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4360U - 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64360U CN219264360U CN202222832594.5U CN202222832594U CN219264360U CN 219264360 U CN219264360 U CN 219264360U CN 202222832594 U CN202222832594 U CN 202222832594U CN 219264360 U CN219264360 U CN 219264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fuel
- cooling structure
- fuel nozzle
- sleeve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包括:中心体和降温结构,所述套罩设置于所述中心体外部,所述套罩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降温结构包括第一燃料输送通道,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固定连接在中心体侧壁,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远离中心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料输送通道,且第二燃料输送通道套设在固定板内部,所述第二燃料输送通道远离第一燃料输送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喷出口内部。本实用新型实现燃料喷嘴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可以进行吸热降温,避免燃料喷嘴内部温度过高出现危险,且该燃料喷嘴中心体可以便捷拆除进行检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的燃气喷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也被称为燃烧涡轮,是一种类型的连续和内燃机,燃气轮机是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内燃式动力机械,燃料喷嘴的作用将燃料雾化,加速混合气体形成,保证稳定燃烧和提高燃烧效率,燃料喷嘴降温结构是针对燃料喷嘴内部温度进行冷却,避免温度过高。
比如公告号为CN108426247B的授权的中国实用专利的蓄热燃烧器的燃料喷嘴冷却结构,其通过利用在排气运转模式下进行排气的排气鼓风机,能够削减燃料喷嘴的冷却所需的设备费用以及所需的设置空间,且配管等的布置也简单。蓄热燃烧器交替地反复进行排气模式与燃烧模式,蓄热燃烧器的燃料喷嘴冷却结构具备:中空筒体状的燃料喷嘴,其设置于燃烧器主体内部,且从其前端部喷射与燃烧空气混合从而生成火焰的燃料;冷却用管,其以包围燃料喷嘴的外周围的方式设置,且具有用于与排气系统连通的连通部及向大气开放的开口部;以及连接管,其将连通部与排气系统连接。
现有装置燃料喷嘴对于内部的冷却降温是空气流动对燃料喷嘴内部进行冷却,空气流动对于燃料喷嘴内降温效果不明显,应配合其他冷却结构进行共同降温,且该燃料喷嘴的空气流动性较差,应提高该燃料喷嘴的空气流动性,因此亟需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燃料喷嘴对于内部的冷却降温是空气流动对燃料喷嘴内部进行冷却,空气流动对于燃料喷嘴内降温效果不明显,应配合其他冷却结构进行共同降温,且该燃料喷嘴的空气流动性较差,应提高该燃料喷嘴的空气流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包括:中心体和套罩,所述中心体外部设置有套罩,所述套罩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其还包括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包括第一燃料输送通道,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固定连接在中心体侧壁,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远离中心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料输送通道,且第二燃料输送通道套设在固定板内部,所述第二燃料输送通道远离第一燃料输送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喷出口内部,所述喷出口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远离喷出口的一端插设在套罩内部,所述套罩左端外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管,所述散热翅片管内部设置有散热翅片。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罩内部插设有第一通风板,所述第一通风板远离套罩的一端插设在中心体内部,所述第一通风板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板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块。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风板右方设置有第二通风板,且第二通风板插设在中心体和套罩内部,所述第二通风板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块。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罩内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套罩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右方设置有第二引导板,且第二引导板固定连接在套罩内壁。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还包括所述拆卸结构,拆卸结构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套设在套罩内部并与所述中心体可拆卸相连接。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杆内部套设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限位杆的一端插设在中心体内部,所述插杆内部插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侧壁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移动杆远离插杆的一端插设在插腔内部,所述插腔开设在中心体内部,所述移动杆远离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远离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插腔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燃气轮机用燃料喷嘴设置有降温结构,当燃烧喷嘴进行工作时,燃料从中心体内部进入,通过第一燃料输送通道进行分流,随后燃料进入第二燃料输送通道内部,经过第二燃料输送通道进入喷出口内部,在喷出口内部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随后部分燃料通过混合管排出,喷出口内部产生的热量会被经过第一燃料输送通道内部的燃料吸收带走,降低了喷出口内部的热量,进而对燃料喷嘴进行冷却降温,且设置的多组喷出口和混合管对燃料进行分流,避免然量的集中,通过该设计,燃料在第一燃料输送通道、第二燃料输送通道的设计下,实现分流,随后在喷出口处进行与空气混合时,再次经过第一燃料输送通道内部的燃料可以对喷出口内部混合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达到对燃烧喷嘴内部降温的作用,避免燃烧喷嘴内部温度过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中心体;21、套罩;22、固定板;3、降温结构;31、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2、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3、混合管;34、喷出口;35、散热翅片管;36、第一进气孔;37、第一通风板;38、第二通风板;39、第一引导块;41、第一通风孔;42、第二引导块;43、第二通风孔;44、第二进气孔;45、第一引导板;46、第二引导板;5、拆卸结构;51、限位杆;52、插杆;53、移动杆;54、插腔;55、弹簧;56、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包括:中心体1,中心体1外部设置有套罩21,套罩2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降温结构3,降温结构3包括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固定连接在中心体1侧壁,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远离中心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且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套设在固定板22内部,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远离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喷出口34内部,喷出口34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合管33,混合管33远离喷出口34的一端插设在套罩21内部,套罩21左端外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36,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管35,散热翅片管35内部设置有散热翅片,通过该设计,利用散热翅片管35内部设置的散热翅片,对装置内部进行进一步散热,达到燃烧喷嘴的降温,套罩21内部插设有第一通风板37,第一通风板37远离套罩21的一端插设在中心体1内部,第一通风板37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41,第一通风板37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块39,通过该设计,在第一引导块39的圆弧形设计下,对风流进行引导,使其通过第一通风孔41均匀流通,提高了空气的流通性,降低了空气流动损失,进而提高了燃烧喷嘴的整体效果,第一通风板37右方设置有第二通风板38,且第二通风板38插设在中心体1和套罩21内部,第二通风板38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风孔43,第二通风板38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块42,通过该设计,在第二引导块42和第二通风孔43的设计下,从第一通风孔41均匀通过的气流在第二引导块42的引导作用下再次进行分流,从第二通风孔43内部排出,再次提高气流的流动性,套罩21内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44,套罩2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板45,第一引导板45右方设置有第二引导板46,且第二引导板46固定连接在套罩21内壁,通过该设计,第二进气孔44与第一引导板45和第二引导板46位置相对,气流从第二进气孔44内部进入,进入环形设计的第一引导板45和第二引导板46的空气向上进行分层导流,提高了气流的整流效果,提高了燃料喷嘴的整体效果。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还包括拆卸结构5,拆卸结构5包括限位杆51,限位杆51套设在套罩21内部,限位杆51内部套设有插杆52,插杆52远离限位杆51的一端插设在中心体1内部,插杆52内部插设有移动杆53,移动杆53侧壁固定连接有拉杆56,移动杆53远离插杆52的一端插设在插腔54内部,插腔54开设在中心体1内部,移动杆53远离插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55,且弹簧55远离移动杆5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插腔54内壁,通过该设计,在限位杆51、插杆52和移动杆53的设计下,式中心体1和套罩21可以便捷拆卸,方便中心体1从套罩21内部取出,进行维修等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设置有拆卸结构,当需要对中心体进行拆卸时,首先拉动拉杆,带动移动杆进行同步移动,使移动杆从插杆内部移出,随后移动插杆,使其从中心体和限位杆内部移出,最后移动限位杆,使其从套罩内部移出,完成拆卸,通过该设计,中心体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检查,避免在检修时造成麻烦,在拆卸结构的设计下,可以便捷对中心体和套罩进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工作原理:
当燃烧喷嘴进行工作时,燃料从中心体1内部进入,通过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进行分流,随后燃料进入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内部,经过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进入喷出口34内部,在喷出口34内部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随后部分燃料通过混合管33排出,混合管33和喷出口34内部产生的热量会被经过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内部的燃料吸收带走,降低了喷出口34内部的热量,进而对燃料喷嘴进行冷却降温,且设置的多组喷出口34和混合管33对燃料进行分流,避免然量的集中,气流从第一进气孔36进入,第一引导块39对风流进行引导,使其通过第一通风孔41均匀流通,提高了空气的流通性,降低了空气流动损失,在第二引导块42和第二通风孔43的设计下,从第一通风孔41均匀通过的气流在第二引导块42的引导作用下再次进行分流,从第二通风孔43内部排出,再次提高气流的流动性,进而提高了燃烧喷嘴的整体效果,第二进气孔44与第一引导板45和第二引导板46位置相对,气流从第二进气孔44内部进入,进入环形设计的第一引导板45和第二引导板46的空气向上进行分层导流,再次提高了气流的整流效果,进而提高燃烧喷嘴的整体效果。
当需要对中心体1进行拆卸时,首先拉动拉杆56,带动移动杆53进行同步移动,使移动杆53从插杆52内部移出,随后移动插杆52,使其从中心体1和限位杆51内部移出,最后移动限位杆51,使其从套罩21内部移出,完成拆卸,当需要安装中心体1时,首先将中心体1与套罩21进行卡合,随后将限位杆51插入套罩21内部,再将插杆52插入中心体1内部,随后松开移动杆53,在弹簧55的弹性形变作用下,移动杆53卡和在插杆52内部,完成安装,至此操作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包括:中心体(1)和套罩(21),所述中心体(1)外部设置有套罩(21),所述套罩(2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降温结构(3),所述降温结构(3)包括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固定连接在中心体(1)侧壁,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远离中心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且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套设在固定板(22)内部,所述第二燃料输送通道(32)远离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喷出口(34)内部,所述喷出口(34)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合管(33),所述混合管(33)远离喷出口(34)的一端插设在套罩(21)内部,所述套罩(21)左端外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料输送通道(31)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管(35),所述散热翅片管(35)内部设置有散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罩(21)内部插设有第一通风板(37),所述第一通风板(37)远离套罩(21)的一端插设在中心体(1)内部,所述第一通风板(37)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41),所述第一通风板(37)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块(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板(37)右方设置有第二通风板(38),且第二通风板(38)插设在中心体(1)和套罩(21)内部,所述第二通风板(38)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风孔(43),所述第二通风板(38)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块(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罩(21)内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44),所述套罩(2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板(45),所述第一引导板(45)右方设置有第二引导板(46),且第二引导板(46)固定连接在套罩(21)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拆卸结构(5),拆卸结构(5)包括限位杆(51),所述限位杆(51)套设在套罩(21)内部并与所述中心体(1)可拆卸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1)内部套设有插杆(52),所述插杆(52)远离限位杆(51)的一端插设在中心体(1)内部,所述插杆(52)内部插设有移动杆(53),所述移动杆(53)侧壁固定连接有拉杆(56),所述移动杆(53)远离插杆(52)的一端插设在插腔(54)内部,所述插腔(54)开设在中心体(1)内部,所述移动杆(53)远离插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55),且弹簧(55)远离移动杆(5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插腔(54)内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32594.5U CN219264360U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32594.5U CN219264360U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64360U true CN219264360U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86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32594.5U Active CN219264360U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64360U (zh) |
-
2022
- 2022-10-26 CN CN202222832594.5U patent/CN2192643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20764A (zh) | 一种带有尾部冷却结构的燃烧室 | |
CN219264360U (zh) | 一种燃气轮机用具有降温结构的燃料喷嘴 | |
CN110071594A (zh) | 一种高速电机自循环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 | |
CN201474728U (zh) | 涡轮冷却叶片 | |
CN201947119U (zh) | 一种风电空空冷却器 | |
CN218599784U (zh) | 一种燃气轮机扩压装置 | |
CN113202825B (zh) | 一种射汽抽气器 | |
CN208330633U (zh) | 一种冷却风导流分配装置及箱式风力发电机 | |
CN217482994U (zh) | 一种节能式热风炉燃烧器 | |
CN203214189U (zh) | 一种塞式轴对称喷管中心锥循环可调冷却结构 | |
CN113237663B (zh) | 一种高温燃气的冷空气插入式旋流掺混装置及方法 | |
CN211481090U (zh) | 一种用于立式电机的混流式冷却通风结构 | |
CN219888271U (zh) | 一种带水冷的罗茨风机 | |
CN209627124U (zh) | 一种高速电机自循环冷却结构 | |
CN219061772U (zh) | 一种燃气轮机叶片 | |
CN112271858A (zh) | 电机冷却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压缩机 | |
CN220622100U (zh) | 一种空压机冷却器气腔 | |
CN214745643U (zh) | 低氮蒸汽发生器 | |
CN220018201U (zh) | 一种熔铝炉热风回收利用装置 | |
CN215369960U (zh) | 一种辅助热力电站凝汽式汽轮机排汽冷却装置 | |
CN220911441U (zh) | 一种燃油加热器 | |
CN220338863U (zh) | 火锅底料冷却室降温控制机构 | |
CN220169794U (zh) |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 |
CN221975228U (zh) | 一种水冷全预混蒸汽发生器 | |
CN220962974U (zh) | 一种配套冷却系统的大功率干式变压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