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9671U - 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79671U CN218979671U CN202221530835.4U CN202221530835U CN218979671U CN 218979671 U CN218979671 U CN 218979671U CN 202221530835 U CN202221530835 U CN 202221530835U CN 218979671 U CN218979671 U CN 2189796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ping
- shell
- sleeve
- isolation
- device cap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06010011409 Cross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06010029803 Nosocomi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98222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5473 Communicabl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54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首尾相连构成环形,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隔离套的内端,初始状态时,所述波纹管被压缩;安装器,包括中间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中间壳体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内层壳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壳体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内,所述中间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火罐口直径小于所述隔离套的外端直径,所述内层壳体的上端大于所述波纹管被拉伸时的大小,小于火罐口的大小,所述中间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具有第一空隙。适用于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操作及教学,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火罐是传统医学中物理治疗的一种工具,对于火罐的清洁一直是使用者回避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火罐使用后要进行清洗、紫外线杀菌消毒等步骤,目前虽然有一次性火罐,但是成本较高,或者不能够快速敷于火罐口内壁,使用时程序繁琐,包括繁琐的消毒步骤,临床实际操作中,很大限制了火罐的临床应用,具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且经常消毒客观上增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效率;现代医学的临床操作要求“一人一罐”需面临巨大的人工成本,至今未有办法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不仅能够杜绝火罐和皮肤的反复直接接触,减少火罐使用时接触性感染疾病发病的几率,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节省了火罐的人工和消毒成本,同时也节约了敷于火罐口内壁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
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
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首尾相连构成环形,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隔离套的内端,初始状态时,所述波纹管被压缩;
安装器,包括中间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中间壳体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内层壳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壳体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内,所述中间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火罐口直径小于所述隔离套的外端直径,所述内层壳体的上端大于所述波纹管被拉伸时的大小,小于火罐口的大小,所述中间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具有第一空隙。
可选的,所述隔离套采用医用橡胶。
可选的,所述隔离套的外端连接有一圈卡圈,所述卡圈卡箍在所述火罐口外。
可选的,所述卡圈采用医用橡胶。
可选的,还包括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固定在所述隔离套的内端,所述环形套的环向直径与所述隔离套的内端直径相同,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所述环形套内。
可选的,还包括承载带,所述承载带上开有通孔,所述隔离套的外端连接在所述通孔的边缘上且连接处具有一圈第一点断式点痕。
可选的,所述承载带采用医用橡胶。
可选的,还包括外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外,所述外层壳体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外层壳体和中间壳体之间具有第二空隙,所述点断式点痕位于所述第二空隙上。
可选的,所述承载带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带之间依次相连,形成带状结构,连接处也具第二点断式点痕。
可选的,所述带状结构卷绕在卷筒上。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防护火罐和病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同时减少拔罐操作人员与火罐的直接接触,减少火罐使用时接触性感染疾病发病的几率,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方便实用,安装时只要用力下压一次,就可以使该一次性隔离单元敷于火罐口内壁,使用一次之后只需将本实用新型撕下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拔罐操作,不仅让中医拔罐疗法的操作更加规范化,同时节省了消毒火罐的成本,有利于现代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发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套连接在承载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个一次性隔离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被安装在火罐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有:
1、火罐;
2、隔离套;21、卡圈;
3、波纹管;
4、安装器;41、中间壳体;42、内层壳体;43、外层壳体;44、第一空隙;45、第二空隙;
5、承载带;
6、第一点断式点痕;
7、第二点断式点痕。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2、波纹管3和安装器4,所述隔离套2的外端位于火罐1口外,内端位于火罐1口内;所述波纹管3首尾相连构成环形,所述波纹管3连接在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初始状态时,所述波纹管3被压缩;所述安装器4包括中间壳体41和内层壳体42,所述中间壳体41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内层壳体42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壳体42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41内,所述中间壳体41的直径大于所述火罐1口直径小于所述隔离套2的外端直径,所述内层壳体42的上端大于所述波纹管3被拉伸时的大小,小于火罐1口的大小,所述中间壳体41和内层壳体42之间具有第一空隙44。
使用时,将隔离套2放置于火罐1口处,所述隔离套2的外端位于火罐1口外,初始状态时,所述波纹管3被压缩,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位于火罐1口内,也就是初始被压缩的波纹管3位于火罐1口内,将安装器4的内层壳体42对准波纹管3,中层壳体套在火罐1口外,推动安装器4向下推,此时内层壳体42逐渐将波纹管3拉伸,同时将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铺在火罐1内壁,再取出安装器4。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套2的外端连接有一圈卡圈21,所述卡圈21卡箍在所述火罐1口外,一圈卡圈21可以更好地被中间壳体41的下端抵住,在内层壳体42向下推波纹管3时,不至于所述隔离套2的外端被拉入到火罐1口内。具体地,所述隔离套2采用医用橡胶,可与医用橡胶手套材质相同,所述卡圈21采用医用橡胶。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固定在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所述环形套的环向直径与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直径相同,所述波纹管3设置在所述环形套内,由于波纹管3是可以伸缩的,所以在波纹管3在被完全压缩时,此时的波纹管3形成的圆环直径最小,所述波纹管3设置在所述环形套内,就像束缚袋的束口一样,由于采用的是圆台形的内层壳体42,在内层壳体42推动波纹管3时,会产生向下的力和向径向的力,向下的力使得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向火罐1内壁铺设,径向的力使得波纹管3被拉伸撑开,直到撑到最大,贴住火罐1内壁。具体地,为了能和隔离套2形成较好的连接,所述环形套也采用医用橡胶,当然所述环形套也可以和隔离套2融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以上卡圈21、隔离套2、环形套以及波纹管3可以构成一个一次性隔离单元,单独包装,一次性使用。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5,还可以包括承载带5,所述承载带5上开有通孔,所述隔离套2的外端连接在所述通孔的边缘上且连接处具有一圈第一点断式点痕6,方便去下一次性隔离单元。也就是上面的一次性隔离单元连接在承载带5上,承载带5的材质也采用医用橡胶,所述承载带5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带5之间依次相连,形成带状结构,连接处也具第二点断式点痕7,方便一个一个承载带5使用。这样子可以将多个一次性隔离单元卷起来,具体地,所述带状结构卷绕在卷筒上,尤其适用于需要一次性进行多个一次性隔离单元的使用情形,也存储方便。所述承载带5采用医用橡胶。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还包括外层壳体43,所述外层壳体43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41外,所述外层壳体43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外层壳体43和中间壳体41之间具有第二空隙45,所述一圈第一点断式点痕6位于所述第二空隙45上,外层壳体43的作用就是将一次性隔离单元从承载带5取下。
使用方法如下:
参考图6,使用时,将隔离套2放置于火罐1口处,所述隔离套2的外端位于火罐1口外,初始状态时,所述波纹管3被压缩,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位于火罐1口内,也就是初始被压缩的波纹管3位于火罐1口内,将安装器4的内层壳体42对准波纹管3,中层壳体套在火罐1口外,推动安装器4向下推,此时内层壳体42逐渐将波纹管3拉伸,同时将所述隔离套2的内端铺在火罐1内壁,再取出安装器4,此时的火罐1是套了一次性隔离单元的火罐1,拿出火罐1即可进行拔罐操作。
然后将火苗依次伸入火罐1内,然后迅速拔出火苗,拔出后迅速将带有一次性隔离单元的火罐1贴在人体待拔的皮肤上;
拔罐操作完成后,将火罐1罐口的一次性隔离单元取下,丢弃即可。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防护火罐1和病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减少火罐1使用时接触性感染疾病发病的几率,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方便实用,安装一次后、使用一次之后只需将本实用新型撕下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拔罐操作,不仅让中医拔罐疗法的操作更加规范化,同时节省了消毒火罐1的成本,有利于现代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装置尤其适用于圆柱状火罐1,当然常规的球形火罐1也能用,就是隔离套2内端不能贴住火罐1内壁,不过即使不贴火罐1内壁,也不影响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内容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
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首尾相连构成环形,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隔离套的内端,初始状态时,所述波纹管被压缩;
安装器,包括中间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中间壳体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内层壳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壳体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内,所述中间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火罐口直径小于所述隔离套的外端直径,所述内层壳体的上端大于所述波纹管被拉伸时的大小,小于火罐口的大小,所述中间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具有第一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采用医用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的外端连接有一圈卡圈,所述卡圈卡箍在所述火罐口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采用医用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固定在所述隔离套的内端,所述环形套的环向直径与所述隔离套的内端直径相同,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所述环形套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带,所述承载带上开有通孔,所述隔离套的外端连接在所述通孔的边缘上且连接处具有一圈第一点断式点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采用医用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外,所述外层壳体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外层壳体和中间壳体之间具有第二空隙,所述点断式点痕位于所述第二空隙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带之间依次相连,形成带状结构,连接处也具第二点断式点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结构卷绕在卷筒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30835.4U CN218979671U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30835.4U CN218979671U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79671U true CN218979671U (zh) | 2023-05-09 |
Family
ID=8621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30835.4U Active CN218979671U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79671U (zh) |
-
2022
- 2022-06-17 CN CN202221530835.4U patent/CN2189796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45384U (zh) | 宫颈取样装置 | |
CN218979671U (zh) | 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210811189U (zh) | 一种妇科阴道分泌物取样器 | |
CN212308544U (zh) | 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115105375A (zh) | 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212214051U (zh) | 一种重症传染病负压隔离病床 | |
CN218572504U (zh) | 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212490957U (zh) | 防交叉感染的刺络放血后拔罐的一次性辅助装置 | |
CN219110131U (zh) | 用于火罐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115154229A (zh) | 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111760097A (zh) | 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212476730U (zh) | 一种取样机构及病毒采样管 | |
CN115105374A (zh) | 一种用于火罐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 |
CN204699112U (zh) | 用于引流患者积液的负压引流装置 | |
CN115363720A (zh) | 一种腹腔穿刺用引流装置 | |
CN208756626U (zh) | 一种具有压迫功能的智能型快速抽血装置 | |
CN2456702Y (zh) |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 |
CN221865712U (zh) | 内置采血针的一次性采血管 | |
CN212973838U (zh) | 一种心血管扩张管 | |
CN207137083U (zh) | 中心负压吸引器连接管末端放置器 | |
CN221469884U (zh) | 一种阴道超声探头专用保护套 | |
CN212038539U (zh) | 一种气管切开堵管器 | |
CN105013021B (zh) | 用于引流患者积液的负压引流装置 | |
CN213282938U (zh) | 采血装置 | |
CN206390887U (zh) | 男性尿道口检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