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564U - 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72564U CN219172564U CN202223287224.4U CN202223287224U CN219172564U CN 219172564 U CN219172564 U CN 219172564U CN 202223287224 U CN202223287224 U CN 202223287224U CN 219172564 U CN219172564 U CN 2191725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assembly
- locking
- saddle
-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包括座柱、安装座、锁紧组件、座体、支架组件及反光板,安装座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装配端,固定端的底部与座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装配端在其顶面凹设有供锁紧组件装入的装配槽,并在装配槽的中心设有贯通到装配端底面的通孔,供座体能够拆装地安装在锁紧组件上,并通过第一螺栓从下向上地依次穿入到通孔与锁紧组件内,第一螺栓与锁紧组件相配合,对座体锁紧固定;装配端在其远离固定端的一面的下部形成有斜装面,支架组件的一端安装在座柱上,另一端安装在斜装面上,反光板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支架组件上。本实用新型在座体损坏或反光板损坏时,仅需更换座体或反光板即可,更换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以人力踩踏脚踏板驱动的小型陆上车辆,通常是双轮,但也有三轮,它可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也可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自行车车座是自行车上极为重要的部件,部分的自行车车座包括座柱、固设在座柱顶端的座体以及固定在座体末端的反光板,供座柱的底端穿入并固定到自行车车架的座管内。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座柱没有损坏,却容易因座体损坏或反光板损坏,而需要将整个自行车车座更换,更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包括座柱、安装座、锁紧组件、座体、支架组件及反光板,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装配端,固定端的底部与座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装配端在其顶面凹设有供所述锁紧组件装入的装配槽,并在装配槽的中心设有贯通到装配端底面的通孔,供所述座体能够拆装地安装在锁紧组件上,并通过第一螺栓从下向上地依次穿入到通孔与锁紧组件内,第一螺栓与锁紧组件相配合,对座体锁紧固定;装配端在其远离固定端的一面的下部形成有斜装面,所述支架组件的一端安装在座柱上,另一端安装在斜装面上,所述反光板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支架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座体,包括鞍座主体及安装在鞍座主体底部的减震坐弓;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下锁座、上锁座以及锁紧块,所述下锁座的底部形状与装配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锁座的顶部两侧各凹设有第一锁紧槽,所述上锁座的底部两侧各对应一第一锁紧槽凹设有一第二锁紧槽,供减震坐弓的两根侧弓臂分别装入在两组对应的第一锁紧槽与第二锁紧槽之间;所述下锁座与上锁座的中心均对应通孔形成有穿入口,所述锁紧块设置在上锁座的穿入口正上方,供第一螺栓从下向上地依次穿入到通孔、下锁座与上锁座的穿入口后,锁紧块能够沿第一螺栓上下活动地设置在第一螺栓上,并以锁紧块抵压上锁座,将减震坐弓的两根侧弓臂锁紧在上锁座与下锁座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上锁座的顶部凹设有与锁紧块的底部形状对应的定位槽,以便于锁紧块抵压上锁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扣环,所述扣环形成有对应地套设在座柱上的环形段以及分别一体连接在环形段的两端上的固定臂及连接臂,所述固定臂与连接臂均朝向装配端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连接臂的延伸长度长于固定臂,所述连接臂邻近环形段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紧扣孔,所述固定臂上开设有与第一紧扣孔对应的第二紧扣孔,供第二螺栓螺接第一紧扣孔与第二紧扣孔,将环形段紧扣固定在座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立架、固设在立架顶部的斜角架以及在立架朝向扣环的一面的底部延伸形成的铰接臂,供所述铰接臂与连接臂的另一端铰接,并绕铰接点,使斜角架的上端板与斜装面抵贴后,通过两根第三螺栓分别连接斜角架的上端板与斜装面的两侧,将斜角架固定在斜装面上;所述反光板能够拆装地安装在立架远离扣环的一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反光板的后端设有连接螺杆,供反光板安装在立架远离扣环的一面上时,连接螺杆穿入立架并穿出到立架朝向扣环的一面,通过在连接螺杆的穿出端上安装固定螺母,将反光板固定在立架远离扣环的一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通过锁紧组件将座体可拆装地安装以及通过支架组件将反光镜可拆装地安装,从而在座体损坏或反光板损坏时,仅需更换座体或反光板即可,更换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锁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支架组件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包括座柱10、安装座20、锁紧组件30、座体40、支架组件50及反光板60,所述安装座20的一端为固定端21,另一端为装配端22,固定端21的底部与座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装配端22在其顶面凹设有供所述锁紧组件30装入的装配槽23,并在装配槽23的中心设有贯通到装配端22底面的通孔,供所述座体40能够拆装地安装在锁紧组件30上,并通过第一螺栓71从下向上地依次穿入到通孔与锁紧组件30内,第一螺栓71与锁紧组件30相配合,对座体40锁紧固定;装配端22在其远离固定端21的一面的下部形成有斜装面221,所述支架组件50的一端安装在座柱10上,另一端安装在斜装面221上,所述反光板60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支架组件50上。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40,包括鞍座主体41及安装在鞍座主体41底部的减震坐弓42;所述锁紧组件30,包括下锁座31、上锁座32以及锁紧块33,所述下锁座31的底部形状与装配槽23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锁座31的顶部两侧各凹设有第一锁紧槽311,所述上锁座32的底部两侧各对应一第一锁紧槽311凹设有一第二锁紧槽321,供减震坐弓42的两根侧弓臂分别装入在两组对应的第一锁紧槽311与第二锁紧槽321之间;所述下锁座31与上锁座32的中心均对应通孔形成有穿入口,所述锁紧块33设置在上锁座32的穿入口正上方,供第一螺栓71从下向上地依次穿入到通孔、下锁座31与上锁座32的穿入口后,锁紧块33能够沿第一螺栓71上下活动地设置在第一螺栓71上,并以锁紧块33抵压上锁座32,将减震坐弓42的两根侧弓臂锁紧在上锁座32与下锁座31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锁座32的顶部凹设有与锁紧块33的底部形状对应的定位槽322,以便于锁紧块33抵压上锁座32。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50,包括扣环51以及安装架52,所述扣环51形成有对应地套设在座柱10上的环形段511以及分别一体连接在环形段511的两端上的固定臂512及连接臂513,所述固定臂512与连接臂513均朝向装配端22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连接臂513的延伸长度长于固定臂512,所述连接臂513邻近环形段5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紧扣孔501,所述固定臂512上开设有与第一紧扣孔501对应的第二紧扣孔502,供第二螺栓72螺接第一紧扣孔501与第二紧扣孔502,将环形段511紧扣固定在座柱10上;所述安装架52设有立架521、固设在立架521顶部的斜角架522以及在立架521朝向扣环51的一面的底部延伸形成的铰接臂523,供所述铰接臂523与连接臂513的另一端铰接,并绕铰接点,使斜角架522的上端板与斜装面221抵贴后,通过两根第三螺栓73分别连接斜角架522的上端板与斜装面221的两侧,将斜角架522固定在斜装面221上;所述反光板60能够拆装地安装在立架521远离扣环51的一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60的后端设有连接螺杆74,供反光板60安装在立架521远离扣环51的一面上时,连接螺杆74穿入立架521并穿出到立架521朝向扣环51的一面,通过在连接螺杆74的穿出端上安装固定螺母,将反光板60固定在立架521远离扣环51的一面上。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的使用方法,如下:当座体40损坏时,将锁紧块33从第一螺栓71上拆出,从而能够将座体40的减震坐弓42从上锁座32与下锁座31之间取出,从而更换已损坏的座体40;当反光板60损坏时,将固定螺母从连接螺杆74的穿出端上拆出,从而能够将反光板60从立架521上取出,从而更换已损坏的反光板6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通过锁紧组件30将座体40可拆装地安装以及通过支架组件50将反光镜可拆装地安装,从而在座体40损坏或反光板60损坏时,仅需更换座体40或反光板60即可,更换成本低。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柱(10)、安装座(20)、锁紧组件(30)、座体(40)、支架组件(50)及反光板(60),所述安装座(20)的一端为固定端(21),另一端为装配端(22),固定端(21)的底部与座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装配端(22)在其顶面凹设有供所述锁紧组件(30)装入的装配槽(23),并在装配槽(23)的中心设有贯通到装配端(22)底面的通孔,供所述座体(40)能够拆装地安装在锁紧组件(30)上,并通过第一螺栓(71)从下向上地依次穿入到通孔与锁紧组件(30)内,第一螺栓(71)与锁紧组件(30)相配合,对座体(40)锁紧固定;装配端(22)在其远离固定端(21)的一面的下部形成有斜装面(221),所述支架组件(50)的一端安装在座柱(10)上,另一端安装在斜装面(221)上,所述反光板(60)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支架组件(5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40),包括鞍座主体(41)及安装在鞍座主体(41)底部的减震坐弓(42);所述锁紧组件(30),包括下锁座(31)、上锁座(32)以及锁紧块(33),所述下锁座(31)的底部形状与装配槽(23)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锁座(31)的顶部两侧各凹设有第一锁紧槽(311),所述上锁座(32)的底部两侧各对应一第一锁紧槽(311)凹设有一第二锁紧槽(321),供减震坐弓(42)的两根侧弓臂分别装入在两组对应的第一锁紧槽(311)与第二锁紧槽(321)之间;所述下锁座(31)与上锁座(32)的中心均对应通孔形成有穿入口,所述锁紧块(33)设置在上锁座(32)的穿入口正上方,供第一螺栓(71)从下向上地依次穿入到通孔、下锁座(31)与上锁座(32)的穿入口后,锁紧块(33)能够沿第一螺栓(71)上下活动地设置在第一螺栓(71)上,并以锁紧块(33)抵压上锁座(32),将减震坐弓(42)的两根侧弓臂锁紧在上锁座(32)与下锁座(3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座(32)的顶部凹设有与锁紧块(33)的底部形状对应的定位槽(322),以便于锁紧块(33)抵压上锁座(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50),包括扣环(51),所述扣环(51)形成有对应地套设在座柱(10)上的环形段(511)以及分别一体连接在环形段(511)的两端上的固定臂(512)及连接臂(513),所述固定臂(512)与连接臂(513)均朝向装配端(22)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连接臂(513)的延伸长度长于固定臂(512),所述连接臂(513)邻近环形段(5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紧扣孔(501),所述固定臂(512)上开设有与第一紧扣孔(501)对应的第二紧扣孔(502),供第二螺栓(72)螺接第一紧扣孔(501)与第二紧扣孔(502),将环形段(511)紧扣固定在座柱(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50),包括安装架(52),所述安装架(52)设有立架(521)、固设在立架(521)顶部的斜角架(522)以及在立架(521)朝向扣环(51)的一面的底部延伸形成的铰接臂(523),供所述铰接臂(523)与连接臂(513)的另一端铰接,并绕铰接点,使斜角架(522)的上端板与斜装面(221)抵贴后,通过两根第三螺栓(73)分别连接斜角架(522)的上端板与斜装面(221)的两侧,将斜角架(522)固定在斜装面(221)上;所述反光板(60)能够拆装地安装在立架(521)远离扣环(51)的一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60)的后端设有连接螺杆(74),供反光板(60)安装在立架(521)远离扣环(51)的一面上时,连接螺杆(74)穿入立架(521)并穿出到立架(521)朝向扣环(51)的一面,通过在连接螺杆(74)的穿出端上安装固定螺母,将反光板(60)固定在立架(521)远离扣环(51)的一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7224.4U CN219172564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7224.4U CN219172564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72564U true CN219172564U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667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87224.4U Active CN219172564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72564U (zh) |
-
2022
- 2022-12-07 CN CN202223287224.4U patent/CN2191725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11280A (en) | Bicycle brake and derailleur mount | |
AU2003261556B2 (en) | Windscreen Device for Motorcycle | |
US10252763B2 (en) | Seatpost with connecting mount and connecting mount for the same | |
CN219172564U (zh) | 一种自行车的改进型车座单元 | |
US20100232170A1 (en) | Headlight of motorcycle | |
CN1754749A (zh) | 二轮摩托车的车把罩装置 | |
JP2001247074A (ja) | ブラケット装置 | |
CN1376608A (zh) | 两轮摩托车的踏板构造 | |
CN218559069U (zh) | 把立盖组件 | |
CN219687501U (zh) | 一种铰链式可拆装的摩托车前照灯支架结构 | |
PL424613A1 (pl) | Rower dwukołowy o zmiennej konfiguracji | |
CN218085832U (zh) | 一种易于安装的摩托车吸塑挡风板 | |
CN201102605Y (zh) | 越野摩托车车架 | |
CN219096903U (zh) | 立管配件固定结构 | |
CN216185650U (zh) |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自行车前车灯 | |
CN222663646U (zh) | 一种可灵活调节的自行车鞍座 | |
CN220332846U (zh) | 一种车架加强型前脚踏支架结构 | |
CN221024021U (zh) | 一种自行车后勾爪组件 | |
CN218431441U (zh) | 一种轻量化一体式挡泥板及支架装置 | |
CN216034831U (zh) | 一种摩托车 | |
CN221236541U (zh) | 一种易拆卸的金属围栏 | |
CN219172559U (zh) | 一种集成模块化的可调节式通用单支梯 | |
CN220465671U (zh) | 一种电动车光伏新能源支架安装结构 | |
CN222247473U (zh) | 一种带照明功能的自行车车筐 | |
CN220281548U (zh) | 一种便于检修的自行车鞍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