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3725U - 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03725U CN219303725U CN202222988837.4U CN202222988837U CN219303725U CN 219303725 U CN219303725 U CN 219303725U CN 202222988837 U CN202222988837 U CN 202222988837U CN 219303725 U CN219303725 U CN 2193037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ife
- plate
- rotating
- folding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其包括基板、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底板和基板;下刀组件,其包括下刀和刀座,所述刀座固定于基板上,下刀固定于刀座上,所述下刀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折弯凸台;上刀组件,其包括上压刀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于顶板上,上压刀连接于升降气缸上,上压刀与下刀相对布置;折刀组件,其包括旋转折刀、旋转刀基座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固定于旋转刀基座上,旋转刀基座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的端部抵在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机构使旋转折刀绕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可以使旋转折刀绕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旋转折刀旋转角度可任意设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芯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制造工艺中对电芯两侧裙边进行一折边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对折边精度管控非常严格,折边技术即将几毫米的裙边翻转180°形成双折边。
现有技术是利用滚轮渐变角度方式折边,随着电芯包装技术提升,裙边越来越厚、电芯越来越长,滚轮折边方式会造成折边宽度一致性无法保证,且会出现外观不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一次折边时利用折弯凸台使裙边部分折弯并产生折痕,二次翻折时,利用旋转折刀沿圆周旋转使裙边继续沿着折痕位置使裙边翻折至180°,每次折边宽度能够保持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其包括基板、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底板和基板;
下刀组件,其包括下刀和刀座,所述刀座固定于基板上,下刀固定于刀座上,所述下刀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折弯凸台;
上刀组件,其包括上压刀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于顶板上,上压刀连接于升降气缸上,上压刀与下刀相对布置;
折刀组件,其包括旋转折刀、旋转刀基座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固定于旋转刀基座上,旋转刀基座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的端部抵在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机构使旋转折刀绕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弧形导槽,弧形导槽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连接有连杆座,连杆座沿横向水平布置,连杆座连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连接旋转刀基座;
顶板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连杆座上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第一横向导轨;
所述第一旋转轴还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一端枢接在侧板上,所述旋转板的中部连接有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上连接有连杆板,连杆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连接旋转刀基座,所述连杆板连接有姿态稳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姿态稳定组件包括滑板和第二横向导轨,第二横向导轨固定于基板上,滑板与第二横向导轨滑动连接,滑板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稳定轴,连杆板与稳定轴竖直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向布置的丝杆,丝杆连接有伺服电机,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一横向导轨竖向固定连接、横向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刀组件还包括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包括仿形板,仿形板固定于顶板上,仿形板上开设有竖直的限位槽,限位槽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上延伸的摆动槽,所述限位槽与摆动槽连通,限位槽内设置有滚轮,滚轮连接有支架,支架与上压刀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有竖直移动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有第五旋转轴,第五旋转轴连接上压刀,且在滑动板与上压刀之间设置有使上压刀摆动的动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槽向远离上压刀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弹簧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第五旋转轴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弹簧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位于第五旋转轴的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和抬高机构,所述抬高机构连接底板和基板,抬高机构使基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抬高机构包括横向布置的水平气缸,水平气缸固定于底板上,所述水平气缸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上设置有楔形块,驱动板与底板沿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基板底部设置有导轮,导轮与楔形块对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轴,所述滑轴穿过基板与基板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可以使旋转折刀绕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旋转折刀旋转角度可任意设定;同时可根据电芯裙边位置,进行高度方向调整,采用抬高机构调整基板及以上部分的整体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刀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刀组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刀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的剖视图;
图8为旋转折刀初始时与下刀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旋转折刀转动后的示意图;
图10为旋转折刀使裙边翻折180°后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刀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抬高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1、基板;12、侧板;13、顶板;21、下刀;22、刀座;31、升降气缸;32、上压刀;331、滑动板;332、压缩弹簧;333、仿形板;334、滚轮;335、第五旋转轴;336、固定块;337、限位槽;338、摆动槽;339、支架;41、底板;51、旋转折刀;52、旋转刀基座;531、弧形导槽;532、第一旋转轴;533、连杆座;534、第二旋转轴;535、旋转板;536、第四旋转轴;537、连杆板;5371、第二横向导轨;5372、滑板;5373、稳定轴;5381、伺服电机;5382、丝杆;5383、连接板;539、第三旋转轴;6、电芯;71、水平气缸;72、驱动板;73、楔形块;74、导轮;75、滑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其包括基板11、顶板13和侧板12,所述侧板12连接底板41和基板11;
下刀21组件,其包括下刀21和刀座22,所述刀座22固定于基板11上,下刀21固定于刀座22上,所述下刀21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折弯凸台;
上刀组件,其包括上压刀32和升降气缸31,所述升降气缸31固定于顶板13上,上压刀32连接于升降气缸31上,上压刀32与下刀21相对布置;
折刀组件,其包括旋转折刀51、旋转刀基座52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51固定于旋转刀基座52上,旋转刀基座52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51的端部抵在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机构使旋转折刀51绕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
还包括底板41和抬高机构,所述抬高机构连接底板41和基板11,抬高机构使基板11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的所述抬高机构包括横向布置的水平气缸71,水平气缸71固定于底板41上,所述水平气缸71连接有驱动板72,驱动板72上设置有楔形块73,驱动板72与底板41沿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基板11底部设置有导轮74,导轮74与楔形块73对齐,所述底板41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轴75,所述滑轴75穿过基板11与基板11滑动连接,在滑轴75与基板11连接处可设置直线轴承以更加顺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压刀32和下刀21位于基板11的一侧,此方向也称为前侧,反之为后侧,前侧与后侧方向为横向,在水平面上与其垂直方向为纵向,竖直方向为竖向,本实施例中的上压刀32、下刀21和旋转折刀51均沿纵向延伸。
如图7和8所示,电芯6的裙边由左侧伸入上压刀32与下刀21之间,由抬高机构动作,使基板11及上方部件共同上移,至下刀21或旋转折刀51接触裙边,然后由升降气缸31动作,使上压刀32下移,与下刀21共同作用,在下刀21的折弯凸台处将裙边折弯,使裙边向上弯折一定角度,然后上压刀32上移复位;随之旋转机构使旋转折刀51开始转动,将裙边被弯折部分继续翻折,经过图9所示状态至图10所示状态,在此过程中,裙边始终沿着同一方向翻转,并且由于初始经过下刀21折弯凸台处的折痕可以使裙边沿着此折痕继续弯折,裙边最终能够实现快速的弯折180°。
如图7及12所示,在上述抬高机构动作过程如下,由水平气缸71动作,使驱动板72沿着横向向前移动,利用楔形块73将导轮74抬高,进而将基板11及上方部件同步上移,其中滑轴75能够阻止基板11沿其他方向一定,保证基板11仅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其中底板41固定于稳定的机架上即可。
如图4-6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侧板12上开设有弧形导槽531,弧形导槽531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532,第一旋转轴532连接有连杆座533,连杆座533沿横向水平布置,连杆座533连接有第二旋转轴534,第二旋转轴534连接旋转刀基座52;
顶板13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连杆座533上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第一横向导轨;
所述第一旋转轴532还连接有旋转板535,旋转板535一端枢接在侧板12上,所述旋转板535的中部连接有第三旋转轴539,第三旋转轴539上连接有连杆板537,连杆板537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旋转轴536,第四旋转轴536连接旋转刀基座52,所述连杆板537连接有姿态稳定组件。
其中姿态稳定组件使得连杆板537不会发生转动,仅做水平和竖直运动。
其中旋转刀基座52(旋转折刀51)由第二旋转轴534和第三旋转轴539共同控制姿态,在动作时,升降组件使得连杆座533向上移动,与此同时连杆座533所连接的第一旋转轴532在弧形导槽531内向上并向前移动,连杆座533在横向上同样向前移动,但由于第一横向导轨与升降组件连接,使得连杆座533不会发生转动,带动第二旋转轴534向前向上移动;
旋转板535绕其一端旋转,为实现第二旋转轴534的顺利转动,弧形导槽531是以旋转板535的一端为圆心的圆上,旋转板535同时能够保持第二旋转轴534的稳定动作;
其中连杆板537连接于旋转板535的中部位置,在旋转板535转动的同时,连杆板537将被带动向上向前移动,为实现旋转刀基座52顺利的转动,第四旋转轴536位于旋转折刀51与第三旋转轴539之间处,即在连杆板537移动时,第四旋转轴536同步移动,进而通过第四旋转轴536和第三旋转轴539共同控制旋转刀基座52稳定的旋转来折弯裙边。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姿态稳定组件包括滑板5372和第二横向导轨5371,第二横向导轨5371固定于基板11上,滑板5372与第二横向导轨5371滑动连接,滑板5372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稳定轴5373,连杆板537与稳定轴5373竖直滑动连接,在稳定轴5373与连杆板537连接处可设置直线轴承以更加顺滑。
如图6和7所示,在旋转板535带动连杆板537向上向前移动过程中,连杆板537将被稳定轴5373和第二横向导轨5371限制,稳定轴5373使得连杆板537仅能够竖向移动,第二横向导轨5371使得连杆板537和稳定周能够沿横向前后移动,进而整体保证连杆板537能够横向和竖向移动,但不能够转动,保持连杆板537的姿态稳定。
如图5和6所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向布置的丝杆5382,丝杆5382连接有伺服电机5381,丝杆5382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5383,连接板5383与第一横向导轨竖向固定连接、横向滑动连接。
通过伺服电机5381带动丝杆5382转动,使得连接板5383沿竖向移动,在连接板5383竖向移动过程中将带动连杆座533移动,同时第一横向导轨保证连杆座533还可以沿横向前后移动,本实施例中采用丝杆5382与连接板5383螺纹连接方式,可以精准的控制旋转折刀51的角度及旋转速度。
如图7和11所示,所述上刀组件还包括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包括仿形板333,仿形板333固定于顶板13上,仿形板333上开设有竖直的限位槽337,限位槽337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上延伸的摆动槽338,所述限位槽337与摆动槽338连通,限位槽337内设置有滚轮334,滚轮334连接有支架339,支架339与上压刀3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31连接有竖直移动的滑动板331,所述滑动板331连接有固定块336,固定块336连接有第五旋转轴335,第五旋转轴335连接上压刀32,且在滑动板331与上压刀32之间设置有使上压刀32摆动的动力弹簧。
具体的所述摆动槽338向远离上压刀32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上压刀32位于前侧,那么相应的摆动槽338则由限位槽337向后侧上方斜向延伸。
在初始状态时,升降气缸31使滑动板331处于最上方,此时滚轮334进入到摆动槽338内,由动力弹簧的作用,上压刀32处于倾斜状态,其底端向前方倾斜;动作时,升降气缸31使滑动板331向下移动,滚轮334逐渐移出摆动槽338并进入竖直的限位槽337,在此过程中,上压刀32的底端逐渐向后移动至上压刀32呈竖直状态与下刀21对齐,之后上压刀32保持竖直压紧在下刀21上对裙边折弯;在折弯完成后,上压刀32退回,其能够快速的向上向前摆动,以远离裙边折弯处,避免干扰旋转折刀51的动作,并且上压刀32上移较短距离即可形成较大的避让空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动力弹簧为压缩弹簧332,压缩弹簧332位于第五旋转轴335的下方。
或者所述动力弹簧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位于第五旋转轴335的上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其包括基板、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底板和基板;
下刀组件,其包括下刀和刀座,所述刀座固定于基板上,下刀固定于刀座上,所述下刀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折弯凸台;上刀组件,其包括上压刀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于顶板上,上压刀连接于升降气缸上,上压刀与下刀相对布置;折刀组件,其包括旋转折刀、旋转刀基座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固定于旋转刀基座上,旋转刀基座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折刀的端部抵在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机构使旋转折刀绕折弯凸台的顶端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弧形导槽,弧形导槽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连接有连杆座,连杆座沿横向水平布置,连杆座连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连接旋转刀基座;
顶板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连杆座上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第一横向导轨;
所述第一旋转轴还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一端枢接在侧板上,所述旋转板的中部连接有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上连接有连杆板,连杆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连接旋转刀基座,所述连杆板连接有姿态稳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稳定组件包括滑板和第二横向导轨,第二横向导轨固定于基板上,滑板与第二横向导轨滑动连接,滑板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稳定轴,连杆板与稳定轴竖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向布置的丝杆,丝杆连接有伺服电机,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一横向导轨竖向固定连接、横向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组件还包括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包括仿形板,仿形板固定于顶板上,仿形板上开设有竖直的限位槽,限位槽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上延伸的摆动槽,所述限位槽与摆动槽连通,限位槽内设置有滚轮,滚轮连接有支架,支架与上压刀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有竖直移动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有第五旋转轴,第五旋转轴连接上压刀,且在滑动板与上压刀之间设置有使上压刀摆动的动力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槽向远离上压刀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弹簧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第五旋转轴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弹簧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位于第五旋转轴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和抬高机构,所述抬高机构连接底板和基板,抬高机构使基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机构包括横向布置的水平气缸,水平气缸固定于底板上,所述水平气缸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上设置有楔形块,驱动板与底板沿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基板底部设置有导轮,导轮与楔形块对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轴,所述滑轴穿过基板与基板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88837.4U CN219303725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88837.4U CN219303725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03725U true CN219303725U (zh) | 2023-07-04 |
Family
ID=86957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88837.4U Active CN219303725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03725U (zh) |
-
2022
- 2022-11-10 CN CN202222988837.4U patent/CN2193037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14375A (zh) | 一种新型焊接装置 | |
CN219303725U (zh) | 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 |
CN208614085U (zh) | 焊头调节装置及极耳焊接设备 | |
CN206838813U (zh) | 机架转动式卷状板材折弯机 | |
CN212280661U (zh) | 一种零靠墙电动床 | |
CN219113236U (zh) | 一种钢模板焊接装置 | |
CN216656118U (zh) | 一种可折叠的托盘对中定位装置 | |
CN208394700U (zh) | 一种高稳定性升降机 | |
CN217223998U (zh) | 一种钢管塔龙门式纵缝双丝埋弧焊装置 | |
CN206241096U (zh) | 一种型材组角机 | |
CN217327988U (zh) | 胶接轨自动对正装置 | |
CN206122852U (zh) | 一种多维度送锡调整架 | |
CN116111166A (zh) | 大软包电芯裙边翻折装置 | |
CN209526170U (zh) | 一种折美纹胶机构 | |
CN210232086U (zh) | 一种电池模块翻转机构 | |
CN218657386U (zh) | 一种用于激光切管机的下料随动支撑机构 | |
CN208277670U (zh) | 一种经济管理用票据边角理平器 | |
CN112045217A (zh) | 一种汽车用具有自动打孔功能的引擎板生产设备 | |
CN221795111U (zh) | 一种包装机的取袋机构 | |
CN221909657U (zh) | 一种推力滚针轴承装配旋铆机 | |
CN211971214U (zh) | 一种制片卷绕机的固定缓存机构 | |
CN219726819U (zh) | 一种水电安装开槽装置 | |
CN220240513U (zh) | 一种挂杆焊接设备 | |
CN215238368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火花机导向装置 | |
CN113560396B (zh) | 一种翻转折边装置及翻转折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ig soft pack battery cell skirt fold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704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South Lake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SHINE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5980019088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