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0632U - 一种按摩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摩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30632U CN219230632U CN202223264588.0U CN202223264588U CN219230632U CN 219230632 U CN219230632 U CN 219230632U CN 202223264588 U CN202223264588 U CN 202223264588U CN 219230632 U CN219230632 U CN 2192306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low
- massage
- roller
- ball
- ne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按摩枕,包括:枕头和两个按摩滚件;所述枕头的上部设有支撑架;每个所述按摩滚件包括球部和滚轴,所述球部呈扁球状或球状,所述滚轴沿所述球部的中轴线穿过,所述滚轴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使所述按摩滚件能向所述枕头的左右两端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在枕头上的可转动的按摩滚件,借助人体颈部的自重来牵引按摩滚件转动,从而对颈部进行刺激按摩,能够提升按摩枕对颈椎和颈部肌群的刺激强度、优化按摩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劳累等造成很多人的颈肩部位肌肉劳损、椎骨强直或移位,引起颈椎病甚至造成椎骨错位、压迫神经等严重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目的在于舒缓颈肩部位的功能枕、按摩枕,以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颈肩问题的症状,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进而提升生活质量,相比普通枕头,按摩枕必须在机构上更具人性化才能真正起到保健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按摩枕一般是通过设置在表面的按摩凸起来对人体颈部的穴道进行刺激按摩,这种按摩凸起结构无法转动,对人体的按摩刺激强度较低,不能实现颈部的自重牵引,按摩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枕,由人体颈部自重牵引按摩滚件转动,对颈部进行刺激按摩,以提升刺激强度、优化按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枕,包括:枕头和两个按摩滚件;
所述枕头的上部设有支撑架;
每个所述按摩滚件包括球部和滚轴,所述球部呈扁球状或球状,所述滚轴沿所述球部的中轴线穿过,所述滚轴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使所述按摩滚件能向所述枕头的左右两端转动。
优选地,两个所述按摩滚件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按摩滚件还包括一体成型的柱部,所述柱部平滑衔接在所述球部的一端,所述球部靠近所述枕头的前侧,所述柱部靠近所述枕头的后侧,所述球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柱部的直径。
优选地,两个所述按摩滚件呈“八”字形设置,两个所述球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柱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枕头整体呈扁长型,所述枕头的左右长度大于前后宽度,并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向一侧伸出。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设置在所述枕头上的凸台,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枕头的中部偏后侧。
优选地,所述枕头的四角设置为圆角。
优选地,所述枕头的边缘设置有软垫。
优选地,所述枕头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在枕头上的可转动的按摩滚件,借助人体颈部的自重来牵引按摩滚件转动,从而对颈锥和颈部肌群进行刺激按摩,能够提升按摩枕对颈部的刺激强度、优化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摩枕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按摩枕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摩枕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按摩枕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摩枕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0、枕头;11、支撑架;111、凸台;12、软垫;13、防滑垫;20、按摩滚件;21、球部;22、柱部;23、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枕,包括:枕头10和两个按摩滚件20;枕头10的上部设有支撑架11;每个按摩滚件20包括球部21和滚轴23,球部21呈扁球状或球状,滚轴23沿球部21的中轴线穿过,滚轴23架设在支撑架11上,使按摩滚件20能向枕头10的左右两端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枕头10的上部、前后侧、左右端均为日常生活中的枕头10放置的状态相对于使用者而言的方位,在枕头10的上部即人的头部通常接触的面设置了两个按摩滚件20,两个按摩滚件20能够在人体颈部自重的牵引下滚动,对颈部进行刺激按摩,为了方便对按摩滚件20进行支撑,以及为按摩滚件20的滚动提供转动空间,在枕头10上部设置了支撑架11,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架11的高度要至少大于按摩滚件20的转动半径;为了方便滚动以及在按摩时让人颈部更舒适,按摩滚件20的前端呈扁球状或者球状等圆滑无棱角的形状,使得按摩滚件20整体表面非常光滑,能够很好地贴合颈部形状,在使用时更加舒适和安全;滚轴23的两端架设在支撑架11上,将按摩滚件20支撑在支撑架11之间,使按摩滚件20始终有一半部分高出支撑架11上端所在的水平面,既不会太高,也能起到合适的按摩效果,并且左右转动的方向也完全符合人的颈部的构造,即使在睡觉时翻身也能够贴合颈部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按摩滚件20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按摩滚件20对称设置是为了在对颈部形成良好支撑作用的情况下,使二者能够正常同步转动,避免因转动方向不一致而卡住。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摩滚件20还包括一体成型的柱部22,柱部22平滑衔接在球部21的一端,球部21靠近枕头10的前侧,柱部22靠近枕头10的后侧,球部21的直径大于柱部22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按摩滚件20的后端一体成形加工有圆滑的柱部22,球部21与柱部22之间平滑衔接,使整体更顺滑,使用更舒适,另外,将高度更高且更为凸出的球部21设置在更靠近颈部下方的位置,同样是为了符合人颈部的构造,前高后低的结构与人颈部与后脑勺之间的曲线更加贴合,让用户在颈部被按摩的同时后脑勺也不会被硌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按摩滚件20呈“八”字形设置,两个球部2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柱部22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两个球部21在滚动时与人颈部的一般运动方向贴合,两个球部21之间的距离更加靠近,对颈部形成更舒适的支撑和按摩,同时“八”字形的朝向使两个球部21在转动时相对处在同一圆周上,使二者协同转动更加顺畅。此外,两个球部21之间的距离小于普通成年人后颈部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不使人的颈部落到按摩组件下面甚至被卡住,两个球部21之间的距离通常是越小越好,也越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枕头10整体呈扁长型,枕头10的左右长度大于前后宽度。支撑架11的底部设置有凸台111,凸台111位于枕头10的中部偏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枕头10的形状与常见的扁长枕头10形状大致相同,为了适应不同使用者的睡眠用枕习惯,枕头10的长度通常更长以便于人在睡眠时翻转身体,凸台111的凸起设置提升了支撑架11以及按摩滚件20的高度,使用户在使用按摩滚件20进行按摩时更舒适,另外,由于枕头10整体呈扁长型,所以其自身比较容易发生前后滚动,为了使整个按摩枕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将按摩滚件20以及支撑架11设置在枕头10中部偏后的位置,使得枕头10前侧靠近使用者肩部的位置可以被使用者的身体压住,能够很好地防止枕头1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是直接设置在方形的凸台111上,足够放置两个支撑架111并对按摩滚件20进行支撑,当然,还可以选择更为精细化的处理,将凸台111的形状开设成按摩滚件20的形状并且刚好能够容纳两个按摩滚件2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枕头10的四角设置为圆角。枕头10的边缘设置有软垫12。枕头10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1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安全,枕头10的四个角都设置成圆角,防止磕碰撞伤使用者,枕头10的底面还设置了用来防止枕头10随意移动的防滑垫13,让枕头10的稳定性更佳,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用户的皮肤被枕头10突出的边缘所划伤,在枕头10突出的边缘上包裹了一层软垫12,使枕头10在使用时更加舒适和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按摩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10)和两个按摩滚件(20);
所述枕头(10)的上部设有支撑架(11);
每个所述按摩滚件(20)包括球部(21)和滚轴(23),所述球部(21)呈扁球状或球状,所述滚轴(23)沿所述球部(21)的中轴线穿过,所述滚轴(23)架设在所述支撑架(11)上,使所述按摩滚件(20)能向所述枕头(10)的左右两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按摩滚件(20)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滚件(20)还包括一体成型的柱部(22),所述柱部(22)平滑衔接在所述球部(21)的一端,所述球部(21)靠近所述枕头(10)的前侧,所述柱部(22)靠近所述枕头(10)的后侧,所述球部(21)的直径大于所述柱部(2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按摩滚件(20)呈“八”字形设置,两个所述球部(2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柱部(22)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整体呈扁长型,所述枕头(10)的左右长度大于前后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底部设置有凸台(111),所述凸台(111)位于所述枕头的中部偏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的四角设置为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的边缘设置有软垫(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64588.0U CN219230632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按摩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64588.0U CN219230632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按摩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30632U true CN219230632U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807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64588.0U Active CN219230632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按摩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30632U (zh) |
-
2022
- 2022-12-07 CN CN202223264588.0U patent/CN2192306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142729A1 (zh) | 一种按摩椅 | |
CA2360810C (en) | Training pillow | |
CN219230632U (zh) | 一种按摩枕 | |
KR102398949B1 (ko) | 목경추안마부를 포함하는 베개 마사지기 | |
CN203195224U (zh) | 一种多功能养生枕 | |
CN204091422U (zh) | 多功能倒睡椅 | |
US20230143155A1 (en) |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erson in a Prone Position Comprising a Movable Platform | |
CN211131980U (zh) | 一种按摩运动椅 | |
CN207950136U (zh) | 一种休闲牵引座 | |
CN206687535U (zh) | 复合按摩枕头 | |
CN206534746U (zh) | 一种枕头 | |
CN216166355U (zh) | 一种放脚式午休躺椅 | |
CN208611296U (zh) | 一种按摩健身椅 | |
JP2597399Y2 (ja) | 健康座椅子 | |
CN218899089U (zh) | 一种颈椎理疗枕头 | |
CN212066277U (zh) | 一种新型床头靠背枕 | |
KR102419429B1 (ko) | 롤러회전 장치에 의한 마사지 베개 | |
CN216569133U (zh) | 一种新型办公椅底盘及办公椅 | |
CN214805777U (zh) | 牵引颈枕 | |
CN211433555U (zh) | 一种颈部牵引装置 | |
CN210902282U (zh) | 一种用于背部支撑的靠垫 | |
CN215080425U (zh) | 一种俯卧式颈腰椎一体牵引治疗床 | |
CN203507062U (zh) | 一种摇摆式脊柱保健按摩理疗床 | |
CN215899348U (zh) | 一种便于对颈部持续按摩的颈椎养护枕 | |
JP3249301U (ja) | 新型の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