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0117U - 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10117U CN219310117U CN202320506440.9U CN202320506440U CN219310117U CN 219310117 U CN219310117 U CN 219310117U CN 202320506440 U CN202320506440 U CN 202320506440U CN 219310117 U CN219310117 U CN 2193101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floating
- claw
- clamping jaw
- position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包括卡盘;设置在卡盘顶部的卡爪;设置在卡爪外部的浮动卡爪;以及设置在卡爪外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部、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卡盘和卡爪之间,所述固定部位于卡爪与浮动卡爪之间,所述固定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浮动卡爪固定连接,当需要夹持零件时,如果零件外形圆度不规则,浮动卡爪可以受力带动固定杆绕转动块转动,使得浮动卡爪左右转动一定角度,对零件上的不规则圆度进行补偿圆度,使得浮动卡爪能将零件牢牢夹持住,避免零件旋转车削时出现跳动与偏摆,进而导致零件加工偏、椭圆变形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
背景技术
在车床加工过程中,第一道工序就是先夹持毛坯面来做精加工,因毛坯面有涨箱多肉变形等原因,当零件装入设备上旋转车削时就会出现跳动与偏摆,导致零件加工偏、椭圆变形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去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包括卡盘;
设置在卡盘顶部的卡爪;
设置在卡爪外部的浮动卡爪;
以及设置在卡爪外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部、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卡盘和卡爪之间,所述固定部位于卡爪与浮动卡爪之间,所述固定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浮动卡爪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定位孔A、定位孔B,且定位孔A与定位孔B位于卡盘的上表面,所述卡爪的外壁开设有螺栓孔,且该螺栓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壁与定位孔A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连接螺栓和定位孔A将卡爪安装在卡盘上。
优选的,述固定部包括内螺纹套A、内螺纹套B,所述内螺纹套A的外壁与卡爪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套A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B,通过固定螺栓与内螺纹套A将内螺纹套B与卡爪固定连接一起,且设置内螺纹套A,避免直接在卡爪上开设易磨损的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块、凹槽,凹槽位于浮动卡爪的外壁上,且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位于凹槽外的一侧外壁与内螺纹套B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内螺纹套B将转动块与卡爪固定在一起,进而将浮动卡爪固定在卡爪上,通过转动固定杆带动浮动卡爪转动,进而对浮动卡爪的夹持角度进行微调。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B的内部螺纹尺寸与定位孔A的内壁螺纹尺寸一致,使得连接螺栓也能螺旋卡入定位孔B内,所述定位孔B和定位孔A之间间隔50mm,用来调节卡爪相对卡盘的位置,调节对卡爪的夹持范围。
优选的,所述浮动卡爪与卡爪之间留有1mm的间隙,使得浮动卡爪可以左右微调1mm,所述浮动卡爪的底部与卡爪的外壁接触,使得卡爪将浮动卡爪托起。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高度比凹槽的深度小1mm,使得浮动卡爪可以向上微调1mm,所述转动块的内壁设置有光滑涂层,减少转动块内壁与固定杆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固定杆在转动块内壁转动时对转动块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该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当需要夹持零件时,如果零件外形圆度不规则,浮动卡爪可以受力带动固定杆绕转动块转动,使得浮动卡爪左右转动一定角度,对零件上的不规则圆度进行补偿圆度,使得浮动卡爪能将零件牢牢夹持住,避免零件旋转车削时出现跳动与偏摆,进而导致零件加工偏、椭圆变形等问题;
(2)、该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需要调节卡爪的夹持范围时,可以转动的连接螺栓将连接螺栓从定位孔A内取出,然后向内移动卡爪,使得卡爪带动连接螺栓移动到定位孔B处,转动连接螺栓将连接螺栓旋入定位孔B内,将卡爪固定在卡盘上,完成对卡爪的夹持范围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爆炸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部爆炸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盘、2调节组件、21连接部、211定位孔A、212定位孔B、213连接螺栓、214螺栓孔、22固定部、221内螺纹套A、222固定螺栓、223内螺纹套B、23转动部、231转动块、232固定杆、233凹槽、23卡爪、4浮动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包括卡盘1;
设置在卡盘1顶部的卡爪3;
设置在卡爪3外部的浮动卡爪4;
以及设置在卡爪3外部的调节组件2,调节组件2包括连接部21、固定部22,连接部21位于卡盘3和卡爪3之间,固定部22位于卡爪3与浮动卡爪4之间,固定部2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部23,转动部23与浮动卡爪4固定连接,浮动卡爪4与卡爪3之间留有1mm的间隙,使得浮动卡爪4可以左右微调1mm,浮动卡爪4的底部与卡爪3的外壁接触,使得卡爪3将浮动卡爪4托起;
连接部21包括定位孔A211、定位孔B212,且定位孔A211与定位孔B212位于卡盘1的上表面,卡爪3的外壁开设有螺栓孔214,且该螺栓孔21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213,连接螺栓213的外壁与定位孔A211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连接螺栓213和定位孔A211将卡爪3安装在卡盘1上,定位孔B212的内部螺纹尺寸与定位孔A211的内壁螺纹尺寸211一致,使得连接螺栓213也能螺旋卡入定位孔B212内,定位孔B212和定位孔A211之间间隔50mm,用来调节卡爪3相对卡盘1的位置,调节对卡爪3的夹持范围,固定部22包括内螺纹套A221、内螺纹套B223,内螺纹套A221的外壁与卡爪3的内壁固定连接,内螺纹套A22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22,固定螺栓22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B223,通过固定螺栓222与内螺纹套A221将内螺纹套B223与卡爪3固定连接一起,且设置内螺纹套A221,避免直接在卡爪3上开设易磨损的螺栓孔,转动部23包括转动块231、凹槽233,凹槽233位于浮动卡爪4的外壁上,且凹槽23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32,固定杆232的外壁套设有转动块231,转动块231位于凹槽233外的一侧外壁与内螺纹套B223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内螺纹套B223将转动块231与卡爪3固定在一起,进而将浮动卡爪4固定在卡爪3上,通过转动固定杆232带动浮动卡爪4转动,进而对浮动卡爪4的夹持角度进行微调,转动块231的高度比凹槽233的深度小1mm,使得浮动卡爪4可以向上微调1mm,转动块231的内壁设置有光滑涂层,减少转动块231内壁与固定杆232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固定杆232在转动块231内壁转动时对转动块231的磨损。
该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在使用时,将连接螺栓213旋入螺栓孔214内,同时将连接螺栓213旋入定位孔A211内,将卡爪3固定在卡盘1上,将内螺纹套B223插入卡爪3内,然后将固定螺栓222旋入内螺纹套A221内,同时使得固定螺栓222旋入内螺纹套B223内,将内螺纹套B223固定在卡爪3上,进而将浮动卡爪4固定在卡爪3上,当需要夹持零件时,如果零件外形圆度不规则,浮动卡爪4可以受力带动固定杆232绕转动块231转动,使得浮动卡爪4左右转动一定角度,对零件上的不规则圆度进行补偿圆度,使得浮动卡爪4能将零件牢牢夹持住,避免零件旋转车削时出现跳动与偏摆,进而导致零件加工偏、椭圆变形等问题,需要调节卡爪3的夹持范围时,可以转动的连接螺栓213将连接螺栓213从定位孔A211内取出,然后向内移动卡爪3,使得卡爪3带动连接螺栓213移动到定位孔B212处,转动连接螺栓213将连接螺栓213旋入定位孔B212内,将卡爪3固定在卡盘1上,完成对卡爪3的夹持范围的调节。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包括卡盘(1);
设置在卡盘(1)顶部的卡爪(3);
设置在卡爪(3)外部的浮动卡爪(4);
以及设置在卡爪(3)外部的调节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连接部(21)、固定部(22),所述连接部(21)位于卡盘(3)和卡爪(3)之间,所述固定部(22)位于卡爪(3)与浮动卡爪(4)之间,所述固定部(2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部(23),所述转动部(23)与浮动卡爪(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包括定位孔A(211)、定位孔B(212),且定位孔A(211)与定位孔B(212)位于卡盘(1)的上表面,所述卡爪(3)的外壁开设有螺栓孔(214),且该螺栓孔(21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213),所述连接螺栓(213)的外壁与定位孔A(211)的内壁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2)包括内螺纹套A(221)、内螺纹套B(223),所述内螺纹套A(221)的外壁与卡爪(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套A(22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22),所述固定螺栓(22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B(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3)包括转动块(231)、凹槽(233),凹槽(233)位于浮动卡爪(4)的外壁上,且凹槽(23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32),所述固定杆(232)的外壁套设有转动块(231),所述转动块(231)位于凹槽(233)外的一侧外壁与内螺纹套B(223)的外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B(212)的内部螺纹尺寸与定位孔A(211)的内壁螺纹尺寸(211)一致,所述定位孔B(212)和定位孔A(211)之间间隔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卡爪(4)与卡爪(3)之间留有1mm的间隙,所述浮动卡爪(4)的底部与卡爪(3)的外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31)的高度比凹槽(233)的深度小1mm,所述转动块(231)的内壁设置有光滑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06440.9U CN219310117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06440.9U CN219310117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10117U true CN219310117U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703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06440.9U Active CN219310117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10117U (zh) |
-
2023
- 2023-03-16 CN CN202320506440.9U patent/CN2193101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62222B (zh) | 一种锥形薄壁零件的铣加工变形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204747550U (zh) | 一种汽车等速万向节内星轮车用夹具 | |
CN209774104U (zh) | 一种三瓣石墨坩埚车加工用装卡装置 | |
CN21931011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弧形浮动卡爪 | |
CN210209934U (zh) | 一种调节式不锈钢件抛光设备 | |
CN110842241B (zh) | 一种涨紧夹具 | |
CN219378985U (zh) | 孔加工装置 | |
CN112091665A (zh) | 一种锥形薄壁零件的铣加工工装 | |
CN108188423B (zh) | 一种汽车后制动鼓的车削加工专用夹具 | |
CN108972028A (zh) | 一种数控铣床机械加工多自由度辅助支撑 | |
CN213592346U (zh) | 一种浮动锥形定位装置 | |
CN113814770B (zh) | 机床加工用非圆工件驱动夹具 | |
CN212822723U (zh) | 一种模具钢车用加工用顶针盘 | |
CN208304068U (zh) | 一种用于加工传动轴固定节内齿的夹具 | |
CN220547933U (zh) | 立式车加工用胎具 | |
CN217860177U (zh) | 同轴度可调的阀体车夹具 | |
CN207723905U (zh) | 一种数控刀具夹具 | |
CN219130817U (zh) | 车床卡盘定位工装 | |
CN211708762U (zh) | 一种车床自动化装夹用工装 | |
CN210967040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精密加工夹具 | |
CN219616726U (zh) | 内花键轴类工件夹具 | |
CN220679594U (zh) | 外螺纹加工用机床夹具 | |
CN205324801U (zh) | 一种飞轮销孔底孔工装 | |
CN220805521U (zh) | 一种内六角工件加工工装 | |
CN215544977U (zh) | 一种数控车床尾座辅助支撑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