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141676U - 后轴总成检具 - Google Patents

后轴总成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1676U
CN219141676U CN202223220918.6U CN202223220918U CN219141676U CN 219141676 U CN219141676 U CN 219141676U CN 202223220918 U CN202223220918 U CN 202223220918U CN 219141676 U CN219141676 U CN 219141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assembly
rear axle
suppor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0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圆
张永祥
戴凯宁
肖义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Wanxiang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Group Corp
Zhejiang Wanxia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Group Corp, Zhejiang Wanxia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220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1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1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1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轴总成检具,涉及汽车后轴总成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一只定位座,用于固定后轴总成;在二只定位座之间的底板上对称布置有左检测组件和右检测组件,第一检测支架通过第二检测销与左减震器安装支架、右减震器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检测支架通过第一检测销与左后纵臂安装支架、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滑轨组件通过垫块组件支撑在底板上,滑轨组件上滑动连接有检测块,第三检测销贯穿检测块并与左弹簧盘、右弹簧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委外全开检具的方式,解决了开发成本大的困难,利用率高,装件迅速,进而降低了后轴总成产品开发的成本,提高产品的验证效率。

Description

后轴总成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轴总成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轴总成检具。
背景技术
北汽C10HB车型后轴总成的尺寸要求依照QC/T 268-2009执行,依据国标尺寸约束,有左右对称共8个检测位置包括:①.左制动器安装支座检测点(检测平面度和孔位置度)、②.左后纵臂安装支架检测点(检测安装孔位置度)、③.左减震器安装支架检测点(检测安装孔位置度)、④.左弹簧盘检测点(检测安装面位置度)、⑤至⑧为与①至④相对称的右侧位置。
车间对C10HB后轴焊接总成检测验证受生产进度的限制,焊接无可控的应力变形,同时保质保量,一线生产人员检测手法难度大,特别是空间和平面尺寸徒手无法测量,存在尺寸超差风险,需要徒手测量时间长而且累积误差大。所以,为了得到更快速、便捷、精准测量,必须设计一套合格的焊接总成检具。
中国专利文献(CN103644823B)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底盘件后轴总成通用检具,包括底座、检测装置、两套轴管定位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两套百分表检测装置,该两套百分表检测装置分别对称安装在与乘用车底盘件后轴总成的盘古支架位置相对应的底座上;所述的轴管定位装置每套均包括气缸控制开关、气缸、轴销装置,两套轴管定位装置的轴销装置分别通过轴套固定座对称安装在与轴管位置相对应的底座上,所述的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板安装在轴销装置的一侧,气缸的输入端与气缸控制开关连接,气缸的伸出端与轴销装置相连。然而,其检测过程必须依赖气缸来实现,整个装置的成本较高,检测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后轴总成检具,解决了徒手测量时间长而且累积误差大、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后轴总成检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一只定位座,用于固定后轴总成,所述后轴总成上对称设置左制动器安装支座和右制动器安装支座、左后纵臂安装支架和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左弹簧盘和右弹簧盘以及左减震器安装支架和右减震器安装支架;在二只定位座之间的底板上对称布置有左检测组件和右检测组件,所述左、右检测组件均包括第一检测支架、第二检测支架、垫块组件和滑轨组件,第一检测支架通过第二检测销与左减震器安装支架、右减震器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检测支架通过第一检测销与左后纵臂安装支架、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滑轨组件通过垫块组件支撑在底板上,滑轨组件上滑动连接有检测块,第三检测销贯穿检测块并与左弹簧盘、右弹簧盘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制动器安装支座和右制动器安装支座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座定位,后轴总成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将左制动器安装支座、右制动器安装支座锁紧在对应的定位座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设置放置块,用于放置第一检测销、第二检测销和第三检测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操作人员借助该检具能够实现后轴总成的快速、精确检测,且无需借助电气控制装置、气缸等设备,更加高效、环保,降低检测成本;
2、左右制动器安装支座定位孔作为检具的基准定位,并利用定位销和锁紧螺母将后轴总成两端与定位座定位、固定,保证了检测精度;
3、底板上的放置块便于检测销随时取、放,避免检测销损坏、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定位座1、第一检测支架2、第二检测支架3、底板4、放置块5、第一检测销6、第二检测销7、第二定位销8、第一定位销9、第三检测销10、垫块组件11、滑轨组件12、检测块13、后轴总成14、左制动器安装支座142、左后纵臂安装支架143、左弹簧盘144、左减震器安装支架145、右减震器安装支架146、右弹簧盘147、右后纵臂安装支架148、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9、锁紧螺母15、操作人员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如附图1~6所示,这种后轴总成检具,包括定位座1、第一检测支架2、第二检测支架3、底板4、放置块5、第一检测销6、第二检测销7、第二定位销8、第一定位销9、第三检测销10、垫块组件11、滑轨组件12、检测块13、后轴总成14、左制动器安装支座142、左后纵臂安装支架143、左弹簧盘144、左减震器安装支架145、右减震器安装支架146、右弹簧盘147、右后纵臂安装支架148、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9和锁紧螺母15。
参考附图3,在底板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一只定位座1。后轴总成14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左制动器安装支座142和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9、左后纵臂安装支架143和右后纵臂安装支架148、左弹簧盘144和右弹簧盘147以及左减震器安装支架145和右减震器安装支架146。其中,左制动器安装支座142借助第一定位销9、第二定位销8与左侧的定位座1定位,然后用锁紧螺母15锁紧;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9借助第一定位销9、第二定位销8与右侧的定位座1定位,也用锁紧螺母15锁紧。
在二只定位座1之间的底板4上对称布置有左检测组件和右检测组件,采用相同结构的左、右检测组件均包括第一检测支架2、第二检测支架3、垫块组件11和滑轨组件12。左检测组件上的第一检测支架2通过第二检测销7与左减震器安装支架145固定连接,右检测组件上的第一检测支架2通过第二检测销7与右减震器安装支架146固定连接。左检测组件上的第二检测支架3通过第一检测销6与左后纵臂安装支架143固定连接,右检测组件上的第二检测支架3通过第一检测销6与右后纵臂安装支架148固定连接。滑轨组件12通过垫块组件11支撑在底板4上,每个滑轨组件12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检测块13,第三检测销10将贯穿检测块13后与相应的左弹簧盘144或右弹簧盘147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底板4上设置放置块5,用于放置第一检测销6、第二检测销7和第三检测销10,便于检测时随时取用、放置,避免检测销损坏、丢失。
优选地,C10HB后轴总成检具的检测点约束要求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9778282400000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检测时,操作人员16按图4中所示位置站立,面对检具,然后将产品(C10HB后轴总成14)按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放置在检具上,使得后轴总成14以模拟装车姿态放置。将左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2、149上的定位孔作为检具的基准定位,分别插入第一定位销9和第二定位销8,固定后轴总成14的检测姿态。以图4中左侧定位座1上的第一定位销9和第二定位销8为主定位销(如图5所示),以图4中右侧定位座1上的第一定位销9和第二定位销8为副定位销(如图6所示),主定位销先于副定位销插入。随后,用锁紧螺母15锁紧左右制动器安装支架与定位座1。将左右二个检测块13使用滑轨组件12移动,推至弹簧盘检测点正上方,随即开始依次使用检测销、间隙规对8个检测点的尺寸和空间位置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后轴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一只定位座(1),用于固定后轴总成(14),所述后轴总成(14)上对称设置左制动器安装支座(142)和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9)、左后纵臂安装支架(143)和右后纵臂安装支架(148)、左弹簧盘(144)和右弹簧盘(147)以及左减震器安装支架(145)和右减震器安装支架(146);在二只定位座(1)之间的底板(4)上对称布置有左检测组件和右检测组件,所述左检测组件、右检测组件均包括第一检测支架(2)、第二检测支架(3)、垫块组件(11)和滑轨组件(12),第一检测支架(2)通过第二检测销(7)与左减震器安装支架(145)、右减震器安装支架(146)固定连接,第二检测支架(3)通过第一检测销(6)与左后纵臂安装支架(143)、右后纵臂安装支架(148)固定连接,滑轨组件(12)通过垫块组件(11)支撑在底板(4)上,滑轨组件(12)上滑动连接有检测块(13),第三检测销(10)贯穿检测块(13)并与左弹簧盘(144)、右弹簧盘(14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制动器安装支座(142)和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9)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座(1)定位,后轴总成(14)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15)将左制动器安装支座(142)、右制动器安装支座(149)锁紧在对应的定位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轴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设置放置块(5),用于放置第一检测销(6)、第二检测销(7)和第三检测销(10)。
CN202223220918.6U 2022-12-02 2022-12-02 后轴总成检具 Active CN219141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0918.6U CN21914167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后轴总成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0918.6U CN21914167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后轴总成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1676U true CN219141676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0918.6U Active CN21914167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后轴总成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1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55900B (zh) 用于船用柴油机分段机座的定位校调装置及方法
CN219141676U (zh) 后轴总成检具
CN203037244U (zh) 一种车架检测工装
CN203053343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检具
CN202420360U (zh) 一种汽车后尾灯支架测量检具
CN208205989U (zh)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软垫组件安装孔距检具
CN217877422U (zh) 一种汽车底盘支架检测装置
CN215766785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横梁检具
CN215278617U (zh) 一种汽车扭杆齿痕校准装置
CN216668564U (zh) 后副车架的通用检具
CN210464285U (zh) 一种异形零件空间尺寸的检测系统
CN212378633U (zh) 一种单轨车辆构架尺寸检测装置
CN219531867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发泡框线检具
CN220187580U (zh) 一种半轴跳动检测用工装
CN22033924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支架的综合检测平台
CN215491414U (zh) 一种通用型轮毂轴承法兰复合测量检具
CN223106925U (zh) 一种前支柱下支架空间位置检测装置
CN216577395U (zh) 检具基板竖直测量联合安装支架
CN217686960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支柱总成装车角度检测装置
CN22003980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总成零件检测装置
CN212778947U (zh) 一种仪表台安装支架焊接尺寸的检验工具
CN216668491U (zh) 一种后右地板减震垫检具
CN217716207U (zh) 一种高精度后排座椅检测系统
CN211651427U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点检测治具
CN211012744U (zh) 用于发动机的后悬置软垫的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 Wanxia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xi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WANXIA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Wanxia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anxiang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WANXIANG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