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199568U -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9568U
CN219199568U CN202223475810.1U CN202223475810U CN219199568U CN 219199568 U CN219199568 U CN 219199568U CN 202223475810 U CN202223475810 U CN 202223475810U CN 219199568 U CN219199568 U CN 219199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bearing
valve
pipeline
ope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58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正虎
佘远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Saifu Testing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tu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tu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tu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758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9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9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9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对承压管路上的承压阀门进行开启,所述承压阀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力不一致,所述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包括:旁通管路,其两端连通于所述承压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承压管路并联设置,所述承压管路上连通于所述旁通管路两端的两点分别为A点和B点,所述承压阀门位于A点和B点之间;阀门,其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旁通管路可以卸掉阀门一侧部分压力,减小阀体受力;并且还在阀门把手上设置连接杆,通过增加阀柄受力方式,运用杠杆原理,将更大的力作用于阀体。

Description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压阀门开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越来越普及,目前空调系统主干管阀门一般为蝶阀、截止阀或闸阀,手柄大部分为圆形手柄,当冬夏季空调系统运行时,主干管阀门起着重要的作用,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它是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具有导流、截止、调节、节流、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开启过程中,由于一侧压力过大,导致开启困难,通过阀柄无法正常开启,受力过大会损坏阀柄,还有可能由于阀门手柄原因,导致无法使出全力开闭阀门,力无法完全作用到阀体上,强行开闭阀门有可能减少阀体寿命,损坏阀体,影响水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加管道阻力,空调的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对承压管路上的承压阀门进行开启,所述承压阀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力不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包括:
旁通管路,其两端连通于所述承压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承压管路并联设置,所述承压管路上连通于所述旁通管路两端的两点分别为A点和B点,所述承压阀门位于A点和B点之间;
阀门,其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沿着承压管路的水流方向,所述A点位于所述B点的上游,且沿着水流方向,水压逐步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所述承压阀门设置有阀门手柄,所述阀门手柄设置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表面内陷形成限位卡孔,其与配套工具的卡位凸块适配,以供配套工具的卡位凸块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所述连接杆有三根,三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靠近连接,另一端朝外远离,相邻两根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1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卡孔,且所有所述限位卡孔呈直线分布,所述配套工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位凸块,所述卡位凸块的数量和所述限位卡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所述配套工具包括工具主体和卡位凸块,所述工具主体呈长条状,所述卡位凸块有多个,呈一字型排布在所述工具主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所述限位卡孔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旁通管路可以卸掉阀门一侧部分压力,减小阀体受力;并且还在阀门把手上设置连接杆,通过增加阀柄受力方式,运用杠杆原理,将更大的力作用于阀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降低阀门维修量,增加阀体使用寿命;确保循环水路运行正常,保证末端空调效果,节省空调系统耗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承压阀门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承压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配套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对承压管路100上的承压阀门200进行开启,所述承压阀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力不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包括:对承压管路100上的承压阀门200进行开启,所述承压阀门200两侧的压力不一致,所述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包括:
旁通管路300,其两端连通于所述承压管路100,所述旁通管路300与所述承压管路100并联设置,所述承压管路100上连通于所述旁通管路300两端的两点分别为A点和B点,所述承压阀门200位于A点和B点之间;
阀门400,其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300上。所述阀门400常用可以是截止阀。
上述实施方案中,在承压管路100旁边设置旁通管路300,且旁通管路300上设置有阀门400,当承压阀门200一侧压力过大时,打开旁通管路300上的阀门400,保持所述旁通管路300流通,这样旁通管路就可以起到分流作用,卸掉部分压力,然后就可以正常打开承压阀门200了。
另一实施方案中,沿着承压管路100的水流方向,所述A点位于所述B点的上游,且沿着水流方向,水压逐步减小,这样当阀门400打开之后,所述旁通管路300上的水流也是沿着平行于A到B的方向进行流动,从而起到分流分压效果。
考虑到有时候经过旁通管路300分流之后,承压阀门200的压差还是比较大,会存在阀门不容易打开的问题,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进一步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承压阀门200设置有阀门手柄500,所述阀门手柄500设置至少一个连接杆600,所述连接杆600表面内陷形成限位卡孔610,其与配套工具700的卡位凸块720适配,以供配套工具700的卡位凸块720插入。
其中,目前空调系统主干管阀门(对应本申请中的承压管路100上的承压阀门200)一般为蝶阀、截止阀或闸阀,手柄大部分为圆形手柄,在其上设置连接杆600,连接杆600上设置限位卡孔610,当对手柄受力无法正常开启阀门时,将工具插入连接杆的限位卡孔610处,利用杠杆原理开启阀门。其中,所述限位卡孔610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也就是六角孔,卡设更为稳固。
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杆600有三根,三根所述连接杆600的一端靠近连接,另一端朝外远离,相邻两根连接杆600之间的夹角为120°。这种结构下,可以根据阀门所处位置,选择不同位置的连接杆进行操作,使得操作更为方便。
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杆6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卡孔610,且所有所述限位卡孔610呈直线分布,所述配套工具7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位凸块720,所述卡位凸块720的数量和所述限位卡孔610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同时利用多个限位卡孔610和配套工具700的卡位凸块720进行限位锁定,这样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度,更好的便于后期操作打开所述承压阀门。
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配套工具700包括工具主体710和卡位凸块720,所述工具主体710呈长条状,所述卡位凸块720有多个,呈一字型排布在所述工具主体710上,这样可以减少所述工具主体710的宽度。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对承压管路上的承压阀门进行开启,所述承压阀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力不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包括:
旁通管路,其两端连通于所述承压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承压管路并联设置,所述承压管路上连通于所述旁通管路两端的两点分别为A点和B点,所述承压阀门位于A点和B点之间;
阀门,其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承压管路的水流方向,所述A点位于所述B点的上游,且沿着水流方向,水压逐步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阀门设置有阀门手柄,所述阀门手柄设置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表面内陷形成限位卡孔,其与配套工具的卡位凸块适配,以供配套工具的卡位凸块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有三根,三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靠近连接,另一端朝外远离,相邻两根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卡孔,且所有所述限位卡孔呈直线分布,所述配套工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位凸块,所述卡位凸块的数量和所述限位卡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工具包括工具主体和卡位凸块,所述工具主体呈长条状,所述卡位凸块有多个,呈一字型排布在所述工具主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阀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孔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CN202223475810.1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Active CN219199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5810.1U CN219199568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5810.1U CN219199568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9568U true CN219199568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5810.1U Active CN219199568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9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99568U (zh) 一种承压阀门开启装置
CN1884885A (zh) 对称三通球阀
CN1987292A (zh) 太阳能热水器双单流阀水满控制装置
CN2937255Y (zh) 自来水水龙头防冻装置
CN208042367U (zh) 一种智能水力模块
CN201944341U (zh) 对称球阀
CN202578629U (zh) 油井井口新型集装阀组
CN211636884U (zh) 立磨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1420867Y (zh) 单翼配流板
CN222702641U (zh) 一种多流向控制的调节阀
CN207649687U (zh) 一种可辅助压力调节的流量测量装置
CN2435593Y (zh) 双联球阀
CN201093097Y (zh) 太阳能热水器管道防冻阀
CN217958114U (zh) 一种作物淹涝胁迫试验水位监控与自动浇灌装置
CN221704513U (zh) 一种便于注水检测的新型球阀
CN222363562U (zh) 一种u型分歧管件
CN218761778U (zh) 一种卫生型微压差止回阀
CN222296992U (zh) 一种活水三通组件
CN2916296Y (zh) 一种止回阀
CN221857622U (zh) 一种插装式多通球阀
CN204006711U (zh) 一种太阳空气能真空热水器
CN203432111U (zh) 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防冻的装置
CN102817582A (zh) 一种油井套管定压放气回收装置
CN2529156Y (zh) 管道排空防冻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1003877Y (zh) 太阳能防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314

Address after: No. 38, Yangguang Jiayuan Phase II, Ranghu Road District,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000, Commercial Service Building 5

Patentee after: Daqing Saifu Testing Ser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56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tu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