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194595U -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4595U
CN219194595U CN202223204549.1U CN202223204549U CN219194595U CN 219194595 U CN219194595 U CN 219194595U CN 202223204549 U CN202223204549 U CN 202223204549U CN 219194595 U CN219194595 U CN 219194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hamber
drain line
manual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45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禹潼
施儒杰
张力伟
张骏锋
杨健康
马聪颖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2045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4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4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45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腔被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内设置有过滤筛,同时主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筛内部相连的入口管路,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开设有过流口,且第一隔板上的过流口和第二隔板上的过流口分别位于主箱体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腔内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同时第三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液位视窗,同时在主箱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三腔相连通的排油管路、手动泄油管路、排水管路和手动泄水管路,所述手动泄油管路和手动泄水管路上均设置有手动阀,所述排水管路上则设置有电磁阀。

Description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领域,特别是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运输及海洋石油开采规模的增加,海上溢油事故时有发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然而目前应对溢油的应急装备还处于一种相对落后和缺乏的状态。
溢油回收的过程一般是先使用围油栏将溢油集中,然后借助撇油器和吸油泵将溢油输送到船上。但是输送到船上的污油一般是油水混合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海水,如果不进行油水分离直接输送至船舱,无疑降低了船舱的利用率。这些油水混合物经过溢油收集船输送到岸上以后还需要先进行油水分离,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净化处理,费时费力,进一步增加了污油处理周期和成本。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在海上直接进行油水分离操作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高效、快速、大通量地实现油水分离操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1的内腔被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隔为第一腔4、第二腔5和第三腔6,所述第一腔4内设置有过滤筛7,同时主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筛7内部相连的入口管路8,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均开设有过流口9,且第一隔板2上的过流口9和第二隔板3上的过流口9分别位于主箱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腔6内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10和下液位传感器11,同时第三腔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液位视窗(12),同时在主箱体1上还设置有与第三腔6相连通的排油管路13、手动泄油管路14、排水管路15和手动泄水管路16,所述手动泄油管路14和手动泄水管路16上均设置有手动阀17,所述排水管路15上则设置有电磁阀18,
所述的上液位传感器10和下液位传感器11均为射频导纳液位开关传感器,且上液位传感器10低于排油管路13的下边沿,而下液位传感器11则高于排水管路15的上边沿,所述手动泄油管路14低于排油管路13,所述排水管路15低于手动泄油管路14,所述手动泄水管路16低于排水管路15,
与主箱体1相配有上盖21,所述上盖21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筛7上方的检查窗口,检查窗口处配置有检查盖22,在上盖21和检查盖22上均设置有吊耳19,同时上盖21上还开设有排气口20。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溢油回收过程中所使用的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能够让油水混合物经过过滤、沉淀、分层后,将上层的油和下层的水分别排出,从而实现油水的自动分离,整个分离过程简单、易行,且分离通量较大,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大量的油水分离操作,从而提高了海上油水分离的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岸上油水处理的时间和成本。并且这种装置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块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主箱体1,这个主箱体1的内腔被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隔为第一腔4、第二腔5和第三腔6,所述第一腔4内设置有过滤筛7,同时主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筛7内部相连的入口管路8,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均开设有过流口9,且第一隔板2上的过流口9和第二隔板3上的过流口9分别位于主箱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腔6内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10和下液位传感器11,同时第三腔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液位视窗12,同时在主箱体1上还设置有与第三腔6相连通的排油管路13、手动泄油管路14、排水管路15和手动泄水管路16,所述手动泄油管路14和手动泄水管路16上均设置有手动阀17,所述排水管路15上则设置有电磁阀18,
所述的上液位传感器10和下液位传感器11均为射频导纳液位开关传感器,且上液位传感器10低于排油管路13的下边沿,而下液位传感器11则高于排水管路15的上边沿,所述手动泄油管路14低于排油管路13,所述排水管路15低于手动泄油管路14,所述手动泄水管路16低于排水管路15,
与主箱体1相配有上盖21,所述上盖21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筛7上方的检查窗口,检查窗口处配置有检查盖22,在上盖21和检查盖22上均设置有吊耳19,同时上盖21上还开设有排气口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海面上出现了溢油事故,需要将漂浮在海面上的油回收时,利用船载的泵体将油水混合物泵送到本装置的主箱体1中,具体说是将油水混合物直接泵送到入口管路8处,油水混合物会通过入口管路8进入过滤筛7中,并在此处进行过滤,油水混合物中的一些固态杂质会被截留在过滤筛7处,除去了固态杂质的油水混合物会下落到过滤筛7下方的第一腔4中,并通过开设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的过流口9流入到第三腔6中,由于第一隔板2上的过流口9和第二隔板3上的过流口9分别位于主箱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即油水混合物在从第一腔4经过第二腔5进入第三腔6的过程中,其流动的轨迹是蛇形的,这种结构能够防止进入第三腔6中的油水混合物对第三腔6中的混合液体造成冲击,保证第三腔6中的油水混合物始终处于平稳、无波动的状态,这样更加有利于第三腔6中的油水混合物自然分层;
设置在第三腔6中的上液位传感器10和下液位传感器11均为射频导纳液位开关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中的探头位于空气和油中时,无电压信号输出,当探头置于水中时,有电压信号输出;也就是说它能够直接检测分层后的油水混合物中的水位高低;
第三腔6中的油水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自然分层,油在上层、水在下层,而随着油水混合物的不断增多,油层和水层也逐渐升高,当油的液面达到排油管路13的高度时,最上层的油便会自动通过常开的排油管路13排出,连接在排油管路13上的管路便会将油导入到油收集容器中进行储存;
当油水界面接触到下液位传感器11时,下液位传感器11输出电压信号给船载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便会控制排水管路15上的电磁阀18半开,排水管路15开始排水,水位下降;如果油水界面接触到上液位传感器10,上液位传感器10输出电压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便会控制排水管路15上的电磁阀18全开,排水管路15快速排水,水位快速下降;这种设计通过两个存在高度差的液位传感器来保证油水界面始终处于两个传感器之间的高度范围内,电磁阀18不必处于频繁开闭的状态,从而降低了本装置的故障率,提高了可靠性;
如果仅采用一个液位传感器,当进水量小于出水口排量时,油水界面会迅速降低,电磁阀18需要随即关闭,因此会出现频繁启停,从而降低了电磁阀18的使用寿命;而当进水量大于出水口排量时,油水界面上升到出油口时会有海水进入出油口,则达不到油水分离目的。
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液位视窗12从侧向观察第三腔6中的水位,还可以打开检查盖22,观察过滤筛7内的情况,并通过检查窗口将过滤筛7内的固态杂质清除;
需要将主箱体1中的所有液体全部排放出去以对主箱体1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则可以首先打开手动泄油管路14上的手动阀17,将上层的油排出,然后打开手动泄水管路16上的手动阀17,将残留的油水混合物排出即可。

Claims (1)

1.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1)的内腔被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隔为第一腔(4)、第二腔(5)和第三腔(6),所述第一腔(4)内设置有过滤筛(7),同时主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筛(7)内部相连的入口管路(8),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均开设有过流口(9),且第一隔板(2)上的过流口(9)和第二隔板(3)上的过流口(9)分别位于主箱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腔(6)内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10)和下液位传感器(11),同时第三腔(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液位视窗(12),同时在主箱体(1)上还设置有与第三腔(6)相连通的排油管路(13)、手动泄油管路(14)、排水管路(15)和手动泄水管路(16),所述手动泄油管路(14)和手动泄水管路(16)上均设置有手动阀(17),所述排水管路(15)上则设置有电磁阀(18),
所述的上液位传感器(10)和下液位传感器(11)均为射频导纳液位开关传感器,且上液位传感器(10)低于排油管路(13)的下边沿,而下液位传感器(11)则高于排水管路(15)的上边沿,所述手动泄油管路(14)低于排油管路(13),所述排水管路(15)低于手动泄油管路(14),所述手动泄水管路(16)低于排水管路(15),
与主箱体(1)相配有上盖(21),所述上盖(21)上开设有位于过滤筛(7)上方的检查窗口,检查窗口处配置有检查盖(22),在上盖(21)和检查盖(22)上均设置有吊耳(19),同时上盖(21)上还开设有排气口(20)。
CN202223204549.1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9194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4549.1U CN219194595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4549.1U CN219194595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4595U true CN219194595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454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9194595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4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7826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106277183B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2247825U (zh) 水面油污搜集装置
CN209338259U (zh) 船舶发动机尾气洗涤水处理系统
CN207760086U (zh) 一种主动集油式船舶用油水分离器
CN209039119U (zh) 一种污油回收装置
CN201834182U (zh) 浮油清理船
CN219194595U (zh) 一种溢油回收油水分离装置
CN207468255U (zh) 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
CN106075965A (zh) 滗水式废泥水回收池
CN207131515U (zh) 燃油滤清器及使用该滤清器的燃油双联滤油器、油路系统
CN201543330U (zh) 冲砂液处理橇
CN105442513B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
CN203529976U (zh) 油水分离器
CN213060287U (zh) 一种雨水隔油应急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5205796U (zh) 回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
CN105239546B (zh) 回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
CN116554938A (zh) 一种混输强排气液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8244169U (zh) 船舶油渣处理装置
CN201873552U (zh) 带浮油收集系统的油脂分离器
CN201175596Y (zh) 自动油水分离机
CN201775984U (zh) 两液分离装置
CN200985288Y (zh) 一体式船用油水分离器
CN210599083U (zh) 一种负压全自动排渣放水器
CN104164859B (zh) 一种浮油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