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121730U -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1730U
CN219121730U CN202320223136.3U CN202320223136U CN219121730U CN 219121730 U CN219121730 U CN 219121730U CN 202320223136 U CN202320223136 U CN 202320223136U CN 219121730 U CN219121730 U CN 219121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ositioning
disc
base plat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31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超
陈倬为
徐�明
方彦
黄志宁
周芸芸
袁媛
刘金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Urba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Urba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Urba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Urba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2231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1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1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1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涉及缓降器的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安装台,安装台上设置有收卷机构,机体上设置有重力机构;重力机构包括:基础板和多个砝码,均滑移设置在机体上;定位杆,滑移在基础板和多个砝码上且与缓降器可拆卸连接;插接组件,设置在基础板和多个砝码上且与定位杆可拆卸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定位杆与缓降器连接,然后将基础板与定位杆连接,而需要增加重量时,继续将砝码而与定位杆连接,然后缓降器在重力作用下下移进行测试,因此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缓降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缓降器主要用于消防、交警、武警部队,在发生火灾、地震、突击救援情况下使用,保证人身体在快速从高处落下时的安全的重要工具,尤其在现有楼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缓降工具必将成为人生命安全保障的有力保证,因此缓降器的性能就至关重要。
现有缓降器测试装置,一般通过建造缓降测试平台来测试缓降器,然后通过一定的重物来模拟人体下移进行测试,但是重物的重量一定,因此对缓降器的测试效果较差,而且每个人的重量不一,因此测试的结果和实际运用中也会存在差距,从而降低了对缓降器的测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缓降器的测试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包括用于与缓降器连接的机体、位于机体两侧的两个安装台,两个所述安装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收卷和放出绳子的收卷机构,所述机体上转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轮,两根所述绳子分别绕过两个导向轮且用于与缓降器连接,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与缓降器连接且用于调节重量的重力机构;所述重力机构包括:
基础板和多个砝码,所述基础板和多个砝码均竖向滑移设置在机体上且叠加放置在机体上;
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移穿设在基础板和多个砝码上且通过连接组件与缓降器可拆卸连接;
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设置在基础板和多个砝码上且与定位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收卷机构上的绳子分别绕过两个导向轮后与缓降器连接,然后将定位杆通过连接组件与缓降器连接,然后基础板上移使得定位杆滑移穿设到基础板上,然后插接组件将基础板与定位杆连接在一起,而需要继续增加重量时,继续上移推动砝码而与定位杆连接,从而根据需要调节重物的重量,以此来模拟不同重量的人体,然后其中一个收卷机构启动收卷绳子,而绳子移动而拉动另外一个收卷机构上的绳子放出,因此缓降器在重力作用下下移,使得配重板抵压到位于下方的配重板或者机体上结束测试,从而实现模拟人体高空下降到地面的过程,而且还能根据需要调节不同重量进行测试,因此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果。
可选的,所述插接组件包括:
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穿过基础板和砝码上且与定位杆插接配合;
插接盘,所述插接盘设置在插接杆上且抵触在基础板和砝码上进行定位;
插接环,所述插接环设置在插接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插接环带动插接杆穿过基础板和砝码插接安装到定位杆上,以此来将基础板和砝码连接到缓降器上,然后即能进行测试,而如果重量不够时,继续推动砝码上移,使得定位杆滑移穿设到砝码上,然后将插接杆穿过砝码插接安装到定位杆上,以此来根据需要连接砝码的数目,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果;而且还提高了调节重量时的便利性,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吊环,所述吊环设置在定位杆上;
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缓降器上且挂设在吊环上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定位杆和吊环靠近挂钩,使得挂钩挂设到吊环上进行定位,然后将配重板连接到定位杆上,以此来提高了配重板安装时的便利性,因此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率。
可选的,所述定位杆上开设有便于插接安装到基础板和砝码上的导向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定位杆插接安装到基础板和砝码上的便利性,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率。
可选的,所述基础板和砝码上均设置有便于移动的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提高了移动配重板和砝码时的便利性,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率。
可选的,所述机体上且位于两个导向轮处均设置有对绳子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对绳子进行限位的导向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插接设置在机体上且用于阻挡绳子与导向槽上脱离;
限位盘,所述限位盘设置在限位杆上且抵触在机体上进行定位;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限位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限位环带动限位杆与机体脱离,然后即能将绳子绕过导向轮,然后将限位杆插接安装到机体上,且限位盘抵触在机体上进行定位,而限位杆阻挡绳子从导向轮上脱离,提高了测试的稳定性,提高了对缓降器的测试效果。
可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
收卷轴,所述收卷轴转动设置在安装台上;
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设置在安装台上且输出轴与收卷轴连接;
安装盘,所述安装盘设置在收卷轴上;
收卷盘,所述收卷盘套设在收卷轴上且抵压在安装盘上进行定位;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收卷轴上且与收卷盘插接配合并使得收卷轴和收卷盘一起转动;
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收卷轴上且用于对收卷盘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锁锁定组件,然后即能取下收卷盘,然后更换新的收卷盘,将收卷盘套设到收卷轴上,使得限位块与收卷盘插接配合,同时推动收卷盘抵压到安装盘上,然后锁定组件对收卷盘进行定位,收卷电机启动带动收卷轴和收卷盘转动。
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锁定盘,所述锁定盘套设在收卷轴上且抵压在收卷盘远离定位盘一侧的侧壁上进行定位;
锁定管,所述锁定管螺纹连接在收卷轴上且抵紧在锁定盘上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定盘套设到收卷轴上,然后转动锁定盘带动锁定管螺纹连接到收卷轴上,使得锁定盘抵紧到收卷盘上进行定位,以此来实现对收卷盘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锁定管上螺纹连接有便于借力的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杆在需要转动锁定管时的便利性,提高了缓降器测试时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将定位杆与缓降器连接,然后将基础板与定位杆连接,而需要增加重量时,继续将砝码而与定位杆连接,从而根据需要调节重物的重量,以此来模拟不同重量的人体,然后其中一个收卷机构启动收卷绳子,而绳子移动而拉动另外一个收卷机构上的绳子放出,因此缓降器在重力作用下下移,使得配重板抵压到位于下方的配重板或者机体上结束测试,从而实现模拟人体高空下降到地面的过程,因此提高了缓降器的测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收卷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中重力机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安装台;12、导向轮;13、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41、避位孔;142、导向杆;15、竖直板;16、水平部;17、竖直部;2、限位组件;21、限位杆;22、限位盘;23、限位环;3、收卷机构;31、收卷轴;32、收卷电机;33、安装盘;34、收卷盘;35、限位块;36、锁定组件;37、锁定盘;38、锁定管;39、拨杆;4、重力机构;41、基础板;411、导向孔;412、滑移孔;42、砝码;43、定位杆;431、定位孔;432、导向角;44、插接组件;45、插接杆;46、插接盘;47、插接环;5、放置架;51、缓冲台;52、拉环;6、连接组件;61、吊环;62、挂钩;7、缓降器;8、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参照图1,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缓降器7的机体1和位于机体1两侧的安装台11,机体1上水平转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轮12,而两个安装台11上均设置有收卷机构3,且两个收卷机构3分别用于收卷和放出与缓降器7连接的绳子,两个收卷机构3的绳子分别绕过两个导向轮12上方伸至导向轮12下方并与缓降器7连接,机体1上设置有与缓降器7连接且用于调节重量的重力机构4。
参照图1和图2,机体1呈竖直状态且侧壁上竖向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一承载板13和第二承载板14,第一承载板13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别靠近两个安装台11两侧的竖直板15,竖直板15底端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水平部16,水平部16远离竖直板15一端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上的竖直部17;两个导向轮12位于两个竖直板15处,且导向轮12水平转动安装在竖直板15和竖直部17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导向轮12侧壁上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导向槽,而绳子穿过导向槽进行限位。
参照图1和图2,两个竖直板15上均设置有对绳子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2,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杆21、限位盘22和限位环23,限位杆21水平穿过竖直部17和竖直板15,且限位杆21位于导向轮12上方,同时限位杆21用于阻挡绳子从导向槽上脱离;限位盘22同轴固定安装在限位杆21的一端上,且限位盘22抵触在竖直部17侧壁上进行定位;限位环23固定安装在限位盘22侧壁上,且限位环23轴线和限位盘22轴线垂直,同时限位环23以便于移动限位杆21时借力。第二承载板14位于收卷机构3上方,且第二承载板14上表面上且位于靠近两个安装台11的一侧均水平转动安装有导轮8,且导轮8和导向轮12两者轴线平行,同时导轮8外侧壁上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导槽,而绳子从导轮8下方穿过且穿过导槽进行限位。
参照图1和图3,收卷机构3包括收卷轴31、收卷电机32、安装盘33、收卷盘34、限位块35和锁定组件36,收卷轴31水平转动安装在安装台11侧壁上,且收卷轴31和导轮8两者轴线平行;收卷电机32固定安装在安装台11侧壁上且输出轴与收卷轴31连接,其中一个收卷电机32启动带动收卷盘34转动用于收卷绳子,而另一个收卷电机32不运行而用于放出绳子,然后不运行的收卷电机32启动收卷绳子,而运行的收卷电机32停止运行而放出绳子,以此来往复运行用于对缓降器7进行测试。
参照图1和图3,安装盘33同轴固定安装在收卷轴31上;收卷盘34同轴套设在收卷轴31上且呈盘状并抵压在安装盘33上进行定位,收卷盘34上开设有供收卷轴31通过的安装孔,而安装孔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收卷盘34相背两侧壁的定位槽;限位块35固定安装在收卷轴31上且与定位槽插接配合,从而使得收卷盘34和收卷轴31一起转动。
参照图1和图3,锁定组件36设置在收卷轴31上且用于对收卷盘34进行定位,锁定组件36包括锁定盘37和锁定管38,锁定盘37套设在收卷轴31上,且锁定盘37位于收卷盘34远离安装盘33一侧;锁定管38同轴固定安装在锁定盘37背离收卷盘34的一端上,且锁定管38螺纹连接在收卷轴31上,并使得锁定盘37抵压在收卷盘34上进行定位;锁定管38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拨杆39,且拨杆39轴线和锁定管38轴线垂直,同时拨杆39以便于转动锁定管38时借力。
参照图1和图4,重力机构4包括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定位杆43和插接组件44,机体1底端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放置架5,而放置架5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台51;第二承载板14上开设有供缓降器7通过的避位孔141,第二承载板14下表面上且位于避位孔14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42,且导向杆142呈竖直状态并与放置架5上表面固定连接;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均竖向滑移安装在两个导向杆142上,且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上均开设有两个供两个导向杆142穿过的导向孔411,同时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竖向叠加放置在缓冲台51上,缓冲台51能对砝码42进行缓冲,且基础板41位于砝码42上方,基础板41和砝码42的长度方向和两个导向杆142中心的连线平行,且缓降器7位于基础板41和砝码42两者上表面上的中心位置处,同时基础板41和砝码4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便于移动的拉环52。
参照图1和图4,基础板41和砝码42上表面上且位于缓降器7正下方均开设有滑移孔412,定位杆43竖向滑移穿设在滑移孔412上,且定位杆43侧壁上竖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31,定位杆43底端上开设有便于滑移穿设到滑移孔412上的导向角432;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均一一对应一个定位孔431,定位孔431轴线垂直于基础板41长度方向;定位杆43通过连接组件6与缓降器7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6包括吊环61和挂钩62,吊环61固定安装在定位杆43顶端上且位于基础板41上方;挂钩62固定安装在缓降器7底端上,且挂钩62挂设在吊环61上进行定位。
参照图1和图4,插接组件44设置在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上且与定位杆43可拆卸连接,同时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上均设置有一个插接组件44,下面以与基础板41连接的插接组件44为例进行讲解,插接组件44包括插接杆45、插接盘46和插接环47,基础板41上开设有贯通基础板41相背两侧壁的插接孔,插接孔和定位孔431直径相同且轴线重合;插接杆45穿过定位孔431一侧的插接孔且插接安装到定位孔431上并与定位孔431另一侧的插接孔插接配合,以此来使得基础板41和定位杆43连接在一起;插接盘46同轴固定安装在插接杆45的一端上,且插接盘46抵触在基础板41侧壁上进行定位;插接环47固定安装在插接盘46侧壁上,且插接环47以便于使用插接杆45时借力。
参照图1和图4,将挂钩62挂设到吊环61上,以此来将缓降器7与定位杆43连接在一起,然后推动拉环52带动基础板41上移,使得定位杆43穿过滑移孔412,然后推动位于基础板41上的插接杆45插接安装到定位孔431上,以此来将基础板41固定安装到定位杆43上,而需要继续增加重量时,使用基础板41的连接方式连接一个甚至多个砝码42,以此来向缓降器7悬吊重物,其中一个收卷机构3启动收卷绳子,而另一个收卷机构3放出绳子,因此缓降器7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当砝码42下移抵压到位于下方的砝码42或缓冲台51结束测试,从而模拟人体向下移动到地面上的过程,以此来对缓降器7进行测试。
测试完成后需要增加重量进行测试时,两个收卷机构3启动带动缓降器7、基础板41和砝码42上移,然后继续推动砝码42上移而与定位杆43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增加重量,然后继续重新测试,而需要减轻重量时,在上一次测试结束后即能拆除砝码42减轻重量,然后缓降器7上移而重新测试,以此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重量进行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将两个收卷盘34上的绳子依次穿过导轮8和导向轮12而与缓降器7连接,然后将定位杆43与缓降器7连接在一起,然后推动基础板41上移,然后推动插接杆45插接安装到定位孔431上,以此来将基础板41固定安装到定位杆43上,而需要继续增加重量时,继续将砝码42连接到定位杆43上,以此来向缓降器7悬吊重物,其中一个收卷电机32启动带动收卷盘34收卷绳子,而另一个收卷盘34放出绳子,因此缓降器7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当砝码42下移抵压到位于下方的砝码42或缓冲台51结束测试,从而模拟人体从高空下降到地面上的过程,以此来对缓降器7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需要增加重量进行测试时,两个收卷盘34启动收卷绳子,从而带动缓降器7、基础板41和砝码42上移,然后继续推动砝码42上移而与定位杆43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增加重量,然后继续重新测试,而减轻重量时,只需在前一次测试完成后即拆除砝码42,然后缓降器7上移而继续进行测试,以此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重量进行测试,从而提高了对缓降器7的测试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包括用于与缓降器(7)连接的机体(1)、位于机体(1)两侧的两个安装台(11),两个所述安装台(1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收卷和放出绳子的收卷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转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轮(12),两根所述绳子分别绕过两个导向轮(12)且用于与缓降器(7)连接,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与缓降器(7)连接且用于调节重量的重力机构(4);所述重力机构(4)包括:
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所述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均竖向滑移设置在机体(1)上且叠加放置在机体(1)上;
定位杆(43),所述定位杆(43)滑移穿设在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上且通过连接组件(6)与缓降器(7)可拆卸连接;
插接组件(44),所述插接组件(44)设置在基础板(41)和多个砝码(42)上且与定位杆(43)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44)包括:
插接杆(45),所述插接杆(45)穿过基础板(41)和砝码(42)上且与定位杆(43)插接配合;
插接盘(46),所述插接盘(46)设置在插接杆(45)上且抵触在基础板(41)和砝码(42)上进行定位;
插接环(47),所述插接环(47)设置在插接盘(4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
吊环(61),所述吊环(61)设置在定位杆(43)上;
挂钩(62),所述挂钩(62)设置在缓降器(7)上且挂设在吊环(61)上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3)上开设有便于插接安装到基础板(41)和砝码(42)上的导向角(4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41)和砝码(42)上均设置有便于移动的拉环(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两个导向轮(12)处均设置有对绳子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2),所述导向轮(12)上设置有对绳子进行限位的导向槽,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
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插接设置在机体(1)上且用于阻挡绳子与导向槽上脱离;
限位盘(22),所述限位盘(22)设置在限位杆(21)上且抵触在机体(1)上进行定位;
限位环(23),所述限位环(23)设置在限位盘(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3)包括:
收卷轴(31),所述收卷轴(31)转动设置在安装台(11)上;
收卷电机(32),所述收卷电机(32)设置在安装台(11)上且输出轴与收卷轴(31)连接;
安装盘(33),所述安装盘(33)设置在收卷轴(31)上;
收卷盘(34),所述收卷盘(34)套设在收卷轴(31)上且抵压在安装盘(33)上进行定位;
限位块(35),所述限位块(35)设置在收卷轴(31)上且与收卷盘(34)插接配合并使得收卷轴(31)和收卷盘(34)一起转动;
锁定组件(36),所述锁定组件(36)设置在收卷轴(31)上且用于对收卷盘(34)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6)包括:
锁定盘(37),所述锁定盘(37)套设在收卷轴(31)上且抵压在收卷盘(34)远离定位盘一侧的侧壁上进行定位;
锁定管(38),所述锁定管(38)螺纹连接在收卷轴(31)上且抵紧在锁定盘(37)上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管(38)上螺纹连接有便于借力的拨杆(39)。
CN202320223136.3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Active CN219121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3136.3U CN219121730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3136.3U CN219121730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1730U true CN219121730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0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3136.3U Active CN219121730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1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2166B (zh) 匀速传动降安保及其单摆齿轮等速器和匀速下降的方法
CN101920074B (zh) 一种高楼逃生机及逃生自动控制方法
CN201701658U (zh) 一种高楼逃生自救装置
CN201799022U (zh) 机械高楼逃生器
CN219121730U (zh)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结构
CN108543239B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装置
CN2553834Y (zh) 自控式救生背包
CN113356547B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监理平台装置及通过其进行监理的方法
CN201959430U (zh) 高楼逃生器
CN116296498A (zh) 一种缓降器的测试设备
CN1448196A (zh) 微电脑控制的可移动式高空缓降救生器
CN201710831U (zh) 一种高楼逃生器
WO2021056221A1 (zh) 一种用于高层火灾家庭自救逃生的救生门
CN110384878B (zh) 一种高层建筑速降逃生装置
CN202459882U (zh) 高空救护逃生索
CN203154627U (zh) 匀速传动降安保及其单摆齿轮等速器
CN214173765U (zh) 一种逃生器材下降速度及可靠性试验装置
CN110639135A (zh) 扭绳式缓降器
CN205031771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4874121A (zh) 一种用于提升机的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22374727U (zh) 一种飞轮壳退火用转运滑轮组
CN222612798U (zh) 一种框架式高层建筑爆破拆除用吊装设备
CN222669467U (zh) 一种火灾报警器
CN211024864U (zh) 扭绳式缓降器
CN210873796U (zh) 建筑逃生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