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878264U -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8264U
CN218878264U CN202222822482.1U CN202222822482U CN218878264U CN 218878264 U CN218878264 U CN 218878264U CN 202222822482 U CN202222822482 U CN 202222822482U CN 218878264 U CN218878264 U CN 218878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cabinet body
support
lock
gu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24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靖
韩子勇
樊伟
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2228224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8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8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8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egs For Furnitur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柜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包括柜体,柜体能够通过载具本体支撑,柜体的四角处分别转动安装有支架,支架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支架背离自身转动轴线的一侧固定有支腿,所述支腿能够伸缩并带动所述支架及所述柜体升降,以使得支腿与载具本体交替的实现柜体的支撑。本申请能够实现陆地运输载具中柜体的自动装卸,并且支腿相对于柜体以及载具本体的位置能够通过支架的转动进行调节,便于适配不同宽度的载具本体以及避开地面的路障,对于支腿的支撑点选择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柜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背景技术
陆地运输载具包括载具本体以及柜体,载具本体包括普通运输车辆、装甲运输车、野战运输车等;以常见的集装箱式运输车为例来讲,柜体与车体之间没有频繁的拆装需求。但在一些特殊领域,柜体内储存有地面机器人和无人飞行器等装备,利用载具本体将柜体运输到特定区域备用,此时柜体与载具本体在起始地和目的地时需要及时拆装,不便于配备专用吊车。
相关技术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装卸的货箱,用于实现快递柜与快递车的装卸。在货柜下方四角设置可伸缩结构,可伸缩支撑结构包括上下方向的电动推杆,其作为支腿,通过上下方向电动推杆的伸缩,实现支腿与车体对货柜的交替支撑;通过横向电动推杆的运动,适应于不同车体的宽度。
发明人认为,上述方案中,横向电动推杆需要沿柜体宽度方向伸缩,其能够适应的最大车宽不超过柜体宽度的两倍,适应范围存在不足。
其次,当柜体中储存有无人飞行器等作战装备时柜体有可能被布置在野外等没有铺装路面的位置,即柜体的布置点可能存在枯木、凹陷、水坑等障碍物,支腿相对于货柜侧壁的位置调节范围应尽可能的大,以便于避开障碍物。而相关技术方案中没有该问题存在的必要性,即使利用横向电动推杆来调节支腿的落点,但横向支腿仍旧存在支腿落点调节范围不足,以及调节方向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以解决柜体从载具本体装卸时,对于载具本体度适应范围不足,以及支腿调节范围不足和支腿调节方向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柜子,包括柜体,其能够通过载具本体支撑。所述柜体的四角处分别转动安装有支架,支架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所述支架背离自身转动轴线的一侧固定有竖向的支腿,所述支腿能够随所述支架转动并贴合在所述柜体沿长度方向的侧壁处,所述支腿能够伸缩并带动所述支架及所述柜体升降,以使得支腿与载具本体交替的实现柜体的支撑。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陆地运输载具,包括载具本体,载具本体具有能够支撑上述第一方面中柜体的支撑架。
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支腿能够通过伸缩带动支架升降,当支腿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时,继续伸缩能够带动支架以及柜体升降,进而改变柜体的高度,便于载具本体驶入或驶出柜体下方,实现柜体的装卸。
(2)支架转动安装于柜体的四角处,并且支腿固定在支架背离自身转动轴线的一侧,所述支腿能够随所述支架转动并贴合在所述柜体沿长度方向的侧壁处;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运输时柜体两个长度方向的侧壁不会被载具本体阻挡的特点,进而在支架转动时,支腿距离柜体最远距离接近于柜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进而使得柜体能够适应更宽的载具本体,降低对于载具本体的尺寸要求。
(3)当需要避障时,支架沿自身转动轴线旋转,进而带动支腿及支架从柜体的侧壁处展开,在支架转动的过程中,支腿底端落点的调节范围为一个弧线,在支腿距离柜体最远距离为定值的情况下,弧线形的落点调节范围更大,更有利于避开障碍物。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载具本体运输柜子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柜子从载具本体处卸车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柜子在运输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柜子在准备卸车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柜子在卸车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架与支撑架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锁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角座及锁柱等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角座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角座中挡杆回缩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角座中挡杆伸出时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槽与限位块脱离的示意图;
图16是相关技术方案中货柜装卸的示意图。
图中:1、载具本体;2、柜体;3、支撑架;4、底架;21、支腿;22、长度方向侧壁;23、宽度方向侧壁;211、旋转件;212、支架;2131、外壳;2132、伸出杆;2133、撑板;2111、第一销孔;2112、第二销孔;2113、旋转轴;2114、支腿叉臂;2115、止转销;2116、安装座;
31、纵向导向板;32、横向导向板;33、第一角座;331、挡杆;3311、限位块;332、导块;3321、限位槽;333、锁柱;334、弹簧;335、减重孔;336、螺母;337、拨杆;338、外螺纹;339、第一插口;41、接口;42、纵向导向块;43、横向导向块;44、第二角座;441、第二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本申请仅能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该优选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6,给出了相关技术方案中货柜上升到设定高度,载具本体在货柜下方进出以完成拆装的情况。在货柜的前壁以及后壁处分别设置一对横向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末端安装上下方向的电动推杆作为支腿。可以明确的看出,横向电动推杆伸出的长度数值受限于货柜本身的宽度,无法进一步适应更宽的车体。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柜子,如图1-图6所示,包括柜体2,所述柜体2能够通过载具本体1的支撑架3支撑。
对于载具本体1来说,其本身具有车架,用于安装轿厢、轮胎以及悬挂结构等,而支撑架3指的是载具本体1中除了原有车架外的第二个车架,该支撑架3同样水平设置,用于支撑柜体2。
在柜体2的四角处分别转动安装有支架212,支架212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支架212背离自身转动轴线的一侧固定有竖向的支腿21,支腿21能够随支架212转动并贴合在柜体2沿长度方向的侧壁处,支腿21能够伸缩并带动支架212升降,以使得支腿21与载具本体1交替的实现柜体2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提及支架212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此处应解释为:在柜体2通过水平面支撑时,支架212的转动轴线竖直;当载具本体1行驶到一些斜坡位置时,允许支架212的转动轴线相对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支架21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支撑架3所在的平面或者柜体2的底面即可。
以图3为例,本申请中经由载具本体1运输的柜体22,为长方体结构,用于匹配运输车长度方向大于宽度方向的特性。因此柜体22中除了顶壁和底壁外,还具有两个长度方向侧壁22以及两个宽度方向侧壁23(柜体22装配在载具本体1上进行运输时,即形成前壁和后壁)。长度方向侧壁22与宽度方向侧壁23相交处形成柜体22的边角线,柜体22的四角即指的的四条边角线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了运输时柜体2两个长度方向的侧壁不会被载具本体1阻挡的特点,进而在支架212转动时,支腿21距离柜体2最远距离能接近于柜体2长度的二分之一,进而使得柜体2能够适应更宽的载具本体1,降低对于载具本体1的尺寸要求。
因为储存物品的数量不同,会存在不同尺寸型号的柜体2,部分柜体2的宽度数值较小,需要较长的支架212来弥补柜体2的宽度不足情况;另外一部分柜体2的宽度数值较大,如图3所示,需要相对较短的支架212就能够满足柜体2的宽度数值不足问题。
在非铺装路面上进行货柜装卸可能会遇到支腿21落点的选择问题,例如当柜体2内储存有地面机器人等装备,而柜体2需要布置在野外丛林、丘陵或荒漠等位置时,其地形地貌复杂,适合柜体2隐蔽以及适合柜体2卸货支撑有可能存在矛盾,此时支腿21应尽可能避开周边的凹坑、废木、水洼等障碍物,而图15中的支腿21仅能够沿柜体2横向伸出,在载具本体1位置确定的情况下,支腿21在地面的落点调节范围为一条线段。不便于扩大支腿21的落点范围,尤其是当载具本体1比柜体2宽时,支腿21的落点范围调节会进一步缩小。
如果采用图15中支腿21横向伸出的情况下,支腿21距离柜体2最远距离D同样为支腿21的落点范围的轨迹长度。从图3或图4中看出,支架212相对于柜体2的旋转角度至少为180度,在支腿21距离支架转动轴线距离为d(支架212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的情况下,支腿21的落点范围的轨迹长度最小为
Figure BDA0003907962130000061
便于增加支腿21的落点选择范围。
本实施例中,支腿21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外壳2131与支架212固定,电动推杆的伸出杆2132朝下伸出,并且伸出杆2132朝下伸出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撑板2133,以增大支腿2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具体的,支架212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转杆,转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机构211与柜体2的侧壁转动连接,进而使得转杆能够沿着旋转机构211的中心轴线公转,转杆的外壁沿竖向固定有多个水平方向的横杆,横杆用于提供支架212水平方向的长度,横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电动推杆的外壳2131处,外壳2131在竖向与转杆基本等长,进而使得外壳2131、横杆和转杆形成梯子形结构。
另外一些实施中,也可以将电动推杆替换成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外壳与支架212固定,其活塞杆朝下伸出且朝下伸出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撑板2133。在使用液压油缸时,需要在柜体2内配置一个液压油站,或者连接载具本体1中的液压油路系统,具体的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置,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11包括与柜体2侧壁固定的安装座2116,安装座2116通过旋转轴2113与支腿叉臂2114固定,支腿叉臂2114与支架212(具体的为支架212中的转杆)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
如图6所示,在铺装路面进行柜体2装卸时,不需要考虑支腿21落点的避障问题,此时仅需要将支架212旋转至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并贴合在柜体2侧壁即可。此时支架212仅需要两个极限位置的工位,在支腿叉臂2114处设置第一销孔2111和第二销孔2112对应于相应的极限位置,并且在安装座2116上设置适配的销轴孔,插入销轴2115就能够实现支架212转动至极限位置时的定位。
另外一些结构中,可以在支腿叉臂2114处设置螺孔,螺孔中心线平行于旋转轴2113的轴线,螺孔中穿设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的头部能够紧压在安装座2116处;进而实现支架212转动至任意角度时的定位。
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12相对于柜体2的转动可以为人工驱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架212处设置旋转驱动机构,例如在旋转轴2113的端部固定同轴的驱动齿轮,在柜体2的侧壁处固定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主齿轮同轴固定,主齿轮与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进而使得减速电机的转动能够驱动之家的旋转。减速电机可以使用断电自锁电机,以便在减速电机断电后实现支架212的锁止。
当柜体2的卸货地点为斜坡或者支腿21无法避开凹坑等一些障碍物时,为保证柜体2通过地面支撑时最终能够保持水平状态,四角处的四个支腿21向下伸出的高度必然不同。人工操作控制每个支腿21伸缩时,通过人眼观察柜体2在地面的倾斜情况,凭借经验控制单个支腿21的伸缩实现柜体2的调平;还可以在柜体2中配备气泡水平仪,来提高调平的精确度;但仍旧无法摆脱操作人员自身经验的影响,调平效率低下。
相关技术方案存在自动调平的技术方案,例如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08105335U一种自动调平的重力平台,其中的底座、立柱和上梁围成长方体框架;立柱中部均设有液压升降柱;上梁的每个侧面的中心均设置有电子水平仪;底座处具有支撑脚;支撑脚由气缸驱动在竖直方向上伸缩;液压升降柱、电子水平仪和支撑脚均与计算机连接;支撑脚伸缩进行粗水平调整,液压升降柱伸缩进行细水平调整。
但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应用场合,例如运输车辆将柜体2运输到一个斜坡,此时柜体2处于倾斜状态,若利用升降支腿21顶起柜体2后再进行调平,无疑会增加柜体2从卸车到最终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高一种调平系统,具体的,调平系统配备计算机,并且在柜体2中设置电子水平仪,在支腿21的固定端设置激光测距仪,计算机能够读取电子水平仪以及激光测距仪的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来判断每个撑板2133沿支腿21伸缩方向与地面之间的距离d1、d2、d3、d4,每个撑板2133刚接触地面时,柜体2正好处于被顶升并从支撑架3处上升脱离的临界点。
柜体2还置于支撑架3时,根据电子水平仪测得的倾角,计算机判断当撑板2133全部与地面接触后时,为了调平柜体2以及保持柜体2与支撑架3之间设定高度间隙的情况下,四个支腿21仍需要伸出的长度D1、D2、D3和D4;则最终四个支腿21伸出的长度分别为H1=d1+D1;H2=d2+D2;H3=d3+D3;H4=d4+D4
将柜体2调平并且卸车完毕后,判断四个支腿21距离地面距离的最小值,根据最小值来回缩每一个支腿21,减低柜体2在竖向的高度。例如最小值为1.5m,则可以考虑将每个支腿21降低1.4m。
通过配备激光测距仪,使得本实施例中柜体2被顶升脱离支撑架3与柜体2调平融合在一个过程中,极大的减少了卸车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调平系统取消激光测距仪的使用,在每个撑板2133背离伸出杆2132的表面(也就是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压力传感器,同样配备计算机;
当压力传感器与地面接触时产生信号,然后计算机控制撑板2133与地面已经接触的支腿21暂停伸出,直至四个撑板2133全部与地面接触。当四个撑板2133全部与地面刚接触使,柜体2还置于支撑架3,根据电子水平仪测得的倾角,计算机判断为了调平柜体2以及保持柜体2与支撑架3之间设定高度间隙的情况下,四个支腿21仍需要伸出的长度h1、h2、h3和h4;控制支腿21继续伸出相应的距离。将柜体2调平并且卸车完毕后,同样判断四个支腿21距离地面距离的最小值,根据最小值来回缩每一个支腿21,减低柜体2在竖向的高度。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陆地运输载具,包括第一实施例中的柜体,还包括载具本体。所述载具本体具有能够支撑柜体的支撑架3。
本实施例中,柜体2落在支撑架3之后,需要利用锁止件或者绑扎件进行固定,因此将柜体2装配到支撑架3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导向,避免因二者位置偏移造成后续操作不便。
如图7-图9所示,在其中一种导向结构设置中:柜体2的底端的底架4或支撑架3中的一个具有容纳组件,另一个安装能够插入容纳组件的插接件;沿插入方向,容纳组件及插接件的尺寸逐渐变小;当所述插接件完全插入所述容纳组件时,所述柜体与所述载具本体中的支撑架对齐。底架4以及支撑架3均为多个互相垂直的框架杆组成的框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件整体的外轮廓可以为截锥体、三棱锥、圆锥等形状,容纳组件为与插接件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接口,插接件的外壁面与接口的内壁面通过面接触实现限位。
当插接件及容纳组件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时,二者的尺寸均不能调节。导向精度取决于零部件的生产精度。
为了能够在出厂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工况调节插接件与容纳组件的配合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由多个导向板组成,所述容纳组件包括接口41,所述接口41的内边缘具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块分别具有斜面,二者通过斜面接触实现导向。
具体地,插接件由四个导向板组成,四个导向板沿矩形的四个侧边布置,导向板背离插接件中心的侧面为斜面,单个导向板为四棱柱形。接口41每条侧边处设有多个导向块,导向块靠近接口中心的侧面为斜面。四个导向板分别为两个横向导向板32和两个纵向导向板31;导向块分别为横向导向块43和纵向导向块42。
为了便于安装,以及在装配时能够调节导向精度,多个导向板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其在支撑架3上的位置均能够调节后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位置的锁定,在柜体2底端与支撑架3之间安装有转锁。
如图10-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转锁包括能够对接的两个角座,两个角座对接的壁面处分别设有插口,两个角座为分别设于柜体2与支撑架3处的第一角座33和第二角座44。具体地,第一角座33中的插口为第一插口339,第二角座44中的插口为第二插口441。两个插口的形状及尺寸都相同。
第一角座33中设有能够转动且穿过插口的锁柱333,锁柱333的一端朝向第一插口339并固定有挡杆331,另一端从第一角座33背离第一插口339的一侧穿出并与锁止件连接;当锁柱333转动至设定角度时,挡杆331沿锁柱333轴向的平动才能够通过第一插口339及第二插口441。
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为螺母336,锁柱333通过外螺纹338与螺母336配合。为了便于旋转,在螺母的外壁面处固定拨杆337。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锁柱333穿出第一角座33的一端设置多个环形槽,然后配套卡箍卡接在环形槽中,实现锁柱333朝向第一插口339运动的限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锁止件,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为了减重,在角座的侧壁设有减重孔335。
本实施例中,当挡杆331穿出第一角座33的第一插口339时,锁柱333的外侧壁与第一插口339以及第二角座中的第二插口441的侧壁不接触,当柜体2向锁柱333施加垂直锁柱333轴向的外力时,锁柱333仅靠背离第一插口339一侧的侧壁实现径向限位,该处受力过于集中,容易毁损。
为了增加受力点,在锁柱333的外部沿远离挡杆331方向依次套设有导块332和弹簧334,弹簧334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角座33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块332固定,导块332能在沿锁柱333轴向平动时通过第一插口339和第二插口441。当挡杆331锁止第一角座33和第二角座44时,导块332与第一插口339及第二插口441接触,分担外力。
挡杆331以及导块332完全收入第一角座33后,二者可以靠摩擦力抵挡相对转动,以避免位置错乱。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在挡杆331与导块332接触的侧面分别设有能沿锁柱333轴向相互插接的限位块3311和限位槽3321。具体的,所述限位块3311为环绕所述锁柱的方形凸台,所述限位槽3321为方形槽。
在所述导块332靠近所述挡杆331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角座的内壁平齐以到达停止位置之前,所述弹簧334处于压缩状态并提供弹力,在导块达到停止位置之后,弹簧不提供弹力。
当使用转锁固定底架4与载具本体1时:首先转动锁柱333使得挡杆331能够回缩入第一角座33,以避免挡杆331影响两个角座的贴合,此时弹簧334被压缩且导块332被压紧在挡杆331的侧壁,限位块3311与限位槽3321插接,导块332与挡杆331无法发生相对转动。当两个角座对接后,两个插口的边缘轮廓线重合,旋转螺母336以增加能够伸入第一角座33中的锁柱333的长度,调整锁柱333的角度并推动锁柱333,挡杆331依次穿过两个插口后伸入第二角座44中。如图14,当挡杆331伸入第二角座44中的长度大于设定值之后,压缩的弹簧334已经完全释放,并转为拉伸状态,限位块3311从限位槽3321处脱离;然后旋转锁柱333使得挡杆331无法从两个插口处退出;最后拧紧螺母336以实现两个角座的完全固定。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柜体2装配在载具本体1上时:旋转支架212使得支腿21远离柜体2的侧壁,然后支腿21中的伸出杆2132伸出,伸出杆2132底端先与地面接触然后将柜体2顶升至设定的高度,载具本体1驶入柜体2下方,使得支撑架3处于柜体2正下方。然后支腿21回缩使得柜体2逐渐下降,在柜体2下落的过程中,插接件插入接口41实现导向,直至与柜体2完全落在支撑架3上;然后利用转锁锁止柜体2与载具本体1。
当载具本体1将柜体2运输到设定的位置,需要将柜体2从载具本体1处拆除时:
旋转支架212使得支腿21远离柜体2的侧壁,并使得支腿21的落点尽可能避开障碍物,支腿21中的伸出杆2132伸出,伸出杆2132底端先与地面接触然后将柜体2顶升至设定的高度,载具本体1驶出柜体2下方;然后支腿21回缩使得柜体2逐渐下降,在地面为平面时,柜体2完全通过地面支撑;在地面为斜坡时,柜体2中一部分通过地面支撑,另一部分通过支腿21支撑。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在不偏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柜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其能够通过载具本体支撑;
多个支架,其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柜体的四角处,且转动轴线竖向设置;
竖向的支腿,其固定于所述支架背离自身转动轴线的一侧,所述支腿能够随所述支架转动并一同贴合在所述柜体沿长度方向的侧壁处;
所述支腿能够伸缩并带动所述支架及所述柜体升降,以使得支腿与所述载具本体交替的实现柜体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壳体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电动推杆的伸出杆朝下伸出。
3.一种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本体,所述载具本体具有能够支撑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中所述柜体的支撑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底端或所述支撑架中的一个具有容纳组件,另一个安装有能够插入所述容纳组件中的插接件;沿插入方向,所述插接件及所述容纳组件的尺寸逐渐变小,当所述插接件完全插入所述容纳组件时,所述柜体与所述支撑架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由多个导向板组成,所述容纳组件包括接口,所述接口的内边缘具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块分别具有斜面,二者通过斜面接触实现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底端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安装有转锁,所述转锁包括能够对接的两个角座,两个所述角座对接的壁面分别设有插口,两个所述角座为分别设于所述柜体与所述支撑架处的第一角座和第二角座;
所述第一角座中设有能够转动且穿过所述插口的锁柱,所述锁柱的一端朝向所述插口并固定有挡杆,另一端从所述第一角座背离所述插口的一侧穿出并与锁止件连接;
当所述锁柱转动至设定角度时,所述挡杆沿所述锁柱轴向的平动才能够通过所述插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柱外部沿远离挡杆方向依次套设有导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角座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块固定,所述导块能沿锁柱轴向平动并通过所述插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与所述导块接触的侧面分别设有能沿所述锁柱轴向相互插接的限位块和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环绕所述锁柱的方形凸台,所述限位槽为方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陆地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块靠近所述挡杆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角座的内壁面平齐以到达停止位置之前,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提供弹力,在导块达到停止位置之后,弹簧不提供弹力。
CN202222822482.1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Active CN218878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2482.1U CN21887826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2482.1U CN21887826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8264U true CN218878264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9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2482.1U Active CN21887826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8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4257B2 (en) Jacking pole
US10401006B2 (en) Portable light tower
KR100190206B1 (ko) 레일보기
JP3122130B2 (ja) 作業台水平化装置
BR112016009022B1 (pt) Sistema e método de transporte para um objeto
CN110871905A (zh) 物流无人机用升降停机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85843A (zh) 一种可折放运输的led立置式显示屏
CN218878264U (zh)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CN111827695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JP5353779B2 (ja) バッテリ充電用倉庫
CN104837746A (zh) 用于集装箱的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35711U (zh) 一种列车设备箱自动装配系统
CN202169482U (zh) 用于拼装雷达天线的六自由度对接平台
CN117963367A (zh) 一种柜子及陆地运输载具
CN118183562A (zh) 一种液压升降作业平台防回落装置
CN107415905B (zh) 一种升降车底部调平结构
CN216269189U (zh) 一种伸缩式稳定支腿
CN112810684B (zh) 用于无人直升机的拖车
CN213271340U (zh) 一种暖通风管用的安装托架
US4406098A (en) Drilling ramp
CN219567302U (zh) 一种物料悬吊夹紧转运装置
CN212766165U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半挂车支腿
CN220012066U (zh) 一种曲臂车车身稳定结构
CN218438146U (zh) 可折叠式电梯井y型操作平台
CN219603146U (zh) 快卸式模块化飞机顶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