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1168U - 化粪池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化粪池处理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51168U CN218951168U CN202221672420.0U CN202221672420U CN218951168U CN 218951168 U CN218951168 U CN 218951168U CN 202221672420 U CN202221672420 U CN 202221672420U CN 218951168 U CN218951168 U CN 218951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
- mbr
- anaerobic
- aerobic
- septic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粪池处理器,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其包括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排水装置、曝气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依次连通;MBR仓通过所述污泥回流装置与所述厌氧仓连通;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自吸排水泵、与MBR仓连通的进水管和与所述紫外消毒仓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用于好氧仓曝气的好氧仓曝气管道和用于MBR仓曝气的MBR仓曝气管道;所述MBR仓曝气管道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以使所述MBR仓内的MBR膜单元可通过曝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反冲洗。实施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升化粪池的处理效率,简化其结构,降低其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粪池处理器。
背景技术
化粪池作为我国城乡生活污水主要局部处理构筑物被普遍采用,在消除病原体、减少污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化粪池主要的作用是截流粪便及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病原虫等杂质;去除一定量的有机物以降低BOD从而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或减轻对水体的污染。沉淀下来的污泥经3~12个月的厌氧分解、酸性发酵脱水熟化后能转化为稳定状态可清掏外运另行处理。化粪池对保护市政管网的畅通,减少市政大管径管道的养护周期、增加使用年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许多老城区中将近百年的化粪池至今仍在使用。
但现有的化粪池截留的悬浮物经过厌氧分解,生成部分有机酸、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造成污水的酸化和恶臭,病毒、病菌、有机物不能完全发酵分解,臭气外溢传播疾病,污水未经净化污染水源,危害人们健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且现有化粪池的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粪池处理器,其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粪池处理器,其包括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排水装置、曝气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依次连通,所述MBR仓通过所述污泥回流装置与所述厌氧仓连通;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自吸排水泵、与MBR仓连通的进水管和与所述紫外消毒仓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用于好氧仓曝气的好氧仓曝气管道和用于MBR仓曝气的MBR仓曝气管道;
所述MBR仓曝气管道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以使所述MBR仓内的MBR膜单元可通过曝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反冲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三通连接件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三通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进水管、自吸排水泵、连接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污泥回流装置设于所述MBR仓内,污泥回流装置其包括循环泵和循环管道,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MBR仓的底部,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厌氧仓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反渗透装置,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出口端与所述紫外消毒仓连通;
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三通连接件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三通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出水管、紫外消毒仓、反渗透装置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排水装置和曝气装置均设置于一壳体内;
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紫外消毒仓、风机、自吸排水泵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包括三个厌氧仓、一个好氧仓和一个MBR仓;三个所述厌氧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侧,所述好氧仓、MBR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另一侧;
相邻所述厌氧仓之间、所述厌氧仓与所述好氧仓之间、所述好氧仓与所述MBR仓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通管的出口高于所述连通管的入口,以使颗粒物沉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对应设于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厌氧仓、好氧仓内均设有菌类生长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渗透装置设于所述紫外消毒仓的上方。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化粪池处理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仓、好氧仓、MBR仓和紫外消毒仓,此外还包括用于将MBR仓处理后水输送至紫外消毒仓的排水装置以及曝气装置。基于上述化粪池处理器,可大幅提升城乡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净化污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化粪池处理器还设置了用于连通MBR仓和厌氧仓的污泥回流装置,其可使得回流的污泥经历完整的释磷、吸磷过程,回流污泥在厌氧仓中吸磷后进入好氧仓,厌氧条件下的吸磷动力充分发挥“饥饿效应”,提升系统除磷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化粪池处理器,将曝气装置与排水装置的进水管连通,进而采用曝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MBR膜单元的反冲洗,不仅有效实现了MBR膜单元的清理,同时也取消了传统的利用水流的复杂管路设计,也无需设置一提供反冲洗水流的泵,大幅度简化了化粪池处理器的结构,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化粪池处理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化粪池处理器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化粪池处理器的另一侧面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粪池处理器,其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厌氧仓2、好氧仓3、MBR仓4、紫外消毒仓5、排水装置6、曝气装置7和污泥回流装置8;其中,厌氧仓2、好氧仓3、MBR仓4、紫外消毒仓5依次连通,以使携带有固体颗粒的待处理污水依次经由厌氧仓2、好氧仓3、MBR仓4、紫外消毒仓5的处理后排出。进一步的,MBR仓4通过污泥回流装置8与厌氧仓2连通,以将MBR仓中的污泥等固体颗粒物(有机物)回流至厌氧仓2,再循环上述流程。基于上述处理流程,有效提升了污水的处理效果,杀灭了绝大多数病原体,大幅降低了污水的BOD,具体的,基于本实用新型化粪池处理器处理后,排放水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标准》(GB/T18920-2002)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
其中,排水装置6包括进水管61、自吸排水泵62和出水管63,其中,进水管61与MBR仓4连通,出水管63与紫外消毒仓5连通。曝气装置7包括好氧仓曝气管道71、MBR仓曝气管道72和与两者连通的风机73。此外,MBR仓曝气管72通过一连接管74与进水管61连通,以使得风机73所产生的气流经由进水管61进入MBR仓4内的MBR膜单元41中,实现MBR膜单元41的反冲洗。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化粪池处理器采用气流进行反冲洗,而不采用水流进行反冲洗。这不仅可实现MBR膜单元41的有效反冲洗,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取消了传统的利用水流的复杂管路设计,也无需设置一提供反冲洗水流的泵,大幅度简化了化粪池处理器的结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设于壳体1顶部的上腔体11和设于壳体1底部的下腔体12,厌氧仓2、好氧仓3、MBR仓4设置在下腔体12中,紫外消毒仓5、自吸排水泵62、风机73设置在上腔体11中。其中,厌氧仓2、好氧仓3的顶部设置隔板13,以实现厌氧仓2、好氧仓2的密封,同时也为上腔体11内的部件提供支撑。MBR仓4的上方不设置隔板,自吸排水泵62、风机73的连接管道由该处进入MBR仓4中。进一步的,在上腔体11内还设置控制柜14,上述布置可使得化粪池处理器结构紧凑化,降低占地面积。更具体的,下腔体12内一侧相邻设置有三个厌氧仓2,另一侧设置有相邻设置好氧仓3和MBR仓4。且在下腔体12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5,以利于各仓体中菌类的繁殖、生存。进一步的,由于大幅降低了体积,本实施例的化粪池处理器可整体做成箱体结构,并在壳体底部设置滑轮、调平组件,大幅方便其移动、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厌氧仓2、好氧仓3、MBR仓4、紫外消毒仓5、排水装置6和曝气装置7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厌氧仓2单独设置成一装置,而将好氧仓3、MBR仓4、紫外消毒仓5、排水装置6和曝气装置7集成至一壳体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之中,可将厌氧仓2、好氧仓3、MBR仓4、曝气装置7集成在一壳体中,而将排水装置6、紫外消毒仓5集成在另一壳体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之中,相邻厌氧仓2之间、厌氧仓2与好氧仓3之间均通过连通管21连通,其出口高于入口,如此可使得待处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更多的沉淀在本级厌氧仓2的底部,而不是通过连通管进入下一级的厌氧仓2或好氧仓3之中。相似的,好氧仓3与MBR仓之间也通过类似结构的连通管31连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之中,在厌氧仓2、好氧仓3内均设置菌类生长床(未在图中示出),其可防止流动的水冲走各仓内的菌类。菌类生长床可为海绵、毛刷,但不限于此。此外,在某一或几个厌氧仓2的底部,还设置有污水入口22和污泥出口23,其中,污水入口22用以待处理污水的输入,污泥出口23用于排出厌氧仓2中过多的污泥,防止过多的污泥影响厌氧仓2工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之中,MBR仓4内设有MBR膜单元41和污泥回流装置8,具体的,污泥回流装置8包括设置在MBR仓4底部的循环泵81和循环管道82,循环管道82与厌氧仓2连通。通过设置污泥回流装置8,可将MBR仓4中的污泥等固体颗粒物(有机物)循环至厌氧仓2中,进而多次循环经历厌氧-好氧-MBR处理工序,使得回流的固体颗粒物经历完整的释磷、吸磷过程,提高系统的脱硫能力。同时,由于缺氧仓2位于前端,有效降低了回流的固体颗粒物中的氧对厌氧仓2有效释放磷的影响。此外,微生物厌氧吸磷后的固体颗粒进入生化效率高的好氧池,厌氧条件下的吸磷动力充分发挥“饥饿效应”,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排水装置6的进水管61上设置有第一三通连接件64和第一电磁阀65,第一三通连接件64分别与进水管61、自吸排水泵62、连接管74连通;第一电磁阀65用于控制第一三通连接件64的连通方向。具体的,当化粪池处理器处于正常处理阶段时,控制进水管61与自吸排水泵62连通,以通过自吸排水泵62将MBR仓4中处理后的水吸入紫外消毒仓5进行进一步处理。而当化粪池处理器处于反冲洗阶段时,控制进水管61与连接管74连通,以使得风机73产生的气流经进水管61进入MBR膜,实现反冲洗。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化粪池处理器还包括反渗透装置9,当污水在其他仓的处理时间不够时,可启用此装置。或当气温较低,或刚启动设备,菌类情况较差时,可开启反渗透装置9,以满足污水的处理需求。具体的,反渗透装置9设置在紫外消毒仓5的上方,其入口端与出水管63连通,出口端与紫外消毒仓5连通。进一步的,出水管63上设有第二三通连接件65和第二电磁阀66,第二三通连接件65分别与出水管63、紫外消毒仓5、反渗透装置9连通。通过第二电磁阀66可控制第二三通连接件65的连通方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紫外消毒仓5上设置有处理水出口51,化粪池处理器处理后所得的水经由该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化粪池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是:
携带有固体颗粒的待处理污水经污水入口23进入厌氧仓2,在厌氧仓2内部分固体颗粒沉淀,污水经附着在菌类生长床的厌氧菌消化分解后通过连通管21进入下一级厌氧仓2中,进一步消化分解;三级厌氧消化完成后,废水经由连通管21进入好氧仓3,经附着在菌类生长床上的好氧菌消化分解后通过连通管31进入MBR仓4;在MBR仓4中,污水经MBR膜单元41处理后经排水装置6抽入紫外消毒仓5中,并经紫外消毒后排出。此外,位于MBR仓4内的污泥回流装置8可将MBR仓4中的固体颗粒物回流至厌氧仓2中,再经好氧仓3、MBR仓4进行多次循环处理。
以上所述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排水装置、曝气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依次连通;所述MBR仓通过所述污泥回流装置与所述厌氧仓连通;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自吸排水泵、与MBR仓连通的进水管和与所述紫外消毒仓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用于好氧仓曝气的好氧仓曝气管道和用于MBR仓曝气的MBR仓曝气管道;
所述MBR仓曝气管道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以使所述MBR仓内的MBR膜单元可通过曝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反冲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三通连接件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三通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进水管、自吸排水泵、连接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装置设于所述MBR仓内,污泥回流装置其包括循环泵和循环管道,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MBR仓的底部,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厌氧仓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渗透装置,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出口端与所述紫外消毒仓连通;
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三通连接件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三通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出水管、紫外消毒仓、反渗透装置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紫外消毒仓、排水装置和曝气装置均设置于一壳体内;
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紫外消毒仓、风机、自吸排水泵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厌氧仓、一个好氧仓和一个MBR仓;三个所述厌氧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侧,所述好氧仓、MBR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另一侧;
相邻所述厌氧仓之间、所述厌氧仓与所述好氧仓之间、所述好氧仓与所述MBR仓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出口高于所述连通管的入口,以使颗粒物沉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对应设于所述厌氧仓、好氧仓、MBR仓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仓、好氧仓内均设有菌类生长床。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粪池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设于所述紫外消毒仓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72420.0U CN218951168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化粪池处理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72420.0U CN218951168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化粪池处理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51168U true CN218951168U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613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72420.0U Active CN218951168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化粪池处理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51168U (zh)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21672420.0U patent/CN2189511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62564U (zh) | 一体化医用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5222959U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2897975A (zh) | 一种村镇街区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6242192A (zh) | 一种生活污水零排放系统 | |
CN210764894U (zh) | 一种寺院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 |
CN218951168U (zh) | 化粪池处理器 | |
CN204752492U (zh) | 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 | |
CN1657449A (zh) | 公共厕所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6843280U (zh) | 一种医疗或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13977342U (zh) | 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4422340U (zh) | 一种箱体集中式中小规模生活污水模块化处理系统 | |
CN110845078B (zh) | 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114409193A (zh) | 一种资源型源分离模块化厕所系统及其处理粪污方法 | |
CN210915730U (zh) | 一种洗手间污水净化设备 | |
CN110183056B (zh) | 一种高氨氮高有机物废水的碳氮去除装置及方法 | |
CN209161742U (zh) |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粪便处理厕所 | |
CN209456240U (zh) |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 |
CN206089326U (zh) | Mbr生物膜法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2408715A (zh) | 基于a2/o+mbbr工艺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590509U (zh) | 一种mbr法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21319698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8435287U (zh) | 一种水平管沉淀集成系统与高效过滤联用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9950763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mbbr处理系统 | |
CN205347109U (zh) | 多户生活污水水解槽与多台处理装置串并联组合装置 | |
CN205133339U (zh) |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