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452U -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27452U CN219227452U CN202223488757.9U CN202223488757U CN219227452U CN 219227452 U CN219227452 U CN 219227452U CN 202223488757 U CN202223488757 U CN 202223488757U CN 219227452 U CN219227452 U CN 2192274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board
- heat conduction
- communication port
- radiator
- board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逆变器包括外壳、功率板、散热器和绝缘组件,外壳设置有容纳槽和连通口,连通口将容纳槽的槽底和外界连通;功率板安装于容纳槽,并且功率板覆盖连通口;散热器安装于外壳背离容纳槽的槽口的表面,并且散热器覆盖连通口背离功率板的一端,功率板与散热器抵接;绝缘组件设置于功率板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降低功率板和散热器之间产生拉弧现象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一般包括外壳、功率板和散热器,功率板和散热器均安装于外壳,并且功率板与散热器抵接,以使得散热器可以及时将功率板上的热量散发出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的方式,当光伏逆变器正常工作时,光伏逆变器的功率板中的部分区域会产生大电流电压,从而产生拉弧现象,由于功率板和散热器抵接,容易导致电弧直接打到散热器上,损坏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外壳、功率板、散热器和绝缘组件,外壳设置有容纳槽和连通口,连通口将容纳槽的槽底和外界连通;功率板安装于容纳槽,并且功率板覆盖连通口;散热器安装于外壳背离容纳槽的槽口的表面,并且散热器覆盖连通口背离功率板的一端,功率板与散热器抵接;绝缘组件设置于功率板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
可选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位于连通口的第一侧,第二绝缘件位于连通口的第二侧,连通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均设置于功率板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
可选地,绝缘组件还包括第三绝缘件和第四绝缘件,第三绝缘件和第四绝缘件均设置于功率板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并且第三绝缘件位于连通口的第三侧,第四绝缘件位于连通口的第四侧,连通口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
可选地,逆变器还包括隔离柱,隔离柱的一端安装于散热器暴露于连通口的表面,隔离柱的另一端用于抵接功率板。
可选地,散热器暴露于连通口的表面设置有螺孔,隔离柱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螺接于螺孔。
可选地,隔离柱和螺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螺孔均设置于散热器暴露于连通口的表面,一隔离柱的一端设置有一螺纹杆,一螺纹杆螺接于一螺孔。
可选地,功率板包括功率板本体和导热组件,功率板本体安装于容纳槽,并且功率板覆盖连通口,绝缘组件设置于功率板本体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导热组件安装于功率板本体暴露于连通口的表面,并且导热组件与散热器暴露于连通口的表面抵接。
可选地,导热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导热插件和导热片,安装座安装于功率板暴露于连通口的表面,安装座背离功率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导热插件与功率板本体连接,第一导热插件部分收容于第一安装槽,导热片设置于第一导热插件背离功率板本体的表面,导热片还与散热器暴露于连通口的表面抵接。
可选地,导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热插件,安装座背离功率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导热插件与功率板本体连接,第二导热插件部分收容于第二安装槽,导热片还与第二导热插件背离功率板本体的表面抵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包括上述的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功率板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设置绝缘组件,将散热器安装于外壳背离容纳槽的槽口的表面,因此,在功率板和散热器之间增加了绝缘组件,从而有利于降低功率板和散热器之间产生拉弧现象的风险,从而提高逆变器的安全性,降低散热器被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功率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功率板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壳和绝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和隔离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逆变器100包括:外壳1、功率板2、绝缘组件3和散热器4。功率板2、绝缘组件3和散热器4均安装于外壳1,绝缘组件3位于功率板2和散热器4之间,功率板2还与散热器4连接。当逆变器100在工作时,功率板2内部分区域会产生大电流电压,从而使得功率板2在这些区域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器4则用于带走功率板2产生的部分热量,避免功率板2的温度过高而导致功率板2损坏。绝缘组件3用于降低功率板2和散热器4之间产生拉弧现象的风险,有利于提高逆变器100的安全性。
对于上述的外壳1,外壳1设置有容纳槽11和连通口12。连通口12将容纳槽11的槽底与外界连通,功率板2安装于容纳槽11的槽底,并且功率板2覆盖连通口12,绝缘组件3设置于功率板2和容纳槽11的槽底之间。散热器4安装于外壳1背离容纳槽11的槽口的表面,散热器4覆盖连通口12背离功率板2的一端,并且功率板2部分穿过连通口12后与散热器4抵接,以使功率板2上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到散热器4上进行散热。
对于上述的功率板2,请参阅图1至图3,功率板2包括功率板本体21和导热组件22。功率板本体21安装于容纳槽11的槽底,并且功率板本体21覆盖连通口12,绝缘组件3设置于功率板本体21与容纳槽11的槽底之间。导热组件22安装于功率板2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导热组件22与散热器4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抵接,以便于散热器4对导热组件22进行散热。
对于上述的导热组件22,请参阅图1至图4,导热组件22包括安装座221、第一导热插件222和导热片223。安装座221安装于功率板本体21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安装座221背离功率板本体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211,第一导热插件222还包括第一导热体2221和第一引脚2222,第一引脚2222的一端与第一导热体2221连接,第一引脚2222的另一端插接于功率板本体21并且第一引脚2222通过锡焊与功率板本体21相固定。第一导热体222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2211,并且第一导热体2221凸出于第一安装槽2211,导热片223设置于第一导热体2221背离功率板本体21的表面,导热片223背离第一导热体2221的表面抵接于散热器4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通过在第一导热体2221和散热器4之间设置导热片223,可以提高第一导热体2221与散热器4之间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器4对功率板2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组件22还包括第二导热插件224,第二导热插件224包括第二导热体2241和第二引脚2242,第二引脚2242的一端与第二导热体2241连接,第二引脚2242的另一端插接于功率板本体21并且第二引脚2242通过锡焊与功率板本体21相固定。安装座221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212,第二导热体2241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212,并且第二导热体2241凸出于第二安装槽2212,导热片223还与第二导热体2241凸出于第二安装槽2212的部分连接,以使第二导热体2241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片223传输至散热器4。通过设置第二导热插件224,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器4对功率板2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片223采用陶瓷材料制作而成,陶瓷材料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以及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有效降低导热插件与散热器4之间出现拉弧现象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片223与第一导热体2221之间以及导热片223与第二导热体2241之间还设置有导热硅脂(图未示出),有利于提高第一导热体2221与导热片223之间以及导热片223与第二导热体2241之间的导热效率。
对于上述的绝缘组件3,请参阅图1、图4和图5,绝缘组件3包括第一绝缘件31、第二绝缘件32、第三绝缘件33和第四绝缘件34。第一绝缘件31、第二绝缘件32、第三绝缘件33和第四绝缘件34均设置于功率板本体21和容纳槽11的槽底之间,并且第一绝缘件31位于连通口12的第一侧,第二绝缘件32位于连通口12的第二侧,第三绝缘件33位于连通口12的第三侧,第四绝缘件34位于连通口12的第四侧,从而使得第一绝缘件31、第二绝缘件32、第三绝缘件33和第四绝缘件34共同环绕连通口12,其中,连通口12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连通口12的第三侧与第四侧相对。通过在功率板本体21和容纳槽11的槽底之间设置第一缘件、第二绝缘件32、第三绝缘件33和第四绝缘件34,即在散热器4和功率板2之间设置了第一缘件、第二绝缘件32、第三绝缘件33和第四绝缘件34,从而可以降低功率板2与散热器4之间出现拉弧现象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6和图7,逆变器100还包括隔离柱5,隔离柱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51。散热器4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设只有螺孔41,隔离柱5的螺纹杆51螺接于螺孔41,隔离柱5的另一端用于与功率板本体21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抵接,以使功率板本体21与散热器4之间保持预定的距离,有利于降低功率板本体21与散热器4之间出现拉弧现象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6和图7,隔离柱5和螺孔41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螺孔41均设置于散热器4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一隔离柱5的一端设置有一螺纹杆51,一螺纹杆51螺接于一螺孔41,以将多个隔离柱5与散热器4固定。多个隔离柱5的另一端均用于抵接功率板本体21暴露于连通口12的表面,从而进一步保证功率板本体21与散热器4之间保持预定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功率板2和容纳槽11的槽底之间设置绝缘组件3,将散热器4安装于外壳1背离容纳槽11的槽口的表面,因此,在功率板2和散热器4之间增加了绝缘组件3,从而有利于降低功率板2和散热器4之间产生拉弧现象的风险,从而提高逆变器100的安全性,降低散热器4被损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电力系统实施例,电力系统包括上述的逆变器100,对于逆变器1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置有容纳槽和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将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外界连通;
功率板,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并且所述功率板覆盖所述连通口;
散热器,安装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容纳槽的槽口的表面,并且所述散热器覆盖所述连通口背离所述功率板的一端,所述功率板与所述散热器抵接;
绝缘组件,设置于所述功率板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位于所述连通口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绝缘件位于所述连通口的第二侧,所述连通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均设置于所述功率板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组件还包括第三绝缘件和第四绝缘件,所述第三绝缘件和第四绝缘件均设置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容纳槽的槽底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绝缘件位于所述连通口的第三侧,所述第四绝缘件位于所述连通口的第四侧,所述连通口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还包括隔离柱,所述隔离柱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散热器暴露于所述连通口的表面,所述隔离柱的另一端用于抵接所述功率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暴露于所述连通口的表面设置有螺孔,所述隔离柱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接于所述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柱和螺孔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多个螺孔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暴露于所述连通口的表面,一所述隔离柱的一端设置有一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螺接于一所述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板包括功率板本体和导热组件,所述功率板本体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并且所述功率板覆盖所述连通口,所述绝缘组件设置于所述功率板本体和容纳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导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功率板本体暴露于所述连通口的表面,并且所述导热组件与所述散热器暴露于所述连通口的表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导热插件和导热片,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功率板暴露于所述连通口的表面,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功率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热插件与所述功率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插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导热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插件背离所述功率板本体的表面,所述导热片还与所述散热器暴露于所述连通口的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热插件,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功率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热插件与所述功率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插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导热片还与所述第二导热插件背离所述功率板本体的表面抵接。
10.一种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逆变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88757.9U CN219227452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88757.9U CN219227452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27452U true CN219227452U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6736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88757.9U Active CN219227452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27452U (zh) |
-
2022
- 2022-12-23 CN CN202223488757.9U patent/CN2192274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657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 |
CN109561611B (zh) | 具有隔热功能的电源供应器 | |
CN111403931A (zh) | 一种控制器 | |
CN219227452U (zh) |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 |
CN212461679U (zh) |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组装结构及车载充电机 | |
CN111405797A (zh) | 一种控制器 | |
CN218343271U (zh) | 电池包的电气集成模块、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 |
CN218827073U (zh) | 智能功率模块和具有其的设备 | |
CN217848195U (zh) | 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 |
CN105991090A (zh) | 底部三面通风及内部二极管倒置悬空的全灌胶光伏接线盒 | |
CN214705910U (zh) | 一种mos管封装结构及电动车控制器 | |
EP291523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 |
CN219085817U (zh) | 一种高散热性汽车电容器 | |
CN221710323U (zh) | 一种绝缘导热垫片、电控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9042165U (zh) | 一种电机控制器 | |
CN112713003A (zh) |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集成模块 | |
CN215991364U (zh) | 一种多个电路板的组合结构 | |
CN222126933U (zh) | Bdu装置及电池包 | |
CN216161841U (zh) | 电芯支架、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 |
CN219019403U (zh) | 一种无人机电调pcb提高电流能力及散热优化的结构 | |
CN221041252U (zh) | 一种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 |
CN222663202U (zh) | 一种大功率快充模块 | |
CN211090423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子设备 | |
CN220963151U (zh) | 接触器 | |
CN219843534U (zh) | 紧凑型变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