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5026U - 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65026U CN219265026U CN202320591526.6U CN202320591526U CN219265026U CN 219265026 U CN219265026 U CN 219265026U CN 202320591526 U CN202320591526 U CN 202320591526U CN 219265026 U CN219265026 U CN 2192650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wer body
- pipe
- water
- tube
- elli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闭式冷却塔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它包括上塔体,所述上塔体顶部设置有风筒,该风筒内设置有通过风机电机控制启动的风机;所述上塔体内设置有翅片散热器,该翅片散热器的一端设置有总进水管,该翅片散热器与总进水管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回水管,该回水管安置于上塔体外侧;有益效果为:它采用椭圆管换热器对冷却介质进行换热,采用逆流式换热,椭圆形管子交错排列,加强了空气紊流,强化了空气侧扰动,换热效率更高。同时椭圆管减少了空气侧风阻,降低了设备对风机的配置要求;椭圆管换热器与同规格普通圆管换热器相比,盘管间距更小,排列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高,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更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闭式冷却塔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闭式冷却塔是广泛应用于冷却工业循环工质以向空气排放废热的设备,节水型闭式冷却塔由闭式冷却塔发展而来,其上部增加预冷空冷段,冬季尤适合西北严寒地区使用。因其冬季严寒工况能停止喷淋段,完全靠空冷便能满足工艺要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息息相关;
传统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喷淋段通常使用圆管,换热器采用圆管使得内部流通截面大,流体中心与边缘距离远,容易分层流动,形成滞留层,影响管内对流换热;且由于风水逆向,圆管底部容易形成干点造成局部失效;外部由于重力和风的因素,水膜分布不均,影响传热效果;喷淋水流经盘管,容易产生飞溅的小水滴,被风带出系统造成飘水损耗;错排圆管结构运行时空气阻力较大,风机耗功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它包括上塔体,所述上塔体顶部设置有风筒,该风筒内设置有通过风机电机控制启动的风机;所述上塔体内设置有翅片散热器,该翅片散热器的一端设置有总进水管,该翅片散热器与总进水管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回水管,该回水管安置于上塔体外侧;所述翅片散热器底部设置有安装在上塔体内壁上的高效收水器,该高效收水器底部设置有喷淋管,该喷淋管与上塔体转动连接配合;所述上塔体底部设置有中塔体,该中塔体内设置有椭圆管换热器;所述中塔体底部设置有下塔体,该下塔体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泵,该喷淋泵上设置有喷淋出水管,该出水管通过进水管固定架保持固定状态,该进水管固定架安置于中塔体的侧壁上;所述喷淋出水管与喷淋泵相对的一端与延伸出上塔体的喷淋管相接,该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管换热器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椭圆管管箱与第二椭圆管管箱,第一椭圆管管箱与第二椭圆管管箱的一侧均通过螺柱固定有盖板,两个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工质进口管与工质出口管,该工质进口管与工质出口管分别与回水管与总出水管对接;第一椭圆管管箱与第二椭圆管管箱之间设置有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等距错排排列的椭圆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椭圆管管箱与第二椭圆管管箱的液腔内均设置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液腔均匀分为第一均液腔、第二均液腔与第三均液腔。
进一步地,所述下塔体上开设有进风窗,该下塔体内底部设置有集水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椭圆管换热器对冷却介质进行换热,采用逆流式换热,椭圆形管子交错排列,加强了空气紊流,强化了空气侧扰动,换热效率更高。同时椭圆管减少了空气侧风阻,降低了设备对风机的配置要求;椭圆管换热器与同规格普通圆管换热器相比,盘管间距更小,排列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高,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更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椭圆管换热器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椭圆管管箱结构与工质进口管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椭圆管管箱与工质出口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椭圆管换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椭圆管换热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塔体-1;翅片散热器-11;
风筒-2;风机电机-21;风机-22;
中塔体-3;
下塔体-4;进风窗-41;集水盘-42;
喷淋泵-5;喷淋出水管-51;喷淋管-52;喷头-53;
高效收水器-6;
椭圆管换热器-7;椭圆管-701;工质进口管-71;第一椭圆管管箱-72;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第一均液腔-73;第二均液腔-74;第三均液腔-75;隔板-76;盖板-77;工质出口管-78;支撑框架-79;
总进水管-8;回水管-81;总出水管-82。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它包括上塔体1,所述上塔体1顶部设置有风筒2,该风筒2内设置有通过风机电机21控制启动的风机22;所述上塔体1内设置有翅片散热器11,该翅片散热器11的一端设置有总进水管8,该翅片散热器11与总进水管8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回水管81,该回水管81安置于上塔体1外侧;所述翅片散热器11底部设置有安装在上塔体1内壁上的高效收水器6,该高效收水器6底部设置有喷淋管52,该喷淋管52与上塔体1转动连接配合;所述上塔体1底部设置有中塔体3,该中塔体3内设置有椭圆管换热器7;所述中塔体3底部设置有下塔体4,该下塔体4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泵5,该喷淋泵5上设置有喷淋出水管51,该出水管51通过进水管固定架55保持固定状态,该进水管固定架55安置于中塔体3的侧壁上;所述喷淋出水管51与喷淋泵5相对的一端与延伸出上塔体1的喷淋管52相接,该喷淋管52上设置有若干喷头53。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管换热器7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的一侧均通过螺柱固定有盖板77,两个盖板77上分别设置有工质进口管71与工质出口管78,该工质进口管71与工质出口管78分别与回水管81与总出水管82对接;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之间设置有支撑框架79,该支撑框架79内设置有若干等距错排排列的椭圆管70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的液腔内均设置有两块隔板76,两块隔板76将液腔均匀分为第一均液腔73、第二均液腔74与第三均液腔75。
进一步地,所述下塔体4上开设有进风窗41,该下塔体4内底部设置有集水盘4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技术方案部分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作进一步地阐述:
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工作时,先将高温液体由总进水管8注入,高温液体经由翅片散热器11,翅片散热器11将会使高温液体与空气进行换热,同时,翅片散热器11顶部设置有风机22,启动风机电机21,风机22启动,风机22的引风口设在整个冷却塔的顶部,当风机22启动时,空气将会由进风窗41进入,可以加强空气与高温液体进行热交换,并将热气排入到大气中;
当高温液体经过翅片散热器11后,将会从回水管81进入与其对接的工质进口管71内,进而进入第一椭圆管管箱72内,此时高温液体进入第一均液腔73,并通过椭圆管701环形游动,进而使高温液体进入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的第一均液腔73内,并通过通孔进入第二椭圆管管箱721内的第二均液腔74内,再经由环形布置的椭圆管701进入第一椭圆管管箱72内的第二均液腔74中,此时高温液体通过通孔进入第一椭圆管管箱72内的第三均液腔75中,此时高温液体再次通过椭圆管701环形游动,进入第二椭圆管管箱721中的第三均液腔75中,并通过工质出口管78导出,完成高温液体的换热;
启动喷淋泵5,喷淋泵5将会对喷淋出水管51进行供水,喷淋出水管51中的冷却水将会经由喷淋管52,由喷头53向下喷洒,进而喷淋在椭圆管换热器7上,对椭圆管换热器7进行降温处理,同时,椭圆管换热器7上蒸发的水汽将会向上升,进入高效收水器6内,高效除水器6的目的就是有效去除从板片式换热器31表面蒸发出来的水蒸汽中的未饱和水滴,并使其流回集水盘42作再冷却用,最低程度地降低了水的飘逸率,减少冷却水的消耗;
进风窗41为百叶形式,其构造能够有效地防止风沙吹入;
椭圆管701总体分为为3个流程,每程4排管,与传统的2排管相比,四排管更加紧凑,同样管排数四排管的内部阻力更小、换热效率更高;椭圆管换热器采用逆流式换热,椭圆形管子交错排列,加强了空气紊流,强化了空气侧扰动,换热效率更高;
盖板77为可拆式,方便检修维护,所述内部椭圆管701为倾斜式,与水平地面有着一定坡度,坡度为0.5至1度,坡度能够使管内流动加快,强化管内外的换热,并且保持一定的坡度能够方便水及时排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塔体(1),所述上塔体(1)顶部设置有风筒(2),该风筒(2)内设置有通过风机电机(21)控制启动的风机(22);所述上塔体(1)内设置有翅片散热器(11),该翅片散热器(11)的一端设置有总进水管(8),该翅片散热器(11)与总进水管(8)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回水管(81),该回水管(81)安置于上塔体(1)外侧;所述翅片散热器(11)底部设置有安装在上塔体(1)内壁上的高效收水器(6),该高效收水器(6)底部设置有喷淋管(52),该喷淋管(52)与上塔体(1)转动连接配合;所述上塔体(1)底部设置有中塔体(3),该中塔体(3)内设置有椭圆管换热器(7);所述中塔体(3)底部设置有下塔体(4),该下塔体(4)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泵(5),该喷淋泵(5)上设置有喷淋出水管(51),该出水管(51)通过进水管固定架(55)保持固定状态,该进水管固定架(55)安置于中塔体(3)的侧壁上;所述喷淋出水管(51)与喷淋泵(5)相对的一端与延伸出上塔体(1)的喷淋管(52)相接,该喷淋管(52)上设置有若干喷头(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管换热器(7)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的一侧均通过螺柱固定有盖板(77),两个盖板(77)上分别设置有工质进口管(71)与工质出口管(78),该工质进口管(71)与工质出口管(78)分别与回水管(81)与总出水管(82)对接;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之间设置有支撑框架(79),该支撑框架(79)内设置有若干等距错排排列的椭圆管(7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管管箱(72)与第二椭圆管管箱(721)的液腔内均设置有两块隔板(76),两块隔板(76)将液腔均匀分为第一均液腔(73)、第二均液腔(74)与第三均液腔(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体(4)上开设有进风窗(41),该下塔体(4)内底部设置有集水盘(4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91526.6U CN219265026U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91526.6U CN219265026U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65026U true CN219265026U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85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91526.6U Active CN219265026U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65026U (zh) |
-
2023
- 2023-03-23 CN CN202320591526.6U patent/CN2192650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43258B (zh) | 一种节水干闭式冷却塔 | |
CN105258549B (zh) | 一种水循环蒸发换热冷却式冷凝器 | |
CN203421872U (zh) | 一种直流换流站外冷却系统 | |
CN212618913U (zh) | 复合冷却塔及空调系统 | |
CN106091728B (zh) | 具有复合结构的梯级降温冷却水制备冷却塔 | |
CN206019394U (zh) | 水冷降温与风冷降温结合的梯级降温冷却水制备冷却塔 | |
CN107543264A (zh) | 应用板翅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 |
CN210664026U (zh) | 一种逆流紧凑型闭式冷却塔 | |
CN107355925A (zh) | 立式板管间接加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
CN203893508U (zh) | 结合有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的蒸发式冷凝器 | |
CN219265026U (zh) | 一种基于椭圆管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 |
CN203478483U (zh) | 一种适用于发电厂的复合蒸发凝汽装置 | |
CN205014696U (zh) | 一种水循环式分级冷却冷凝器 | |
CN219415899U (zh) | 一种新型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 |
CN205014859U (zh) | 一种水循环蒸发式冷凝器 | |
CN212620231U (zh) | 一种ec风机抽风横流闭式侧进侧出风冷却塔 | |
CN212179624U (zh) | 一种闭式逆流冷却塔 | |
CN211146968U (zh) | 一种喷淋式吸收器 | |
CN210165784U (zh) | 一种板式消雾冷却塔 | |
CN109775790B (zh) | 一种开式循环水和闭式循环水混联型设备 | |
CN114739196A (zh) | 塔式直接空冷系统 | |
CN220853210U (zh) | 一种分体式抽风横流开式冷却塔 | |
CN214950718U (zh) | 一种低能耗自然通风冷却塔 | |
CN219977166U (zh) | 一种闭式冷却塔 | |
CN221944950U (zh) | 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Lin Shengbi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andong Inventor before: Lin Shengbing Inventor before: Cui Sulin Inventor before: Yang Jiandong Inventor before: Shang Lixi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