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124283U -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4283U
CN219124283U CN202321008924.7U CN202321008924U CN219124283U CN 219124283 U CN219124283 U CN 219124283U CN 202321008924 U CN202321008924 U CN 202321008924U CN 219124283 U CN219124283 U CN 219124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ulture dish
defogging
image acquisition
acquisi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89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启文
杨文航
徐英春
谢秀丽
贾沛瑶
李雪
黎敏清
蔡渊
陆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y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ey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y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ey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89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4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4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4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培养皿的腔体,所述腔体底部设有培养皿载台,所述培养皿载台的上方设有用于从所述培养皿采集菌落信息的摄像头模块和用于为所述摄像头模块提供照明的光源模块,所述培养皿载台具有用于承载培养皿的表面,所述腔体配设有用于对培养皿进行除雾的培养皿除雾设备。该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在不开启培养皿皿盖的情况下,就可以对菌落进行准确的计数或分类,大幅提升计数或分类的工作效率;而且,由于除雾时无需开启皿盖,避免了培养皿中的病原体逸出污染外部环境的风险,不会感染工作人员,也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中污染样品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落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细菌、病毒、细胞分子等的培养以及信息采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的菌落计数和分类在临床检验、食品、药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含有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样本培养,通常是涂布于培养基表面,经过一定培养时间,待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后判断原始样本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当培养皿从培养的环境中取出进行观察、计数或分类时,由于培养皿所处的培养环境与外界环境存在温湿度的差异,导致培养皿内盖容易起雾,初期是水雾形态,随着时间变长进而凝聚成水滴并逐渐变大。
由于培养皿存在起雾的情况,工作人员对于菌落信息的采集需要先将培养皿的盖子取下,再对菌落进一步计数或分类。但是打开培养皿盖暴露培养基和菌落会造成如下风险:一、培养皿内的病原体随气流逸出,污染外部环境,有可能感染工作人员带来伤害;二、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会机会附着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皿样品自身,影响计数或菌落分类的准确性;三、取盖操作增加了工作的繁复性,尤其是在处理大批量样品的场景,不利于实现计数和分类的全自动化。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无需开盖,就可以消除培养皿盖内壁上的雾气的设备,使得除雾后直接透过培养皿盖获得内部图像,以对培养皿内的菌落进行计数和/或分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该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在不开启培养皿皿盖的情况下,就可以对菌落进行准确的计数或分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培养皿的腔体,所述腔体底部设有培养皿载台,所述培养皿载台的上方设有用于从所述培养皿采集菌落信息的摄像头模块和用于为所述摄像头模块提供照明的光源模块,所述培养皿载台具有用于承载培养皿的表面,所述腔体配设有用于对培养皿进行除雾的培养皿除雾设备。
可选地,所述培养皿除雾设备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部或外部的加热器。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灯,所述加热灯位于所述培养皿载台上方并避开所述摄像头模块的有效采集范围。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于所述培养皿载台,或者,所述加热板设于所述腔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培养皿除雾设备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外部的气体循环系统;所述腔体的侧壁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气体循环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出口风相连通的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内设有进风风扇和制冷片,所述排风管道内设有排风风扇和散热片。
可选地,所述气体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所述制冷片进行制冷的制冷部件。
可选地,所述制冷部件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位于所述制冷片与散热片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面对应于所述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对应于所述散热片。
可选地,所述培养皿除雾设备包括真空泵;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透明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方为上腔体,所述隔板的下方为下腔体;所述摄像头模块位于所述上腔体的内部,所述光源模块位于所述下腔体的内部;所述下腔体为设有真空口的密封腔体,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连通所述下腔体的真空口。
可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启闭装置。
可选地,所述启闭装置与所述腔体的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在腔体内部设有摄像头模块和光源模块,同时还设有培养皿除雾设备,通过培养皿除雾设备可以在不开启培皿盖的情况下,将皿盖上的雾气清除,皿盖上的雾气被清除之后,呈通透的透明状态,从菌落反射的光线可以直接透过皿盖进入摄像头模块,可以保证拍摄效果,因此通过摄像头模块可以正常拍摄培养皿内的菌落,以对菌落进行准确的计数或分类,保证计数或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培养皿随抽屉向外抽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腔体 11.进风口 12.出风口 20.培养皿 21.皿盖 30.摄像头模块 40.光源模块 50.抽屉 60.培养皿载台 70.加热灯 80.加热板 91.进风管道 92.排风管道 93.进风风扇 94.制冷片 95.排风风扇 96.散热片 97.半导体制冷器 100.隔板 101.上腔体 102.下腔体 1021.真空口 200.真空泵 300.压力表 4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具有用于容置培养皿20的腔体10,腔体10内设有摄像头模块30以及光源模块40,摄像头模块30用于拍摄培养皿20内的菌落,以采集菌落的信息,光源模块40用于为摄像头模块30的正常拍摄提供充足的照明。
腔体10底部设有抽屉50,抽屉50内设有培养皿载台60,培养皿载台60具有用于承载培养皿20的表面,培养皿20置于培养皿载台60的表面,培养皿20设有皿盖21,皿盖21覆盖于培养皿20的顶部,以使培养皿20内部保持相对独立的培养环境,腔体10内部在靠近培养皿20上方的位置设有加热灯70,加热灯70用于通过热辐射提供除雾所需的温度;且培养皿载台60上设有加热板80,加热板80通过热传导为除雾提供所需的温度。当然,加热板80既可以设于培养皿载台60,也可以设于腔体10的底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加热灯70设置在培养皿载台60上方,为了不影响摄像头模块30正常拍摄培养皿20内的菌落,加热灯70可避开摄像头模块30的有效采集范围,而且,为了保证加热效果,腔体10内可以安装多个加热灯70,多个加热灯70可以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在腔体10内部安装加热灯70和加热板80,可以对培养皿20、与培养皿20接触的部位或者培养皿所在环境进行升温,从而通过升温的方式达到除雾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雾效果,本实施例还在腔体10外部设有气体循环系统;在腔体10后部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气体循环系统具有与进风口11相连通的进风管道91以及与出风口12相连通的排风管道92,进风管道91内设有进风风扇93和制冷片94,排风管道92内设有排风风扇95和散热片96,在制冷片94与散热片96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器97,半导体制冷器97的冷面对应于制冷片94,半导体制冷器97的热面对应于散热片96。
在工作时,半导体制冷器97的一面制冷,另一面发热,将热量从制冷片94传递至散热片96,使制冷片94保持较低的温度,并使散热片96保持较高的温度。
当外界空气进入进风管道91经过制冷片94时,制冷片94的制冷温度低于外界空气的露点,被制冷片94冷却,从而起到去除空气中所含水分的功能,也就是对外界空气进行除湿,经过除湿之后的空气水分含量变低,在进入腔体10内部之后,可吸收腔体10内部的水分,然后从排风管道92排出,通过设置散热片96可以保证半导体制冷器97的冷面和热面都能够高效地工作,从而使制冷片94具有较好的制冷效率。
可见,该气体循环系统可以在腔体10内部形成一个环流,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腔体10,从出风口12排出腔体10,使腔体10内部的空气流动,更加有利于除雾,以及快速调节腔体10内部的温度。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除了采用制冷片94与半导体制冷器97相结合的制冷方式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可以采用传统的制冷系统,若采用这种形式,则可以用蒸发器来代替制冷片94,用冷凝器来代替散热片96,无需设置半导体制冷器97。
请参考图2,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具有用于容置培养皿20的腔体10,腔体10底部设有抽屉50,抽屉50内设有培养皿载台60,培养皿载台60具有用于承载培养皿20的表面,培养皿20置于培养皿载台60的表面,培养皿20设有皿盖21,皿盖21覆盖于培养皿20的顶部,以使培养皿20内部保持相对独立的培养环境。
腔体10内部大体在中间位置设有一隔板100,将腔体10分为两部分,隔100板的上方为上腔体101,隔板100的下方为下腔体102,隔板100呈透明状,上腔体101中设有摄像头模块30,摄像头模块30用于拍摄培养皿20内的菌落,以采集菌落的信息,下腔体102为密封腔体,光源模块40位于下腔体102的内部,以便为摄像头模块30的正常拍摄提供充足的照明。
腔体10的后部设有真空泵200,下腔体102为设有真空口1021的密封腔体,真空泵200的抽气口连通下腔体102的真空口1021,下腔体102还设有压力表300,以实时显示下腔体102的内部压力。
工作时,通过真空泵200对下腔102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可改变下腔体102内部的压强,这样可以使培养皿20的内部与下腔体102的内部存在压强差,使的培养皿20中的气体与培养皿20所在空间或环境的空气能够进行交换,形成空气流动,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带走培养皿20内部的水分,从而在不开启皿盖21的情况下,达到除雾的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3、图4,图3为培养皿随抽屉向外抽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腔体10底部的抽屉50可以从腔体10底部抽出,以放置培养皿20或者更换培养皿20。
若采用压强的方式进行除雾,此时要求放置培养皿20的下腔体102是密封的,所以抽屉50与腔体10的壁之间需要加装密封件400,以通过密封件400对抽屉50与腔体10接触部位的缝隙进行密封。
这样可以保证在放入培养皿20,并将抽屉50推入下腔体102之后,在改变下腔体102内部压强时,使下腔体102呈封闭的状态。
当然,除了采用抽屉50的形式放置培养皿20或者更换培养皿20之外,还可以采用自动的形式。例如,在腔体10的左侧设计培养皿入口,在腔体的右侧设计培养皿出口,采用输送带或辊轮将培养皿20逐一输送到腔体10内部,并在除雾和拍摄之后,再逐一从腔体10输出。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 单独采用加热灯70或加热板80进行除雾,或者,将两种或多种除雾方式组合使用,又或者,除了抽屉50,启闭装置还可以设计为翻盖或其它形式的舱门,使用时由操作人员将培养皿20放入或取出,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该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培养皿20的皿盖21上的雾气,使摄像头模块30在不开启培皿盖21的情况下,就能正常拍摄培养皿20内的菌落,从而对菌落进行准确的计数或分类,保证计数或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而且,由于无需开启皿盖21,避免了培养皿20中的病原体逸出污染外部环境的风险,不会感染工作人员,也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20中污染样品的风险,同时,还能大幅提升计数或分类的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培养皿(20)的腔体(10),所述腔体(10)底部设有培养皿载台(60),所述培养皿载台(60)的上方设有用于从所述培养皿(20)采集菌落信息的摄像头模块(30)和用于为所述摄像头模块(30)提供照明的光源模块(40),所述培养皿载台(60)具有用于承载培养皿(20)的表面,所述腔体(10)配设有用于对培养皿(20)进行除雾的培养皿除雾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除雾设备包括设于所述腔体(10)内部或外部的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灯(70),所述加热灯(70)位于所述培养皿载台(60)上方并避开所述摄像头模块(30)的有效采集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板(80);所述加热板(80)设于所述培养皿载台(60),或者,所述加热板(80)设于所述腔体(10)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除雾设备包括设于所述腔体(10)外部的气体循环系统;所述腔体(10)的侧壁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气体循环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相连通的进风管道(91)和排风管道(92),所述进风管道(91)内设有进风风扇(93)和制冷片(94),所述排风管道(92)内设有排风风扇(95)和散热片(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所述制冷片(94)进行制冷的制冷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为半导体制冷器(97),所述半导体制冷器(97)位于所述制冷片(94)与散热片(96)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器(97)的冷面对应于所述制冷片(94),所述半导体制冷器(97)的热面对应于所述散热片(9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除雾设备包括真空泵(200);所述腔体(10)的内部设有透明的隔板(100),所述隔板(100)的上方为上腔体(101),所述隔板(100)的下方为下腔体(102);所述摄像头模块(30)位于所述上腔体(101)的内部,所述光源模块(40)位于所述下腔体(102)的内部;所述下腔体(102)为设有真空口(1021)的密封腔体,所述真空泵(200)的抽气口连通所述下腔体(102)的真空口(10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的底部设有启闭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与所述腔体(10)的壁之间设有密封件(400)。
CN202321008924.7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Active CN219124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924.7U CN21912428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924.7U CN21912428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4283U true CN219124283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8924.7U Active CN21912428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4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00258B (zh) 一种用于消除培养皿盖内壁上的雾气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ES2992588T3 (en) Contamination information estimation system and air treatment device
CN106783684A (zh) 基板烘烤机台及其烘烤作业方法
CN219124283U (zh)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菌落图像采集装置
CN104482756B (zh) 立式真空脱脂炉
CN211562388U (zh) 回流焊炉的废气抽风过滤装置
CN113508267B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06782493U (zh) 一种血液储藏无菌箱
CN107390464A (zh) 内循环散热式投影机
CN205664606U (zh) 一种真空烤箱的风冷降温系统
CN104266284B (zh) 桌面空调
CN101986202B (zh) Lcd投影机液冷散热系统
WO2021120238A1 (zh) 微生物自动检验设备
CN216282231U (zh) 洁净冷藏箱
CN215276556U (zh) 一种自动抽取电制冷烟气处理系统
CN206209262U (zh) 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及影像撷取组件
CN212152333U (zh) 微生物自动检验设备
CN214395888U (zh) 一种新型烘箱排风机构
CN109348090A (zh) 精确温控型红外线阵相机及控制方法
CN210512373U (zh) 食品分析用真空干燥箱
CN101923020A (zh) 制冷装置
CN110860318A (zh) 一种恒温工作站
CN206523004U (zh) 新型挂面烘干热风回收系统
CN107402292A (zh) 一种检验科样本储存反应装置
CN201954936U (zh) 用于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冷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