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0864U -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20864U CN219020864U CN202223602637.7U CN202223602637U CN219020864U CN 219020864 U CN219020864 U CN 219020864U CN 202223602637 U CN202223602637 U CN 202223602637U CN 219020864 U CN219020864 U CN 2190208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temperature sensing
- temperature
- dish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25 asbesto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59 detection of temperature stimul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45 mic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18 mica group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95 riebeck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发热盘组件包括发热盘以及隔热套,所述发热盘设有供感温组件穿设其中的测温通孔,所述隔热套设置于所述测温通孔内侧,且与所述发热盘固定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盘组件,通过设置隔热套,可以将测温通孔的内壁与感温组件间隔开,避免感温组件直接接触发热盘,从而发热盘不会直接传热给测温组件,减少了发热盘对感温组件温度检测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型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诸如电饭锅、电压力锅等具有发热盘的烹饪器具,通常在发热盘上设置有感温组件,通过感温组件检测锅体底部的温度,从而控制发热盘的加热温度。然后,由于感温组件和发热盘的距离较近,发热盘的温度很容易传递给感温组件,从而影响感温组件的对锅体的温度的检测,导致检测的温度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发热盘对感温组件温度检测影响的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一种发热盘组件,包括发热盘以及隔热套,所述发热盘设有供感温组件穿设其中的测温通孔,所述隔热套设置于所述测温通孔内侧,且与所述发热盘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盘组件,通过设置隔热套,可以将测温通孔的内壁与感温组件间隔开,避免感温组件直接接触发热盘,从而发热盘不会直接传热给测温组件,减少了发热盘对感温组件温度检测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包括沿所述测温通孔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隔热部,所述第一隔热部伸入所述测温通孔内。
如此,通过第一隔热部的设置,可以避免感温组件与测温通孔内壁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发热盘直接传热给测温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部与所述测温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如此,相当于第一隔热部和测温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空气层,空气层的不易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热套的隔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或等于1mm。
如此,隔热套的隔热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还包括沿所述测温通孔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隔热部,所述第二隔热部设置于所述发热盘上表面。
如此,第二隔热部的设置使得发热盘的上表面和感温组件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感温组件不易受到发热盘上表面温度的影响,隔热套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盘上表面设有台阶面,所述第二隔热部连接于所述台阶面上,所述第二隔热部与所述台阶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如此,相当于第二隔热部和台阶面之间具有空气层,空气层的不易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热套的隔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或等于1mm。
如此,隔热套的隔热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部设有朝向所述发热盘延伸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发热盘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隔热部设有朝向所述发热盘延伸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发热盘固定连接。
如此,隔热套能够牢牢地安装于发热盘,从而有利于延长该发热盘组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底座、感温组件、弹性件、烹饪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发热盘组件,所述发热盘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感温组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测温通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感温组件和所述底座之间,以使在未放烹饪主体时所述感温组件部分凸出于所述发热盘上表面并且感温组件与发热盘组件部分接触,在放入烹饪主体时所述感温组件与所述发热盘组件不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温组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隔热套之间具有间隙。
如此,隔热套和感温组件不会直接传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发热盘对感温组件检测温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盘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将烹饪主体放置于发热盘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未将烹饪主体放置于发热盘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发热盘组件;10、发热盘;11、测温通孔;12、台阶面;20、隔热套;21、第一隔热部;22、第二隔热部;23、第一连接端;24、第二连接端;200、底座;300、感温组件;310、感温杯;320、感温元件;400、弹性件;500、烹饪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盘组件100,包括发热盘10以及隔热套20,发热盘10设有供感温组件300穿设其中的测温通孔11。隔热套20设置于测温通孔11内侧,且隔热套20与发热盘10固定连接。如此,通过设置隔热套20,可以将测温通孔11的内壁与感温组件300间隔开,避免感温组件300直接接触发热盘10,从而发热盘10不会直接传热给测温组件,减少了发热盘10对感温组件300温度检测的影响。
进一步地,隔热套20包括沿测温通孔11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隔热部21,第一隔热部21伸入测温通孔11内。如此,通过第一隔热部21的设置,可以避免感温组件300与测温通孔11内壁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发热盘10直接传热给测温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隔热部21与测温通孔1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M。如此,相当于第一隔热部21和测温通孔11的内壁之间具有空气层,空气层的不易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热套20的隔热效果。
优选地,第一间隙M大于或等于1mm。如此,隔热套20的隔热效果更好。具体地,第一间隙M可以为1mm,1.5mm,2mm,2.5mm,3mm,等等。
进一步地,隔热套20还包括沿测温通孔1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隔热部22,第二隔热部22设置于发热盘10上表面。如此,第二隔热部22的设置使得发热盘10的上表面和感温组件300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感温组件300不易受到发热盘10上表面温度的影响,隔热套20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
进一步地,发热盘10上表面设有台阶面12,第二隔热部22连接于台阶面12上,第二隔热部22与台阶面1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N。如此,相当于第二隔热部22和台阶面12之间具有空气层,空气层的不易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热套20的隔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二隔热部22的上表面与发热盘10的上表面齐平,如此,第二隔热部22的设置不影响发热盘10直接传热给锅体。
进一步地,第二间隙N大于或等于1mm。如此,隔热套20的隔热效果更好。具体地,第二间隙N可以为1mm,1.5mm,2mm,2.5mm,3mm,等等。
进一步地,第一隔热部21设有朝向发热盘10延伸的第一连接端23,第一连接端23与发热盘10固定连接。和/或,第二隔热部22设有朝向发热盘10延伸的第二连接端24,第二连接端24与发热盘10固定连接。如此,隔热套20能够牢牢地安装于发热盘10,从而有利于延长该发热盘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第一连接端23和第二连接端24可以采用嵌件工艺嵌入发热盘10内,如此,隔热套20与发热盘10连接可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套2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粘接、卡接或铆接等方式连接于发热盘10。
本申请中,隔热套20采用隔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成,具体可以为云母片、石棉或陶瓷,等等。
请参见图3至图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底座200、感温组件300、弹性件400以及如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盘组件100。发热盘组件100安装于底座200,感温组件300可活动地穿设于测温通孔11,弹性件400设置于感温组件300和底座200之间,以使感温组件300部分凸出于发热盘10上表面。可以理解的是,该烹饪器具还包括烹饪主体500,如图5所示,当烹饪主体500放置于发热盘10时,烹饪主体500推动感温组件300往下移动,感温组件300的下端不接触发热盘10,从而发热盘10不会直接传热给感温组件300,感温组件300能够准确检测烹饪主体500的温度。如图6所示,当烹饪主体500从发热盘10上取下时,弹性件400推动感温组件300往上移动,使得感温组件300上端凸出于测温通孔11,也就是凸出于发热盘10上表面。此时,感温组件300的下端抵靠于发热盘10,避免感温组件300整体从发热盘10上表面脱出,同时测得发热盘10的温度,以防止发热盘10干烧。
感温组件300包括感温杯310以及设置于感温杯310内侧的感温元件320。感温杯310可采用铝合金制成,传热快,感温杯310能够将烹饪主体500的热量及时传递给感温元件320,从而感温元件320能够准确检测烹饪主体500的温度。
进一步地,感温组件300的周向侧壁与隔热套20之间具有间隙。如此,隔热套20和感温组件300不会直接传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发热盘10对感温组件300检测温度的影响。
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锅、电压力锅、电煮锅、煎烤机,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盘(10)以及隔热套(20),所述发热盘(10)设有供感温组件(300)穿设其中的测温通孔(11),所述隔热套(20)设置于所述测温通孔(11)内侧,且与所述发热盘(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20)包括沿所述测温通孔(11)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隔热部(21),所述第一隔热部(21)伸入所述测温通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部(21)与所述测温通孔(1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或等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20)还包括沿所述测温通孔(1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隔热部(22),所述第二隔热部(22)设置于所述发热盘(10)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10)上表面设有台阶面(12),所述第二隔热部(22)连接于所述台阶面(12)上,所述第二隔热部(22)与所述台阶面(1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或等于1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部(21)设有朝向所述发热盘(10)延伸的第一连接端(23),所述第一连接端(23)与所述发热盘(10)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隔热部(22)设有朝向所述发热盘(10)延伸的第二连接端(24),所述第二连接端(24)与所述发热盘(10)固定连接。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00)、感温组件(300)、弹性件(400)、烹饪主体(500)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盘组件(100),所述发热盘组件(100)安装于所述底座(200),所述感温组件(300)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测温通孔(11),所述弹性件(400)设置于所述感温组件(300)和所述底座(200)之间,以使在未放烹饪主体(500)时所述感温组件(300)部分凸出于所述发热盘(10)上表面并且所述感温组件(300)与所述发热盘组件(100)部分接触,在放入烹饪主体(500)时所述感温组件(300)与所述发热盘组件(100)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300)的周向侧壁与所述隔热套(20)之间具有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02637.7U CN219020864U (zh) | 2022-12-27 | 2022-12-27 |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02637.7U CN219020864U (zh) | 2022-12-27 | 2022-12-27 |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20864U true CN219020864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8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602637.7U Active CN219020864U (zh) | 2022-12-27 | 2022-12-27 |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20864U (zh) |
-
2022
- 2022-12-27 CN CN202223602637.7U patent/CN2190208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020864U (zh) |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109380983B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08192971U (zh) | 一种安全的膜加热食品加工机 | |
CN208551161U (zh) |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 |
CN107912962B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 |
CN20170101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192783U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电加热装置及食品加工机 | |
CN100595488C (zh) | 精确测温的电加热灶具及电加热灶具精确测温的方法 | |
CN208447284U (zh) | 带有新型感温装置的电饭煲 | |
CN209404367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06710918U (zh) | 一种电热炊具的温控器 | |
CN215808681U (zh) | 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 |
CN21577722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031947U (zh) | 陶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8096076U (zh) | 电磁烹饪装置 | |
CN207334810U (zh) | 温控探头及采用该温控探头的电磁炉 | |
CN21628156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686715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12281046U (zh) | 设有内置检测装置的烹饪器具 | |
CN213146671U (zh) | 一种电陶炉 | |
CN219222524U (zh) | 一种快速感温面板 | |
CN216652099U (zh) | 带有温度传感器的厨师机 | |
CN219161504U (zh) |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20174961U (zh) | 一种双面烤盘及烹饪设备 | |
CN212346202U (zh) | 一种锅具识别结构及具有锅具识别功能的烹饪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