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6354U - 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26354U CN218926354U CN202223301707.5U CN202223301707U CN218926354U CN 218926354 U CN218926354 U CN 218926354U CN 202223301707 U CN202223301707 U CN 202223301707U CN 218926354 U CN218926354 U CN 2189263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groove
- cutter
- chip groove
- cool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体和刀片组件,所述刀体上连接有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底部连接有刀片槽组合,所述刀片槽组合底部连接有排屑槽组合,所述排屑槽组合连接在刀体上,所述刀体上开设有冷却孔组合;所述刀片组件包括有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所述第一刀片一侧设置有第二刀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刀体上非标的PCD侧铣长测刃铣刀的刀片组件,可以把控高超的技术使刀具拥有较高的可靠与稳定性,加工出的产品优质性,且排屑槽组合可以使刀片组件在加工产品时的碎屑不会卡在刀片组件上,进而可以提高刀片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在生产加工中,有些平面没办法使用常用的面铣刀低刃加工,转化为用铣刀的侧刃来加工,然而有些平面的粗糙度要求比较高,常用的硬质合金铣刀没法达到要求,所以要用PCD刀具来加工,拥有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刀具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包括刀体和刀片组件,所述刀体上连接有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底部连接有刀片槽组合,所述刀片槽组合底部连接有排屑槽组合,所述排屑槽组合连接在刀体上,所述刀体上开设有冷却孔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组件包括有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所述第一刀片一侧设置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一侧设置有第三刀片,所述第三刀片一侧设置有第四刀片,所述第四刀片一侧设置有第五刀片,所述第五刀片一侧设置有第六刀片;
所述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材料为PCD材质,并且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设置有六组,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组件与刀体之间构成焊接结构,且刀体材料为整体硬质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排屑槽组合包括有第一排屑槽、第二排屑槽、第三排屑槽、第四排屑槽、第五排屑槽和第六排屑槽,所述第一排屑槽一侧设置有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二排屑槽一侧设置有第三排屑槽,所述第三排屑槽一侧设置有第四排屑槽,所述第四排屑槽一侧设置有第五排屑槽,所述第五排屑槽一侧设置有第六排屑槽,且第一排屑槽、第二排屑槽、第三排屑槽、第四排屑槽、第五排屑槽和第六排屑槽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一排屑槽、第二排屑槽、第三排屑槽、第四排屑槽、第五排屑槽和第六排屑槽的深度方向从刀体的顶端延伸至外壁处,且第一排屑槽、第二排屑槽、第三排屑槽、第四排屑槽、第五排屑槽和第六排屑槽设置有六组,并且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槽组合包括有第一刀片槽、第二刀片槽、第三刀片槽、第四刀片槽、第五刀片槽和第六刀片槽,所述第一刀片槽一侧设置有第二刀片槽,所述第二刀片槽一侧设置有第三刀片槽,所述第三刀片槽一侧设置有第四刀片槽,所述第四刀片槽一侧设置有第五刀片槽,所述第五刀片槽一侧设置有第六刀片槽;
所述第一刀片槽、第二刀片槽、第三刀片槽、第四刀片槽、第五刀片槽和第六刀片槽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刀片槽、第二刀片槽、第三刀片槽、第四刀片槽、第五刀片槽和第六刀片槽设置有六组,并且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槽连接在第一排屑槽和第一刀片之间,所述第二刀片槽连接在第二排屑槽和第二刀片之间,所述第三刀片槽连接在第三排屑槽和第三刀片之间,所述第四刀片槽连接在第四排屑槽和第四刀片之间,所述第五刀片槽连接在第五排屑槽和第五刀片之间,所述第六刀片槽连接在第六排屑槽和第六刀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孔组合包括有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第三冷却孔、第四冷却孔、第五冷却孔和第六冷却孔,所述第一冷却孔开设在刀体上,所述第二冷却孔开设在刀体上,所述第三冷却孔开设在刀体上,所述第四冷却孔开设在刀体上,所述第五冷却孔开设在第六冷却孔上,且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第三冷却孔、第四冷却孔、第五冷却孔和第六冷却孔设置有六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通过刀体上非标的PCD侧铣长测刃铣刀的刀片组件,可以把控高超的技术使刀具拥有较高的可靠与稳定性,加工出的产品优质性,且排屑槽组合可以使刀片组件在加工产品时的碎屑不会卡在刀片组件上,进而可以提高刀片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片组件和排屑槽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刀片槽组合和冷却孔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刀体;2、刀片组件;201、第一刀片;202、第二刀片;203、第三刀片;204、第四刀片;205、第五刀片;206、第六刀片;3、排屑槽组合;301、第一排屑槽;302、第二排屑槽;303、第三排屑槽;304、第四排屑槽;305、第五排屑槽;306、第六排屑槽;4、刀片槽组合;401、第一刀片槽;402、第二刀片槽;403、第三刀片槽;404、第四刀片槽;405、第五刀片槽;406、第六刀片槽;5、冷却孔组合;501、第一冷却孔;502、第二冷却孔;503、第三冷却孔;504、第四冷却孔;505、第五冷却孔;506、第六冷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如图1-3图所示,包括刀体1和刀片组件2,刀体1上连接有刀片组件2,刀片组件2底部连接有刀片槽组合4,刀片槽组合4底部连接有排屑槽组合3,排屑槽组合3连接在刀体1上,刀体1上开设有冷却孔组合5;刀片组件2包括有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第一刀片201一侧设置有第二刀片202,第二刀片202一侧设置有第三刀片203,第三刀片203一侧设置有第四刀片204,第四刀片204一侧设置有第五刀片205,第五刀片205一侧设置有第六刀片206;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材料为PCD材质,并且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设置有六组,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刀片组件2与刀体1之间构成焊接结构,且刀体1材料为整体硬质合金。
排屑槽组合3包括有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第一排屑槽301一侧设置有第二排屑槽302,第二排屑槽302一侧设置有第三排屑槽303,第三排屑槽303一侧设置有第四排屑槽304,第四排屑槽304一侧设置有第五排屑槽305,第五排屑槽305一侧设置有第六排屑槽306,且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不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的深度方向从刀体1的顶端延伸至外壁处,且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设置有六组,并且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
刀片槽组合4包括有第一刀片槽401、第二刀片槽402、第三刀片槽403、第四刀片槽404、第五刀片槽405和第六刀片槽406,第一刀片槽401一侧设置有第二刀片槽402,第二刀片槽402一侧设置有第三刀片槽403,第三刀片槽403一侧设置有第四刀片槽404,第四刀片槽404一侧设置有第五刀片槽405,第五刀片槽405一侧设置有第六刀片槽406;第一刀片槽401、第二刀片槽402、第三刀片槽403、第四刀片槽404、第五刀片槽405和第六刀片槽406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刀片槽401、第二刀片槽402、第三刀片槽403、第四刀片槽404、第五刀片槽405和第六刀片槽406设置有六组,并且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第一刀片槽401连接在第一排屑槽301和第一刀片201之间,第二刀片槽402连接在第二排屑槽302和第二刀片202之间,第三刀片槽403连接在第三排屑槽303和第三刀片203之间,第四刀片槽404连接在第四排屑槽304和第四刀片204之间,第五刀片槽405连接在第五排屑槽305和第五刀片205之间,第六刀片槽406连接在第六排屑槽306和第六刀片206之间。
冷却孔组合5包括有第一冷却孔501、第二冷却孔502、第三冷却孔503、第四冷却孔504、第五冷却孔505和第六冷却孔506,第一冷却孔501开设在刀体1上,第二冷却孔502开设在刀体1上,第三冷却孔503开设在刀体1上,第四冷却孔504开设在刀体1上,第五冷却孔505开设在第六冷却孔506上,且第一冷却孔501、第二冷却孔502、第三冷却孔503、第四冷却孔504、第五冷却孔505和第六冷却孔506设置有六组。
通过刀体1上非标的PCD侧铣长测刃铣刀的刀片组件2,可以把控高超的技术使刀具拥有较高的可靠与稳定性,加工出的产品优质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刀片201卡入第一刀片槽401中,以此类推分别将第二刀片202卡入第二刀片槽402中,将第三刀片203卡入第三刀片槽403中,将第四刀片204卡入第四刀片槽404中,将第五刀片205卡入第五刀片槽405中,将第六刀片206卡入第六排屑槽306中,这时再分别将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焊接在刀体1一侧,这时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会对对应的刀片组件2加工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排出,并且通过第一冷却孔501、第二冷却孔502、第三冷却孔503、第四冷却孔504、第五冷却孔505和第六冷却孔506可以使刀片组件2在加工快速冷却,避免刀片组件2过热断裂,由此通过刀体1上非标的PCD侧铣长测刃铣刀的刀片组件2,可以把控高超的技术使刀具拥有较高的可靠与稳定性,加工出的产品优质性,且排屑槽组合3可以使刀片组件2在加工产品时的碎屑不会卡在刀片组件2上,进而可以提高刀片组件2的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1)和刀片组件(2),所述刀体(1)上连接有刀片组件(2),所述刀片组件(2)底部连接有刀片槽组合(4),所述刀片槽组合(4)底部连接有排屑槽组合(3),所述排屑槽组合(3)连接在刀体(1)上,所述刀体(1)上开设有冷却孔组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组件(2)包括有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所述第一刀片(201)一侧设置有第二刀片(202),所述第二刀片(202)一侧设置有第三刀片(203),所述第三刀片(203)一侧设置有第四刀片(204),所述第四刀片(204)一侧设置有第五刀片(205),所述第五刀片(205)一侧设置有第六刀片(206);
所述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材料为PCD材质,并且第一刀片(201)、第二刀片(202)、第三刀片(203)、第四刀片(204)、第五刀片(205)和第六刀片(206)设置有六组,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组件(2)与刀体(1)之间构成焊接结构,且刀体(1)材料为整体硬质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组合(3)包括有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所述第一排屑槽(301)一侧设置有第二排屑槽(302),所述第二排屑槽(302)一侧设置有第三排屑槽(303),所述第三排屑槽(303)一侧设置有第四排屑槽(304),所述第四排屑槽(304)一侧设置有第五排屑槽(305),所述第五排屑槽(305)一侧设置有第六排屑槽(306),且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的深度方向从刀体(1)的顶端延伸至外壁处,且第一排屑槽(301)、第二排屑槽(302)、第三排屑槽(303)、第四排屑槽(304)、第五排屑槽(305)和第六排屑槽(306)设置有六组,并且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槽组合(4)包括有第一刀片槽(401)、第二刀片槽(402)、第三刀片槽(403)、第四刀片槽(404)、第五刀片槽(405)和第六刀片槽(406),所述第一刀片槽(401)一侧设置有第二刀片槽(402),所述第二刀片槽(402)一侧设置有第三刀片槽(403),所述第三刀片槽(403)一侧设置有第四刀片槽(404),所述第四刀片槽(404)一侧设置有第五刀片槽(405),所述第五刀片槽(405)一侧设置有第六刀片槽(406);
所述第一刀片槽(401)、第二刀片槽(402)、第三刀片槽(403)、第四刀片槽(404)、第五刀片槽(405)和第六刀片槽(406)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刀片槽(401)、第二刀片槽(402)、第三刀片槽(403)、第四刀片槽(404)、第五刀片槽(405)和第六刀片槽(406)设置有六组,并且每组以3个关于轴线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槽(401)连接在第一排屑槽(301)和第一刀片(201)之间,所述第二刀片槽(402)连接在第二排屑槽(302)和第二刀片(202)之间,所述第三刀片槽(403)连接在第三排屑槽(303)和第三刀片(203)之间,所述第四刀片槽(404)连接在第四排屑槽(304)和第四刀片(204)之间,所述第五刀片槽(405)连接在第五排屑槽(305)和第五刀片(205)之间,所述第六刀片槽(406)连接在第六排屑槽(306)和第六刀片(20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孔组合(5)包括有第一冷却孔(501)、第二冷却孔(502)、第三冷却孔(503)、第四冷却孔(504)、第五冷却孔(505)和第六冷却孔(506),所述第一冷却孔(501)开设在刀体(1)上,所述第二冷却孔(502)开设在刀体(1)上,所述第三冷却孔(503)开设在刀体(1)上,所述第四冷却孔(504)开设在刀体(1)上,所述第五冷却孔(505)开设在第六冷却孔(506)上,且第一冷却孔(501)、第二冷却孔(502)、第三冷却孔(503)、第四冷却孔(504)、第五冷却孔(505)和第六冷却孔(506)设置有六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01707.5U CN218926354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01707.5U CN218926354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26354U true CN218926354U (zh) | 2023-04-28 |
Family
ID=8606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01707.5U Active CN218926354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26354U (zh) |
-
2022
- 2022-12-05 CN CN202223301707.5U patent/CN2189263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10753U (zh) | 一种双面可转位铣削刀片 | |
CN218926354U (zh) | 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 |
CN104162704A (zh) | 一种多功能铣削刀片及刀具 | |
CN203124814U (zh) | 一种超硬材料微型双刃铣刀 | |
CN105750605A (zh)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
CN218799398U (zh) | 一种铣削刀片 | |
CN211727649U (zh) | 超硬三面刃铣削刀片 | |
CN212070543U (zh) | 一种具有高排屑性能的新型pcb铣刀 | |
CN211939221U (zh) | 一种切削刀盘结构 | |
CN211192213U (zh) | 一种变直径及齿高的拉铣刀盘以及铣床 | |
CN108422019B (zh) | 一种三刃分体钻头及制作方法 | |
CN107350530B (zh) | 一种用于大进给铣削的可转位刀片 | |
CN220943348U (zh) | 一种加工密封槽高效cbn阶梯铣刀 | |
CN218311059U (zh) | 一种用于加工轿车曲轴连杆颈的旋风铣刀 | |
CN212312269U (zh) | 一种金刚石预铣刀 | |
CN103752929A (zh) | 具有双层切削刃的旋转切削刀具 | |
CN201120490Y (zh) | Hpc槽形立铣刀 | |
CN220445150U (zh) | 一种单刃铣刀槽型结构 | |
CN213560301U (zh) | 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复合型阶梯铰刀 | |
CN217990967U (zh) | 一种外径端面槽刀 | |
CN217044767U (zh) | 一种多刃pcbn铣刀 | |
CN214977825U (zh) | 一种多刃单晶成型刀具 | |
CN218503491U (zh) | 一种分段加工铰刀 | |
CN221158641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断面凹槽的刀具 | |
CN220144792U (zh) | 一种用于刹车盘盘面精车的防震cbn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