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0880U - 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 - Google Patents
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00880U CN219000880U CN202223153903.2U CN202223153903U CN219000880U CN 219000880 U CN219000880 U CN 219000880U CN 202223153903 U CN202223153903 U CN 202223153903U CN 219000880 U CN219000880 U CN 2190008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quid
- wet
- gauze
- liquid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湿敷敷料,包括袋体、吸附层和纱布层。其中,袋体,呈扁平状,在袋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注液孔,在袋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出液区;吸附层,设置于袋体内,以吸收从注液孔注入到袋体内的药液;纱布层,覆盖于出液区,以吸附层的药液从出液区流出润湿纱布层。这样无需多次更换含药液敷料或反复添加药液,方便使用。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敷料套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
背景技术
湿敷敷料是指用以覆盖疖肿、甲沟炎等疾病的医用材料,75%酒精是临床上常用的湿敷药物,除了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外,外用时还具备脱水、消炎和凝固蛋白等作用,并且对皮肤组织无损害。酒精湿敷敷料能对上述疾病起到持续杀菌消炎作用。
但是,酒精具有强挥发性,使用75%酒精持续湿敷治疗局部组织红肿时,酒精挥发迅速,需要不断更换酒精纱布或将酒精喷洒于纱布上。从而导致操作不便,难以维系持续湿敷的作用。为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药液湿敷的湿敷敷料,包括依次设置的纱布层、海绵层和PP膜外层,纱布层的边缘、海绵层的边缘均被PP膜外层所围设,纱布层直接与人体皮肤相接触,PP膜外层为凹型设置且缠绕于人体皮肤用于将湿敷敷料固定于人体皮肤上。海绵层能够吸附多余的药液,且当纱布层上供人体使用的药液不足的时候,海绵层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采用上述的湿敷敷料,在纱布层上缺少药液时,海绵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其进行补充。但是在进行较长时间湿敷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反复在敷料上加药液或者不断更换含药液的敷料,使用不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无需多次更换含药液敷料或反复添加药液,方便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敷敷料,包括袋体、吸附层和纱布层。其中,袋体,呈扁平状,在袋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注液孔,在袋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出液区;吸附层,设置于袋体内,以吸收从注液孔注入到袋体内的药液;纱布层,覆盖于出液区,以吸附层的药液从出液区流出润湿纱布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层包括吸附海绵。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液区包括多个出液孔,纱布层将多个出液孔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袋体内构造有与出液区正投影相适配的充液空间;其中,注液孔向充液空间注入药液,吸附层填满充液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敷敷料还包括粘结层和防护膜层。其中,粘结层,设置于袋体的第二侧面,且围设于纱布层的外侧;防护膜层,通过粘结层将纱布层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膜层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第一易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纱布层与皮肤接触的侧面凸出于粘结层与防护膜层粘结的侧面;或,纱布层与皮肤接触的侧面和粘结层与防护膜层粘结的侧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敷敷料还包括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其中,第一保护层,设置于袋体的第一侧面,且第一保护层的外侧边超出袋体的侧边;第二保护层,设置于防护膜层的侧面,且第二保护层的外侧边超出袋体的侧边;第一保护层的外侧边和第二保护层的外侧边相互粘结将袋体包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粘结处设置有第二易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敷料套装,包括多个前述实施例中的湿敷敷料。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袋体,呈扁平状,以方便固定于人体皮肤上;在袋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注液孔,通过注液孔能够向袋体内注射药液;在袋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出液区,通过出液区能够将袋体内的药液排出;吸附层设置于袋体内,能够吸收从注液孔注入到袋体内的药液,以将注射的药液存入到吸附层中;纱布层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并且纱布层覆盖于出液区,吸附层的药液从出液区流出润湿纱布层,以对人体皮肤进行湿敷。通过使用本申请的湿敷敷料,能够延长药液湿敷的时间,也无需医务人员不断地更换含有药液的湿敷敷料或将药液喷洒在湿敷敷料上,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敷敷料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敷敷料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敷敷料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敷敷料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敷敷料的结构示意图五。
附图标记:
10:袋体;11:注液孔;12:出液区;
20:吸附层;30:纱布层;40:粘结层;50:防护膜层;60:第一保护层;70:第二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他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湿敷敷料,包括袋体10、吸附层20和纱布层30。其中,袋体10呈扁平状,在袋体1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注液孔11,在袋体10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出液区12;吸附层20设置于袋体10内,以吸收从注液孔11注入到袋体10内的药液;纱布层30覆盖于出液区12,以使吸附层20的药液从出液区12流出润湿纱布层30。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敷敷料,袋体10呈扁平状设计,以方便固定于人体皮肤上;在袋体1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注液孔11,通过注液孔11能够向袋体10内注射药液;在袋体10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出液区12,通过出液区12能够将袋体10内的药液排出;吸附层20设置于袋体内,能够吸收从注液孔11注入到袋体10内的药液,以将注射的药液存入到吸附层20中;纱布层30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并且纱布层30覆盖于出液区,吸附层20的药液从出液区12流出润湿纱布层30,以对人体皮肤进行湿敷。通过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湿敷敷料,能够延长药液湿敷的时间,也无需医务人员不断地更换含有药液的湿敷敷料或将药液喷洒在湿敷敷料上,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皮肤受伤害后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会采用湿敷敷料来保护创伤,防止创伤面感染和严重脱水,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在湿敷过程中,可以将硫酸镁溶液、硼酸溶液、75%酒精等药液浸湿纱布后,将湿纱布敷于发生创伤的皮肤上,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湿敷,存在以下诸多问题。在治疗方面,湿敷时纱布上的药液很快蒸发,需要不断更换纱布或将药液喷洒于纱布上,从而降低湿敷疗效,造成药液浪费;在日常方面,湿敷药液浸湿衣裤、被褥,如不及时更换,影响患者舒适感;患者活动受限,且放置的湿敷纱布容易脱落,造成患者困扰与不便;为达到固定效果并防止药液渗漏,一般用塑料袋包裹湿敷肢体并用胶布粘贴塑料袋加以固定,固定后防渗漏效果差且不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湿敷敷料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干净、成本便宜等特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因此,通过注液孔11能向袋体10的内部充注用于治疗的药液,包括但不限于硫酸镁溶液、硼酸溶液、75%酒精等。吸附层20设置于袋体10内,并将上述的药液吸收到吸附层20中。吸附层20中的药液能够从出液区12流出,同时在出液区12上还设置有纱布层30,从出液区12流出的药液能够将纱布层30润湿,通过将纱布层30覆于创伤面皮肤处,以长时间的为患者进行湿敷。
在本实施例中,袋体10呈扁平状,即在平铺在皮肤上时,从正面看为片状结构。其中,背离皮肤侧为第一侧面,在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注液孔11,该注液孔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袋体10的尺寸大小进行设计。比如,袋体10的尺寸较大,需要注射的药液较多,为方便注射,可以设置有5个注液孔11;又比如,袋体10的尺寸较小,需要注射的药液较少,可以设置有1个注液孔11;在此不做不限定,依据需求确定即可。与皮肤侧相接触的为第二侧面,在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出液区12,该出液区12能够使药液能够流出即可,其中,出液区12区域大小也可以根据袋体10的尺寸大小进行设计。比如,患者的创伤面较大,这里袋体10的尺寸较大,相应地,将出液区12的区域设计得较大;患者的创伤面较小,这里袋体10的尺寸较小,相应地,将出液区12的区域设计得较小;在此不做不限定,依据需求确定即可。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液区12包括多个出液孔,药液能够从多个出液孔流出,从而将纱布层30润湿。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出液孔构成出液区12,可选地,在患者的皮肤上具有两个或多个创伤面时,并且相邻的创伤面具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根据多个出液孔的排布形式以改变出液区12的分区,比如患者的皮肤上具有两个创伤面的情况下,此时,出液区12包括有两个分区,第一个分区由N个出液孔构成,用于对第一创伤面进行湿敷;第二个分区由M个出液孔构成,用于对第二创伤面进行湿敷。可选地,可以根据患者的皮肤上的创伤面需要的药量多少,改变多个出液孔的出口口径;在如患者的皮肤创伤面较大的情况下,增大多个出液孔的出口口径;在如患者的皮肤创伤面较小的情况下,减小多个出液孔的出口口径。
在本实施例中,在出液区12包括多个出液孔的情况下,纱布层30能将多个出液孔覆盖,以使药液能够从多个出液孔流出,从而将纱布层30润湿。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层20设置于袋体10内,以吸收从注液孔11注入到袋体10内的药液;由于吸附层20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因此,吸附层20可根据需要吸附药液的多少从而设置出吸附层20的厚度。可选地,在患者的皮肤上的创伤面需要的药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吸附层20的厚度;可选地,在患者的皮肤上的创伤面需要的药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吸附层20的厚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层20包括吸附海绵。从而将袋体10内的药液吸附。
在本实施例中,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利用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水性的特点,能够存储较多的药液。此外吸附层20能够吸附袋体10内残余的药液,避免浪费。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纱布层30上供皮肤使用的药液不足的时候,吸附层20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
在本实施例中,纱布层30覆盖于出液区12,以使吸附层20的药液从出液区12流出润湿纱布层30。这里,纱布层30可以是单层纱布结构,又或者是多层纱布结构。
可选地,纱布层30为单层纱布结构的情况下,纱布层30直接覆盖于出液区12上。
可选地,纱布层30为多层纱布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是单片的纱布经过多次折叠后形成的多层纱布结构;又或者是通过多个单片的纱布堆叠形成多层纱布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纱布层30为三层棉质纱布,具有良好的亲肤性。
可选地,纱布层30采用约占纸浆量的90%以上的木浆纤维制作而成的无尘无纺纱布,该无尘无纺布表面柔软,易于擦拭敏感表面,不会损伤敏感表面,同时还具有离子释出量低,不易引起化学反应等特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袋体10从正面的形状包括规则的几何形状、不规则的几何形状或者由多个几何形状构成的图形。不限定,依据需求确定即可。
可选地,规则的几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等,其中,多边形为边长大于或等于5的正多边形或非正多边形。
可选地,多个几何形状构成的图形中,多个几何形状按设定布局构成具有一定图案的图形。其中,多个几何形状一样或者不一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袋体10的形状为方形,吸附层20的形状也为方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袋体10内构造有与出液区12正投影相适配的充液空间;其中,注液孔11向充液空间注入药液,吸附层20填满充液空间。注液孔11向充液空间充入的药液为浓度是75%的酒精。
在本实施例中,在袋体10内构造有与出液区12正投影相适配的充液空间,此外吸附层20还能填满充液空间,这样,在注液孔11向充液空间充液时,能保证吸附层20将充液空间中的药液完全吸收。另一方面,出液区12的正投影是与充液空间相适配的,在进行湿敷时,也能够保证吸附层20吸附的药液能全部从出液区12中流出,避免浪费药液。
在本实施例中,袋体10的材质可以包括多种,具有不透水、耐酸性、耐碱性的材质,依据需求确定即可。
可选地,袋体10的材质采用聚乙烯材料(polyethylene,PE)制成,该材质无毒无气味,耐腐蚀。
可选地,袋体10的材质采用聚氯乙烯材料(Polyvinyl chloride,PVC)制成,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透明性,可以通过调整增塑剂计量,改变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
可选地,袋体10的材质采用聚丙烯材质(polypropylene,PP)制成,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对折强度、气密性、防潮性等。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湿敷敷料还包括粘结层40和防护膜层50。其中,粘结层40,设置于袋体10的第二侧面,且围设于纱布层30的外侧;防护膜层50,通过粘结层40将纱布层30覆盖。
在本实施例中,粘结层40包括压敏胶,该粘结层40是围设在纱布层30的外侧,这样,能够将湿敷敷料固定在人体的皮肤上。在湿敷过程中,纱布层30和粘结层40均与患者皮肤接触,由于压敏胶具有初粘度好和内聚力强等特性,能够防止在湿敷过程中湿敷敷料从患者皮肤上掉落而影响湿敷。同时,压敏胶还有一定的透气性,并且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在增加连接牢固性的同时,防止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膜层50通过粘结层40将纱布层30覆盖,防护膜层50与粘结层40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纱布层30位于防护膜层50与粘结层40形成的封闭的区域内,防止纱布层30中的药物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防护膜层50还能防止空气中灰尘掉落到粘结层40上,从而影响粘结层40粘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防止粘结层40能够粘接在皮肤上,而纱布层30并没有与皮肤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纱布层30与皮肤接触的侧面凸出于粘结层40与防护膜层50粘结的侧面;或,纱布层30与皮肤接触的侧面和粘结层40与防护膜层50粘结的侧面平齐。能保证粘结层40与皮肤粘接的情况下,纱布层30能与皮肤接触进行治疗。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膜层50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第一易揭部。以便于撕下防护膜层50,使用该湿敷敷料。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撕下防护膜层50,第一易揭部是在防护膜层50上并没有与粘结层40连接的,是防护膜层50翘曲的位置,通过手用力捏住翘曲的部分,能将防护膜层50从粘结层40上撕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方便及无菌的要求,结合图5所示,湿敷敷料还包括第一保护层60和第二保护层70。其中,第一保护层60,设置于袋体10的第一侧面,且第一保护层60的外侧边超出袋体10的侧边;第二保护层70,设置于防护膜层50的侧面,且第二保护层70的外侧边超出袋体10的侧边;第一保护层60的外侧边和第二保护层70的外侧边相互粘结将袋体10包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60和第二保护层70用于容纳袋体10、纱布层20和防护膜层50。保证袋体10、纱布层20和防护膜层50能够满足无菌的要求,在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将第一保护层60和第二保护层70撕开,以取出袋体10。
为了方便撕开第一保护层60和第二保护层7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60和第二保护层70的粘结处设置有第二易揭部。该第二易揭部为在第一保护层60与第二保护层70连接处并没有完全粘结在一起的部分,通过手用力捏住第一保护层60和第二保护层70未粘结在一起的部分,能将第一保护层60和第二保护层70分开,进而取出袋体10。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敷料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前述实施例中的湿敷敷料。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敷料套装包括上述的湿敷敷料,参照上述实施例,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袋体(10),呈扁平状,在所述袋体(1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注液孔(11),在所述袋体(10)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出液区(12);
吸附层(20),设置于所述袋体(10)内,以吸收从所述注液孔(11)注入到所述袋体(10)内的药液;
纱布层(30),覆盖于所述出液区(12),以使所述吸附层(20)的药液从出液区(12)流出润湿所述纱布层(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20)包括吸附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区(12)包括多个出液孔,所述纱布层(30)将所述多个出液孔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袋体(10)内构造有与所述出液区(12)正投影相适配的充液空间;其中,所述注液孔(11)向所述充液空间注入药液,所述吸附层(20)填满所述充液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粘结层(40),设置于所述袋体(10)的第二侧面,且围设于所述纱布层(30)的外侧;
防护膜层(50),通过所述粘结层(40)将所述纱布层(30)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膜层(50)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第一易揭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层(30)与皮肤接触的侧面凸出于所述粘结层(40)与所述防护膜层(50)粘结的侧面;或,所述纱布层(30)与皮肤接触的侧面和所述粘结层(40)与所述防护膜层(50)粘结的侧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保护层(60),设置于所述袋体(10)的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一保护层(60)的外侧边超出所述袋体(10)的侧边;
第二保护层(70),设置于所述防护膜层(50)的侧面,且所述第二保护层(70)的外侧边超出所述袋体(10)的侧边;
所述第一保护层(60)的外侧边和所述第二保护层(70)的外侧边相互粘结将所述袋体(10)包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敷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60)和所述第二保护层(70)的粘结处设置有第二易揭部。
10.一种敷料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湿敷敷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3903.2U CN219000880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3903.2U CN219000880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00880U true CN219000880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3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53903.2U Active CN219000880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00880U (zh) |
-
2022
- 2022-11-24 CN CN202223153903.2U patent/CN2190008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701257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ставки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кожей | |
CN201333128Y (zh) | 一种保健型创口贴 | |
CN219000880U (zh) | 湿敷敷料及敷料套装 | |
CN206995399U (zh) | 一次性眼部贴辅 | |
CN211797228U (zh) | 一种医用敷料贴膜 | |
CN211023506U (zh) | 一种医用透明伤口敷料 | |
CN209808744U (zh) | 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 | |
CN206198469U (zh) | 一种透皮贴 | |
CN219963272U (zh) | 一种术后拆除绷带辅助器 | |
CN206508117U (zh) | 一种壳聚糖水凝胶敷贴 | |
CN208851782U (zh) | 多功能敷贴 | |
CN218500894U (zh) | 一种眼睛保护贴 | |
CN218420218U (zh) | 一种便携湿润敷贴 | |
CN219439712U (zh) | 一种静脉输注药物外渗时的外敷固定装置 | |
CN222584823U (zh) | 一种新型多层复合式创口贴 | |
CN214434797U (zh) | 一种适用于关节处的创可贴 | |
CN211067412U (zh) | 一种手术切口止痛敷贴 | |
CN215584579U (zh) | 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伤口愈合防护装置 | |
CN219763750U (zh) | 一种用于创伤的敷料 | |
CN220046283U (zh) | 一种新型透明敷贴 | |
CN209361595U (zh) |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口袋 | |
CN218305312U (zh) | 一种带有吸水层的纱布 | |
CN219251099U (zh) | 一种胶原蛋白痔疮敷料 | |
CN221731254U (zh) | 一种髋关节镜术后伤口敷料贴 | |
CN221830990U (zh) | 一种易换药创伤固定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