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4323U - 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94323U CN219094323U CN202123329656.2U CN202123329656U CN219094323U CN 219094323 U CN219094323 U CN 219094323U CN 202123329656 U CN202123329656 U CN 202123329656U CN 219094323 U CN219094323 U CN 2190943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 pull rod
- chuck
- rod bolt
- clamping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包括主夹持头,设置于所述主夹持头内部的拉杆螺栓,穿设于所述拉管螺栓的顶针,以及用于将所述拉杆螺栓锁紧在所述主夹持头内的膨胀套筒,所述顶针与所述拉杆螺栓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所述顶针包括与所述拉钢螺栓可移动连接的针体,设置于所述针体一端的限位头。本实用新型设主夹持头可连接到加工机床上,在加工时将轴件插入主夹持头直到顶针的限位头和拉杆螺栓接触即可完成定位,在加工结束后顶针在弹力作用下可自动将轴件顶出实现出料,装夹过程和出料过程简便快速,缩短了单次加工的用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五金一般指金、银、铜、铁、锡,现在的机械制造中五金也泛指金属,五金加工就是将金属材料,按设计的图纸或样品,用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设备加工成为各种各样的五金零部件,如螺丝、板材、轴件等等。轴是五金件的一种,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在轴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轴件装夹到机床的卡盘上,以便于进行回转加工,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每次都需要工人将轴件放入卡盘中定位后夹紧,在加工结束后又需要松开卡盘将轴件取出,然后再重新放入新的轴件定位后夹紧,操作繁琐,加工间隔长,拉长了每个轴件加工的总用时,导致效率低下,难以应对大批量的生产加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包括主夹持头,设置于所述主夹持头内部的拉杆螺栓,穿设于所述拉杆螺栓的顶针,以及用于将所述拉杆螺栓锁紧在所述主夹持头内的膨胀套筒,所述顶针与所述拉杆螺栓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所述顶针包括与所述拉杆螺栓可移动连接的针体,设置于所述针体一端的限位头,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拉杆螺栓并延伸到主夹持头外部,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限位头和所述拉杆螺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螺栓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针体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用于容纳弹性件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且所述限位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针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螺栓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主夹持头之外,且所述拉杆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套筒包括套筒主体,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一侧的若干膨胀部,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另一端的膨胀头,所述膨胀头的外径大于所述主夹持头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主夹持头靠近所述膨胀头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主夹持头内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拉杆螺栓的第一阶梯孔,供所述限位头通过的第二阶梯孔,以及用于安装轴件的第三阶梯孔。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螺栓包括与所述第一阶梯孔孔径匹配的大径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膨胀套筒的小径端,所述大径端与小径端之间具有一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膨胀套筒的端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主夹持头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开口,将所述主夹持头的端部分割成若干夹持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主夹持头、拉杆螺栓、顶针、弹性件和膨胀套筒,主夹持头可连接到加工机床上,在加工时将轴件插入主夹持头直到顶针的限位头和拉杆螺栓接触即可完成定位,在加工结束后顶针在弹力作用下可自动将轴件顶出实现出料,装夹过程和出料过程简便快速,缩短了单次加工的用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配合自动上料设备,实现全自动化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夹持头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杆螺栓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膨胀套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有:
主夹持头1、第二螺纹11、第一阶梯孔12、第二阶梯孔13、第三阶梯孔14、开口15、夹持部16、拉杆螺栓2、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2、第一螺纹23、大径端24、小径端25、过渡斜面26、顶针3、针体31、限位头32、第三螺纹33、膨胀套筒4、套筒主体41、膨胀部42、膨胀头43、弹性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包括主夹持头1,设置于所述主夹持头1内部的拉杆螺栓2,穿设于所述拉杆螺栓的顶针3,以及用于将所述拉杆螺栓2锁紧在所述主夹持头1内的膨胀套筒4,所述顶针3与所述拉杆螺栓2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5。以下以图1所示的视角进行说明。
所述顶针3包括与所述拉杆螺栓可移动连接的针体31,设置于所述针体31一端的限位头32,所述针体3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拉杆螺栓2并延伸到主夹持头1外部,所述弹性件5连接于所述限位头32和所述拉杆螺栓2之间。本实施例中,其中限位头32位于针体31的左端,针体31的右端伸出主夹持头1外部。所述针体3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螺纹33,具体使用时可在第三螺纹33上安装螺母,此处的螺母可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顶针3在弹性件5的弹力下向左侧移动过多距离甚至离开主夹持头1。
所述拉杆螺栓2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针体31的第一连接孔21,以及用于容纳弹性件5的第二连接孔22,所述第二连接孔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21,且所述限位头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22位于拉杆螺栓2的左侧,由于限位头32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22的孔径,因此限位头32不会进入到第二连接孔22中,可以利用此结构来定位轴件,在装入轴件直到将弹性件5压缩到限位头32和拉杆螺栓2接触,即完成轴件的定位。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所述弹性件5套设于所述针体31上,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22构成阶梯结构,第二连接孔22孔径稍大于弹簧,恰好作为容纳弹簧的空间。
所述拉杆螺栓2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主夹持头1之外,且所述拉杆螺栓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螺纹23。拉杆螺栓2具体是右端部延伸到主夹持头1之外,具体地说是延伸到膨胀套筒4之外,设置的第一螺纹23可连接螺母,螺母锁紧后可以挤压膨胀套筒4,膨胀套筒4涨开,和主夹持头1的内壁配合将拉杆螺栓2锁紧固定。
所述拉杆螺栓2包括与所述第一阶梯孔12孔径匹配的大径端24,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膨胀套筒的小径端25,所述大径端24与小径端25之间具有一过渡斜面26,所述过渡斜面26与所述膨胀套筒4的端部接触。
所述膨胀套筒4包括套筒主体41,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41一侧的若干膨胀部42,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41另一端的膨胀头43,所述膨胀头43的外径大于所述主夹持头1的内径。膨胀部42具体是在套筒主体41上沿轴向切割多个细长口形成的。膨胀部42和拉杆螺栓2的过渡斜面26、主夹持头1的内壁接触,膨胀部42的内壁也具有和过渡斜面26对应的倾斜面。
所述主夹持头1靠近所述膨胀头43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纹11,主夹持头1可以通过第二螺纹11连接到加工机床的对应位置。
所述主夹持头1内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拉杆螺栓2的第一阶梯孔12,供所述限位头32通过的第二阶梯孔13,以及用于安装轴件的第三阶梯孔14。第一阶梯孔12、第二阶梯孔13、第三阶梯孔14从右至左依次设置。其中第一阶梯孔12的内径和拉杆螺栓2的大径端24对应,第二阶梯孔13的内径和限位头32对应。
所述主夹持头1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开口15,将所述主夹持头1的端部分割成若干夹持部16。本实施例中,设置有3个开口15,将主夹持头1分割成三个夹持部16。
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拉杆螺栓2、顶针3、弹性件5、膨胀套筒连接成一个整体,之后将主夹持头1安装到加工机床的对应位置,加工机床具有用于锁紧夹持部16的结构。在开始加工时,可以配合机械手或上料机构进行作业,机械手或上料机构将轴件放入主夹持头1的第三阶梯孔14中(也即对应夹持部16的位置),机床锁紧夹持部16进而锁紧轴件,在锁紧之后机床对轴件进行加工。加工结束后,夹持部16松开,轴件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被顶出,具体实施时可在下方设置一出料道或成品收集盒,以收集加工完的轴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夹持头,设置于所述主夹持头内部的拉杆螺栓,穿设于所述拉杆螺栓的顶针,以及用于将所述拉杆螺栓锁紧在所述主夹持头内的膨胀套筒,所述顶针与所述拉杆螺栓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所述顶针包括与所述拉杆螺栓可移动连接的针体,设置于所述针体一端的限位头,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拉杆螺栓并延伸到主夹持头外部,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限位头和所述拉杆螺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螺栓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针体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用于容纳弹性件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且所述限位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针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螺栓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主夹持头之外,且所述拉杆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筒包括套筒主体,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一侧的若干膨胀部,设置于所述套筒主体另一端的膨胀头,所述膨胀头的外径大于所述主夹持头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持头靠近所述膨胀头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持头内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拉杆螺栓的第一阶梯孔,供所述限位头通过的第二阶梯孔,以及用于安装轴件的第三阶梯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螺栓包括与所述第一阶梯孔孔径匹配的大径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膨胀套筒的小径端,所述大径端与小径端之间具有一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膨胀套筒的端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件加工用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持头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开口,将所述主夹持头的端部分割成若干夹持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29656.2U CN219094323U (zh) | 2021-12-28 | 2021-12-28 | 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29656.2U CN219094323U (zh) | 2021-12-28 | 2021-12-28 | 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94323U true CN219094323U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6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29656.2U Active CN219094323U (zh) | 2021-12-28 | 2021-12-28 | 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94323U (zh) |
-
2021
- 2021-12-28 CN CN202123329656.2U patent/CN2190943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98082B (zh) | 一种套筒头定位钻孔机构 | |
CN219094323U (zh) | 一种轴件加工用夹头 | |
KR102108367B1 (ko) | 공작물 고정용 척 어셈블리 | |
CN217317095U (zh) | 一种刀柄锁紧套及刀库 | |
CN211218743U (zh) | 一种便于拆卸弹簧夹的夹具 | |
JPH1043982A (ja) | 工具付属装置 | |
CN103182542B (zh) | 一种加工磁性棒料的卧式多工位精密数控钻床 | |
CN111035350A (zh) | 一种内窥镜的蛇骨装置的制备方法 | |
CN112719982B (zh) | 一种加工叉型零件双面钻孔工装 | |
CN112954901B (zh) | 电路板制造系统及方法 | |
CN213857127U (zh) | 一种新型车床工装 | |
JP4859510B2 (ja) | コレットチャック | |
CN209918911U (zh) | 一种用于拖拉机壳体背面加工的刀具 | |
WO2013093797A1 (en) | Device for locking a tool to a machine tool | |
KR0177625B1 (ko) | Cnc 선반의 서브 스핀들에 설치된 공작물 배출장치 | |
CN208680389U (zh) | 一种连接环扳弯机 | |
CN218397032U (zh) | 一种钻孔机用定位机构 | |
CN218395949U (zh) | 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装置 | |
CN222429317U (zh) | 一种单向针阀阀体加工卡爪 | |
CN110842864A (zh) | 一种电钻头卡簧安装装置 | |
CN217647964U (zh) | 一种后拉式弯轴夹具 | |
CN212734506U (zh) | 机床用攻丝套扣工具 | |
CN218224963U (zh) | 一种齿轮零件快速换型夹持机构 | |
CN107962259A (zh) | 应用加工夹具加工螺纹电极的方法 | |
CN212947561U (zh) | 一种活塞式拉拔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