。较佳地,该检查装置向阀门装置发送是否应移除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的信号。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用于对塑料预制件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此处较佳地,使用电子射线灭菌装置。
较佳地,该设备包括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如上所述,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设置为表面射线器,特别是电子表面射线器。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以上述方式设置,因此特别具有可插入塑料预制件的棒状体,其用电子射线对塑料预制件的内壁进行灭菌。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出口星形轮,通过该出口星形轮,塑料预制件可以从设备中移出。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包围设备的壳体是绝缘体。此处较佳地,设置了一个洁净室,该洁净室特别优选地固定在超压下(例如在无菌空气中)。较佳地,壳体和/或壳体壁是射线屏蔽的。
通过本实用新型,即使通过阀门装置取出塑料预制件,也可以保持洁净室功能。
有利的是,阀门装置是可拆卸的,特别是可从壳体上拆卸的。因此,整个设备的一个区域例如电子射线模块可以从壳体中分离出来。特别是,该区域和/或阀门装置可以在不破坏洁净室特性的情况下被拆卸。较佳地,这种阀门装置也可以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拆卸。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阀门装置可由操作员手动拆卸。阀门装置和/或所述区域最好是可分离的,使得在分离区域内,生产中产生的射线或气体不能进入或离开壳体,或者机器其余部分的无菌性受到威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运输装置特别是出口星形轮,通过该出口星形轮从该设备中移出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该运输装置和/或设备可以包括防止射线,特别是X射线从壳体中逸出的射线防护装置。
在设备的连续运作中,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可以被引导到阀门装置的区域,特别是当阀门装置不与设备分离或阀门装置安装在设备或壳体上时。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将容器和特别是塑料预制件输送到阀门装置中,特别是输送到上述设备的可分离部分中。例如,这样的输送装置可以包括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可以将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输送到阀门中。
通过所述设置允许在正在进行的生产中将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移走,生产不需要中断。这样就可以取出塑料预制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阀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壁上,特别是设置在该壁的开口处,塑料预制件可通过该开口从壳体进入阀门装置。
在壳体的壁上可以设置可移动的壁元件,通过该壁元件可以关闭开口。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在壳体上设置额外的运输装置,并且较佳地,设置至少两个额外的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塑料预制件的方法,特别是用于塑料预制件的灭菌。此处,塑料预制件在壳体内进行处理,特别是灭菌,并通过运输装置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塑料预制件通过入口进入壳体,并在操作结束时通过出口从壳体中移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装置将指定部分的塑料预制件从壳体中移除。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法中,塑料预制件通过灭菌装置处理,特别是灭菌。此处特别优选地,塑料预制件通过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特别是灭菌。
较佳地,至少暂时地将阀门装置与壳体分离或拆卸。
总之,塑料预制件可以沿着一条直线被运输通过处理装置。在这段路段上,塑料预制件或容器与处理装置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特别是与表面射线器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此外较佳地,塑料预制件在处理装置和射线防护装置之间移动。这种射线防护可以选择特殊的材料制成,例如钨。
分割变形星形轮允许塑料预制件在移动经过处理装置或表面射线器时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较佳地,也可以增加表面射线器前塑料预制件的排列密度。
较佳地,射线防护(壳体内和/或壳体外)包括防止射线从壳体或绝缘体中逸出的轮廓。通过分割变形星形轮,塑料预制件可以沿着射线防护的轮廓移动。如上所述,可以选择设置有梭的长定子或直线电机的驱动来代替分割变形星形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一种容器处理设备,该容器处理设备包括用于通过射线和漂洗器进行灭菌的模块以及相应的方法。
在饮料行业,人们早就知道要装瓶的容器要经过灭菌,特别是在装瓶之前。事实证明,不是对膨胀的容器才进行灭菌,而是对预成型的容器进行灭菌是有利的,因为预成型的容器比由此产生的容器小得多。
因此,术语“容器”特别包括预制件,特别是塑料预制件。
在现有技术中,灭菌方法一方面使用灭菌气体,特别是过氧化氢进行灭菌。为了减少容器灭菌中化学制剂的使用,现有技术中还已知通过诸如紫外线射线或电子射线等其他措施对容器进行灭菌的设备和方法。
此外,为了清洁容器,已知的方法是将流体介质施加到容器中,特别是从容器内部清除容器中的粉尘和其他杂质,以避免在后续的灌装过程中污染产品。
根据目前的现有技术,各种清洁方法的组合往往被证明是困难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通过这种设备和方法,达到尽可能好的容器的清洁和灭菌结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容器处理设备,特别是容器灭菌设备,包括用于沿壳体内的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的多个运输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并且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每个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在容器处理和/或沿运输路径运输期间固定至少一个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射线源,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向容器施加流体介质,特别是电离空气的施加装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射线源是电子射线源。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分别包括射线源,较佳地包括电子射线源。因此,建议使用射线,特别是电子射线进行容器内表面灭菌和容器外表面灭菌。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较佳地,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将电子射线施加到容器内表面。较佳地,容器内表面施加加料装置可以进入待灭菌的容器的内部,特别是通过口部。较佳地,容器内装料装置适用于在指定的时间内在容器内发射射线,特别是电子射线。
较佳地,至少有一个固定装置适用于并设置在容器内表面灭菌期间固定容器。较佳地,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和/或固定装置是可移动的。较佳地,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和/或固定装置至少在容器的纵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至少在容器内表面灭菌期间,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和/或固定装置应沿容器的纵向方向移动。较佳地,容器相对于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以相对运动速度至少暂时地沿容器的纵向方向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较佳地,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总是设置在待消毒的容器的外部,例如沿容器的运输路径侧面设置。较佳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相对于容器的运输路径固定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单个容器经过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较佳地,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包括射线源,其出口窗口将射线均匀地分布在大面积上,特别是在待灭菌容器的外表面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施加装置是漂洗器或漂洗装置。流体介质优选为气态介质,特别是压缩空气,特别是经过净化、处理和/或消毒的压缩空气。较佳地,可流动介质也可以是液体介质。可以想到的是,流动介质是无菌介质,因此不会对容器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施加装置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结合对杀菌结果和要达到的对数率有特别有利的影响。如果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射线源,特别是电子射线源,则尤其如此。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在施加操作期间运输容器的额外的运输装置。较佳地,这种运输装置是锯齿星形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施加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漂洗喷嘴。它可以是静态或固定的喷嘴。较佳地,在漂洗喷嘴的静态设置时,预制件移动到施加装置下方并被漂洗。较佳地,在这种固定的漂洗喷嘴中,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处于直立位置,即它们的口部朝上被运输。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漂洗喷嘴在与容器一起运输期间至少暂时地可与容器一起移动。与固定的喷嘴相比,可移动的喷嘴的过程或漂洗时间要长得多,从而得到整体更好的漂洗结果。
在另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漂洗喷嘴可与容器一起移动,并且被引入容器的一个口部区域。通过这种移动和进入式的漂洗喷嘴,可以获得最好的漂洗结果,特别是对于非常细和轻的颗粒。
较佳地,当漂洗喷嘴进入容器时,喷嘴位置通过机械,液压,气动或类似的适用的装置来控制。较佳地,特别是在加工开始时,在实际加工之前和加工期间记录喷嘴头的高度。优选的是记录喷嘴在容器中的浸入深度,优选相对于容器的开口,以便根据容器的类型实现和确保最佳的漂洗结果。
因此,与静态的漂洗喷嘴相比,在带有移动的喷嘴的情况下,容器的漂洗程度可以大大提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容器被喷嘴漂洗的时间更长。如果使用静态喷嘴和移动喷嘴,则优选在容器的运输过程中漂洗容器。
当是移动喷嘴或移动浸入的喷嘴时,其在容器顶部,即容器口部朝下被运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施加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因此,有利于壳体设计为尽可能小的尺寸。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施加装置沿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上游的运输路径设置。特别优选地,施加装置设置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上游。因此,较佳地,容器首先通过施加装置施加流体介质,然后经过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处理,特别是灭菌。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容器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被消毒之前,容器的预清洁可以通过施加装置进行。
较佳地,施加装置不应直接设置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前方。较佳地,在施加装置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可以设置运输装置和其他容器处理装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加热容器的加热设备。较佳地,加热设备至少包括一个加热装置,特别是较佳地包括多个加热装置。较佳地,加热装置可以是射线源,例如红外或微波射线。
较佳地,加热设备沿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运输路径上游设置。特别优选地,加热设备既设置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上游,也设置在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上游。较佳地,在容器被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处理,特别是灭菌之前,容器首先由加热设备加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施加装置沿运输路径设置在加热设备的上游和/或施加装置直接设置在加热装置前。特别优选的是,施加装置集成到加热设备上。因此较佳地,容器首先通过施加装置施加流体介质,然后通过加热设备加热。当流动介质是液体介质时,这种顺序特别有利。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容器在加热设备的加热过程中特别好地进行蒸发。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设置在加热设备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的额外的运输装置。较佳地,这恰好是在加热设备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的运输装置。运输装置是设置在加热设备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之间,还是设置在加热设备与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取决于在运输方向上,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还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设置在上游。
在特别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在运输方向上首先设置了一个施加装置,然后设置了一个加热设备,然后设置了一个单个的运输装置,然后设置了一个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一个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因此较佳地,施加装置设置在靠近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位置。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施加装置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对容器进行再污染的可能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较佳地,在加热设备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的运输装置设置在壳体外部。
较佳地,除了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外,在壳体内最多设置两个额外的运输装置,特别优选地,仅设置一个额外的运输装置。
除了前面提到的优点外,这还实现了更好的几何灵活性。在现有技术中,壳体内通常设置有五个星形轮,特别是两个处理旋转传送带和三个传输星形轮。这导致在现有技术中,基本上只允许加热设备与成型装置的空间设置,其中加热设备与成型装置基本上以90°角设置。
在现有技术中,不可能实现加热设备和成型装置的0°布局。这可能导致客户对布局规划的巨大的限制。同样,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实施例中,安装集成在加热设备的入口处的施加装置是困难的,因为由于缺乏可用的安装空间,这里会发生碰撞。
通过减少壳体内的运输装置,运输装置或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定位相互简化,从而在它们的设置中产生更高的自由度。通过这种方式,较佳地,可以实现加热设备和成型装置在0°位置的布局。同样,0°和90°之间的所有其他角度位置也是可以想到的。
这也为加热设备中的集成施加装置创造了充足的安装空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设备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或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的运输装置是分割变形星形轮。这样允许更灵活地设置各个上游和下游机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对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进行处理和特别是进行灭菌的方法。其中,容器沿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内的指定的运输路径通过多个运输装置运输,其中容器在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上,其容器外表面被处理,特别是被灭菌,容器在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上,其容器内表面被处理,特别是被灭菌,并且在容器处理和/或沿运输路径的运输期间,容器由固定装置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容器外表面和/或容器内表面的处理过程中,容器被施加射线,特别是电子射线,和/或根据本实用新型,容器被施加流体介质。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设备特别适用于和设计用于执行所述方法,即上述设备执行的所有特征也为本文描述的方法公开,反之亦然。
在优选的方法中,在通过射线对容器外表面和/或容器内表面进行处理之前,使流体介质施加到容器。特别是,容器最好先用流体介质预清洗,然后用电子射线杀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特别好的杀菌效果。
较佳地,在容器加热之前使流体介质施加到容器。通过这种方式,允许流体介质的残留物更好地蒸发。
较佳地,容器直接从施加装置传送到加热设备。一方面,这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风险,因为在施加装置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以及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之间实现了尽可能短的距离。另一方面,允许将施加装置集成到加热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特别是在容器的运输上。在饮料制造工业领域,人们早就知道容器的制造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容器处理装置和运输装置。同样,已知使用线性的和/或旋转的运输装置运输容器。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在处理和/或运输过程中固定容器的多种固定装置。例如,已知的固定装置是这样的,它抓取支撑环下方的容器,而支撑环松动地放置在固定装置上。此外,已知在口槽(封闭环和支撑环之间的狭窄区域)区域内抓取容器的固定装置,或在口部区域内抓取容器的固定装置,例如固定心轴。
此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参照容器的灭菌来描述,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优选应用。然而,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设备,其中使用固定装置固定容器。
在已知的容器制造过程中,容器必须在两个运输装置和/或容器处理装置之间,确切地说,在它们的固定装置之间,例如在两个运输星形轮之间反复传送。
为此,在重合点,一个运输星形轮的固定装置(夹具)打开并释放容器,而另一个运输星形轮的固定装置关闭并夹紧或至少包围容器并继续运输。为此,容器必须在不同的位置被固定装置(夹具)抓取。在这方面,我们区分了固定装置(夹具),其中支撑环被放置,容器被夹在直径略低于直径的地方,以及固定装置(夹具),它们夹在封闭环和支撑环之间,即口槽。支撑环下缘与口槽之间的距离非常小,使得传送时固定装置(夹具对)之间的位置非常小,这给固定装置(夹具)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在支撑环下方抓取容器的固定装置的缺点是,容器的支撑环仅放置在支撑位置,而不是像在包括口槽-夹具的固定装置中那样,通过闭合环和支撑环来确保对准。特别是,当使用带有较小支撑环或类似物的容器时,可能会出现容器不完全位于固定装置中的情况。
除了在两个运输装置之间传送可能出现的问题外,在容器的处理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例如在通过电子射线的内部灭菌过程中,射线管体浸入容器中。如果容器是倾斜的,管体就会颠簸,无法保证容器的无菌性,因此必须将其从生产链中删除。此外,碰撞也会破坏射线管,从而破坏整个电子射线发射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适合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同时确保容器的稳定抓取,以及容器在两个运输装置之间的安全传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处理设备,特别是容器灭菌设备,包括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的运输设备,所述运输设备至少包括容器处理装置,优选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和/或特别优选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所述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或塑料瓶体,包括设置有口部,封闭环,口槽和支撑环的头部区域。
此外,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第一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容器的第一固定装置,第二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在容器处理和/或沿运输路径运输期间固定容器的第二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容器的支撑环特别是支撑环的外表面和/或优选支撑环的下表面和/或特别优选支撑环的上表面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容器的口槽,特别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直接靠近封闭环的下表面。
建议的固定装置的优点是固定以这种方式被固定的容器,即被支撑环或口槽夹取,从而避免固定装置中的容器的侧面倾斜或斜面设置。
较佳地,容器处理设备,特别是容器灭菌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容器处理装置,特别优选包括多个容器处理装置。较佳地,从包括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外表面灭菌装置),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特别是容器内灭菌装置),加热装置,成型装置,灌装装置,封闭装置,检查装置等的容器处理装置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容器处理装置。
较佳地,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和/或第二输送装置具有可旋转载体,优选是运输星形轮。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也可以使用长定子,在长定子上设置多个梭。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装置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和/或第二运输装置,第一和/或第二运输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处理容器的容器。特别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和/或第二运输装置是容器处理装置的一部分。
较佳地,待处理的容器是塑料瓶体,特别是塑料预制件。较佳地,容器包括设置有口部,(外)螺纹,封闭环,口槽和支撑环的头部区域。
较佳地,闭合环的直径小于支撑环的直径。特别优选的是,容器在封闭环和承载环之间设置有(所谓的)口槽。
较佳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容器的第一固定装置,并且特别较佳地具有多个这样的固定装置。较佳地,第二运输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容器的第二固定装置,并且特别较佳地包括多个这样的固定装置。特别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固定装置的区别在于容器被检测的区域和/或施加或接收区域,该区域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容器的区域的检测。
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一和/或第二固定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牢固地)抓取容器,并且能够稳定容器,特别优选地,能够防止容器的侧面倾斜。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一和/或第二固定装置至少部分地包围容器,特别是容器头部区域的一部分。
在优选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是设置为夹具形式的。
较佳地,至少第一和/或第二固定装置由两部分组成,较佳地,两个固定元件或夹具元件(或夹紧臂)可移动地设置在一个共同的枢转轴上。较佳地,至少第一和/或第二固定装置可以在一个封闭或抓取的位置进行和/或在一个开口的位置,其中较佳地,固定元件或夹具元件两端在该位置的距离大于容器的直径和/或容器的口部区域的外侧直径。
特别是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抓取容器的支撑环。特别是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抓取容器的口槽。在优选的设计中,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抓取容器的支撑环的固定槽。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抓取容器的支撑环的下侧的至少部分和/或支撑环的外侧的至少部分和/或支撑环的上侧的至少部分。特别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抓取支撑环的下侧、上侧和外侧的至少部分。这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容器在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中(最佳)固定,并且防止侧面倾斜。
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适用于并设计用于在口槽区域内抓握容器。特别优选地抓住口槽的上部区域,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位于容器的封闭环的下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随后彼此相邻地设置在容器处理设备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传送区域,在传送区域中,容器可在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送。
较佳地,传送区域的设计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设备彼此相切。特别优选地,设置在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的运输路径与设置在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的运输路径重叠。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可彼此重叠和/或基本上垂直于容器的纵轴设置在传送区域中。
这意味着,在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固定装置的运输路径相交的传送区域中,两个固定装置(基本上)彼此平行且(基本上)垂直于容器的纵轴。由于两个固定装置同时与支撑环和口槽的直接相邻区域接合,因此两个固定装置非常接近,这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是不可能的。
特别优选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部分在容器传送区域中重叠。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的面向容器的端部是锥形的,特别是互补的。
这样的优点是,第一和第二固定装置可以非常接近彼此进行设置,而不会相互接触。通过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可以在两个运输装置之间传送容器,这两个运输装置都牢牢地抓住容器并保护容器不发生侧面倾斜。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这种传送(在具有抓取支撑环的固定装置的运输装置和具有抓取口槽的固定装置的运输装置之间),需要额外的运输装置,例如抓取容器的另一区域,如支撑环的下半部分。
使用本申请的固定装置的优点是,可以省去额外的运输星形轮,从而大大减少了技术花费和设备的空间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处理容器的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包括和/或执行与上述容器处理设备相关的所有特征。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容器处理设备,特别是容器灭菌设备来处理容器的方法。容器处理设备包括沿规定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的运输设备,其中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容器处理装置,所述容器具有包括口部、封闭环、口槽和支撑环的头部区域。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其中第一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容器的第一固定装置,第二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在容器处理和/或沿运输路径运输期间固定容器的第二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抓取容器的支撑环,特别是抓取支撑环的外表面和/或优选承载环的下表面和/或特别优选承载环的上表面,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抓取口槽,特别是直接抓取容器的封闭环的下表面。
所提出的方法的优点是第一和第二固定装置都允许容器牢固地被抓取,同时提供防止侧面倾斜的保护。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的传送在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之间的传送区域中进行,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重叠设置。特别是第一和第二固定装置沿垂直于容器的运输路径的方向(特别是重叠)设置。
在优选的方法中,在传送时,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直接重叠设置,而容器由两个固定装置中的一个固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的传送在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之间同步进行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不互相接触的情况下进行。
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或至少第二固定装置的抓取,以及所述至少第二固定装置或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的打开(释放)彼此同时且优选同步进行。特别优选的是,容器的传送(抓取或打开)与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的移动同步。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处理容器和/或沿指定的运输路径运输期间,特别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特别是在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之间的传送区域中,固定容器的固定设置。
固定设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其中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与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相关联,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元件,优选包括夹具,固定元件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抓取容器的头部区域。
较佳地,容器的头部区域包括口部、可选的封闭环、口槽和支撑环。至少两个固定元件可枢转地设置在一个共同的枢转轴,并且适用于并设计用于能够设置在容器的抓取位置或释放位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两个固定元件分别包括与所要固定的容器相对的并具有锥形形状的封闭区域,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可以重叠设置。
较佳地,将容器从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传送到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或在传送位置以相反的传送顺序,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直接设置到(重叠的)彼此上方的传送位置中。较佳地,在该传送位置上,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重叠,使得一个固定装置的固定元件的锥形区域与另一个固定装置的非锥形区域彼此重叠。特别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特别是其固定元件,永远不会接触。
在优选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的固定元件的锥形端部区域相对设置,并且彼此相对地形成。
在优选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并且较佳地,可以设置在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第二运输装置上,并且特别较佳地,设置在两个不同的位置。这两个位置外形上在水平面上的反射不同。较佳地,固定元件的锥形区域可以向上或向下。
较佳地,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装置,特别是其固定元件(夹具),其设计使得容器的突出部分,特别是容器的支撑环,可以被抓取,以及容器的凹陷部分,特别是口槽优选封闭环的正下方,可以被抓取。
其它优点和实施例见附图。
附图说明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容器处理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进一步举例的传送路径的垂直投影的实施例中的容器处理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两个容器表面处理装置的部件的示意图;
图4是容器表面处理装置上的固定装置和/或容器沿高度方向平移的示意性的图线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圆形轨道的不同扇形区域对应处理装置中的不同工艺步骤的示例性的分配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圆形轨道的不同扇形区域对应处理装置中的不同工艺步骤的示例性的分配图;
图6是从第一运输装置到第二运输装置的传送的示意图;
图7是从第一运输装置到第二运输装置的传送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从第一运输装置到第二运输装置的传送的详细示意图;和
图9是从第一运输装置到第二运输装置的传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带有外部灭菌装置的运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外部处理装置的细节示意图;
图13是外部处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塑料预制件的运输的示意图;
图15是包括塑料预制件的提升-旋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提升和旋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固定装置的旋转移动的产生;
图18是第一种设计中关于旋转移动的磁传递的示意图;
图19是第二种设计中关于旋转移动的磁传递的示意图;
图20是第三种设计中关于旋转移动的磁传递的示意图;
图21是第四种设计中关于旋转移动的磁传递的示意图;
图22是第四种设计中关于旋转移动的磁传递的另一示意图;
图23是速度与涡流产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24是第五种设计中关于旋转移动的磁传递的示意图;
图25是第六种设计中关于旋转移动的磁传递的示意图;
图26是包括阀门装置的优选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27是包括阀门装置的优选的设备的另一示意图;
图28是具有漂洗器的优选的设备的表示;
图29是用于固定塑料预制件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0是用于固定塑料预制件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和
图31a-31d是将预制件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优选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容器处理设备1的俯视示意图。所示的容器处理设备1,在所示的示例中是容器灭菌设备,包括多个运输装置100、200、300,用于沿本图中未示出的壳体400内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10。这些运输装置100、200、300中的一个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另一个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他们分别包括多个固定装置140、240,用于在容器处理和/或沿运输路径的运输期间固定至少一个容器10。
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140可以至少暂时地放置在壳体壁400的开口420的区域中。这使得来自壳体400外部的空间412的固定元件140能够接收来自相对于运输路径设置在其上游的运输装置4的容器。通过这种设计,可以省去壳体内的额外的运输装置,该额外的运输装置从外部接收容器并将其输送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运输装置4设置在加热设备2的下游,加热设备2包括至少一个加热装置5,例如炉或(例如红外或微波)射线源。运输装置4包括多个固定元件40,这些固定元件40共同设置在可旋转载体20上,用于容纳容器10。
所示的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一部分是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150,在所示的示例中,该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150是射线源150。然而,也可以将其设计为喷嘴或喷嘴组件,通过该喷嘴或喷嘴组件,将诸如灭菌溶液或灭菌气体的流体介质施加到待灭菌的容器表面上。
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中,容器通过容器外表面施加区域152中的固定元件140从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150经过。在运输过程中,它们被施加消毒介质,在这种情况下是消毒射线。较佳地,容器10不仅沿着运输路径移动,而且如在其他地方所描述的,在至少另一个方向上移动。该运动可以包括旋转(围绕容器纵轴和/或横轴)和/或垂直于图示平面(即高度方向H)的平移。通过待处理的容器的这种单独移动,可以使用单个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150处理所有待消毒的(外)表面。可以避免容器10的单个(外)表面被同一容器的其他部分永久遮蔽。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处理之后,容器10被直接传送到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此处同样包括设置在可旋转载体220上的多个固定装置240。同样设置了一个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在所示的图示中没有明确示出,因为它被设置为多个射线指,每个射线指都被接收容器10的位置覆盖。因此,每个固定装置240被分配一个这样的射线指。在载体220的旋转期间,容器相对于分配给被容器10占用的固定装置240的射线指移动。该移动发生在通过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接收容器10和将其释放到沿运输路径运行的运输装置300之间的部分路段上。
较佳地,该运输装置300是包括可旋转载体320和在其上设置多个固定元件340的运输星形轮300。运输星形轮接收由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处理的容器10,并将其传送到设置在该壳体400外部的后续的运输装置4。较佳地,后续的运输也是在防止经过容器处理设备1处理的容器10受到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例如在洁净室中。
如图1所示的示例所示,被壳体400包围封闭的区域410特别小,除此之外,这可以由壳体400内除了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之外的仅有额外的运输装置300证明。
作为经过容器处理设备1中的处理之后的容器的进一步处理,可以通过例如仅示意性示出的成型装置3将其成型为其它容器10,例如瓶体。作为补充或替代,可以考虑对经过容器处理设备1处理的容器10进行灌装(并在适当情况下密封)。
图2示出了进一步举例的实施例中的容器处理设备1的俯视图。不同于图1,此处示出了运输路径T,(在本图中未示出的)容器10沿该运输路径在运输过程中被引导。传输路径T以垂直投影表示。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容器在垂直于图示平面(因此也垂直于运输路径的投影)的高度方向H上的位移在本图中是不可见的。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运输路径T的所示部分从加热设备2经过运输装置4延伸至容器处理设备1,并从容器处理设备1经后续的运输装置4首先延伸至成型装置3,然后继续延伸至后续的运输装置4,以便将容器从成型装置3中移出。沿着运输路径,容器通过固定装置40、140、240、340,每个固定装置设置在可旋转载体20、120、220、320上。沿运输路径相邻的两个容器10或固定装置40、140、240、340的距离可以至少改变一次,最好是多次。特别优选是在(图2中未详细示出的施加装置)区域中和/或穿过壳体400的壁的区域中,因为在这些区域中沿输送方向的减慢移动可以延长处理时间,或者壳体壁中的窗口可以设置得更小,这些情况下载体旋转速度相同。细节在其他部分进行描述。
在壳体400的内部,同样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正好设置有三个运输装置100、200和300,即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和运输星形轮300。与图1不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40是外部抓取夹具140,而不是心轴。固定元件140的设置可以适应各自的需要。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40的优选设计也在其他部分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如图2所示,可以允许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40至少暂时且部分地设置在壳体400的外部的壳体400的空间412中,以便在壳体400的外部接收容器,然后将其移入壳体内部410中。
图3示出了运输装置4、100、200、300的部件的示意图,容器10通过沿着运输路径的移动在运输装置之间被传送。在所示的示例中,运输装置300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本图示中未示出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或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射线源。运输装置4是设置在(未示出的)壳体外部的运输装置,其将容器传送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在图3中的描述中没有对运输设备4进行详细说明。
(设置在未示出的壳体内的)两个容器表面处理装置100、200的驱动装置160和260相对于容器10的未示出的运输路径设置与运输装置4的驱动装置6相对的一侧。因此,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驱动装置160和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的驱动装置260设置在运输路径的上方,运输装置4的驱动装置6设置在运输路径的下方。较佳地,它们位于仅部分示出的壳体400之外,以便能够在不打开壳体400的情况下进行维护。
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载体120的“悬挂”设置以及在驱动装置上设置固定装置140,使得能够在载体120下方的未示出的壳体内提供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例如,在这些中,可以设置未示出的控制曲线,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导向辊轮108可以沿该控制曲线滚动。上述空间特别有利于易于进入和调整控制曲线。同样可以想到,例如,当更换待处理的容器10时,可以从壳体中移除一个控制曲线单元,并用另一个控制曲线单元取代它。由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其它部件没有永久地在控制曲线单元的区域中设置在载体下方,因此这样的控制曲线单元可以被移除而不必拆卸。这允许快速更换,特别是如果要在几个容器之间重复更换。然后可以直接使用相应的控制曲线单元。除了可能需要的微调外,可以省略对待处理的容器的重新调整。
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除了导向辊轮108之外还包括移动机构110,如上所述,导向辊轮利用控制曲线允许固定装置140以及由其部分引导的容器10在垂直方向上,即沿高度方向H的平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垂直于高度方向H平移单个保持装置140。该平移可以包括例如相对于载体120的周向平移或径向平移。当然同时包括圆周方向分量和径向分量的平移也是可以想到的,并且在一些应用中是有利的。此外,并且独立于此,如上所述的沿水平方向H的平移当然也是可能的,例如通过导向辊轮108与控制曲线的相互作用。特别地,在(未示出的)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150的区域内至少两个方向上的平移的结合有利于使容器10在沿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150定义的路段上被尽可能线性地引导,尽管旋转载体120的运行轨道存在弯曲。如果有必要的话,容器可以被引导进一步的移动,例如,围绕水平(倾斜)轴或垂直(旋转)轴旋转,以避免容器的其他部分对某些表面造成永久的遮挡。
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也是运输装置300,因为在通过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进行处理期间,容器也沿运输路径运输。为此,首先从处在上游的运输装置300接收容器10,此处运输装置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这是在第一高度水平面上进行的。这种较低的高度水平面是必需的,因为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内部抓取的固定装置140设置在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的射线指250和容器之间。
在所示的示例中,要接收的容器10被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更确切地说,被其固定装置240之一接收,然后被降低到较低的高度水平面。这有利于将容器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内部抓取的固定装置140中拉出。替代地或补充地,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固定装置140的提升也是可以想到的,其中可用于提供的空间由射线指250限定。
通过容器内处理装置200的固定装置240将容器10拉出后,容器10处于如容器10.1所示的较低的高度水平面。随后,容器10再次被提升,在此过程中,它相对于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250移动,优选为射线指250。相对运动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即射线指250至少部分地突出到容器10的内部。通过这种方式,容器10的内表面可以从近距离被施加,这是特别有效的。
较佳地,容器10和射线指250之间的相对运动是通过容器朝向射线指250的运动而发生的。此处,射线指250或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250可以相对于载体220的位置不改变。这样做的优点是,只需移动相对较轻且经济有效的容器,而不需要移动包括射线产生装置252和可能存在的连接和/或馈电线的敏感的射线指250。射线产生装置252和可能存在的连接器和/或馈电线较佳地——如所示的示例所示——位于仅部分表示的壳体400之外,以便即使在壳体关闭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维护。在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的载体220的旋转过程中,容器10或固定装置240的移动与图4一起进行详细说明。
较佳地,在射线指250完全离开容器10.2之后,直接将经过处理的容器10.2释放到沿运输路径的未示出的运输装置中。如与图4和图5进行结合的所示,将容器10.2降低到接收容器10.1的第一高度水平面是没有必要的,反而将减少可用于容器处理的扇形区域。
图4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上的固定装置240和/或容器10沿高度方向H平移的示意性的图线280的示意图。在区域270,容器10由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的固定装置240接收。如上所述,首先将其降低,以便将其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内部抓取的固定装置140中拉出。因此,在短时间内,容器10所处的高度水平面低于与固定装置240进行第一次接触的高度水平面。横坐标轴同时用t和θ标记。通过这种方式,象征图线既可以是时间相关的,也可以是角度相关的。由于载体的旋转无论如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使用旋转载体220时,图线通常将是时间相关的和角度相关的。
一旦容器10从固定装置240被接收,并且由于旋转载体220的旋转,两者都从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完全移开,就可以开始实际的处理过程272。此处,容器被提升,即沿高度H方向平移。在最高点,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250,其示意性地表示为射线指250,部分地位于容器内。在该点以及在到达和离开该点的途中,它可以用介质或射线施加容器内表面。一旦将容器降低到使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250完全设置在容器外部时,则将容器释放到区域274中的下游运输装置中。这种传送是在不同的高度水平面上进行的,特别是在高于容器在范围270内被接收的高度水平面。
将未被容器占用的固定装置240必要地平移到第一高度水平面,即容器被接收的高度水平面,发生在不能对容器10进行处理的时间段或角度范围276中。因此,通常称为“死亡时间”的时间段276不再是未使用的,而是可以主动地用于准备下一个处理步骤或下一个容器被接收的范围270。特别如图5a和5b所示,可用于实际处理过程272和容器处理扇形区域272的时间可以增加。在指定的处理时间或用于此目的的弧长下,可以减小由固定元件所覆盖的弧长。这能够实现旋转载体220的更小的半径,从而实现更小的尺寸。
图5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圆形轨道的不同扇形区域对应处理装置中的不同工艺步骤的示例性的分配图。在扇形区域270,容器由固定装置接收。属于该扇形区域的圆弧必须具有最小长度,因为设置在上游的运输装置的固定装置140必须完全离开固定装置240和由其接收的容器10的移动区域之后,才能插入射线指。因此,只有在离开该扇形区域后,才可以在标有“θ1”的点开始将射线指插入容器中。
随后的扇形区域272可用于容器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容器沿圆弧290被引导。该扇形区域中的点θ2表示射线指从容器中引出的转折点。扇形区域272延伸至点θ3,在该点,射线指完全从容器中移除。一旦保证了这一点,就可以在扇形区域274将处理过的容器10释放给下游的运输装置300。
由于设置在上游的运输装置和同样设置在下游的运输装置300各占用一定的空间,因此死亡体积276的扇形区域不能任意减小。根据邻近运输设施的尺寸,该扇形区域通常覆盖约75°-90°的区域。因此,点θ4通常相对于容器θ0开始接收的点约为270°-285°。此区域不能用于容器处理。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圆形轨道的不同扇形区域对应处理装置中的不同工艺步骤的示例性的分配图。此处所示的与图5a中相似的扇形区域和工艺步骤,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标记。因此,即使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中,容器10的接收也发生在扇形区域270中,从点θ0开始。由于固定装置240的降低总是优先发生在该扇形区域中,在该扇形区域中固定装置240的提升尚不可能避免与设置在上游的运输装置100的固定装置140的碰撞,因此,除了所述降低,处理的起始点θ1与现有技术示例相似。
容器处理在扇形区域272进行。这里的点θ2也表示射线指从容器中引出的转折点。只有通过直接比较,所示的扇形区域272比图5a所示的可进行处理的扇形区域更宽。扇形区域272可以达到的更大的宽度,是因为当固定装置被降低到容器10的内部没有射线指的部分时,直接在扇形区域274中将容器传送到随后的运输装置300中。将固定元件返回到存在于点θ0处的高度水平面,这在扇形区域278中才必须发生,该扇形区域278是表示死区时间的扇形区域276的部分。在所示的示例中,扇形区域278延伸了25°的角度,即从θ5=310°到θ6=335°(分别相对于θ0)。
因为在圆弧290的(例如由旋转速度和处理时间)指定的长度L的情况下,半径r可以根据公式L=2π·r·θ/360随角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上述公式,在圆弧长度L不变的情况下,角度增加10°,半径R减少近20%。由于半径甚至以r2计算入载体220所需的圆形区域,因此即使在可用于处理的扇形区域272的较小增加或θ1和θ3之间的角度的较小增加的情况下,也导致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的较大的面积节省以及材料和重量的节省。
图6是从第一运输装置4到第二运输装置的传送的示意图。在本图中,第二运输装置被设置在壳体400内,因此不可见。第一运输装置4是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该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用于改变相邻运输的塑料容器之间的分割。这是通过固定元件40的枢转轴承而实现的。
第一运输装置4包括可旋转载体,并且通过(传送)窗口420将塑料容器传送到设置在壳体400内的第二运输装置。附图标记152表示容器外表面处理区域,在该区域内对塑料容器进行外部处理。
图7是从第一运输装置4到第二运输装置100的传送的另一示意图。为了更精确地表示这种传送,图7示出了没有壳体的这种传送。特别地,图示了塑料容器10由第一运输装置4的固定元件40和第二运输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40同时固定的传送时刻。第二运输装置100是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该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也用于改变相邻运输的塑料容器之间的分割。
第二运输装置100包括至少在实际传送区域内的提升曲线402、403,沿该提升曲线引导导向辊轮406,从而能够进行安全传送。附图标记105示出了提升和旋转装置,该提升和旋转装置允许在传送过程中将固定元件140提升到塑料容器10,从而将固定元件140插放到塑料容器10中以固定该容器。参考标记120示出了第二运输装置100的可旋转载体。
图8是从第一运输装置4到第二运输装置100的传送的详细示意图。与图7一样,在本图中,塑料容器10由第一运输装置4的固定元件40和第二运输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40固定。
在本图中,很好地示出了第一提升曲线402和第二提升曲线403,在这两个提升曲线之间引导提升和旋转装置105的导向辊轮406。提升和旋转装置105适用于并设计用于沿垂直方向v向容器方向移动固定元件140。
图9是从第一运输装置4到第二运输装置100的传送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再次示出了图7和图8所示的传送时刻点。附图标记405示出了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将环境相对于壳体400的内部进行屏蔽,使得例如在容器的灭菌过程中产生的射线,特别是X射线不会到达环境中。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进一步的设备。此处再次示出了(在壳体内)设置的包括旋转载体120的运输装置。为了避免重复,请参考上述对图3的描述。
附图标记150表示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的整体。该装置包括在真空室174中结束的电子产生装置172。附图标记178表示真空泵,特别是用于达到低真空。附图标记140示出了诸如用于固定塑料预制件的固定心轴的固定装置。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进一步设计。这里示出了驱动装置160和壁158。附图标记152表示容器的外表面施加区域,在此区域内对容器进行外部消毒。附图标记105再次表示提升和旋转装置。附图标记182和183指的是(未示出的壳体内的)上部屏蔽和下部屏蔽。如上所述,上部屏蔽183是固定的,下部屏蔽182是可降低的。
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进一步示意图。这里还示出了由提升和旋转装置固定并在其外表面消毒的塑料预制件10。可以看出,塑料预制件非常靠近外部灭菌装置。
图13是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中所示的进一步的剖面示意图。此处,附图标记176表示表面射线器150(即外表面灭菌装置)的射线器表面。可以看出,整个外表面灭菌装置位于壳体内,优选为射线屏蔽的壳体。
图14示出了塑料预制件的外部灭菌过程。此处设置了屏蔽182的区域,其使得塑料预成型件在射线器表面的区域内沿线G直线运输,从而改善灭菌效果。
较佳地,屏蔽的部分仿照塑料预制件路径的未示出的轨道。通过向面射线器的两侧的狭窄区域,可以实现射线屏蔽的改善。
此外,塑料预制件在该区域的移动速度也可能比在运输路径的其他区域慢。同时,在这一路段中,塑料预制件相对于其纵轴旋转。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详细示意图。此处,也可以看到塑料预制件通过提升和旋转装置被固定在射线器表面上。此外,塑料预制件也可相对于其纵向方向L旋转或在此纵向方向L上旋转。
还可以看到如图11所示的上部射线屏蔽和下部射线屏蔽的设置,它们彼此间隔,以便提升和旋转装置能够通过旋转单元的载体。
图16是提升和旋转装置105的更详细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抗扭耦合到固定心轴30的转子132,该转子132可旋转地连接到臂或悬臂134上。
附图标记137示出了其上设置悬臂134的载体。载体137相对于导向装置135线性可移动地连接,并固定在固定件133上。附图标记136表示曲线辊轮,该曲线辊轮与(未示出的)导向曲线一起可引起固定心轴的线性移动。
图17示出了转子132的旋转移动的产生,从而说明了固定在其上的塑料预制件的旋转运动的产生。除转子132外,还包括定子180。该定子可以设置在设备的壳体的内壁上。这里的定子包括大量的磁铁,由它们的磁北极NP和磁南极SP构成。
附图标记184示出在其上设置有磁体的定子载体。图17进一步示出了转矩M的传递问题。在图的左侧部分所示的情况下,传递到转子的扭矩是最大的,在图的右侧部分所示的情况下,传递的扭矩为0。由于这个原因,扭矩的不均匀传递发生了,因此,特别是在高的运输速度下,塑料预制件不再执行连续旋转。
图18-20示出了定子180和转子132的改进的设计。此处可以看到磁体NP和SP不再像图17中那样平行于旋转轴延伸,而是部分倾斜。如图18所示,磁体沿直线延伸,但相对于旋转轴或塑料预制件的纵向L倾斜。如图19所示,它们呈现出整体箭头状或锯齿状的曲线,以及在图20中弯曲为拱形。
通过这种方式,这导致了整体的倾斜啮合的磁体组件,其实现了对转矩的平滑的传递过程(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传递的最大转矩较低)。
附图标记Z表示单个磁体SP和NP之间的空隙。
在如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定子180或转子132(这里是定子180)处不设置磁体,而是设置高磁导率的材料,例如铁(Fe)。通过适当的磁通量引导,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影响扭矩波动。这一原理也应用于磁阻电机。
如上所述,较佳地,磁性载体的材料具有尽可能低的电阻率。
图22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情况。在这种设计中,定子的载体184和转子的载体131分别由特殊的低电阻率材料制成。
图23说明了这种设计的效果。当切向速度始终不等于理想的边缘的滚动速度时,相对的永磁体在导电载体材料中感应电压并引起涡流。这些将制动或加速辊轮,并将其推向理想的速度。
基本上,这个想法符合涡流制动的原理,即在此处,辊轮的边缘被“制动”,从而使辊轮本身进入旋转。
为了防止腐蚀,如有必要的话,表面必须被涂覆。
图24示出了磁体被诸如铝制的板状体的盖196覆盖的设计。
附图标记190大致示意地表示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监测了旋转运动向转子132的传递。例如,这可以是与转子对齐的相机。其他非接触式的传感器也可用于监测旋转运动。此处存在的问题是转子本身沿着塑料预制件的运输路径移动。
图25示出了另一种有利的设计,它允许监测传递的扭矩或转子的旋转运动。在这种设计中,如上所述,线圈192设置在磁体NP和SP之间,在这里,线圈192的轴向指向辊轮的方向。如果辊轮或转子132以理想的速度旋转,并根据需要在边缘或定子上“滚动”,则只有很少的电压在线圈中被感应。然而,如果辊轮打滑或其旋转速度摆动,则由于磁通密度的巨大变化,线圈中的电压相对较大。
图26示出了用于处理容器,特别是塑料预制件10的优选的设备1。此处,塑料预制件10通过位于设备1的壳体400外部的运输装置4传送,该传送通过入口或窗口420或在运输装置100上,特别是运输星形轮。
运输装置100设置在(或包括)一个可旋转的载体上,并运送塑料预制件以施加外部表面或运送到容器施加装置150。随后,传送到后续的运输装置200,特别是设置有或包括可旋转载体220上的运输星形轮。
在运输装置上设置有容器施加装置,特别是用于施加塑料预制件10的内部区域的多个射线指。
由运输装置300,特别是运输星形轮,通过出口440,将经过施加的塑料预制件10传送到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后续的运输装置4。
附图标记152表示容器施加区域。塑料预制件10在该区域的运输装置100上运输,并在该区域通过容器施加装置150被施加。在此过程中,塑料预制件10的外表面被施加。
附图标记140、240和340表示固定元件,特别是用于固定塑料预制件10的固定心轴。它们实现了运输设施之间的设置的过渡。
附图标记460示出了通过运输装置300从装置1中移除有缺陷的塑料预制件10或不能满足指定的要求的塑料预制件10的阀门装置。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1,该设备包括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装置460。
图28也示出了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容器处理设备1的俯视示意图。特别示出了用于沿本图中未突出显示的壳体400内的运输路径运输容器10的运输设备100、200、300。同样,在图13中,运输装置100是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运输装置200是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
在图28中还示出了加热设备2和设置在加热设备2和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00之间以及壳体400外部的后续的运输装置4。在加热设备2的正前方设置能够将可流动介质施加到容器中的施加装置8。
附图标记3表示成型装置,特别是用于将塑料预制件成型成塑料容器的吹塑机。可以看到,加热设备2设置在与成型装置3不同的角度位置,例如在图1中所示的情况。在图1中,加热设备2和成型装置3基本上彼此成90°角设置,而在图28中,它们彼此成0°角设置。如果在加热设备2中集成了施加装置8,则这样设置是尤其有利的。
图29示出了容器10,特别是塑料预制件,其头部区域包括口部11、封闭环12、口槽13和支撑环14。
容器10由设置有两部分的夹具的第一固定装置900固定。第一固定装置900包括与支撑环14的外表面接触的固定槽904。第一固定装置900被设计为,第一固定装置900的整个区域与支撑环14的下表面接触。此外,第一固定装置900包括与支撑环14的顶部接触的区域902。
因此,整体而言,容器10的支撑环14被第一固定装置900在侧面和从顶部和底部两个方向夹紧,通过这种方式被固定并防止无意的侧面倾斜。
还可清楚地看到,容器10朝向第一固定装置900的端部,或每个夹具的两端都包括锥形区域901。关于锥形区域的更精确的描述结合了在图30的描述。
图30是包括容器10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上设置了第一固定装置900和第二固定装置910,例如在第一和第二运输装置之间的传送时时间点的示意图。
如图29所示,可以看到第一固定装置900抓住容器10的支撑环14,并且第一固定装置900的锥形区域901朝向第二固定装置910的方向。第二固定装置910抓取了容器10的口槽13,其中第二固定装置910设置在封闭环12的下侧。
同样示出了第二固定装置910朝向第一固定装置900的锥形区域911。此外,可以看到锥形区域901和911是相互补充的。因此,确保两个固定装置900和910不相互接触。
图31a-31d是将预制件从第一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一输送装置4)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二输送装置100)的优选的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预制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处理。这里示出了分割变形星形轮的设计,其中它被分为第一子单元102和第二子单元103。
图31a示出了预制件10从第一分割变形星的固定夹具40传送到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第一部件102的固定夹具142。特别示出了预制件10同时被固定夹具40和固定夹具142固定的时间点。附图标记103指的是第二子单元,其包括固定心轴140和提升和旋转装置。较佳地,第二子单元103沿预制件的纵向设置在第一子单元102的上方。
图31b特别表示将预制件10连接到固定心轴140上的时间点。具体地说,在此,预制件10从固定夹具142传送到固定心轴140,为此,提升单元145将设置在第一子单元102处的预制件10向上移动到第二子单元103的方向,从而向上移动到固定心轴104的方向,由此预制件10被插放到固定心轴140上。因此较佳地,从固定夹具142到固定心轴140的传送发生在第二个分割变形星形轮(第二个运输装置)内部或上方。
图31c示出了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150处预制件10的外部杀菌。因此,较佳地,在外部杀菌期间,预制件10设置在第二分割变形星形轮的第二子单元103的固定心轴140上。
图31d示出了从固定心轴140上取下预制件10。此处,预制件10从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的固定夹具254中被抓取,然后从固定心轴140上被取下,使得射线指250可以进入预制件10中,用于内部杀菌。为此,使用提升单元255向预制件方向移动固定夹具254。较佳地,在内部杀菌期间,预制件10设置在提升单元255的固定夹具254上,或者设置在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200上。
申请人保留要求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作为实用新型的基本要素的权利,只要这些特征单独或组合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是新颖的。还应指出的是,个别附图还描述了本身可能有益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图中描述的特定特征也可以是有利的,而不需要从该图中采用进一步的特征。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也可以通过以单独或不同的附图表示的多个特征的组合来获得优点。
附图标记列表
1容器处理设备
2加热设备
3容器成型设备
4运输装置,运输星形轮(壳体外)
5加热装置
6运输装置或运输星形轮4的驱动装置
10容器,预制件
11塑料预制件的口部
12封闭环
13口槽
14支撑环
20可旋转载体
40固定元件,固定夹具,心轴
100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运输装置
102第一子单元
103第二子单元
105提升和旋转装置
110位移装置,移动机构
120可旋转载体
131转子的载体
132提升和旋转装置的转子
133固定件
134悬臂
135导向装置
136曲线辊轮
137载体
140固定元件,固定装置,心轴
142固定夹具
145提升单元
150容器外表面施加装置,射线源
152容器外表面施加区域
158壁
160驱动装置(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的可旋转载体)
172电子产生装置
174真空室
176平面射线器的射线器表面
178真空泵
180定子
182下部屏蔽
183上部屏蔽
184定子载体
190监测装置
192线圈
196盖
200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运输装置
220可旋转载体
240固定元件,固定装置,夹具
250容器内表面施加装置,射线指
252射线产生装置
254固定夹具
255提升单元
260驱动装置(容器内表面处理装置的可旋转载体)
270容器接收区域,容器被接收的范围,扇形区域
272容器处理区域,扇形区域
274容器传送区域,容器被传送的区域,扇形区域
276死亡时间
278被占用的固定装置的平移区域/扇形区域
280图线/高度图线
290(可用于在容器内部处理的)圆弧
300运输设备,运输星形轮(壳体内)
320可旋转载体
340固定元件,固定装置,夹具,心轴
400壳体
402第一提升曲线
403第二提升曲线
405屏蔽装置
406导向辊轮
410壳体内部的空间,外壳内部,洁净室
412外壳外部的空间,环境
420窗口(用于插入壳体内部)
440出口(用于从壳体内部排出)
460阀门
900固定装置
901锥形区域
902区域
904固定槽
910固定装置
911锥形区域
v垂直方向
T运输路径
L塑料预制件的纵向
K环形轨道
t时间
S扇形区域
G直线运动方向
H高度方向
θ角
θ18圆(弧)上的点
R半径
M扭矩
NP(磁)北极
SP(磁)南极
Z磁铁之间的空隙

Claims (10)

1.用于沿指定运输路径(T)运输塑料容器(10)的容器处理设备(1),其中容器处理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运输装置(4),所述第一运输装置(4)包括多个固定元件(40),特别是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固定塑料容器(10)的固定夹具,以及第二运输装置(100),所述第二运输装置(100)包括多个固定元件(140),所述塑料容器(10)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4)传送到所述第二运输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输装置(4)和所述第二运输装置(100)分别是一个分割变形星形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处理设备(1)具有壳体(400),其中运输路径(T)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400)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处理设备(1)具有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50),用于处理所述塑料容器(10)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容器外表面处理装置(150)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输装置(100)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400)包括用于将塑料容器(10)从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第一运输装置(4)引入和/或传送到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二运输装置(100)的传送窗口(4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窗口(420)具有介于250毫米和320毫米之间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运输装置(100)包括提升和旋转装置(105),其允许固定元件(140)沿塑料容器(10)的纵轴在垂直和/或水平方向上移动,并且允许塑料容器(10)沿纵轴旋转。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窗口(420)至少部分的区域内设置屏蔽装置(405),所述屏蔽装置将壳体(400)的外部环境与壳体(400)的内部空间屏蔽起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在将塑料容器(10)传送到第二运输装置(100)期间,第一运输装置(4)和/或第一运输装置(4)的固定元件(40)至少暂时或部分地跟随或伴随第二运输装置(100)和/或第二运输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40)的运输路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处理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运输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40)为心轴。
CN202223459589.0U 2021-12-23 2022-12-22 容器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3139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34504.9 2021-12-23
DE102021134504.9A DE102021134504A1 (de) 2021-12-23 2021-12-23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und insbesondere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3952U true CN219313952U (zh) 2023-07-07

Family

ID=84537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9589.0U Active CN219313952U (zh) 2021-12-23 2022-12-22 容器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2819A1 (zh)
EP (1) EP4201432A3 (zh)
CN (1) CN219313952U (zh)
DE (1) DE1020211345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17725A1 (de) * 2022-07-15 2024-01-18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lage zum Herstellen von befüllten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aus sterile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145100B (it) * 1981-10-23 1986-11-05 Risvin Ricerche Sviluppo Ind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manipolazione di prodotti mediante mezzi operatori portati in movimento continuo
DE19816239A1 (de) * 1998-04-11 1999-10-14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und/oder Ausbringen von Behältern in bzw. aus einem Behandlungsraum
ITMO20040111A1 (it) * 2004-05-07 2004-08-07 Sig Simonazzi Spa Apparati e metodi per sterilizzare e riempire componenti di unita' di confezionamento,particolarmente bottiglie e-o tappi.
WO2006136187A1 (de) * 2005-06-22 2006-12-28 Applied Material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für die sukzessive beschichtung mehrerer substrate
EP1982920A1 (de) * 2007-04-19 2008-10-22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JP5176503B2 (ja) * 2007-11-30 2013-04-03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容器殺菌装置
DE102008007428B4 (de) * 2008-02-01 2016-02-11 Khs Gmbh Verfahren sowie Vorrichtung zum Sterilisieren von Packmitteln
DE102008011774B4 (de) * 2008-02-28 2021-12-09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Schleusenvorrichtung zum Ein- und Ausbringen von Behältern in und aus einer Vakuumbehandlungskammer
DE102008012836A1 (de) * 2008-03-06 2009-09-10 Krones Ag Schleusenvorrichtung zum Ein- und Ausbringen von Gegenstände in und aus einer Vakuumbehandlungskammer
KR101621830B1 (ko) * 2009-01-22 2016-05-17 시부야 코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선 용기 살균 장치 및 전자선 용기 살균 방법
JP5336949B2 (ja) * 2009-06-30 2013-11-06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樹脂製容器の帯電除去方法、樹脂製容器の殺菌充填方法、樹脂製容器の充填キャッピング方法、樹脂製容器の帯電除去装置および樹脂製容器の殺菌充填システム
DE102009052550A1 (de) * 2009-10-20 2011-04-21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Kunststoffartikeln
DE102010018216B4 (de) * 2010-04-23 2020-12-10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Behältnisbehandlungsanlage mit änderbarer Beladung
JP5738148B2 (ja) * 2011-10-17 2015-06-17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旋回搬送装置を用いた容器の電子線殺菌設備
DE102011055553A1 (de) * 2011-11-21 2013-05-23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r Innen- und Außensterilisierung von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tels Ladungsträgerstrahlen
DE102011055552A1 (de) 2011-11-21 2013-05-23 Krones Ag Innengreifendes Halteelement zur Behältersterilisation mittels Elektronenstrahlen
ITMI20120991A1 (it) * 2012-06-07 2013-12-08 Smi Spa Sistema di distanziamento e trasferimento di oggetti tra stazioni operative
DE102012110108A1 (de) * 2012-10-23 2014-04-24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r Außensterilisatio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JP6033162B2 (ja) * 2013-05-13 2016-11-30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遮蔽体および電子線容器滅菌設備
DE102013108763A1 (de) * 2013-08-13 2015-03-26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wä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mit veränderter Teilung bei Vorformlingsübergabe
DE102013109794A1 (de) 2013-09-06 2015-03-12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mit Wartungsmöglichkeit
DE202013104114U1 (de) 2013-09-10 2013-10-01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r Strahlenabschirmung beim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DE102013109988A1 (de) * 2013-09-11 2015-03-12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Sterilisier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bei gleichzeitiger Innen- und Außensterilisierung
DE102013218337A1 (de) * 2013-09-12 2015-03-12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port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von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oder Vorformlingen
DE102014102537A1 (de) * 2014-02-26 2015-08-27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DE102014103671B3 (de) * 2014-03-18 2015-07-16 Khs Gmbh Behälterbehandlungs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Zu- und/oder Abführen von Behältern zu einer Behälterbehandlungsmaschine
EP3202692A4 (en) * 2014-09-30 2018-05-30 Toyo Seikan Co., Ltd. Conveyance device
DE102015209367A1 (de) * 2015-05-21 2016-11-24 Krones Ag Behälterbehandlungsanlage
DE102015110214A1 (de) * 2015-06-25 2016-12-29 Krones Ag Behältnisbehandlungsanlage mit Sterilraum und Flüssigkeitsabführung aus diesem Sterilraum
EP3199490B1 (en) * 2016-01-28 2020-01-01 Sidel Participations Receptacle handling apparatus for filling and capping receptacles
JP6697911B2 (ja) 2016-03-18 2020-05-27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電子線滅菌設備
DE102017118482A1 (de) * 2017-08-14 2019-02-14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iren und Sterilisier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DE102017215454A1 (de) * 2017-09-04 2019-03-07 Krones Ag Transport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Behältern
FR3088202B1 (fr) * 2018-11-09 2020-10-16 Sidel Participations Procede de traitement pour la sterilisation par irradiation de recipients en matiere thermoplastique
DE102019134836A1 (de) 2019-12-18 2021-06-24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und Behandlung von Kunststoffbehältern
DE102020130535A1 (de) * 2020-11-19 2022-05-19 Krones Ag Abfüllanlage für flüssige Produkte und Verfahren zur Abfüllung flüssiger Produkte in Flaschen
DE102020132324A1 (de) * 2020-12-04 2022-06-09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rilisier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DE102021107727A1 (de) * 2021-03-26 2022-09-29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Abfüll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aseptischen Abfüllung flüssiger Produkte in Flasch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02819A1 (en) 2023-06-29
DE102021134504A1 (de) 2023-06-29
EP4201432A2 (de) 2023-06-28
EP4201432A3 (de) 2023-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50187B2 (ja) 電子ビームによる容器の殺菌のための内側から把持する保持要素
CN220131252U (zh) 容器处理设备
US9403330B2 (en) Apparatus for the processing of plastics material containers, beverage filling plant and/or beverage container production plant and method of shaping plastics material pre-forms as well as use of heating path conveying means
JP6084765B2 (ja) 容器を殺菌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1403259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everag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liquids
CN104415383B (zh) 以同时进行的内部和外部杀菌对塑料型坯进行杀菌的系统
CN219313952U (zh) 容器处理设备
KR20090128391A (ko) 전자선 살균 장치
CN220115626U (zh) 容器处理设备
WO2015019676A1 (ja) 電子線滅菌装置および無菌充填設備
CN220033273U (zh) 容器处理设备
JP6091857B2 (ja) 容器の殺菌のための装置、飲料充てん設備、飲料容器製造設備、ならびに内壁によって規定された容積部分を有する容器の殺菌方法
CN219751131U (zh) 容器处理设备
DE102021134541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und insbesondere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JP6294582B2 (ja) プラスチック材料製の容器を電子放射線によって殺菌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25000226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nd in particular sterilising containers
JP2022167554A (ja) 殺菌装置
DE102021134503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und insbesondere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DE102021134523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und insbesondere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DE102021134518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und insbesondere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JP2008237380A (ja) 電子線殺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