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801U - 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62801U CN219262801U CN202320055509.0U CN202320055509U CN219262801U CN 219262801 U CN219262801 U CN 219262801U CN 202320055509 U CN202320055509 U CN 202320055509U CN 219262801 U CN219262801 U CN 2192628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ge
- pump
- jet
- annular
- thro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包括泵壳、叶轮和与叶轮同轴连接的置于泵壳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泵壳的前部设有进水口,泵顶部具有出水口,自吸泵体内被导流体分为储液腔和增压腔,储液腔和增压腔通过导流腔相连。储液腔内设有射流泵,射流泵由两级环形射流通道组成,第一级射流通道包括一级环形喷嘴、一级喉管,第二级射流通道包括二级环形喷嘴、二级喉管以及扩散管,电机为叶轮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各级环形射流的流速,缩小环形射流和被吸流体之间的速度差,降低碰撞和混合损失,减小各级环形射流与射流通道壁面的摩擦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吸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背景技术
射流自吸泵在启动前不需要灌水,经过泵的短时间运转,靠泵自身作用即可将泵内的气体排出进而将水吸上来进行正常运转。在泵正常运转过程中即使吸入少量的气体也不会中断抽水,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可远程操控等特点。因此自吸泵广泛适用于跨度远,难度大,需要启动频繁的场合,特别是在移动应急排涝抢险等场合具有明显的优势。
射流自吸泵通常是在离心泵前安装射流泵的组合形式。射流泵按照喷嘴在中心或者环形周围分为中心射流泵和环形射流泵。中心射流泵的被吸流体通道在周边,在自吸泵正常运行时,大量流体从周边流入导致阻力较大,而环形射流泵的被吸流体通道在中心,有利于大量被吸流体的低阻力流入。同时,中心射流泵出口速度分布为U形,高速流体在中间,撞击后面离心泵叶轮的轴顶,造成很大能量损失,而环形射流泵出口速度分布呈M形,中间为低速流体,撞击叶轮轴顶时的损失较小。射流泵依靠射流流体卷吸被吸流体,如果两股流体速度差较大会造成较大碰撞和混合损失。环形射流泵的高速流体的外侧直接与壁面接触,也会产生较大的摩擦损失,因此单级环形射流泵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包括泵壳、叶轮和与叶轮同轴连接的置于泵壳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所述泵壳的前部设有进水管的进水口,泵壳顶部具有出水口,出水口位于靠近前部进水口的位置。
所述自吸泵的泵体内被导流体分为储液腔和增压腔,储液腔和增压腔通过导流腔相连,储液腔内设有射流泵。
所述射流泵由两级环形射流通道组成,第一级环形射流通道包括一级环形喷嘴、一级喉管,第二级环形射流通道包括二级环形喷嘴、二级喉管以及扩散管。
射流通道通过连接在泵壳的连接架将其支撑并与叶轮同轴安装。
进一步的,一级环形喷嘴与一级喉管之间形成一级吸入室,二级环形喷嘴与二级喉管之间形成二级吸入室。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出口端收缩角取值范围为0°~30°;一级环形喷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90°;二级环形喷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90°;扩散管的夹角取值范围为4°~8°。
进一步的,所述的射流泵的第一级环形射流通道的直径呈减缩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喉管长度与一级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2;二级喉管长度与二级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2~3;二级喉管直径与一级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1.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高压流体分为两次与被吸流体进行混合,能够降低各级环形射流的流速,可以缩小环形射流和被吸流体之间的速度差,降低碰撞和混合损失;其次,减小各级环形射流与射流通道壁面的摩擦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内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泵壳;2、叶轮;3、电机;4、进水口;5、出水口;6、储液腔;7、增压腔;8、导流体;9、导流腔;10、连接架;11、二级环形喷嘴;12、一级环形喷嘴;13、一级吸入室;14、一级喉管;15、二级吸入室;16、二级喉管;17、扩散管;α1、进水管出口端收缩角;α2、一级环形喷嘴的夹角;α3、二级环形喷嘴的夹角;α4、扩散管的夹角;L1、一级喉管长度;L2、二级喉管长度;D1、一级喉管直径;D2、二级喉管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是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泵壳1、叶轮2和与叶轮同轴连接的置于泵壳1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2的电机3是其主要的构成部件。
所述泵壳1的前部设有进水口4,泵顶部具有出水口5,出水口5位于靠近前部进水口4的位置。所述的自吸泵的泵体内被导流体8分为储液腔6和增压腔7,储液腔6和增压腔7通过导流腔9相连。储液腔6内设有射流泵,所述射流泵由两级环形射流通道组成,所述第一级射流通道包括一级环形喷嘴12、一级喉管14,第二级环形射流通包括二级环形喷嘴11、二级喉管16以及扩散管17,射流通道通过连接在泵壳的连接架10将其支撑并与叶轮2同轴安置。电机3与叶轮2位于同一轴线被安置在泵体的侧边,为叶轮提供动力。
一级环形喷嘴12与一级喉管14之间形成一级吸入室13,二级环形喷嘴11与二级喉管16之间形成二级吸入室15。
位于增压腔7的流体通过叶轮2的转动提供的动力增压后从导流腔9流入储液腔6中,剩余部分流体从出水口5流出。储液腔6中的高压流体从一级喷嘴12射入一级吸入室13内,在卷吸作用下使得被吸流体从进水口4流入一级吸入室13,两股速度不同的流体在一级吸入室13和一级喉管14内混合,在一级喉管14出口处趋于均匀。储液腔6中的高压流体再次从二级喷嘴11射入二级吸入室15,与来自一级喉管14的流体进行混合,并在二级喉管16内混合均匀,最后混合流体在二级扩散管17内将部分动能转化为压能,增压降速后经叶轮2提速增压后到达增压腔7,再通过导叶腔9流入储液腔6中,如此循环往复。
射流泵的第二级环形射流通道具有喉管和扩散管,扩散管让流体的流速转化为流体静压,从而降低流速提升压力。
射流泵的第一级环形射流通道的直径呈减缩趋势,有利于工作流体对于被吸流体的加速。
如图2所示,进水管出口端收缩角α1为0°~30°,一级环形喷嘴的夹角α2为0°~90°,二级环形喷嘴的夹角α3为0°~90°,扩散管的夹角α4为4°~8°。
一级喉管长度L1与一级喉管直径D1之比为1~2;二级喉管长度L2与二级喉管直径D2之比为2~3。二级喉管直径D2与一级喉管直径D1之比为1~1.5。
Claims (5)
1.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包括泵壳、叶轮和与叶轮同轴连接的置于泵壳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的前部设有进水管的进水口,泵壳顶部具有出水口,出水口位于靠近前部进水口的位置;
所述自吸泵的泵体内被导流体分为储液腔和增压腔,储液腔和增压腔通过导流腔相连,储液腔内设有射流泵;
所述射流泵由两级环形射流通道组成,第一级环形射流通道包括一级环形喷嘴、一级喉管,第二级环形射流通道包括二级环形喷嘴、二级喉管以及扩散管;
射流通道通过连接在泵壳的连接架将其支撑并与叶轮同轴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一级环形喷嘴与一级喉管之间形成一级吸入室,二级环形喷嘴与二级喉管之间形成二级吸入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口端收缩角取值范围为0°~30°;一级环形喷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90°;二级环形喷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90°;扩散管的夹角取值范围为4°~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泵的第一级环形射流通道的直径呈减缩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喉管长度与一级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2;二级喉管长度与二级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2~3;二级喉管直径与一级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55509.0U CN219262801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55509.0U CN219262801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62801U true CN219262801U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853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55509.0U Active CN219262801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62801U (zh) |
-
2023
- 2023-01-09 CN CN202320055509.0U patent/CN2192628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24249B (zh) | 低噪音自吸复合泵 | |
CN201255119Y (zh) | 内混式射流自吸泵 | |
CN106481568B (zh) | 自吸屏蔽复合泵 | |
CN107269544A (zh) | 一种射流自吸泵 | |
CN207064252U (zh) | 一种射流自吸泵 | |
CN108661919A (zh) | 具有气液分离装置的喷射泵 | |
CN113007100A (zh) | 一种可调节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 |
CN219262801U (zh) | 一种两级环形射流自吸泵 | |
CN115370581A (zh) | 一种射流泵 | |
CN206071889U (zh) | 一种低噪音自吸复合泵 | |
CN206280265U (zh) | 一种自吸屏蔽复合泵 | |
CN112922844A (zh) | 一种自吸离心泵 | |
CN114992133B (zh) | 一种自吸式喷射泵 | |
CN115199594A (zh) | 一种射流自吸泵 | |
CN210660548U (zh) | 一种柱塞泵 | |
CN212928228U (zh) | 基于控制的水泵自吸系统 | |
CN215486625U (zh) | 自吸泵泵体结构 | |
CN112096617B (zh) | 立式自吸泵 | |
CN110594146B (zh) | 一种柱塞泵 | |
CN208396952U (zh) |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装置的喷射泵 | |
CN219888372U (zh) | 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 | |
CN206190548U (zh) | 一种低噪音的喷射泵 | |
CN106351848A (zh) | 低噪音的喷射泵 | |
CN115059621B (zh) | 一种脉冲射流自吸泵 | |
CN207906082U (zh) | 一种新型自吸式离心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