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0837U -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40837U CN218940837U CN202223222656.7U CN202223222656U CN218940837U CN 218940837 U CN218940837 U CN 218940837U CN 202223222656 U CN202223222656 U CN 202223222656U CN 218940837 U CN218940837 U CN 218940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collecting
- outer sleeve
- communicated
- motor winding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QWNECFJGBQMBO-UHFFFAOYSA-N Molindone 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O=C1C=2C(CC)=C(C)NC=2CCC1CN1CCOCC1 GQWNECFJGBQM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外壳外侧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外壳的外侧套接有外套筒,且外套筒的内表面与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两端均安装有集水室一,且集水室一与外壳和外套筒之间的腔体相连通,两个所述集水室一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分别连通有两个集水室二,两个所述集水室二之间连通有若干扁平管;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微型水泵,两个所述集水室二的顶部固定有同一个集气罩。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外壳与外套筒之间的腔体以及集水室一、连接管、集水室二和扁平管的内部灌入冷却液,以水冷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可以显著的增强对电机绕组的散热效果,满足了实际的散热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绕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绕组分为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定子绕组是指安装在定子上的绕组,也就是绕在定子上面的铜线。绕组是由多个线圈或线圈组构成一相或整个电磁电路的统称。电动机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
目前的定子绕组通常是采用分冷的方式进行散热,也即在定子绕组外部套接安装外壳,并在外壳上设置散热片,该方式需要依靠空气的流动进行散热,而定子绕组周围的空气流动不佳,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外壳外侧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外壳的外侧套接有外套筒,且外套筒的内表面与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两端均安装有集水室一,且集水室一与外壳和外套筒之间的腔体相连通,两个所述集水室一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分别连通有两个集水室二,两个所述集水室二之间连通有若干扁平管;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微型水泵,两个所述集水室二的顶部固定有同一个集气罩,且集气罩与相邻两个扁平管之间的空间相连通,所述集气罩的顶端连通有引风管,且引风管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室一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一,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室二上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二。
优选的,所述集水室二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上固定有同一个U形板,所述外套筒与U形板之间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引风通道,所述U形板的底端与引风管的顶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引风通道顶部的开口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一的内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固定有定位环一,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环二,所述定位环一与定位环二之间压紧设置有凹形橡胶片,所述螺纹孔的内顶部开设有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通过向外壳与外套筒之间的腔体以及集水室一、连接管、集水室二和扁平管的内部灌入冷却液,以水冷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可以显著的增强对电机绕组的散热效果,满足了实际的散热需求。
2、本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防护网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异物进入到U形板的内部,从而可以确保散热扇长期稳定的运行,安全性高。
3、本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引风通道的设置,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气体在进入引风管之前会流经外套筒的外表面,从而可以带走外套筒上的一部分热量,散热效果好,同时U形板也对外套筒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实用性强。
4、本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通过设置凹形橡胶片,在冷却液温度升高时,凹形橡胶片会逐渐向气孔的方向膨胀,从而就可以避免冷却液的循环通道因冷却液的膨胀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盖一的剖视图。
图中:1、外壳;2、散热片;3、外套筒;4、集水室一;5、连接管;6、集水室二;7、扁平管;8、微型水泵;9、进水管;10、密封盖一;11、出水管;12、密封盖二;13、安装块;14、安装孔;15、U形板;16、端板;17、引风管;18、集气罩;19、散热扇;20、螺纹孔;21、定位环一;22、定位环二;23、凹形橡胶片;24、气孔;25、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固定在外壳1外侧的若干散热片2,外壳1用于套接在电机绕组的外侧,使得电机绕组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外壳1上,外壳1的外侧套接有外套筒3,且外套筒3的内表面与散热片2固定连接;外套筒3的两端均安装有集水室一4,且集水室一4与外壳1和外套筒3之间的腔体相连通,两个集水室一4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5分别连通有两个集水室二6,两个集水室二6之间连通有若干扁平管7;其中一个连接管5上安装有微型水泵8,两个集水室二6的顶部固定有同一个集气罩18,且集气罩18与相邻两个扁平管7之间的空间相连通,集气罩18的顶端连通有引风管17,且引风管17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19。
其中一个集水室一4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一10,其中一个集水室二6上连通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二12,进水管9和出水管11的设置,方便了冷却液的添加以及更换。
集水室二6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块13,且安装块1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4。
外套筒3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端板16,两个端板16上固定有同一个U形板15,外套筒3与U形板15之间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引风通道,引风通道的设置,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气体在进入引风管17之前会流经外套筒3的外表面,从而可以带走外套筒3上的一部分热量,散热效果好,同时U形板15也对外套筒3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实用性强,U形板15的底端与引风管17的顶部相连通。
U形板15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25,防护网25位于引风通道顶部的开口位置处;防护网25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异物进入到U形板15的内部,从而可以确保散热扇19长期稳定的运行,安全性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使用时,打开密封盖一10和密封盖二12,利用进水管9和出水管11的配合向外壳1与外套筒3之间的腔体以及集水室一4、连接管5、集水室二6和扁平管7的内部灌入冷却液,然后拧紧密封盖一10和密封盖二12,避免冷却液从进水管9和出水管11漏出;之后启动微型水泵8,使得外壳1与外套筒3之间的腔体以及集水室一4、连接管5、集水室二6和扁平管7的内部的冷却液开始循环流动,同时启动散热扇19,冷却液可以吸收外壳1和散热片2上吸收的电机绕组上的热量,散热扇19可以将外部环境中的低温气体由引风通道引入到相邻两个扁平管7之间的空间中,加快该空间内的气体流动速度,从而就可以将冷却液中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到空气中;
通过向外壳1与外套筒3之间的腔体以及集水室一4、连接管5、集水室二6和扁平管7的内部灌入冷却液,以水冷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可以显著的增强对电机绕组的散热效果,满足了实际的散热需求。
如图1与图3所示,密封盖一10的内顶部开设有螺纹孔20,且螺纹孔20的内部固定有定位环一21,螺纹孔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环二22,方便了凹形橡胶片23的拆装更换,定位环一21与定位环二22之间压紧设置有凹形橡胶片23,螺纹孔20的内顶部开设有气孔2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使用时,随着冷却液的逐渐升高,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冷却液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膨胀,此时的凹形橡胶片23就会逐渐向气孔24的方向膨胀,从而就可以避免冷却液的循环通道因冷却液的膨胀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固定在外壳(1)外侧的若干散热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套接有外套筒(3),且外套筒(3)的内表面与散热片(2)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3)的两端均安装有集水室一(4),且集水室一(4)与外壳(1)和外套筒(3)之间的腔体相连通,两个所述集水室一(4)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5)分别连通有两个集水室二(6),两个所述集水室二(6)之间连通有若干扁平管(7);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5)上安装有微型水泵(8),两个所述集水室二(6)的顶部固定有同一个集气罩(18),且集气罩(18)与相邻两个扁平管(7)之间的空间相连通,所述集气罩(18)的顶端连通有引风管(17),且引风管(17)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室一(4)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一(10),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室二(6)上连通有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二(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室二(6)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块(13),且安装块(1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3)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端板(16),两个所述端板(16)上固定有同一个U形板(15),所述外套筒(3)与U形板(15)之间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引风通道,所述U形板(15)的底端与引风管(17)的顶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5)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25),所述防护网(25)位于引风通道顶部的开口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一(10)的内顶部开设有螺纹孔(20),且螺纹孔(20)的内部固定有定位环一(21),所述螺纹孔(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环二(22),所述定位环一(21)与定位环二(22)之间压紧设置有凹形橡胶片(23),所述螺纹孔(20)的内顶部开设有气孔(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2656.7U CN218940837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2656.7U CN218940837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40837U true CN218940837U (zh) | 2023-04-28 |
Family
ID=8608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22656.7U Active CN218940837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40837U (zh) |
-
2022
- 2022-12-02 CN CN202223222656.7U patent/CN2189408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65815U (zh) | 一种智能散热油浸式变压器 | |
CN214775425U (zh) | 充电桩及充电设备 | |
CN218940837U (zh) |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 |
CN214407066U (zh) |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 |
TWM609012U (zh) | 液冷散熱系統 | |
CN111262392B (zh) | 一种便于装配的水冷电机 | |
CN212989598U (zh) |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散热系统 | |
EP3465047B1 (en) | A heat exchange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 |
CN219042303U (zh) | 散热装置和充电枪 | |
CN202309482U (zh) | 防爆变频器及其冷却装置 | |
CN215073604U (zh) | 一种液电分离的激光电视液冷散热系统 | |
CN214205254U (zh) | 一种电机用水雾循环冷却器 | |
CN109494047A (zh) | 一种风冷散热的节能环保整流变压器 | |
CN213991557U (zh) | 一种船用镇流器及镇流器柜 | |
CN212803752U (zh) | 一种电磁屏蔽型自降温磁力泵 | |
EP3816508B1 (en) | Internal-circulating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for stage light | |
CN112542922A (zh) | 一种电机用水雾循环冷却器 | |
CN219994059U (zh) |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 |
CN220475234U (zh) | 一种充气柜的散热结构及充气柜 | |
CN220253934U (zh) | 一种充气柜气室散热装置 | |
CN221597575U (zh) | 一种电机的铝合金迷宫外壳体 | |
CN219164351U (zh) | 一种带有多个通风管道的电机机壳 | |
CN216530876U (zh) | 一种防尘散热伺服电机 | |
CN220691836U (zh) | 一种水冷散热的变频变压器 | |
CN221113557U (zh) | 超充桩用油冷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