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955U - 电源分配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源分配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80955U CN219180955U CN202320182134.4U CN202320182134U CN219180955U CN 219180955 U CN219180955 U CN 219180955U CN 202320182134 U CN202320182134 U CN 202320182134U CN 219180955 U CN219180955 U CN 2191809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 circuit board
- fuse
- column
- faste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分配单元。一种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继电器和熔断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线路板,所述继电器与线路板电连接并固定在线路板上,所述熔断器设置在壳体另一侧,所述壳体内嵌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一端与熔断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柱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采用导线便可以实现熔断器与继电器的电连接的优点,能消除线路干扰的隐患,并避免线束安装错误的问题产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分配单元。
背景技术
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电源分配单元)是为电气设备提供电力分配而设计的产品,拥有不同的功能、安装方式和不同插位组合的多种系列规格,能为不同的电源环境提供适合的分配解决方案。
电源分配单元包括继电器和熔断器等部件,在设计过程中,大电流回路中由铜排进行连接(如电池,MCU,快充回路),而小电流回路中,大多都是由线束进行继电器与熔断器的电连接,线束过多,在整体布局中会显得空间不足,线束过乱,与铜排之间得摩擦也会存在线束破皮的风险,且线束安装易错,使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191105769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PDU结构,包括PCB板、继电器、熔断器、隔电板及插接部件,继电器、隔电板及插接部件设置在PCB板上,熔断器设置在隔电板内并与PCB板焊接,插接部件包括PDU插座及插接头,PDU插座通过端口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插接头与PDU插座相匹配,PDU插座及所述插接头将电路板和其他电路元器件稳定连接形成特定的电源分配模块。其中,PCB板包括外表层、线束,线束埋设在外表层内,外表层上开设有继电器接口、端口接口、隔电板接口及熔断器接口,继电器插设在继电器接口内并与线束接触,插接部件的引脚插设在端口接口内并与线束接触,隔电板插设在隔电板接口上,熔断器的引脚插设在熔断器接口内并与线束接触。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线束隐藏在PCB板内,然后将熔断器和继电器设置在PCB板上,以实现熔断器与继电器间的电连接,消除线路干扰的隐患,并避免线束安装错误的问题产生,但存在工艺要求更高,部件与导线间电连接更麻烦,设计和生产成本大大增高,生产装配更麻烦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线束进行熔断器与继电器电连接,且能降低生产装配成本的电源分配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继电器和熔断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线路板,所述继电器与线路板电连接并固定在线路板上,所述熔断器设置在壳体另一侧,所述壳体内嵌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一端与熔断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柱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电柱以代替常规导线,只要完成线路板与壳体的固定、熔断器与壳体的固定,即可使导电柱与熔断器及线路板电连接,不需导线以实现熔断器与线路板上的继电器的电连接,能减少导线数量,以尽可能地减少导线与用于与产品用电单元连接负极铜排的电连接,消除线路干扰的隐患,并避免线束安装错误的问题产生。
其中,导电柱与壳体的连接固定,比线路板上进行导线的隐藏所要求的工艺要求更低,还不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导线与各种接口的电连接,能大大降低设计、生产和装配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和熔断器是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即可实现空间层叠利用,不需要都安装在线路板上,水平方向上占用的空间更小;同时,壳体上还可以进行其它零部件的安装,并便于拿取装配,能实现模块化。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柱端部配合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具有限位端,所述紧固件与导电柱固定并使所述线路板被限制在紧固件的限位端与导电柱之间;和/或所述熔断器具有用于与导电柱电连接的导电部,所述紧固件与导电柱固定并使所述导电部被限制在紧固件的限位端与导电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只需要进行紧固件的装配,即可实现线路板、壳体及导电部的装配固定,同时还可以实现线路板与熔断器间的电连接,能使生产操作装配更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柱具有轴向贯穿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内壁与紧固件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线路板或导电部设有供所述紧固件具有外螺纹结构的一端通过的通过孔。
导电柱具有配合孔,线路板和导电部设有通过孔,只需要孔与孔对准,然后在进行紧固件的螺纹配合,即可同时实现电连接及装配固定,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操作难度。
作为优选,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导电薄片,所述导电柱端面与所述导电薄片接触并电连接。
通过设置面积更大的导电薄片,以便于导电柱与线路板间的电接触面积,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其中,导电薄片可采用铜箔,可通过现有任意一种方式将铜箔焊接固定在线路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继电器并向一侧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开口处。
上述设置能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空间体积更小,更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其中,继电器位于容纳腔内,容纳腔开口处设置线路板,能提高对继电器的保护效果;同时,熔断器位于容纳腔外,便于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柱外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壳体具有伸入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部;所述定位槽呈环形。
可以通过在导电柱外侧注塑的方式以得到内嵌有导电柱的塑料壳体内,生产工艺要求较低。其中,定位槽的设置以用于避免导电柱与壳体间发生脱离,且环形的定位槽能进一步提高导电柱与壳体间的固定效果,进一步避免导电柱脱离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接电柱,所述接电柱一端与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接电柱形状结构与导电柱形状结构相同,且所述接电柱另一端螺纹配合有接电螺栓,所述接电螺栓和熔断器位于壳体同一侧。
不仅熔断器与继电器间可采用导电柱进行电连接,也可以将线路板与接电螺栓间采用与导电柱结构相同的接电柱进行电连接,进一步减少线束的连接,进一步避免线束安装错误。同时接电螺栓和熔断器位于壳体同一侧,能使本实用新型的负极铜排和正极导线位于相同高度,便于后续的装配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采用导线便可以实现熔断器与继电器的电连接的优点,能消除线路干扰的隐患,并避免线束安装错误的问题产生;减少了导线与其它部件电连接的操作,且只需要孔与孔对准再进行紧固件的安装,能使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更为方便,降低生产操作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水平方向上空间占用更低,便于实现模块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柱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电柱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设置有三个熔断器2,壳体1设有向另一侧开口的容纳腔11,容纳腔内设置有继电器3,容纳腔11的开口处设置有线路板4,继电器3的引脚电连接在线路板4上并实现继电器3与线路板4的固定。其中,三个熔断器2卡设在壳体1的卡座21上,三个熔断器2一端通过铜片13接电源正极,三个熔断器2另一端通过导电部22及导电柱5与线路板4电连接。
由图2所示,导电柱5嵌设在壳体1内部,导电柱5一端用于与熔断器2电连接,导电柱5另一端用于与线路板4电连接。通过注塑的方式以使导电柱5设置在壳体1,本实施例的导电柱5为铜柱,且导电柱5外壁上具有环形的定位槽,注塑完成后,壳体具有伸入定位槽内的定位部12。
导电柱5呈中空柱状结构以具有轴向贯穿的配合孔51,导电柱5两端均配合有紧固件52,紧固件52具有限位端521,配合孔51内壁与紧固件52偏离限位端521处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线路板4和导电部22均设有供紧固件具有外螺纹结构的一端通过的通过孔。
壳体1一侧的紧固件穿过线路板4的通过孔后与导电柱螺纹固定并使线路板4被限制在紧固件的限位端521与导电柱5之间,壳体1另一侧的紧固件穿过导电部22的通过孔后与导电柱另一端螺纹固定并使导电部22被限制在紧固件的限位端521与导电柱4之间。其中,本实施例的线路板4上设有铜制的导电薄片(图中未画出),当线路板4与壳体1固定后,导电柱5端面与导电薄片接触并电连接。
由图1和图3所示,壳体1上还设有接电柱6,本实施例的接电柱6形状结构大小材质均与导电柱5相同,接电柱6一端与线路板4电连接,接电柱6另一端螺纹配合有接电螺栓61,接电螺栓61和熔断器2位于壳体1同一侧,接电螺栓61与接电柱6螺纹配合并用于负极铜排的固定及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源分配单元在使用时,电池电流从铜片13进来,过熔断器2,然后从熔断器2另外侧的导电柱5到线路板4上的继电器端3,然后从线路板4上的铜箔到接电柱6,最后通过接电螺栓62及负极铜排往外给用电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采用导线便可以实现熔断器与继电器的电连接的优点,能消除线路干扰的隐患,并避免线束安装错误的问题产生;减少了导线与其它部件电连接的操作,且只需要孔与孔对准再进行紧固件的安装,能使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更为方便,降低生产操作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水平方向上空间占用更低,便于实现模块化的优点。
Claims (7)
1.一种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继电器和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线路板,所述继电器与线路板电连接并固定在线路板上,所述熔断器设置在壳体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嵌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一端与熔断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柱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端部配合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具有限位端,所述紧固件与导电柱固定并使所述线路板被限制在紧固件的限位端与导电柱之间;和/或所述熔断器具有用于与导电柱电连接的导电部,所述紧固件与导电柱固定并使所述导电部被限制在紧固件的限位端与导电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具有轴向贯穿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内壁与紧固件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线路板或导电部设有供所述紧固件具有外螺纹结构的一端通过的通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导电薄片,所述导电柱端面与所述导电薄片接触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继电器并向一侧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外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壳体具有伸入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部;所述定位槽呈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接电柱,所述接电柱一端与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接电柱形状结构与导电柱形状结构相同,且所述接电柱另一端螺纹配合有接电螺栓,所述接电螺栓和熔断器位于壳体同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2134.4U CN219180955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电源分配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2134.4U CN219180955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电源分配单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80955U true CN219180955U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667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82134.4U Active CN219180955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电源分配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80955U (zh) |
-
2023
- 2023-02-10 CN CN202320182134.4U patent/CN2191809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0130A (zh) | 铜镍导电片及具有铜镍导电片的动力电池箱 | |
CN219180955U (zh) | 电源分配单元 | |
CN108513466B (zh)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
CN219107800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包 | |
CN219476774U (zh) | 集成式ccs组件及电池包 | |
CN217983586U (zh) | 汇流排引出端固定结构及电池组 | |
CN109600056B (zh) | 基于螺旋连接结构的电源系统 | |
CN212517080U (zh) | 断路器的线路板组件以及断路器 | |
CN209103505U (zh) | 一种集中器 | |
CN215419980U (zh) | 一种电机控制装置的装配结构 | |
CN219046345U (zh) | 一种带充电电源的插座 | |
CN220066321U (zh) | 一种集成排插 | |
CN215184565U (zh) | 接地导体结构、驱动板以及洗衣机 | |
CN210272929U (zh) | 一种电芯连接器及电芯管理控制器 | |
CN222563541U (zh) | 双电池供电装置和电子门锁 | |
CN222621274U (zh) | 电路板连接结构、服务器电源及服务器供电系统 | |
CN212114160U (zh) | 智能错位五孔插座 | |
CN214100156U (zh) | 一种电力终端 | |
CN214843301U (zh) | 一种带有霍尔传感器的储能电感 | |
CN113028309A (zh) | 灯模块 | |
CN221428032U (zh) | 一种可改变连接方向的接线端子 | |
CN220341633U (zh) | 电源连接器、电源盒组件及led显示装置 | |
CN219936963U (zh) | 塑壳断路器及具有该塑壳断路器的配电系统 | |
TWI739564B (zh) | 電源供應裝置及其端子座 | |
CN220934408U (zh) | 一种电路板插拔式接线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