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168833U -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 Google Patents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8833U
CN219168833U CN202223606280.XU CN202223606280U CN219168833U CN 219168833 U CN219168833 U CN 219168833U CN 202223606280 U CN202223606280 U CN 202223606280U CN 219168833 U CN219168833 U CN 219168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de
cavity
hol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62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树奥
顾成言
张建昌
曾国亳
曹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62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8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8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8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红外板组件包括:基板;发热层,发热层设在基板上;电极片,电极片设在发热层的相对两侧;电极,电极设在基板上,电极的一部分穿过电极片;端子,端子设在电极片上,端子为绝缘材料件,端子内形成有腔室,电极的穿过电极片的部分伸入腔室内,腔室内设有绝缘胶层,端子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将电极处连接的导线导出腔室。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板组件,能够对导线和电极连接位置处进行绝缘和密封,有效防止端子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对电极进行腐蚀。同时还能够提高端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处受到损坏。

Description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烘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不设置导线端子,导线与电极的连接位置通常直接裸露在外,对连接位置没有进行绝缘和密封,容易造成漏电以及电极被水肥或其他杂质腐蚀等问题。或者,在导线和电极的连接位置处采用端子进行简单遮盖,同样连接位置处的密封和绝缘较差,导线能够承受的拉力较小,长期使用过程中,端子处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线与电极连接位置处存在绝缘和密封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板组件,包括:基板;发热层,所述发热层设在所述基板上;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在所述发热层的相对两侧;电极,所述电极设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极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电极片;端子,所述端子设在所述电极片上,所述端子为绝缘材料件,所述端子内形成有腔室,所述电极的穿过所述电极片的部分伸入所述腔室内,所述腔室内设有绝缘胶层,所述端子上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将所述电极处连接的导线导出所述腔室。
可选地,所述端子还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导入所述绝缘胶层。
可选地,所述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配合构造成阶梯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处形成倒角。
可选地,所述端子的形状为柱状,所述端子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端子为陶瓷端子,所述绝缘胶层为陶瓷胶。
可选地,所述绝缘胶层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为无机胶,所述第一胶层靠近所述基板,所述第二胶层为有机胶,所述第二胶层远离所述基板。
可选地,所述电极与所述端子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涂布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板组件,设置有端子,端子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基板上的电极可以穿过电极片伸入端子内,接入电极的导线可以从腔室内穿过第一通孔,腔室设置有绝缘胶层,通过端子以及端子内的绝缘胶层对导线和电极连接位置处进行绝缘和密封,有效防止端子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对电极进行腐蚀。同时通过在导线和电极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端子和绝缘胶层,能够提高端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处受到损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红外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红外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红外板组件100;
基板10;
发热层20;
电极片30;
电极40;
绝缘层50;
端子60;第一本体61;第二本体62;第一通孔63;第二通孔64;绝缘胶层65;倒角66。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若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涉及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涉及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板组件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板组件100包括基板10、发热层20、电极片30、电机和端子60。
具体而言,发热层20设在基板10上,电极片30设在发热层20的相对两侧。电极40设在基板10上,电极40的一部分穿过电极片30。端子60设在电极片30上,端子60为绝缘材料件,端子60内形成有腔室,电极40的穿过电极片30的部分伸入腔室内,腔室内设有绝缘胶层65,端子60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63,以将电极40处连接的导线导出腔室。
换言之,参见图1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板组件100主要由基板10、发热层20、电极片30、电机和端子60组成。其中,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发热层20设置在基板10上,基板10为红外板,基板10可以采用微晶玻璃材质,基板10的厚度可以为1-10mm,基板10过薄,则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不足。基板10过厚,则阻碍热辐射,导致传热效率降低。微晶玻璃的规格可以采用400*150*4mm。发热层20可以使用碳材料或合金材料,发热层20覆盖于微晶玻璃板(基板10)上方,发热层20的厚度可以为1-100um,发热层20大约占据红外板面积的90%-95%,发热层20可发热温度可以为300℃。
参见图2和图5,电极片30设置在发热层20的相对两侧。电极片30可以为银电极片30,在发热层20涂覆完成后,将电极片30固定在发热层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再将红外板放到隧道炉中进行烧结。银电极片30的表面可以覆盖绝缘贴片,进而贴片的厚度小于等于0.2mm,耐温度大于等于100℃。
如图2和图5所示,电极40设置在基板10上,电极40的一部分穿过电极片30。端子60设置在电极片30上,端子6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端子60内形成有腔室,电极40的穿过电极片30的部分伸入腔室内,腔室内设置有绝缘胶层65,端子60上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63,以将电极40处连接的导线导出腔室。如图2和图5所示,通过端子60以及端子60内的绝缘胶层65对导线和电极40连接位置处进行绝缘和密封,有效防止端子60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对电极40进行腐蚀。同时通过在导线和电极4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端子60和绝缘胶层65,能够提高端子6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60处受到损坏。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导线可以先接入电极40,导线由端子60的腔室经第一通孔63穿出,然后在腔室内设置绝缘胶层65,待绝缘胶层65风干后,使整个端子60形成一个封闭结构,有效防止端子60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等)对电极40进行腐蚀。同时通过在导线和电极4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端子60和绝缘胶层65,能够提高端子6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60处受到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层20上还可以设置有绝缘层50,绝缘层50可以采用耐火的陶瓷胶,绝缘层50覆盖在发热层20上,绝缘层50的厚度大约为10-20um,绝缘层50可以满足泄漏电流小于等于0.75mA,热态绝缘电阻大于50MΩ的要求,绝缘层50占红外板面积大致为90%-95%,绝缘层50具有长期耐温大于300℃等性能。
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红外板组件100的其他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实用新型中不再详细赘述。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板组件100,设置有端子60,端子6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3,基板10上的电极40可以穿过电极片30伸入端子60内,接入电极40的导线可以从腔室内穿过第一通孔63,腔室设置有绝缘胶层65,通过端子60以及端子60内的绝缘胶层65对导线和电极40连接位置处进行绝缘和密封,有效防止端子60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对电极40进行腐蚀。同时通过在导线和电极4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端子60和绝缘胶层65,能够提高端子6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60处受到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端子60还设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64,第二通孔64与第一通孔63间隔设置,第二通孔64用于导入绝缘胶层65。
也就是说,如图3和图6所示,端子60设置第二通孔64,第二通孔64与腔室连通,第二通孔64与第一通孔63间隔设置,第二通孔64可以用于导入绝缘胶层65。导线从第一通孔63穿出后,可以通过第二通孔64向端子60的腔室内注入绝缘胶层65,通过绝缘胶层65对导线和电极40的连接位置进行绝缘和密封,有效防止端子60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对电极40进行腐蚀。同时通过在导线和电极4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端子60和绝缘胶层65,能够提高端子6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60处受到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端子60包括: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第一本体61与第二本体62连接,第一本体61的高度小于第二本体62的高度,且第一本体61与第二本体62配合构造成阶梯结构。
换句话说,如图2和图3所示,端子60主要由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组成,其中,第一本体61与第二本体62连接,第一本体61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二本体62的高度。第一本体61与第二本体62可以构造成阶梯结构。端子60的整体高度大约为10mm,第二本体62可以高出第一本体615mm。阶梯形状的端子60下宽上窄,方便导线的穿出以及便于设置绝缘胶层6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63设在第一本体61上,第二通孔64设在第二本体62上。第一本体61与第二本体62的连接处形成倒角66。
也就是说,参见图2和图3,第一通孔63设置在第一本体61上,第二通孔64设置在第二本体62上。第一本体61与第二本体62的连接处形成倒角66,从第二本体62上的第二通孔64向腔室填充绝缘胶层65的过程中,便于绝缘胶层65的胶水的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导线先接入电极40,导线穿过端子60的第一本体61上的第一通孔63,再由第二本体62的第二通孔64处缓慢注入绝缘胶,待其充分流平后将整个端子60的腔室注满,有利于腔室内的空气排干,待自然风干后,形成绝缘胶层6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至图6所示,端子60的形状还可以设计成柱状,端子60的远离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63和第二通孔64。导线从第一通孔63穿出,绝缘胶从第二通孔64处注入,并在腔室内形成绝缘胶层65,实现端子60的绝缘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端子60为陶瓷端子,绝缘胶层65为陶瓷胶。绝缘胶层65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第一胶层为无机胶,第一胶层靠近基板10,第二胶层为有机胶,第二胶层远离基板10。电极40与端子60螺栓连接。
换句话说,端子60可以采用陶瓷端子,陶瓷端子具有绝缘、耐腐蚀以及耐高温等性能,耐温度能够大于等于300℃。绝缘胶层65可以采用陶瓷胶。绝缘胶层65主要由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组成,其中,第一胶层可以采用无机胶,第一胶层靠近基板10,第二胶层可以采用有机胶,第二胶层远离基板10。电极40与端子6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电极40可以采用螺纹电极,电极40与端子60连接后,可以通过自锁螺栓锁死,防止电极40和端子60松动或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胶层可以为无机类耐高温1000℃左右的陶瓷胶,第一胶层可以在干燥场合使用,有机胶(第二胶层)和无机胶(第一胶层)可以分别填充腔室的一半体积。上层(远离红外板一侧)填充有机类耐高温胶,耐高温300℃左右,固化后有韧性,能有效防水、防震、防油、防酸碱等。
在实际制备时,导线先接入电极40,使用自锁螺栓锁死后,导线穿过端子60的第一通孔63,再从第二通孔64处缓慢注入陶瓷胶,先将无机类耐高温胶注入腔室,在腔室的下层大约形成5mm厚度的第一胶层,流平后,再将有机类耐高温胶填充完上层的腔体,将腔室的上层大约5mm的空腔注满,自然风干后形成第二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红外板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350℃,上述填充方式,第一胶层(靠近红外板的一侧)填充无机类耐高温胶,可耐1000℃左右高温,使得靠近红外板的一侧更高的耐高温性能。第二胶层(远离红外板一侧)填充有机类耐高温胶,耐高温300℃左右,固化后有韧性,能有效防水、防震、防油、防酸碱。这样可以达到防止端子60处漏电及水分或NMP(N-甲基吡咯烷酮)腐蚀的目的。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板组件100,设置有端子60,端子6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3,基板10上的电极40可以穿过电极片30伸入端子60内,接入电极40的导线可以从腔室内穿过第一通孔63,腔室设置有绝缘胶层65,通过端子60以及端子60内的绝缘胶层65对导线和电极40连接位置处进行绝缘和密封,有效防止端子60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对电极40进行腐蚀。同时通过在导线和电极4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端子60和绝缘胶层65,能够提高端子6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60处受到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涂布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红外板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板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涂布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机采用该红外板组件100,能够对导线和电极40连接位置处进行绝缘和密封,有效防止端子60处漏电,也能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对电极40进行腐蚀。同时通过在导线和电极4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端子60和绝缘胶层65,能够提高端子6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导线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端子60处受到损坏。
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涂布机的其他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详细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发热层,所述发热层设在所述基板上;
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在所述发热层的相对两侧;
电极,所述电极设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极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电极片;
端子,所述端子设在所述电极片上,所述端子为绝缘材料件,所述端子内形成有腔室,所述电极的穿过所述电极片的部分伸入所述腔室内,所述腔室内设有绝缘胶层,所述端子上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将所述电极处连接的导线导出所述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导入所述绝缘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配合构造成阶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处形成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形状为柱状,所述端子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陶瓷端子,所述绝缘胶层为陶瓷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层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为无机胶,所述第一胶层靠近所述基板,所述第二胶层为有机胶,所述第二胶层远离所述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与所述端子螺栓连接。
10.一种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板组件。
CN202223606280.XU 2022-12-28 2022-12-28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Active CN219168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280.XU CN21916883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280.XU CN21916883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8833U true CN219168833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2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6280.XU Active CN21916883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88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934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机烤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934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机烤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68833U (zh) 红外板组件及涂布机
CN103730264B (zh) 电化学电容器
CN203136323U (zh) 一种用于led安装的金属基印刷电路板
CN201066936Y (zh) 加热器
WO2020103951A1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陶瓷盖板
CN215611090U (zh) 磁力搅拌器
CN203399321U (zh) 一种柱状厚膜液体加热器
CN109256499A (zh) 一种铝壳动力电池电极极柱玻璃封接的密封组件及其封接方法
CN107959135A (zh) 一种基于多性能的新型综合接地系统与构建方法
CN105991090B (zh) 底部三面通风及内部二极管倒置悬空的全灌胶光伏接线盒
CN203150389U (zh) 一种电容器
CN109661045B (zh) 石墨烯发热板的制作方法及石墨烯发热板
CN214708507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芯片的散热装置
CN207302722U (zh) 防冻电缆及电力设施
CN205692856U (zh) 倒装透镜式金属基板led封装结构
CN205666971U (zh) 氮化硅陶瓷浸入式加热管
CN212751730U (zh) 一种节能母线槽
CN210529057U (zh) 一种无变压器的pecvd的电加热炉体
CN206849831U (zh) 一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绝缘结构
CN211090021U (zh) 一种新型水族mch陶瓷发热棒
CN208938695U (zh) 一种耐热电磁线
CN109392204B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面阻垢双流道环腔管电加热器
CN209045627U (zh) 一种铝壳动力电池电极极柱玻璃封接的密封组件
CN201803411U (zh) 真空超导陶瓷电暖气
KR102539119B1 (ko) 광전자 소자의 접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