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2230U -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 Google Patents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12230U CN219012230U CN202223000671.7U CN202223000671U CN219012230U CN 219012230 U CN219012230 U CN 219012230U CN 202223000671 U CN202223000671 U CN 202223000671U CN 219012230 U CN219012230 U CN 2190122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unlocking
- piece
- authorization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其中,解锁机构包括:壳体;解锁片组件,解锁片组件伸缩设置在壳体上;连杆传动组件,连杆传动组件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连杆,连杆传动组件的一端与解锁片组件铰接;锁片驱动件,连杆传动组件远离解锁片组件的一端与锁片驱动件驱动连接,锁片驱动件通过连杆传动组件带动解锁片组件在伸出壳体的工作位置和缩回壳体的收回位置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伸缩式电脑钥匙的结构可靠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伸缩式的电脑钥匙通常是采用涡轮蜗杆、螺杆与螺杆螺母等机构配合实现钥匙片的伸缩运动,但是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结构零件(涡轮蜗杆、螺杆与螺杆螺母)加工精度要求高,增加了生产及维护成本;
2、螺杆在钥匙使用时受到来自钥匙片的冲击力,容易导致螺杆与螺母内外螺纹因相互之间作用力过大导致螺纹细微变形而卡死,钥匙片无法缩回;
3、钥匙片受到冲击时(如插拔钥匙时),冲击力通过丝杆及齿轮传动到电机,长久使用时容易损坏电机。
由上可知,现有的伸缩式的电脑钥匙存在整体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结构稳定性可靠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伸缩式电脑钥匙的结构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解锁机构,包括:壳体;解锁片组件,解锁片组件伸缩设置在壳体上;连杆传动组件,连杆传动组件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连杆,连杆传动组件的一端与解锁片组件铰接;锁片驱动件,连杆传动组件远离解锁片组件的一端与锁片驱动件驱动连接,锁片驱动件通过连杆传动组件带动解锁片组件在伸出壳体的工作位置和缩回壳体的收回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连杆传动组件的多个连杆包括彼此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解锁片组件铰接,第二连杆与锁片驱动件驱动配合,第二连杆具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与壳体可转动且可移动配合,锁片驱动件驱动第二连杆运动时,第二连杆绕连接凸起转动并且移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绕第一连杆与解锁片组件的连接处转动并且整体移动,以带动解锁片组件运动至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连接凸起位于解锁片组件的运动轨迹线所在的直线上,解锁片组件位于工作位置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解锁片组件三者共线。
进一步地,沿第二连杆的长度方向,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锁片驱动件和第一连杆配合,连接凸起位于第二连杆的两端之间,壳体具有滑槽,滑槽沿解锁片组件的运动轨迹线开设,连接凸起位于滑槽内,并沿滑槽的延伸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连杆传动组件还包括中间传动组件,中间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锁片驱动件和连杆驱动连接,锁片驱动件通过中间传动组件带动连杆转动和移动。
进一步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结构、曲柄滑块结构、丝杠螺母结构中的至少一者。
进一步地,解锁机构还包括:授权组件,授权组件活动设置在解锁片组件内,并具有与锁芯配合的磁性件,磁性件能够在解锁锁芯的授权位置和不解锁锁芯的非授权位置之间运动;授权驱动组件,授权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解锁片组件的运动轨迹线倾斜可移动设置,并且当解锁片组件位于工作位置时,授权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并推动授权组件由非授权位置运动至授权位置。
进一步地,授权驱动组件包括:授权拨动件,授权拨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并且授权拨动件的运动轨迹线与解锁片组件的运动轨迹线之间不平行设置;授权驱动件,授权驱动件与授权拨动件驱动连接,授权驱动件驱动授权拨动件移动时,授权拨动件倾斜向靠近授权组件的方向运动,并推动授权组件运动至授权位置,授权驱动件驱动授权拨动件复位时,授权拨动件远离授权组件并退出解锁片组件的运动路径。
进一步地,授权拨动件的侧面具有齿条结构,授权驱动件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结构,齿轮结构与齿条结构啮合,并带动授权驱动件移动。
进一步地,解锁片组件具有容纳腔,授权组件包括:杆件,杆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且杆件的一端伸出容纳腔以与授权驱动组件配合,磁性件设置在杆件上,并与杆件同步运动;弹性件,弹性件位于容纳腔内并与杆件或磁性件抵接,弹性件为磁性件提供向非授权位置运动的弹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解锁钥匙,包括上述的解锁机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连杆传动组件,连杆传动组件包括多个连杆,锁片驱动件通过驱动连杆,连杆之间依次进行传动,连杆的运动传递到解锁片组件上,带动解锁片组件进行伸缩运动从而运动到工作位置。上述设置方式整体结构简单,结构零件简单,数量少,降低生产加工成本,装配要求精度低,同时由于连杆存在结构死点,因而解锁片组件伸出后,在受到冲击力时由于连杆死点使得冲击力由连杆及壳体承受,锁片驱动件不受冲击力损坏,同时由于不存在内外螺纹等结构,因而当锁片驱动件运转超行程时或者伸出的解锁片组件遇到撞击时,不会损坏锁片驱动件,可继续使用,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解锁机构在解锁片组件位于收回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解锁机构在解锁片组件位于工作位置且磁性件位于非授权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解锁机构在解锁片组件位于工作位置且磁性件位于授权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20、解锁片组件;30、连杆传动组件;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21、连接凸起;33、中间传动组件;331、齿轮;332、齿条;40、锁片驱动件;50、授权组件;60、授权驱动组件;61、授权拨动件;62、授权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伸缩式电脑钥匙的结构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其中,解锁钥匙具有下述的解锁机构。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解锁机构,包括壳体10、解锁片组件20、连杆传动组件30和锁片驱动件40,解锁片组件20伸缩设置在壳体10上;连杆传动组件30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连杆,连杆传动组件30的一端与解锁片组件20铰接;连杆传动组件30远离解锁片组件20的一端与锁片驱动件40驱动连接,锁片驱动件40通过连杆传动组件30带动解锁片组件20在伸出壳体10的工作位置和缩回壳体10的收回位置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连杆传动组件30,连杆传动组件30包括多个连杆,锁片驱动件40通过驱动连杆,连杆之间依次进行传动,连杆的运动传递到解锁片组件20上,带动解锁片组件20进行伸缩运动从而运动到工作位置。上述设置方式整体结构简单,结构零件简单,数量少,降低生产加工成本,装配要求精度低,同时由于连杆存在结构死点,因而解锁片组件20伸出后,在受到冲击力时由于连杆死点使得冲击力由连杆及壳体10承受,锁片驱动件40不受冲击力损坏,同时由于不存在内外螺纹等结构,因而当锁片驱动件40运转超行程时或者伸出的解锁片组件20遇到撞击时,不会损坏锁片驱动件40,可继续使用,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以解锁片组件20沿其轴线自下而上伸出壳体10运动至工作位置、自上而下缩回壳体10运动至收回位置为例进行说明,下述的横纵、上下均是上述方向为参照。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传动组件30的多个连杆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一端彼此铰接,第一连杆31远离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解锁片组件20铰接,第二连杆32远离第一连杆31的一端与锁片驱动件40驱动配合,同时在第二连杆32的中部具有连接凸起321,壳体10上设置有滑槽,连接凸起321位于滑槽内,并沿滑槽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使得连接凸起321与壳体10可转动且可移动配合。这样,第一连杆31的转动中心为第一连杆31与解锁片组件20的连接处,而第二连杆32的转动中心为连接凸起321处。当解锁片组件20需要伸出时,锁片驱动件40驱动第二连杆32的一端沿垂直于解锁片组件20轴线的方向,即横向运动,第二连杆32绕连接凸起321转动并且向上移动伸展,第二连杆32的运动带动第一连杆31绕第一连杆31与解锁片组件20的连接处转动并且整体向上移动伸展,从而推动解锁片组件20向上运动至工作位置,从而伸出壳体10,如图2和图3所示。当解锁片组件20需要缩回壳体10内时,锁片驱动件40驱动连杆反向运动,整体运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运动并非是纯转动或者纯移动,而是二者兼有,第二连杆32的底端横向移动,中部的连接凸起321绕自身旋转的同时向上移动,而顶端绕连接凸起321转动的同时也向上移动。上述所说的向上移动伸展是指,以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为基准,第二连杆32运动时,第二连杆32在运动轨迹线上投影得到的线段的长度逐渐增长,并且长度向上延伸。
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均为直杆,并且第一连杆31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杆32的长度,当解锁片组件20位于收回位置时,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二者相对解锁片组件20的轴线均倾斜,并且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相对解锁片组件20轴线的倾斜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沿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开设,连接凸起321位于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所在的直线上,这样,当锁片驱动件40通过连杆传动组件30驱动解锁片组件20伸出壳体10时,在解锁片组件20运动至工作位置的同时,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解锁片组件20三者共线,三者之间形成死点,如图3所示,解锁片组件20受到冲击力时,冲击力会被连杆和壳体10所承受,而不会作用到锁片驱动件40上,从而保证锁片驱动件40的安全性,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杆31位于解锁片组件20的一侧,而第二连杆32横跨在解锁片组件20的两侧,也就是说,沿第二连杆32的长度方向,第二连杆32的两端分别与锁片驱动件40和第一连杆31配合,而连接凸起321位于第二连杆32的两端之间,从而形成第二连杆32的一端、连接凸起321、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的结构形式,第二连杆32的两端分别位于解锁杆组件轴线的两侧,这样,锁片驱动件40驱动第二连杆32的一端横向移动时,第二连杆32即可绕连接凸起321转动的同时向上伸展,使得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向上转动且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31转动并向上移动,实现将解锁片组件20推出壳体10的效果。
当然,连杆传动组件30的连杆部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上述的方式,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设置更多的连杆,或者将连杆设置成弯杆等,只要能够实现带动解锁片组件20伸出壳体10,并且尽可能使得解锁片组件20与连杆之间形成死点,能够分担解锁片组件20受到的冲击力即可。
本实施例的锁片驱动件40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为转动,因而为了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同时增加电机的驱动力,本实施例的连杆传动组件30还包括中间传动组件33,中间传动组件33的两端分别与锁片驱动件40和连杆驱动连接,从而使得锁片驱动件40通过中间传动组件33带动连杆转动和移动。
本实施例的中间传动组件33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其中齿轮331设置有多个,不同大小的齿轮331之间相互啮合,从而通过齿轮副增大扭力,传动末端的齿轮331处啮合设置有齿条332,齿条332与第二连杆32连接,齿轮副增大后的扭力传递到齿条332上,带动齿条332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32沿垂直于解锁片组件20轴线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32与第一连杆31的配合带动解锁片组件20伸出壳体10。
当然,中间传动组件33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上述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曲柄滑块结构、丝杠螺母结构或者将多种传动结构相结合等方式,只要能够实现锁片驱动件40带动第二连杆32移动即可。或者锁片驱动件40也可以不采用电机,而是采用气缸等部件,此时可以不设置中间传动组件33,通过气缸直接带动第二连杆32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还包括授权组件50和授权驱动组件60,授权组件50活动设置在解锁片组件20内,并具有与锁芯配合的磁性件,磁性件能够在解锁锁芯的授权位置和不解锁锁芯的非授权位置之间运动;授权驱动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倾斜可移动设置,并且当解锁片组件20位于工作位置时,授权驱动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并推动授权组件50由非授权位置运动至授权位置。当解锁片组件20在连杆传动组件30的带动下运动至工作位置时,授权驱动组件60动作,授权驱动组件60的一部分相对于解锁片组件20的轴线倾斜运动,从而逐渐靠近解锁片组件20和授权组件50,直到抵顶授权组件50,并且推动授权组件50运动,使得授权组件50由非授权位置运动至授权位置,如图4所示,实现解锁机构的授权,使得解锁机构能够解锁锁芯。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授权驱动组件60包括授权拨动件61和授权驱动件62,其中,授权拨动件61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解锁片组件20的一侧,授权拨动件61的运动轨迹线与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之间不平行设置,本实施例的授权拨动件61的运动轨迹线与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之间形成锐角,并且沿靠近解锁片组件20的方向,授权拨动件61向解锁片组件20伸出壳体10的方向运动。授权驱动件62与授权拨动件61驱动连接。当解锁片组件20位于收回位置时,解锁片组件20上的授权组件50与授权拨动件61距离较远,授权拨动件61不会对授权组件50产生影响;当解锁片组件20在连杆传动组件30的带动下运动至工作位置时,授权拨动件61才会对授权组件50产生影响,此时,授权驱动件62驱动授权拨动件61倾斜地向靠近授权组件50的方向运动,该过程中,授权拨动件61与授权组件50的一端抵顶,授权拨动件61继续运动即可推动授权组件50运动至授权位置,从而实现解锁片组件20对锁芯的授权解锁;复位时,授权驱动件62先驱动授权拨动件61反向运动,授权拨动件61远离授权组件50,不再挤压授权组件50,并且退出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路径,然后锁片驱动件40在通过连杆传动组件30带动解锁片组件20缩回壳体10内,实现复位。
本实施例的授权驱动件62也采用电机,授权驱动件62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结构,授权拨动件61的侧面具有齿条结构,齿轮结构与齿条结构之间啮合,从而通过齿轮结构和齿条结构实现授权驱动件62带动授权拨动件61倾斜移动的效果。与前述相同,授权驱动件62与授权拨动件61之间的配合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授权驱动件62也可以采用气缸等其他驱动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片组件20具有容纳腔,容纳腔朝向壳体10内侧的一端开口,授权组件50包括杆件、磁性件和弹性件,杆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且杆件的一端由开口伸出容纳腔,从而可以与授权驱动组件60的授权拨动件61抵顶配合。磁性件设置在杆件上,并与杆件同步运动,当杆件在授权拨动件61的挤压推动下运动时,杆件和磁性件一同向靠近锁芯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与锁芯内的磁弹子配合,利用磁性件的磁力带动锁芯内的磁弹子运动,从而实现锁芯的授权解锁。弹性件采用弹簧,弹性件位于容纳腔内,并与杆件或磁性件抵接,弹性件为磁性件提供向非授权位置运动的弹力,从而在授权拨动件61不再抵顶挤压杆件时,磁性件和杆件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切换回非授权位置,实现自动复位。
由于本实施例的解锁片组件20由连杆驱动实现伸缩,而连杆自身的限位效果较差,为了保证解锁片组件20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运动,可以在壳体10内设置导轨等结构,将解锁片组件20设置在导轨上,从而通过导轨对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进行限位,保证连杆的运动只能够带动解锁片组件20伸出或缩回壳体10。
本实施例的解锁机构的整体运动过程如下:
未使用时,解锁片组件20缩回壳体10内,位于收回位置,此时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与解锁片组件20之间依次相对倾斜,磁性件在弹性件作用下保持在非授权位置,授权拨动件61避让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路径。
当需要使用解锁机构时,锁片驱动件40动作,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带动第二连杆32的一端横向移动,第二连杆32绕连接凸起321转动同时向上移动伸展,第二连杆32带动第一连杆31向上转动且移动,第一连杆31带动解锁片组件20伸出壳体10,运动至工作位置。然后授权驱动件62驱动授权拨动件61倾斜运动,授权拨动件61逐渐倾斜靠近授权组件50,并抵顶推动授权组件50运动,使得磁性件运动至授权位置,解锁机构能够将锁芯解锁。
复位时,授权驱动件62反向动作,授权驱动件62驱动授权拨动件61反向动作,授权拨动件61不再抵顶授权组件50,磁性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非授权位置,待授权拨动件61复位时,授权拨动件61退出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路径,然后锁片驱动件40反向动作,通过齿轮齿条结构、第二连杆32和第一连杆31带动解锁片组件20缩回到壳体10内,复位至收回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伸缩式电脑钥匙的结构可靠性差的问题;
2、整体结构简单,结构零件简单,数量少,降低生产加工成本,装配要求精度低;
3、由于连杆存在结构死点,因而解锁片组件伸出后,在受到冲击力时由于连杆死点使得冲击力由连杆及壳体承受,锁片驱动件不受冲击力损坏;
4、由于不存在内外螺纹等结构,因而当锁片驱动件运转超行程时或者伸出的解锁片组件遇到撞击时,不会损坏锁片驱动件,可继续使用,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解锁片组件(20),所述解锁片组件(20)伸缩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
连杆传动组件(30),所述连杆传动组件(30)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连杆,所述连杆传动组件(30)的一端与所述解锁片组件(20)铰接;
锁片驱动件(40),所述连杆传动组件(30)远离所述解锁片组件(20)的一端与所述锁片驱动件(40)驱动连接,所述锁片驱动件(40)通过所述连杆传动组件(30)带动所述解锁片组件(20)在伸出所述壳体(10)的工作位置和缩回所述壳体(10)的收回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组件(30)的所述多个连杆包括彼此铰接的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与所述解锁片组件(20)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2)与所述锁片驱动件(40)驱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32)具有连接凸起(321),所述连接凸起(321)与所述壳体(10)可转动且可移动配合,所述锁片驱动件(40)驱动所述第二连杆(32)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杆(32)绕所述连接凸起(321)转动并且移动,所述第二连杆(32)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1)绕所述第一连杆(31)与所述解锁片组件(20)的连接处转动并且整体移动,以带动所述解锁片组件(20)运动至所述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321)位于所述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所在的直线上,所述解锁片组件(20)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32)和所述解锁片组件(20)三者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连杆(32)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片驱动件(40)和所述第一连杆(31)配合,所述连接凸起(321)位于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两端之间,所述壳体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开设,所述连接凸起(321)位于所述滑槽内,并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组件(30)还包括中间传动组件(33),所述中间传动组件(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片驱动件(40)和所述连杆驱动连接,所述锁片驱动件(40)通过所述中间传动组件(33)带动所述连杆转动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组件(33)包括齿轮齿条结构、曲柄滑块结构、丝杠螺母结构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
授权组件(50),所述授权组件(50)活动设置在所述解锁片组件(20)内,并具有与锁芯配合的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能够在解锁所述锁芯的授权位置和不解锁所述锁芯的非授权位置之间运动;
授权驱动组件(60),所述授权驱动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倾斜可移动设置,并且当所述解锁片组件(20)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授权驱动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并推动所述授权组件(50)由所述非授权位置运动至所述授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驱动组件(60)包括:
授权拨动件(61),所述授权拨动件(6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且所述授权拨动件(61)的运动轨迹线与所述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轨迹线之间不平行设置;
授权驱动件(62),所述授权驱动件(62)与所述授权拨动件(61)驱动连接,所述授权驱动件(62)驱动所述授权拨动件(61)移动时,所述授权拨动件(61)倾斜向靠近所述授权组件(50)的方向运动,并推动所述授权组件(50)运动至所述授权位置,所述授权驱动件(62)驱动所述授权拨动件(61)复位时,所述授权拨动件(61)远离所述授权组件(50)并退出所述解锁片组件(20)的运动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拨动件(61)的侧面具有齿条结构,所述授权驱动件(62)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并带动所述授权驱动件(62)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片组件(20)具有容纳腔,所述授权组件(50)包括:
杆件,所述杆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且所述杆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纳腔以与所述授权驱动组件(60)配合,所述磁性件设置在所述杆件上,并与杆件同步运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杆件或所述磁性件抵接,所述弹性件为所述磁性件提供向所述非授权位置运动的弹力。
11.一种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00671.7U CN219012230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00671.7U CN219012230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12230U true CN219012230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31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00671.7U Active CN219012230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12230U (zh) |
-
2022
- 2022-11-10 CN CN202223000671.7U patent/CN2190122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11607B (zh) | 平行四连杆机构 | |
CN110017061B (zh) | 钥匙开启与电机自动开启一体式智能锁 | |
CN110541618A (zh) | 一种具有空转行程的智能锁具 | |
CN219012230U (zh) |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 |
CN109629948A (zh) | 一种带离合机构的自动开门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387218Y (zh) | 锁舌自动伸出锁定机构 | |
CN107339045A (zh) |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无源终端锁闭装置 | |
JP2900139B2 (ja) | 閉鎖配電盤用遮断器移動装置 | |
CN115958446B (zh) | 一种用于长筒类零件的无级装夹装置 | |
CN110593679B (zh) |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的锁闭机构 | |
CN111608492B (zh) | 电机自动开启与钥匙开启一体式智能锁体 | |
CN112211046B (zh) | 一种变截面道岔梁和具有其的跨座式单轨道岔 | |
KR101310329B1 (ko) | 냉장고용 직선 운동 장치 | |
CN110626251B (zh) | 一种运输锁紧装置 | |
CN211201447U (zh) | 一种具有空转行程的智能锁具 | |
CN210013895U (zh) | 一种用于直线运动的机械自动锁定及手动解锁机构 | |
CN211201400U (zh) | 一种快速开锁的锁具 | |
CN113175276B (zh) | 一种平移门锁紧装置、锁紧系统及平移门 | |
CN116021307B (zh) | 一种基于连杆机构的筒类零件的轴向装夹方法 | |
CN113224682A (zh) | 一种底盘车锁定机构 | |
CN205452931U (zh) | 一种开关柜用连杆机构 | |
CN209324182U (zh) | 合页 | |
CN101462516A (zh) | 车辆自动伸缩脚踏装置 | |
CN112606680A (zh) | 一种油箱盖电动执行器 | |
CN217925327U (zh) | 一种门窗锁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