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030898U -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0898U
CN219030898U CN202223312828.XU CN202223312828U CN219030898U CN 219030898 U CN219030898 U CN 219030898U CN 202223312828 U CN202223312828 U CN 202223312828U CN 219030898 U CN219030898 U CN 219030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module
feeding
unit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28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28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0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0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0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包括载具输送线以及在所述载具输送线上输送的载具,还包括两个料盘供收料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侧;两个上料单元,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中拾取物料放置到所述载具中;二次定位单元,对物料进行二次定位;开盖单元,将所述载具上的盖板打开。本实用新型实现物料的双工位交替上料组装,满足高节拍流水线生产需求,同时具备载具开盖功能,满足工艺需求,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3C行业技术的发展,3C电子产品组件往往精密复杂集成度高,对组装工艺有很高的精度要求。目前有一款3C电子产品需要实现自动化组装,由于单个主板上需要贴装多个电子元器件,因此,在该元器件贴装好后需要在其表面上采用一个盖板将其压住,防止在后续的工站的移载过程中,贴装的产品发生位移或翘起现,而在后续工站中,还需要贴装或组装其他的电子元器件,因此,其他电子元器件组装时需要将盖板打开后才能进行上料组装或贴装。为了满足高节拍的流水线生产需求,实现上述电子元器件的自动上料装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实现物料的双工位交替上料组装,满足高节拍流水线生产需求,同时具备载具开盖功能,满足工艺需求,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包括载具输送线以及在所述载具输送线上输送的载具,还包括
两个料盘供收料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侧;
两个上料单元,其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中拾取物料放置到所述载具中;
二次定位单元,对物料进行二次定位;
开盖单元,将所述载具上的盖板打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机座台面,所述载具输送线、所述上料单元、所述二次定位单元以及所述开盖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机座台面上,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座台面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载具输送线上对应于所述上料单元位置处设置有对所述载具进行阻挡定位的阻挡定位顶升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料盘供料模组与料盘收料模组、设置在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之间实现两者连接的升降输送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均包括抽屉滑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抽屉滑轨座上的抽屉支座、设置在所述抽屉支座上的第一输送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模组上方的料仓、设置在所述料仓下方的第一顶升模组以及配合所述第一顶升模组实现料盘分盘或料盘堆叠的功能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输送模组包括第一电机、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二输送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模组下方的第二顶升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单元包括龙门支架、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上的XY轴移载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XY轴移载模组活动末端的物料拾取模组;所述上料单元的移载范围下方还设置有获取物料在所述吸附模组上位置信息的第二相机。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拾取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相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若干吸附模组;所述吸附模组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受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绕Z轴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吸附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单元的移载范围下方空间内,其包括设置有若干定位区域的定位基板、与所述定位基板配合对物料进行定位的第一支撑板、驱动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定位基板上设置有若干限定物料边缘位置的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限制物料四周位置的限位杆。
进一步的,所述开盖单元包括第四电机、受所述第四电机驱动平行于所述载具输送线移动的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若干第二吸附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载具输送线实现了载具承载产品在各个工站之间的流转,在载具输送线的相对两侧设置两个料盘式物料的供收料单元,实现料盘式物料的自动供料以及空载料盘的自动回收利用,配合升降输送模组,实现料盘供料与料盘收料单元之间的连接,并为上料单元提供了统一的供料位置;配合载具输送线上方设置的两个上料单元,实现了物料的交替式上料,实现了高效上料;且充分利用了高度空间,节省了设备的整体空间占用;上料单元中设置有两组相机,一组用于获取物料在料盘中的位置以及物料需要放置在载具中主板上的位置,另一组用于获取物料在上料单元上的位置,保障了物料的精准放入,实现了高精度上料;在上料工位处还配置有开盖单元,在物料放入前将载具上的盖板打开移走,保障物料能够顺利的放入到载具中,之后再通过开盖单元将盖板放回到载具上以保障载具流入后续工站时产品的位置准确无误;本设备实现了物料的料盘式自动供料与空载料盘的自动回收、物料的高效交替上料以及载具上盖板的自动打开与自动放回,整体结构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减小了整个工站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机座台面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供收料单元、上料单元以及阻挡定位顶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供收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收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输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料拾取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二次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1-载具输送线;
2-料盘供收料单元,21-料盘供料模组,211-抽屉滑轨座,212-抽屉支座,213-第一输送模组,214-料仓,215-第一顶升模组,216-功能模组,22-料盘收料模组,23-升降输送模组,231-第一电机,232-支撑座,233-第二输送模组,234-第二顶升模组;
3-上料单元,31-龙门支架,32-XY轴移载模组,33-物料拾取模组,331-第一支撑板,332-第一相机,333-吸附模组,3331-第二电机,3332-第三电机,3333-第一吸附组件,34-第二相机;
4-载具;5-二次定位单元,51-定位基板,511-限位块,52-第一支撑板,521-限位杆;6-开盖单元,61-第四电机,62-第二支撑板,63-第二气缸,64-第二吸附组件;7-载具回流输送线;8-阻挡定位顶升单元;9-机座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10,本实施例为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100,其包括载具输送线1、在载具输送线1上输送的载具4、设置在载具输送线1相对两侧下方空间的料盘供收料单元2、从料盘供收料单元2中拾取物料放置到载具4中的上料单元3、对上料单元3上的物料进行二次定位的二次定位单元5、沿载具输送线1设置且将载具4上的盖板打开的开盖单元6以及平行设置在载具输送线1下方的载具回流输送线7。
本实施例还包括机座台面9,载具输送线1、上料单元3、二次定位单元5以及开盖单元6均设置在机座台面9上,而料盘供收料单元2以及载具回流输送线7设置在机座台面9的下方。
载具回流输送线7平行设置在载具输送线1的下方,且在两端通过载具提升输送装置实现两个输送线之间的循环输送。所述载具提升输送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与输送配合使用的提升装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载具输送线1上对应于上料单元3位置处设置有对所述载具4进行阻挡定位的阻挡定位顶升单元8,其主要用于将所述载具4阻挡住,防止其继续前进,然后将所述载具4向上抬起,脱离载具输送线1,同时利用支撑所述载具4的支撑平台上的定位结构对所述载具4进行精准的定位,保障物料的精准放入。阻挡定位顶升单元8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用于阻挡顶升定位载具的常规结构,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料盘供收料单元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载具输送线1的相对两侧下方空间,不占用载具输送线1所在的平面高度空间,上料单元3也对应设置有两个实现交替上料。
料盘供收料单元2包括并列设置的料盘供料模组21与料盘收料模组22、设置在料盘供料模组21与料盘收料模组22之间实现两者连接的升降输送模组23。料盘供料模组21与料盘收料模组22均采用抽屉式结构,且具有自动输送、料盘分盘或自动堆叠收盘功能。具体的,料盘供料模组21与料盘收料模组22均包括抽屉滑轨座211、滑动设置在抽屉滑轨座211上的抽屉支座212、设置在抽屉支座212上的第一输送模组213、位于第一输送模组213上方的料仓214、设置在料仓214下方的第一顶升模组215以及配合第一顶升模组215实现料盘分盘或料盘堆叠的功能模组216。料盘供料模组21与料盘收料模组22的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14059212U中所述的“料盘供应单元”与“料盘回收单元”,与该现有技术中相比,在本实施例中的“料盘供应单元”与“料盘回收单元”水平设置。
升降输送模组23包括第一电机231、受第一电机23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座232、设置在支撑座232上的第二输送模组233以及设置在第二输送模组233下方的第二顶升模组234。升降输送模组23利用第二输送模组233承接料盘供料模组21中第一输送模组213输送出来的满载料盘,然后上升至设定高度,第二顶升模组234将料盘向上顶起脱离第二输送模组233的输送表面,并对料盘进行定位,供上料单元3拾取,待料盘中的物料被拾取完后,第二输送模组233承载空载料盘下降至设定高度,然后将其输送到料盘收料模组22中进行自动堆叠回收。
本实施例中,上料单元3包括龙门支架31、设置在龙门支架31上的XY轴移载模组32以及设置在XY轴移载模组32活动末端的物料拾取模组33。物料拾取模组33在XY轴移载模组32的驱动作用下,从升降输送模组23上的料盘中拾取物料将其精准的组装到所述载具4上的产品中。本实施例中,物料拾取模组33为多头吸附模组,其包括第一支撑板331、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31上的第一相机332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31上的若干吸附模组333。吸附模组333包括第二电机3331与第三电机3332、受第二电机333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受第三电机3332驱动绕Z轴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吸附组件3333。第一相机332主要用于获取物料在料盘中的位置,以便第一吸附组件3333能够精准的吸附物料,另外,也用于获取载具上主板的位置,进而获取到物料的组装位置,以便对物料进行精准的放置。通过第三电机3332可实现物料的角度姿态调整,保障物料精准放入。
上料单元3的移载范围下方还设置有获取物料在吸附模组333上位置信息的第二相机34,为物料的精准放入提供位置信息。
通过两个上料单元3,可以实现交替上料贴装,提高贴装效率;且上料单元3中设置有多个吸附模组333,一次性可拾取多个物料,大大提高了单次移载动作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提高了物料装配效率。
二次定位单元5设置在上料单元3的移载范围下方空间内,上料单元3从料盘供料收料单元2中拾取物料后先移动至第二相机34的上方,检测物料的位置后再放置到二次定位单元5中,通过二次定位单元5对其进行二次定位后,调整完后上料单元3再次吸取物料将其放置到载具中相应的位置。二次定位单元5包括设置有若干定位区域的定位基板51、与定位基板51配合对物料进行定位的第一支撑板52、驱动第一支撑板52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图中未标示),定位基板51上设置有若干限定物料边缘位置的限位块511,第一支撑板52上设置有与限位块511配合限制物料四周位置的限位杆521。
开盖单元6包括第四电机61、受第四电机61驱动平行于载具输送线1移动的第二支撑板62、固定在第二支撑板62上的第二气缸63以及受第二气缸6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若干第二吸附组件64。当载具4移动到位后,通过第二吸附组件64吸附住载具4上的盖板,然后在第二气缸63驱动下向上抬起,然后在第四电机61驱动下平移至一旁,使得载具4上方的空间无阻挡,便于上料单元3将物料放入;待物料放置完毕后,然后再将盖板精准的放回到载具4上,实现载具4上盖板的自动开盖以及物料放置完毕后的自动合盖动作。
本实施例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100的工作原理为:主板在载具4中随着载具输送线1输送至上料单元3处,通过阻挡定位顶升单元8阻挡顶升定位;开盖单元6将载具4上的盖板向上抬起后平移至一旁,使得载具4上主板完全露出;然后两旁的上料单元3交替的从料盘供收料单元2中拾取多个物料,并配合相机视觉精准的将其放入到载具4中的主板上;放置完成后,开盖单元6再将盖板放回至载具4上,将主板上贴装的电子元器件、放置的物料等压持固定,保障其位置稳定性;之后载具4随着载具输送线1移动至后续各个工站进行操作,待操作完成后,将产品取走下料,而空载的载具则随着载具回流输送线7回流至载具输送线1的输入端实现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包括载具输送线以及在所述载具输送线上输送的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料盘供收料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侧;
两个上料单元,其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中拾取物料放置到所述载具中;
二次定位单元,对物料进行二次定位;
开盖单元,将所述载具上的盖板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座台面,所述载具输送线、所述上料单元、所述二次定位单元以及所述开盖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机座台面上,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座台面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输送线上对应于所述上料单元位置处设置有对所述载具进行阻挡定位的阻挡定位顶升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料盘供料模组与料盘收料模组、设置在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之间实现两者连接的升降输送模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均包括抽屉滑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抽屉滑轨座上的抽屉支座、设置在所述抽屉支座上的第一输送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模组上方的料仓、设置在所述料仓下方的第一顶升模组以及配合所述第一顶升模组实现料盘分盘或料盘堆叠的功能模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模组包括第一电机、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二输送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模组下方的第二顶升模组。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包括龙门支架、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上的XY轴移载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XY轴移载模组活动末端的物料拾取模组;所述上料单元的移载范围下方还设置有获取物料在所述物料拾取模组上位置信息的第二相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拾取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相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若干吸附模组;所述吸附模组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受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绕Z轴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吸附组件。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单元的移载范围下方空间内,其包括设置有若干定位区域的定位基板、与所述定位基板配合对物料进行定位的第一支撑板、驱动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定位基板上设置有若干限定物料边缘位置的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限制物料四周位置的限位杆。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单元包括第四电机、受所述第四电机驱动平行于所述载具输送线移动的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若干第二吸附组件。
CN202223312828.X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Active CN219030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2828.XU CN21903089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2828.XU CN21903089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0898U true CN21903089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2828.XU Active CN21903089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08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5955A (zh) * 2023-11-03 2024-01-30 中亿腾模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切换供料工装
CN117775712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输送系统、电池输送方法及电池生产线
CN118373177A (zh) * 2024-06-27 2024-07-23 苏州方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及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5955A (zh) * 2023-11-03 2024-01-30 中亿腾模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切换供料工装
CN117775712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输送系统、电池输送方法及电池生产线
CN118373177A (zh) * 2024-06-27 2024-07-23 苏州方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30898U (zh) 一种带有载具开盖的双工位交替上料设备
CN109834448A (zh)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CN107613664A (zh) 载具植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9698378U (zh)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CN109019019B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调焦设备的上下料机构
CN106044228B (zh) 一种无间歇面板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7432329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检测打标装置
CN111496490A (zh) 一种用于耳机线圈体自动组装的治具流转装置和方法
CN111470312A (zh) 一种用于耳机线圈体组装的线圈体上料装置和方法
CN113320987A (zh) 一种上料设备
CN108680851A (zh) 一种大尺寸电路板自动测试机
CN213949872U (zh) 一种放板设备以及收板设备
CN106348063B (zh) 一种上下料一体机以及上下料方法
CN218931014U (zh) 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
CN115818242A (zh) 芯片收集装置
CN114803394A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堆叠自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212263752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多通道贴合组装设备
CN115973762A (zh) 一种自动夹盘及插入式开闭载具装置
CN219087712U (zh) 一种具有两次开盖和产品装盘功能的设备
CN211034357U (zh) 电路板装入tray盘设备
TW200934316A (en) Vertical storage apparatus of collecting and categoriz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12775557A (zh) 一种五平台自动上下料激光雕刻机
CN216710501U (zh) 一种弹夹式上料机构
CN115339903A (zh) 一种工件的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CN212571019U (zh) 电池串排布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9 Zhuzh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98 Xingp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