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6680U -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06680U CN219106680U CN202221631741.6U CN202221631741U CN219106680U CN 219106680 U CN219106680 U CN 219106680U CN 202221631741 U CN202221631741 U CN 202221631741U CN 219106680 U CN219106680 U CN 2191066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push rod
- plug
- power
- elastic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the switch being in series with coupling part, e.g. dead coupling, explosion proof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1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 safety switch
- H01R13/713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 safety switch with thermal interrupt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包括插套、推杆、以及弹片组件;所述插套设有第一触点,所述弹片组件设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相对间隔设置,且弹片组件的可动端在形变方向上单向受限,所述弹片组件两端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弹性突变结构以及用于保持所述弹性突变结构在第一状态的预紧弹性结构;所述推杆移动设置于插套和弹片组件之间,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触点和第一触点间隔相对设置,推杆在插头的插销插入插套时受所述插销的驱动向所述弹片组件的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推动所述预紧弹性结构产生弹性形变并使所述弹性突变结构形变至第二状态,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实现导通,可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家庭用电的安全。孩子的好动,家庭电器使用功率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上用电事故时有发生。现有的技术仅仅单纯的增加防护门,防护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防止超负载使用,也仅在说明书或产品上标上最大使用电流或功率,毫无防护作用。因此常常造成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此外,现有插座防触电保护通常采用保护门结构,保护门结构防护性能一般。随着保护门的磨损,弹簧的疲劳失效,很容易造成防护失效造成触电危险。
以及,现有插座防过载方面,现有技术无法识别负载工况,一旦超负载,会造成温升持续升高,使绝缘件融化电路短路,直至造成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座通断电结构,包括:插套、推杆、以及弹片组件;
所述插套设有第一触点,所述弹片组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可动端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相对间隔设置,且弹片组件的可动端在形变方向上单向受限,所述弹片组件两端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弹性突变结构以及用于保持所述弹性突变结构在第一状态的预紧弹性结构,所述弹片组件连接至电源;
所述推杆移动设置于所述插套和所述弹片组件之间,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触点和第一触点间隔相对设置,
所述推杆在插头的插销插入插套时受所述插销的驱动向所述弹片组件的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推动所述预紧弹性结构产生弹性形变并使所述弹性突变结构形变至第二状态,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杆在插头的插销抽离时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同时所述预紧弹性结构复位,所述弹性突变结构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离实现断电。
优选的,所述弹性突变结构为弹片结构,其中部区域设置有折弯部,所述弹性预紧弹性结构也为弹片结构,弹性预紧弹性结构两端与弹性突变结构两端连接将所述弹性突变结构预紧保持在第一状态。
优选的,所述弹性突变结构还设置有避让槽。
优选的,所述弹性突变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弯折连接成V字型,在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折弯部;所述弹性预紧弹性结构包括第二弹片,第二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连接,且在第二弹片中部形成弧形形变,第一弹片的弯折方向和第二弹片的形变方向相反,在第二弹片中部和第一弹片中部形成间隙。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斜面,所述推杆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插套的一侧使所述驱动斜面可在插头的插销插入时挤压该驱动斜面以驱动该推杆。
优选的,所述插套包括临近所述推杆一侧的第一插套弹片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套弹片相对设置的第二插套弹片,所述第一插套弹片设置有窗口,所述推杆的第一端嵌入所述窗口位于所述第一插套弹片和所述第二插套弹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插套包括临近所述推杆一侧的第一插套弹片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套弹片相对设置的第二插套弹片,所述第一插套弹片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所述推杆的第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二驱动面设置,当所述插头的插销插入时,所述第一驱动面受挤压而使该驱动部偏移,所述第二驱动面带动所述驱动斜面致使所述推杆滑动。
优选的,所述插座通断电结构还包括推杆座,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推杆座上。
优选的,所述推杆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座体上的推杆安装孔,所述推杆滑动安装在推杆安装孔内,且两端伸出推杆安装孔,所述推杆在其轴向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平面,所述推杆安装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平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平面。
优选的,所述推杆包括推杆轴,推杆轴的第一端凸起设有凸台,第二端凸起设有推动部,所述凸台上设有驱动斜面,所述推杆轴的侧壁沿轴向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动圆弧面和用于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平面。
优选的,至少所述推杆临近所述插套的第一端为塑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点设置于与所述插套一体成型的第三插套弹片上。
优选的,所述插座通断电结构还包括电源输入件,所述弹片组件与所述电源输入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电源输入件连接至电源,电源输入件上连接有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插座,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接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数量对应的第二插接组件,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和/或第二插接组件采用前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插座通断电结构解决了现有插座采用单一保护门防触电结构安全的局限性,通过利用插销插入而推动推杆,进一步推动弹片组件上的预紧弹性结构,使弹性突变结构发生突变,由第一状态突变至第二状态,进而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实现电源接通,从而确保即使在保护门失效或没有保护门的情况下插头未插入时插套是没有接通电源的,提供更安全的防触电结构,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防触电安全性。
此外,在一种实施例中,由于推杆为塑胶材质,负载过高时,插座内升温会导致推杆软化,从而对弹片组件的推力弱化,使弹性突变结构再次发生突变,由第二状态突变恢复至第一状态,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的接触断开,解决了现有插座在使用超大功率负载下容易造成温升过高后电线短路插座起火等重大安全事故。本实施例的插座能够在温升过高时触发弹性突变结构发生突变恢复至第一状态,使电源切断达到保护插座及家用负载电器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平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断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断电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弹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A-A截面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插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推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推杆座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通断电结构在插头插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未示出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及其通断电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及其通断电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100,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接组件110以及与第一插接组件110数量对应的第二插接组件120,一般而言,第一插接组件110与电源零线端连接,第二插接组件120与电源火线端连接,一个第一插接组件110与一个第二插接组件120构成一组插座接电单元,本实施例中,插座具有两个插座接电单元。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组件110和/或第二插接组件120采用以下的插座通断电结构10。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插座接电单元还可以包括与接地端连接的包括插套的一个插接组件。
如图2-3所示,插座通断电结构10包括:插套1、推杆2、以及弹片组件4;
所述插套1设有第一触点13,所述弹片组件4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可动端设有第二触点44,所述第二触点44与第一触点13相对间隔设置,且弹片组件4的可动端在形变方向上单向受限,所述弹片组件4两端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弹性突变结构43以及用于保持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在第一状态的预紧弹性结构42,所述弹片组件4连接至电源;
所述推杆2移动设置于所述插套1和所述弹片组件4之间,推杆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触点44和第一触点13间隔相对设置,
所述推杆2在插头的插销插入插套1时受所述插销的驱动向所述弹片组件4的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推动所述预紧弹性结构42产生弹性形变并使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形变至第二状态,使第二触点44与第一触点13接触。
本实用新型插座通断电结构解决了现有插座采用单一保护门防触电结构安全的局限性,通过利用插销插入而推动推杆,进一步推动弹片组件上的预紧弹性结构,使弹性突变结构发生突变,由第一状态突变至第二状态,进而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实现电源接通,从而确保即使在保护门失效或没有保护门的情况下插头未插入时插套是没有接通电源的,提供更安全的防触电结构,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防触电安全性。
当所述插头的插销插入时,所述推杆2受所述插销的驱动而移动到第二位置,并推动所述预紧弹性结构42产生弹性形变并使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产生形状突变至第二状态,所述弹片组件4在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的突变下与所述插套1接触实现导通,当所述插头的插销抽离时,所述推杆2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同时所述预紧弹性结构42复位,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产生形状突变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弹片组件4与所述插套1分离实现断电。当所述插头的插销抽离时,所述推杆2可以由预紧弹性结构42的形变复位驱动移动到第一位置,也可以设置单独的推杆复位弹性件,例如一个弹簧,直接作用于推杆2,驱动推杆2向第一位置移动复位。
具体如图2-3所示,插座通断电结构10包括:插套1、推杆2、弹片组件4和电源输入件5,弹片组件4与电源输入件5连接,弹片组件4与插套1相对间隔设置,推杆2位于弹片组件4与插套1之间。
其中,如图2-4所示,推杆2移动设置于所述插套1的一侧,推杆2的可在插头的插销插入时受所述插销的驱动向弹片组件4的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插座通断电结构10还包括推杆座3,所述推杆2设置于所述推杆座3上,推杆2在推杆座3上可滑动的设置。推杆2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斜面22、第二端设置有传动部23,推杆2通过推杆座3可滑动的设置于插套1的一侧使驱动斜面22可在插头的插销8插入时挤压该驱动斜面22。该驱动斜面22的作用在于收到插销8的向下挤压时产生对推杆2的轴向分力,将推杆2推动,因此,该驱动斜面22可以为一个相对于插销8插入方向倾斜设置的平面,也可以是一段曲面,或者多段斜面组成。
请结合图1、2、3及图5所示,弹片组件4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可动端在形变方向上单向受限,可动端一侧设有第二触点44,另一侧被限位,使得可动端只能向第二触点44的方向形变,弹片组件4两端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弹性突变结构43以及用于保持弹性突变结构43在第一状态的预紧弹性结构42,预紧弹性结构42临近或接触于推杆2设置,弹片组件4连接至电源。
当插头的插销插入时,推杆2受插销的驱动而移动,并推动预紧弹性结构42产生弹性形变并使弹性突变结构43产生形状突变至第二状态,弹片组件4在弹性突变结构43的突变下与插套1接触实现导通,当插头的插销抽离时,预紧弹性结构42复位,弹性突变结构43产生形状突变恢复至第一状态,弹片组件4与插套1分离实现断电。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弹片组件4的一端通过固定部41进行固定,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触点44并在形变方向上单向受限,参考图2,可通过插座壳体上的限位结构7进行限位,对应的,插套1设置有与第二触点44位置对应的第一触点13,弹片组件4两端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弹性突变结构43以及用于保持弹性突变结构43在第一状态的预紧弹性结构42,预紧弹性结构42临近或接触于推杆2的推动部23设置(本实施例为接触于推杆2设置)。其中,第二触点44可以是额外焊接或铆接或通过其它方式连接于该弹片组件4上,同时,亦可以是由该弹片组件4自身形成,如通过在该弹片组件4上进行冲压形成一突出部构成该弹片组件4。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无需冲压,以弹片组件4的一段结构作为第二触点也可以。
请继续结合图1-3所示,插座通断电结构10还可以包括电源输入件5,电源输入件5直接与弹片组件4进行连接设置,电源输入件5连接至电源,电源输入件5上连接有接线端子。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输入件5为片状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主要目的在于将弹片组件4连接至电源。当然,弹片组件4也可以通过自身直接连接至电源。
在一种实施例中,插座100具有两组插座接电单元,此时,为减少零件的数量,电源输入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片组件4进行连接,从而可共用于两组插座接电单元。
请结合图1-6,具体的,当插头的插销8插入时,驱动斜面22受挤压致使所述推杆2滑动,其推动部23推动所述预紧弹性结构42产生弹性形变并使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产生形状突变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二触点44在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的突变下与所述第一触点13接触实现导通,当所述插头的插销8抽离时,所述预紧弹性结构42复位,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产生形状突变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触点44与所述第一触点13分离实现断电。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图3及图7所示,插套1包括临近推杆2一侧的第一插套弹片11以及与第一插套弹片11相对设置的第二插套弹片14,第一插套弹片11设置有窗口12,推杆2的第一端穿入窗口12使推杆2的第一端的驱动斜面22位于第一插套弹片11和第二插套弹片14之间。这样使得插座的插销8插入时,可直接作用于驱动斜面22上,进而直接驱动推杆2滑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插套1还包括第三插套弹片15,第一触点13设置于该第三插套弹片15上,且该第三插套弹片15与所述第一插套弹片11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可以减少插座的零件数量以及提高装配效率。
其中,第一触点13可以是额外焊接或铆接或通过其它方式连接于插套1上,同时,亦可以是由该插套1自身形成,如通过在第三插套弹片15上进行冲压形成一突出部构成该弹片组件4。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无需冲压,以第三插套弹片15的一段结构作为第一触点也可以。
进一步的,结合图4所示,推杆2的第一端设置有凸台20,驱动斜面22设置于凸台20上,凸台20在推杆2的轴向方向的截面为方形结构,窗口12的形状与凸台20的形状相适应,即窗口12也为方形结构。这样,凸台20在受插销8挤压时,在方形窗口12的周向限位下,不会发生偏转。当然,凸台20在周向的截面也可以是其它多边形结构,对应的窗口12也为多边形结构,也能达到周向限位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插套1包括临近推杆2一侧的第一插套弹片11以及与第一插套弹片11相对设置的第二插套弹片14,其中,第一插套弹片11设置有驱动部12a,驱动部12a设置有第一驱动面121和第二驱动面122,第一驱动面121和第二驱动面122可以为相互背离的面,推杆2的第一端的驱动斜面22可贴合于第二驱动面122设置,当插头的插销插入时,第一驱动面121受挤压而使该驱动部12a偏移,第二驱动面122带动驱动斜面22致使推杆2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所示,弹性突变结构43为弹片结构,其中部区域设置有折弯部431,其折弯方向与预紧弹性结构42的形变方向是相反的,预紧弹性结构42也为弹片结构,弹性预紧弹性结构42两端与弹性突变结构43两端连接,折弯部431两侧的弹片结构在预紧弹性结构42的形变预紧下产生弯曲保持预紧状态(第一状态)。请参考图11,而当预紧弹性结构42受到推杆2的推动时,预紧弹性结构42向弹性突变结构43的方向发生形变,此时,弹性突变结构43的预紧力消失,第二触点44在弹力作用下向第一触点13方向移动形变至第二状态并实现接触。
参见图5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包括第一弹片,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弯折连接成V字型,在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折弯部431;所述弹性预紧弹性结构42包括第二弹片,第二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连接,且在第二弹片中部形成弧形形变,以给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施加预紧力,第一弹片的弯折方向和第二弹片的形变方向相反,在第二弹片中部和第一弹片中部形成间隙。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弹性突变结构43还设置有避让槽432,用于避让预紧弹性结构42且增加折弯部431的弹性,所述避让槽432设置在第一弹片上,沿第一弹片的长度方向设置。当然,预紧弹性结构42也可以设置于弹性突变结构43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及图10所示,推杆座3包括座体30以及设置于座体30上的推杆安装孔31,所述推杆2滑动安装在推杆安装孔31内,且两端伸出推杆安装孔31,推杆2在其轴向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平面21,推杆安装孔31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平面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平面32。通过第一导向平面21与第二导向平面32进行配合,可以实现对推杆2的轴向导向,可避免推杆2发生周向的偏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推杆2包括推杆轴,推杆轴的第一端凸起设有凸台20,第二端凸起设有推动部23,所述推动部23为球面结构,所述凸台20上设有驱动斜面22,所述推杆轴的侧壁沿轴向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动圆弧面和用于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平面21。具体的,所述推杆轴成圆柱状,其侧壁形成滑动圆弧面,在推杆安装孔32内滑动配合,在推杆轴的一侧的轴向上开设一个缺口形成第一导向平面21,与第二导向平面31导向配合,避免推杆2发生周向的偏转。推杆2的推动部23为球面结构,球面结构可以保持推动部23与弹片结构的良好接触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相互的接触磨损。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推杆2为塑胶结构或至少推杆2临近所述插套1的第一端为塑胶结构,塑胶结构的推杆2长期接触预设温度会软化,在低温时固化,在使用大功率负载的情况下,插座内部会升温,由于推杆驱动斜面22直接作用于插头插销上,受热温度最高。当温升超过一定值时,推杆2上的驱动斜面22将会首先软化,随着推杆2软化的持续,作用于预紧弹性结构42上的力逐渐消失,预紧弹性结构42复位并重新对弹性突变结构43产生预紧,使弹片组件4上的第二触点44与第一触点13及时断开,及时切断电源,从而避免温升的持续增加,避免发生短路等重大安全事故。
请继续参考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预紧弹性结构42为弹片结构,推杆2的推动部23为球面结构,球面结构可以保持推动部23与弹片结构的良好接触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相互的接触磨损。
以上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及其通断电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通断电结构解决了现有插座采用单一保护门防触电结构安全的局限性,通过利用插销插入而推动推杆,进一步推动弹片组件上的预紧弹性结构,使弹性突变结构发生突变,由第一状态突变至第二状态,使第二触点向靠近第一触点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实现电源接通,从而确保在保护门失效或没有保护门的情况下插套是没有接通电源的,提供更安全的防触电结构,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防触电安全性。
此外,由于推杆为塑胶材质,负载过高时,插座内升温会导致推杆软化,从而对弹片组件的推力弱化,使弹性突变结构再次发生突变,由第二状态突变恢复至第一状态,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的接触断开,解决了现有插座在使用超大功率负载下容易造成温升过高后电线短路插座起火等重大安全事故。本实施例的插座能够在温升过高时触发弹性突变结构发生突变恢复至第一状态,使电源切断达到保护插座及家用负载电器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使用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套(1)、推杆(2)、以及弹片组件(4);
所述插套(1)设有第一触点(13),所述弹片组件(4)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可动端设有第二触点(44),所述第二触点(44)与第一触点(13)相对间隔设置,且弹片组件(4)的可动端在形变方向上单向受限,所述弹片组件(4)两端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弹性突变结构(43)以及用于保持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在第一状态的预紧弹性结构(42),所述弹片组件(4)连接至电源;
所述推杆(2)移动设置于所述插套(1)和所述弹片组件(4)之间,推杆(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触点(44)和第一触点(13)间隔相对设置,
所述推杆(2)在插头的插销插入插套(1)时受所述插销的驱动向所述弹片组件(4)的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推动所述预紧弹性结构(42)产生弹性形变并使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形变至第二状态,使第二触点(44)与第一触点(1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在插头的插销抽离时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同时所述预紧弹性结构(42)复位,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触点(13)与第二触点(44)分离实现断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为弹片结构,其中部区域设置有折弯部(431),所述弹性预紧弹性结构(42)也为弹片结构,弹性预紧弹性结构(42)两端与弹性突变结构(43)两端连接将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预紧保持在第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还设置有避让槽(4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变结构(43)包括第一弹片,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弯折连接成V字型,在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折弯部(431);所述弹性预紧弹性结构(42)包括第二弹片,第二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片段和第二弹片段连接,且在第二弹片中部形成弧形形变,第一弹片的弯折方向和第二弹片的形变方向相反,在第二弹片中部和第一弹片中部形成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斜面(22),所述推杆(2)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插套(1)的一侧使所述驱动斜面(22)可在插头的插销插入时挤压该驱动斜面(22)以驱动该推杆(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1)包括临近所述推杆(2)一侧的第一插套弹片(11)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套弹片(11)相对设置的第二插套弹片(14),所述第一插套弹片(11)设置有窗口(12),所述推杆(2)的第一端嵌入所述窗口(12)位于所述第一插套弹片(11)和所述第二插套弹片(1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1)包括临近所述推杆(2)一侧的第一插套弹片(11)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套弹片(11)相对设置的第二插套弹片(14),所述第一插套弹片(11)设置有驱动部(12a),所述驱动部(12a)设置有第一驱动面(121)和第二驱动面(122),所述推杆(2)的第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二驱动面(122)设置,当所述插头的插销插入时,所述第一驱动面(121)受挤压而使该驱动部(12a)偏移,所述第二驱动面(122)带动所述驱动斜面(22)致使所述推杆(2)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通断电结构还包括推杆座(3),所述推杆(2)设置于所述推杆座(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座(3)包括座体(30)以及设置于座体(30)上的推杆安装孔(31),
所述推杆(2)滑动安装在推杆安装孔(31)内,且两端伸出推杆安装孔(31),所述推杆(2)在其轴向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平面(21),所述推杆安装孔(3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平面(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平面(3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包括推杆轴,推杆轴的第一端凸起设有凸台(20),第二端凸起设有推动部(23),所述凸台(20)上设有驱动斜面(22),所述推杆轴的侧壁沿轴向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动圆弧面和用于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平面(2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推杆(2)临近所述插套(1)的第一端为塑胶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13)设置于与所述插套(1)一体成型的第三插套弹片(15)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通断电结构还包括电源输入件(5),所述弹片组件(4)与所述电源输入件(5)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电源输入件(5)连接至电源,电源输入件(5)上连接有接线端子。
15.一种插座,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接组件(110)以及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110)数量对应的第二插接组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110)和/或第二插接组件(120)采用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插座通断电结构(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24050 | 2022-06-24 | ||
CN202210722405 | 2022-06-2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06680U true CN219106680U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6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31741.6U Active CN219106680U (zh) | 2022-06-24 | 2022-06-28 |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
CN202210743007.7A Pending CN117317729A (zh) | 2022-06-24 | 2022-06-28 |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43007.7A Pending CN117317729A (zh) | 2022-06-24 | 2022-06-28 |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19106680U (zh) |
-
2022
- 2022-06-28 CN CN202221631741.6U patent/CN219106680U/zh active Active
- 2022-06-28 CN CN202210743007.7A patent/CN117317729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17729A (zh) | 2023-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300478U (zh) |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 |
CN102170805A (zh) | 具有分离型插头的电吹风的电火花防止装置 | |
TWI677146B (zh) | 熱破壞斷電的開關及具有該開關的插座 | |
CN105356141A (zh) | 一种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219106680U (zh) |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 |
CN110957597B (zh) | 双簧片扁平大电流端子及其组装方法 | |
TW202006768A (zh) | 熱破壞斷電的開關及具有該開關的插座 | |
CN110676097B (zh) | 开关与用电设备的过热破坏式断电方法 | |
CN112768313B (zh) | 一种稳定分断的重合闸开关 | |
CN210778455U (zh) | 热脱扣器及断路器 | |
CN220233061U (zh) | 断路器和家用电器 | |
TWI679664B (zh) | 開關的過熱破壞式斷電方法 | |
US2192165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7317728A (zh) | 插座通断电结构及插座 | |
CN117317720A (zh) | 安全插座及其通断电结构 | |
CN110676096B (zh) | 过热破坏开关及插座 | |
CN216487735U (zh) | 一种升降机构及其安全开关 | |
CN110676136B (zh) | 热破坏断电的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插座 | |
TW202006771A (zh) | 熱破壞斷電的開關及具有該開關的插座 | |
CN212062888U (zh) | 插头及电器设备 | |
CN2447931Y (zh) | 具有保护电路的安全开关 | |
CN209981154U (zh) | 一种保险丝保护机构 | |
TWI688982B (zh) | 過熱破壞開關、過熱破壞組件及過熱破壞件的組裝方法、具有開關的插座 | |
CN110676117B (zh) | 开关的过热破坏组件及其开关、插座与组装方法 | |
CN110676118B (zh) | 开关的过热破坏式断电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