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914829U -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4829U
CN218914829U CN202320162546.1U CN202320162546U CN218914829U CN 218914829 U CN218914829 U CN 218914829U CN 202320162546 U CN202320162546 U CN 202320162546U CN 218914829 U CN218914829 U CN 218914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riving device
housing
elastic buck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25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彭少华
孟召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nify Holding BV
Original Assignee
Signify Holding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nify Holding BV filed Critical Signify Holding BV
Priority to CN2023201625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4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4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4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该驱动装置用于连接轨道灯的导电轨道,导电轨道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一对分别位于容纳空间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滑槽,驱动装置包括壳体、驱动器以及连接器,驱动器设置于壳体内;连接器包括承载件和一对第一触头,承载件凸出于壳体外且与壳体固定连接,承载件被配置为伸入容纳空间中;一对第一触头连接于承载件上,且沿第一方向,一对第一触头分别向承载件的相对两侧延伸,第一方向垂直于壳体的高度方向,第一触头与驱动器电连接,并且被配置为伸入到第一滑槽中。本申请提供的驱动装置能够更好地与导电轨道相连接,简化了轨道灯整体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照明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其中,轨道灯具有可分区照明和灵活调节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家装、商铺、商场等不同场合。
由于轨道灯主要包括轨道和驱动装置,通常需要一个或多个可旋转的电连接器以使驱动装置固定至轨道并且与轨道电气连接,这无疑使轨道灯的结构更加复杂,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轨道灯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用于连接轨道灯的导电轨道,所述导电轨道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一对分别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滑槽,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驱动器以及连接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承载件和一对第一触头,承载件凸出于所述壳体外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承载件被配置为伸入所述容纳空间中;一对第一触头连接于所述承载件上,且沿第一方向,一对所述第一触头分别向所述承载件的相对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并且被配置为伸入到所述第一滑槽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通过连接器可以实现驱动装置和导电轨道的安装连接,无需再单独设置可旋转的电连接器,这样简化了轨道灯整体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为套状结构,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有导电连接部,所述导电连接部穿过所述承载件伸入至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承载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处设有止挡盖,所述止挡盖与所述承载件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沿所述承载件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触头的一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连接部使得第一触头与驱动器实现电连接,保证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止挡盖和第一限位槽共同作用,对第一触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盖上设有限位壁、第一弹性卡扣,以及第二触头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限位壁伸入所述承载件中,且与所述承载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沿所述承载件的轴向延伸,且供所述导电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穿过所述承载件伸入所述壳体中,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卡接,以阻止所述止挡盖向远离所述承载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触头为接地触头,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止挡盖上,所述第二触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被配置为伸入所述导电轨道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第二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导电连接部在连接器内的稳定性,保证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并且更进一步地保证了驱动装置200的安全运行以及轨道灯安装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所述导电连接部为一体结构,且整体呈L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一体结构也使得第一触头和导电连接部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加稳定,有效保证轨道灯整体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壁,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一壳壁为一体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件与第一壳壁可以一体加工成型,也省去了组装的步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壁的周缘处的壳侧壁,所述承载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壁上;所述第一壳壁上设有避让口,所述壳侧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调节按钮,以及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弹性卡扣;所述调节按钮穿过所述导向槽伸入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相连接,所述调节按钮可带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由所述避让口向所述壳体内缩回或者向所述壳体外伸出,所述第二弹性卡扣被配置为与所述导电轨道上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第三滑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增加了驱动装置与导电轨道之间的固定强度,有效提高了驱动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调节按钮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的一侧,所述调节按钮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外的按钮部;所述按钮部与所述导向槽周围的所述壳侧壁之间具有运动间隙,使所述按钮部可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可带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发生弹性变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动间隙的设置使按钮部在第一方向上有充足的空间可以运动,以保证第二弹性卡扣正常的弹性变形,避免按钮部在运动时与其它部件发生碰撞磨损,有效延长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部、所述壳侧壁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按钮部、所述壳侧壁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可与所述定位槽相卡接,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处于伸出所述壳体外的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按钮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安装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相卡接得知安装完成,方便了用户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臂,以及两个均与所述导向臂的同一端连接的止挡臂,两个所述止挡臂的张开角度为锐角;所述导向臂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壳壁上开设的导向孔中,所述止挡臂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连接,且可止挡于所述导向孔的边缘处,以阻止所述导向臂和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向所述壳体外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减小了卡接件沿X方向上的尺寸,并且使得第二弹性卡扣的变形更加容易,另外,止挡臂对第二弹性卡扣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了第二弹性卡扣与导电轨道的正常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卡扣的数目为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分别位于所述导向件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上均连接有所述调节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二弹性卡扣与导电轨道的固定强度,以使驱动装置的稳定性增强,有效保证轨道灯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上、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与所述止挡臂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卡接件整体的强度,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第二弹性卡扣的多次变形而使卡接件产生损耗,进而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所述卡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处,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均相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驱动装置与导电轨道连接的稳定性,有效保证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灯,包括导电轨道、灯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连接器与所述导电轨道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上设有接口;灯安装于所述接口处,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器电连接。
由于该轨道灯采用了上述第一方面中提供的驱动装置,因此使得轨道灯也具有与前述驱动装置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轨道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导电轨道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导电轨道和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的B-B截面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的C-C截面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D-D截面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6中的A-A截面图;
图1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壳侧壁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图17-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与导电轨道安装前的分体放置示意图;
图17-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伸入导电轨道的过程示意图;
图17-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已伸入导电轨道的示意图;
图17-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旋转后的示意图;
图17-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与导电轨道的安装完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导电轨道100;容纳空间110;第一滑槽111;第二滑槽112;第三滑槽113;驱动装置200;壳体2;壳体内壁20;第一壳壁21;避让口210;导向孔211;壳侧壁23;导向槽230;运动间隙232;定位凸起2311;接口24;灯300;驱动器3;连接器4;承载件41;承载件内壁410;第一限位槽411;第二限位槽412;第一触头42;止挡盖43;限位壁44;第一弹性卡扣45;第二触头46;导电连接部47;卡接件5;调节按钮51;按钮部511;定位槽5111;导向件52;导向臂521;止挡臂522;加强筋523;第二弹性卡扣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轨道灯的结构示意图,该轨道灯包括导电轨道100、驱动装置200和灯300。驱动装置200的连接器4与导电轨道100连接。驱动装置200的壳体2上设有接口24,灯300安装于接口24处,且与驱动装置200的驱动器3电连接。
在工作时,导电轨道100可以固定在墙壁或天花板上,一条导电轨道100上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200和灯300,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供电线缆为导电轨道100通电后,驱动装置200通过连接器4实现与导电轨道100的电气连接,再通过驱动器3向灯300通电,使得灯300正常工作。
相关技术中的这种轨道灯,通常会在驱动装置20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可旋转电连接器与导电轨道100实现固定连接,并在可旋转电连接器上设置供用户拨动的拨动件,通过拨动件,用户可以实现驱动装置200的安装与拆卸。然而,可旋转电连接器的设置使得驱动装置200的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拨动件容易被误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图2至图4所示,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导电轨道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爆炸图。该驱动装置用于连接轨道灯的导电轨道100,导电轨道100具有容纳空间110,以及一对分别位于容纳空间110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滑槽111,该驱动装置包括壳体2、驱动器3以及连接器4,驱动器3设置于壳体2内。
连接器4包括承载件41和一对第一触头42,承载件41凸出于壳体2外且与壳体2固定连接,承载件41被配置为伸入容纳空间110中;一对第一触头42连接于承载件41上,且沿第一方向X,一对第一触头42分别向承载件41的相对两侧延伸,第一方向X垂直于壳体2的高度方向Z,第一触头42与驱动器3电连接,并且被配置为伸入到第一滑槽111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通过连接器4可以实现驱动装置200和导电轨道100的安装连接,无需再单独设置可旋转的电连接器,这样,简化了轨道灯整体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中,导电轨道100可以由铝材制成,由于铝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在轨道灯工作时,可以保证散热效果良好,同时使导电轨道100的外观更具备金属质感。另外,如图2所示,导电轨道100内部,也就是容纳空间110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绝缘材料,以保证导电轨道100裸露在外的部分与通电线缆之间的绝缘性能,通电线缆可以布置在第一滑槽111与绝缘材料之间的空隙处,一对第一触头42伸入到第一滑槽111中并与通电线缆相连接,以实现驱动装置200与导电轨道100的固定和电气连接,第一触头42可以由铜、铝等可以导电的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轨道100可以为三线轨道、四线轨道等,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爆炸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导电轨道和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的B-B截面图。承载件41为套状结构,第一触头42连接有导电连接部47,导电连接部47穿过承载件41伸入至壳体2内并且与驱动器3电连接。承载件41远离壳体2的一端处设有止挡盖43,止挡盖43与承载件41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411,第一限位槽411沿承载件41的径向延伸,第一触头42的一部分穿设于第一限位槽411中。
通过导电连接部47的设置,使得第一触头42与驱动器3实现电连接,保证驱动装置200的正常工作,止挡盖43和第一限位槽411共同作用,对第一触头4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其中,导电连接部47可以通过插座与驱动器3电连接,也可以设置成直接与驱动器3电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13所示,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9为图8中的C-C截面图,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止挡盖43上设有限位壁44、第一弹性卡扣45,以及第二触头46中的至少一者。限位壁44伸入承载件41中,且与承载件41的内壁410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412,第二限位槽412沿承载件41的轴向延伸,且供导电连接部47穿过。也就是:导电连接部47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412内。
如图11至图13所示,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D-D截面图,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第一弹性卡扣45穿过承载件41伸入壳体2中,且与壳体2的内壁20相卡接,以阻止止挡盖43向远离承载件41的方向移动。
如图7所示,第二触头46为接地触头,且可拆卸地设置于止挡盖43上,第二触头46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被配置为伸入导电轨道100上位于容纳空间110一侧的第二滑槽112中。
其中,第二触头46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至止挡盖43上,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412,加强了导电连接部47在连接器4内的稳定性,保证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以及第一弹性卡扣45的设置对止挡盖43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通过将第二触头46设置为接地触头,这样,更进一步地保证了驱动装置200的安全运行以及轨道灯安装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触头42、导电连接部47为一体结构,且整体呈L形。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生产加工时可以同时制作第一触头42和导电连接部47,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一体结构也使得第一触头42和导电连接部47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加稳定,有效保证轨道灯整体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壳体2包括第一壳壁21,承载件41与第一壳壁21为一体结构。
通过这样的设置,承载件41与第一壳壁21可以一体加工成型,也省去了组装的步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16所示,图1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壳侧壁的结构设置示意图。壳体2包括第一壳壁21,以及设置于第一壳壁21的周缘处的壳侧壁23,承载件41固定于第一壳壁21上;第一壳壁21上设有避让口210,壳侧壁23上设有导向槽230,导向槽230沿壳体2的高度方向Z延伸;驱动装置还包括卡接件5,卡接件5包括调节按钮51,以及至少一部分位于壳体2内的第二弹性卡扣53。
如图3和图14所示,图14为图6中的A-A截面图。调节按钮51穿过导向槽230伸入所述壳体2内并且与第二弹性卡扣53相连接,调节按钮51可带动第二弹性卡扣53由避让口210向壳体2内缩回或者向壳体2外伸出,第二弹性卡扣53被配置为与导电轨道100上的位于容纳空间110一侧的第三滑槽113卡接。也就是:驱动装置200还可以通过卡接件5与导电轨道100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更进一步地增加了驱动装置200与导电轨道100之间的固定强度,有效提高了驱动装置200整体的稳定性。
在安装及拆卸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并推动壳体2外部的调节按钮51,带动第二弹性卡扣53由避让口210向壳体2内缩回或者向壳体2外伸出。也就是:沿Z方向朝靠近导电轨道100的一侧按压并推动调节按钮51,可以带动第二弹性卡扣53由避让口210向壳体2外伸出并与第三滑槽113相卡接,至此完成第二弹性卡扣53与导电轨道100的安装;沿Z方向朝远离导电轨道100的一侧按压并推动调节按钮51,可以带动第二弹性卡扣53由避让口210向壳体2内缩回,以使第二弹性卡扣53与导电轨道100分离。
其中,卡接件5可以由塑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一定弹性、可变形的材料制成,比如橡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沿第一方向X,调节按钮51位于第二弹性卡扣53的一侧,调节按钮51包括位于壳体2外的按钮部511。按钮部511与导向槽230周围的壳侧壁23之间具有运动间隙232,使按钮部511可沿第一方向X运动,以可带动第二弹性卡扣53发生弹性变形。
通过设置运动间隙232,这样,使按钮部511在第一方向X上有充足的空间可以运动,以保证第二弹性卡扣53正常的弹性变形,避免按钮部511在运动时与其它部件发生碰撞磨损,有效延长驱动装置2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图1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按钮部511、壳侧壁23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凸起2311,按钮部511、壳侧壁23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槽5111,定位凸起2311可与定位槽5111相卡接,以使第二弹性卡扣53处于伸出壳体2外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设置,对按钮部51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安装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定位凸起2311与定位槽5111相卡接得知安装完成,方便了用户操作。
当然,也可以在按钮部511上设置定位凸起,相对应地,在壳侧壁23上设置与定位凸起相卡接的定位槽,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卡接件5还包括导向件52,导向件52包括导向臂521,以及两个均与导向臂521的同一端连接的止挡臂522,两个止挡臂522的张开角度为锐角。导向臂521滑动穿设于第一壳壁21上开设的导向孔211中,止挡臂522与第二弹性卡扣53连接,且可止挡于导向孔211的边缘处,以阻止导向臂521和第二弹性卡扣53向壳体2外伸出。也就是:当导向臂521和第二弹性卡扣53沿壳体2的高度方向Z朝导电轨道100的一侧向壳体2外伸出时,止挡臂522可通过止挡于导向孔211的边缘处起到对导向臂521和第二弹性卡扣53的限位作用。
通过设置张开角度呈锐角的两个止挡臂522,有效减小了卡接件5沿X方向上的尺寸,并且使得第二弹性卡扣53的变形更加容易。另外,止挡臂522对第二弹性卡扣53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了第二弹性卡扣53与导电轨道100的正常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二弹性卡扣53的数目为两个,沿第一方向X,两个第二弹性卡扣53分别位于导向件52的相对两侧,每个第二弹性卡扣53上均连接有调节按钮51。
通过这样的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二弹性卡扣53与导电轨道100的固定强度,以使驱动装置200的稳定性增强,有效保证轨道灯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二弹性卡扣53上、第二弹性卡扣53与止挡臂522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筋523。
通过设置加强筋523,这样,有效提高了卡接件5整体的强度,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第二弹性卡扣53的多次变形而使卡接件5产生损耗,进而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沿第二方向Y,卡接件5设置于壳体2的一端处,承载件41设置于壳体2的另一端处,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壳体2的高度方向Z均相垂直。
通过将卡接件5和承载件41分别设置在壳体2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处,大大提高了驱动装置200与导电轨道100连接的稳定性,有效保证驱动装置200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1至图17-5所示,图17-1至图17-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与导电轨道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安装时,如图17-1所示,首先将驱动装置200与导电轨道100互呈90°放置,连接器4靠近导电轨道100;如图17-2所示,再将驱动装置200沿壳体2的高度方向Z向导电轨道100靠近,直至连接器4伸入至导电轨道100的容纳空间110中;如图17-3所示,沿M方向将驱动装置200旋转90°后至图17-4的状态,此时连接器4也随着驱动装置200同时旋转90°,以使连接器4上的一对第一触头42与导电轨道100相连接;最后将调节按钮51按压并沿Z方向朝靠近导电轨道100的一侧推动,直至如图17-5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二弹性卡扣53已被调节按钮51带动着伸出壳体2之外,松开调节按钮51,使得第二弹性卡扣53与导电轨道100的第三滑槽113相卡接,驱动装置200与导电轨道100的安装完成。
相对应地,在拆卸驱动装置200时,首先将调节按钮51按压并沿Z方向朝远离导电轨道100的一侧推动,带动第二弹性卡扣53缩回至壳体2内部,再将驱动装置200沿M方向的反方向旋转90°,也就是回到图17-3所示的状态,以使连接器4上的一对第一触头42与导电轨道100分离,最后将驱动装置200沿Z方向朝远离导电轨道100的一侧移动出来,至此完成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驱动装置,用于连接轨道灯的导电轨道(100),所述导电轨道(100)具有容纳空间(110),以及一对分别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0)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滑槽(11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2)、驱动器(3)以及连接器(4),所述驱动器(3)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
所述连接器(4)包括:
承载件(41),凸出于所述壳体(2)外且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承载件(41)被配置为伸入所述容纳空间(110)中;
一对第一触头(42),连接于所述承载件(41)上,且沿第一方向(X),一对所述第一触头(42)分别向所述承载件(41)的相对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于所述壳体(2)的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触头(42)与所述驱动器(3)电连接,并且被配置为伸入到所述第一滑槽(1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件(41)为套状结构,所述第一触头(42)连接有导电连接部(47),所述导电连接部(47)穿过所述承载件(41)伸入至所述壳体(2)内并且与所述驱动器(3)电连接;
所述承载件(41)远离所述壳体(2)的一端处设有止挡盖(43),所述止挡盖(43)与所述承载件(41)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411),所述第一限位槽(411)沿所述承载件(41)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触头(42)的一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盖(43)上设有限位壁(44)、第一弹性卡扣(45),以及第二触头(46)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限位壁(44)伸入所述承载件(41)中,且与所述承载件(41)的内壁(410)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412),所述第二限位槽(412)沿所述承载件(41)的轴向延伸,且供所述导电连接部(47)穿过;
所述第一弹性卡扣(45)穿过所述承载件(41)伸入所述壳体(2)中,且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20)相卡接,以阻止所述止挡盖(43)向远离所述承载件(41)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触头(46)为接地触头,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止挡盖(43)上,所述第二触头(46)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且被配置为伸入所述导电轨道(100)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0)一侧的第二滑槽(112)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头(42)、所述导电连接部(47)为一体结构,且整体呈L形;和/或,所述壳体(2)包括第一壳壁(21),所述承载件(41)与所述第一壳壁(21)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包括第一壳壁(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壁(21)的周缘处的壳侧壁(23),所述承载件(41)固定于所述第一壳壁(21)上;所述第一壳壁(21)上设有避让口(210),所述壳侧壁(23)上设有导向槽(230),所述导向槽(230)沿所述壳体(2)的高度方向(Z)延伸;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卡接件(5),所述卡接件(5)包括调节按钮(51),以及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2)内的第二弹性卡扣(53);
所述调节按钮(51)穿过所述导向槽(230)伸入所述壳体(2)内并且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相连接,所述调节按钮(51)可带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由所述避让口(210)向所述壳体(2)内缩回或者向所述壳体(2)外伸出,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被配置为与所述导电轨道(100)上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0)一侧的第三滑槽(113)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调节按钮(51)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的一侧,所述调节按钮(51)包括位于所述壳体(2)外的按钮部(511);
所述按钮部(511)与所述导向槽(230)周围的所述壳侧壁(23)之间具有运动间隙(232),使所述按钮部(511)可沿所述第一方向(X)运动,以可带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发生弹性变形;
和/或,所述按钮部(511)、所述壳侧壁(23)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凸起(2311),所述按钮部(511)、所述壳侧壁(23)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槽(5111),所述定位凸起(2311)可与所述定位槽(5111)相卡接,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处于伸出所述壳体(2)外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件(5)还包括导向件(52),所述导向件(52)包括导向臂(521),以及两个均与所述导向臂(521)的同一端连接的止挡臂(522),两个所述止挡臂(522)的张开角度为锐角;所述导向臂(521)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壳壁(21)上开设的导向孔(211)中,所述止挡臂(522)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连接,且可止挡于所述导向孔(211)的边缘处,以阻止所述导向臂(521)和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向所述壳体(2)外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的数目为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X),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分别位于所述导向件(52)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上均连接有所述调节按钮(51);
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上、所述第二弹性卡扣(53)与所述止挡臂(522)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筋(52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第二方向(Y),所述卡接件(5)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一端处,所述承载件(41)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另一端处,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壳体(2)的高度方向(Z)均相垂直。
10.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轨道(100);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200),所述驱动装置(200)的连接器(4)与所述导电轨道(100)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00)的壳体(2)上设有接口(24);
灯(300),安装于所述接口(24)处,且与所述驱动装置(200)的驱动器(3)电连接。
CN202320162546.1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Active CN218914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2546.1U CN218914829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2546.1U CN218914829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4829U true CN218914829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4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2546.1U Active CN218914829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4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5125B2 (en) Connector and switch
CN105258082B (zh) 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固定座及连接座
JP3928384B2 (ja) Led照明器具
US8011961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pieces
GB2366087A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218914829U (zh) 一种驱动装置及轨道灯
CN217004202U (zh) 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
CN114321786A (zh) 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
CN219286813U (zh) 电子设备
CN211655230U (zh) 一种用于电源逆变器的交流插座
TWI672870B (zh) 配線器具
US20180175642A1 (en) Charger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2204115U (zh) 轨道灯组件
CN220582371U (zh) 一种分体式旋拧灯具
CN111536449B (zh) 轨道灯组件
JP2015011891A (ja) ソケ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CN209638823U (zh) 三防灯
CN219321723U (zh) 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GB2596156A (en) Electrical plug with movable earth pin
CN222233965U (zh) 9pin插座及9pin连接器
CN218416741U (zh) 一种驱动器及其照明装置
CN220306634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20728016U (zh) 一种具有电气接头防水装置的车灯及电动车
CN215722835U (zh) 一种吸顶灯
CN221172146U (zh) 一种可拼接式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