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4313U - 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74313U CN218874313U CN202223094537.8U CN202223094537U CN218874313U CN 218874313 U CN218874313 U CN 218874313U CN 202223094537 U CN202223094537 U CN 202223094537U CN 218874313 U CN218874313 U CN 2188743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tooth
- rotary platform
- base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包括机架,中间轴机架上设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方对应有夹持升降机构,旋转平台下方对应有加热升降机构;还包括传感器组,中间轴旋转平台上设有: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待装配盘齿放置于从动轮上,中间轴夹持升降机构包括:夹持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夹爪,安装在缓冲段背离夹持气缸的一端,中间轴加热升降机构包括:加热基座,安装在旋转平台下方,加热气缸,安装在加热基座上,加热器,位于加热基座上,被加热气缸推动,加热器的线圈能够伸入待安装盘齿内壁。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人工装配效率更高,感知更灵敏,能够有效避免一次感知不出、需要人工多次尝试装配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传动中间轴齿的生产过程中,先分开生产中间轴、盘齿,然后再将中间轴和盘齿热压装配。由于中间轴的轴面上有花键,盘齿内孔也有花键,所以压装前,必须将中间轴与盘齿的键连接位置对准。
目前,行业中还常用人工装配的方式;人工将加热后的盘齿放在工压机台面上,并将中间轴放在盘齿上手动旋转,通过手感判断两者是否啮合。由于现场需要加热,因此生产环境高温恶劣,且人工找齿效率低,影响压装效果,从而导致良品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采用自动上料、中间轴、盘齿自动相对旋转找齿的结构,配合各传感器精准感知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方对应有夹持升降机构,旋转平台下方对应有加热升降机构;还包括传感器组,
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
电机,安装在旋转平台上,
主动轮,被电机带动,
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转动连接在旋转平台上;待装配盘齿放置于从动轮上,
所述夹持升降机构包括:
夹持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缓冲段,位于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夹爪,安装在缓冲段背离夹持气缸的一端,
所述加热升降机构包括:
加热基座,安装在旋转平台下方,
加热气缸,安装在加热基座上,
加热器,位于加热基座上,被加热气缸推动,加热器的线圈能够伸入待安装盘齿内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固定轴套、转动连接在固定轴套内的转轴。
固定轴套和转轴之间装配有转动轴承和承重轴承;从动轮装配在转轴上。
所述从动轮上装配有旋转载具,待装配盘齿落在旋转载具中。
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处套设有护罩。
所述缓冲段上套设有弹簧;在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还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机架之间通过导柱活动相连;弹簧位于连接板和夹爪之间。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
加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加热器的加热温度,
温度角向传感器,安装在机架上,竖直高度低于加热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盘齿内的温度,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位于夹爪侧边,用于检测夹爪的浮动高度,
检测块,位于缓冲段处,用于检测夹爪的浮动高度。
所述加热基座包括与旋转平台之间保持相对位置的固定基座、滑移连接在固定基座上的活动基座,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活动基座上。
所述固定基座侧边设有两个限位块,活动基座上设有挡块,挡块的运动路径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
机架设置为双工位或多工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自动加热找齿机构的设计,由机械手夹取已经读完码的齿套放到旋转加热台上,加热头移动到齿套内加热,外界机器人夹取中间轴到旋转平台的旋转载具上,加热结束后,夹持气缸下降,使中间轴与盘齿接触,盘齿旋转,根据高度不同,则判断齿轮是否啮合完成,之后预装在一起,得到成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手夹取已调整好方向的中间轴放到夹爪上,夹爪下降到轻微过压的状态,盘齿旋转,通过各传感器感知的扭矩值和高度值是否达到来初步判断是否啮合,根据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反馈高度值不同,则判断齿轮是否啮合完成,相较于人工装配效率更高,感知更灵敏,能够有效避免一次感知不出、需要人工多次尝试装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盘齿转动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盘齿转动传动原理剖视图。
其中:1、机架;2、旋转平台;3、夹持升降机构;4、加热升降机构;6、加热温度传感器;7、温度角向传感器;8、接触式位移传感器;9、检测块;10、隔热片;
301、夹持气缸;302、缓冲段;303、夹爪;304、弹簧;305、导柱;306、连接板;
401、加热基座;402、加热气缸;403、加热器;404、固定基座;405、活动基座;406、限位块;407、挡块;
501、电机;502、主动轮;503、从动轮;504、固定轴套;505、转轴;506、转动轴承;507、承重轴承;508、旋转载具;509、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旋转平台2,旋转平台2上方对应有夹持升降机构3,旋转平台2下方对应有加热升降机构4;还包括传感器组,
旋转平台2上设有:
电机501,安装在旋转平台2上,
主动轮502,被电机501带动,
从动轮503,与主动轮502啮合,转动连接在旋转平台2上;待装配盘齿放置于从动轮503上,
夹持升降机构3包括:
夹持气缸30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
缓冲段302,位于夹持气缸301的活塞杆端部,
夹爪303,安装在缓冲段302背离夹持气缸301的一端,
加热升降机构4包括:
加热基座401,安装在旋转平台2下方,
加热气缸402,安装在加热基座401上,
加热器403,位于加热基座401上,被加热气缸402推动,加热器403的线圈能够伸入待安装盘齿内壁。
旋转平台2上设有固定轴套504、转动连接在固定轴套504内的转轴505。
固定轴套504和转轴505之间装配有转动轴承506和承重轴承507;从动轮503装配在转轴505上。
从动轮503上装配有旋转载具508,待装配盘齿落在旋转载具508中。
主动轮502、从动轮503处套设有护罩509。
缓冲段302上套设有弹簧304;在夹持气缸301的活塞杆上还安装有连接板306,连接板306与机架1之间通过导柱305活动相连;弹簧304位于连接板306和夹爪303之间。
传感器组包括:
加热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检测加热器403的加热温度,
温度角向传感器7,安装在机架1上,竖直高度低于加热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盘齿内的温度,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8,位于夹爪303侧边,用于检测夹爪303的浮动高度,
检测块9,位于缓冲段302处,用于检测夹爪303的浮动高度。
加热基座401包括与旋转平台2之间保持相对位置的固定基座404、滑移连接在固定基座404上的活动基座405,加热器403固定安装在活动基座405上。
固定基座404侧边设有两个限位块406,活动基座405上设有挡块407,挡块407的运动路径位于两个限位块406之间。
机架1设置为双工位或多工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对齿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个机架1上有两个装配工位。对齿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对盘齿自动加热,并将中间轴插入盘齿中,中间轴、盘齿相对转动,从而找到中间轴、盘齿的配合位置,压入配合。
结合参考图2,中间轴的夹持和放入通过夹持升降机构3实现。夹持升降机构3包括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夹持气缸301,夹持气缸301的活塞杆贯穿机架1顶部,并在活塞杆端部连接缓冲段302和夹爪303,并在缓冲段302和夹爪303侧边安装若干检测块9,用于及时感知后续装配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在活塞杆上还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安装导柱305,导柱305贯穿机架1顶部。
预先由外界机械手将中间轴传递给夹爪303夹住;当夹持气缸301的活塞杆伸出时,带动连接板向下伸出,导柱305在机架1上做相对滑移运动;当夹爪303所夹持的中间轴被送入盘齿中心位置时,盘齿和中间轴相对转动,直至找到盘齿和中间轴的键连接位置,此时中间轴会再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连接键相互契合。下压过程中,缓冲段302的弹簧304压缩,便于后期抬起复位;而完成装配的成品组件被取出。
盘齿的相对转动由图1、图4和图5的传动结构实现。传动结构的电机501安装在旋转平台2侧边,电机501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轮502,主动轮502平行于旋转平台2;主动轮502上啮合有从动轮503,从动轮503同轴安装有旋转载具508,旋转载具508上放置盘齿。在旋转平台2上安装有固定轴套504,在固定轴套504外转动套设有转轴505,转轴505和固定轴套504的侧壁之间安装转动轴承506,在固定轴套504顶部端面和转轴505之间安装承重轴承507,以承受夹持气缸301加压时的压力。
当电机501转动时,带动主动轮502、从动轮503,从动轮503上的旋转载具508带动盘齿转动,中间轴保持不转,以便找准键连接的配合位置。
在装配之前,还需要对盘齿进行加热,使盘齿加热到150度;加热通过机架1底部、位于旋转平台2下方的加热升降机构4实现。在旋转平台2底部安装有固定基座404,固定基座404上通过轨道滑移连接有活动基座405。在固定基座404底部安装加热气缸402,在滑移基座上安装加热器403,加热气缸402的活塞杆推动加热器403往复运动。当加热器403被推动到竖直方向的最高位置时,加热器403的加热线圈正好伸入盘齿内部,对盘齿进行加热。
为了防止加热温度影响其它部件,在旋转载具508的底面上配有隔热片。
为了限制加热器403的运动路径,在固定基座404上设有两处限位块406,在活动基座405上设置有挡块407。活动基座405往复运动过程中,挡块407会与两个限位块406相触碰,两限位块406之间的距离即为加热器403的运动路径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上料、自动转动找配合位置的方式,能够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工况,有利于提高产能,提高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自动加热,自动找齿,自动下料,减少了作业时间,减轻了工作量,不良率降低至1%左右,产品品质趋于稳定,生产节拍降低至45秒/件,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旋转平台(2),旋转平台(2)上方对应有夹持升降机构(3),旋转平台(2)下方对应有加热升降机构(4);还包括传感器组,
所述旋转平台(2)上设有:
电机(501),安装在旋转平台(2)上,
主动轮(502),被电机(501)带动,
从动轮(503),与主动轮(502)啮合,转动连接在旋转平台(2)上;待装配盘齿放置于从动轮(503)上,
所述夹持升降机构(3)包括:
夹持气缸(30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
缓冲段(302),位于夹持气缸(301)的活塞杆端部,
夹爪(303),安装在缓冲段(302)背离夹持气缸(301)的一端,
所述加热升降机构(4)包括:
加热基座(401),安装在旋转平台(2)下方,
加热气缸(402),安装在加热基座(401)上,
加热器(403),位于加热基座(401)上,被加热气缸(402)推动,加热器(403)的线圈能够伸入待安装盘齿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2)上设有固定轴套(504)、转动连接在固定轴套(504)内的转轴(5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轴套(504)和转轴(505)之间装配有转动轴承(506)和承重轴承(507);从动轮(503)装配在转轴(505)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503)上装配有旋转载具(508),待装配盘齿落在旋转载具(508)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502)、从动轮(503)处套设有护罩(50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段(302)上套设有弹簧(304);在夹持气缸(301)的活塞杆上还安装有连接板(306),连接板(306)与机架(1)之间通过导柱(305)活动相连;弹簧(304)位于连接板(306)和夹爪(303)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
加热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检测加热器(403)的加热温度,
温度角向传感器(7),安装在机架(1)上,竖直高度低于加热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盘齿内的温度,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8),位于夹爪(303)侧边,用于检测夹爪(303)的浮动高度,
检测块(9),位于缓冲段(302)处,用于检测夹爪(303)的浮动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基座(401)包括与旋转平台(2)之间保持相对位置的固定基座(404)、滑移连接在固定基座(404)上的活动基座(405),所述加热器(403)固定安装在活动基座(405)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404)侧边设有两个限位块(406),活动基座(405)上设有挡块(407),挡块(407)的运动路径位于两个限位块(406)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1)设置为双工位或多工位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94537.8U CN218874313U (zh) | 2022-11-21 | 2022-11-21 | 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94537.8U CN218874313U (zh) | 2022-11-21 | 2022-11-21 | 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74313U true CN218874313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7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94537.8U Active CN218874313U (zh) | 2022-11-21 | 2022-11-21 | 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7431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71987A (zh) * | 2023-05-16 | 2023-08-11 | 哈尔滨高维电气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浮动密封环的压合镶装设备、镶装系统、工作方法 |
CN119388049A (zh) * | 2025-01-02 | 2025-02-07 | 浙江万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减速器齿轮及转轴热装配装置 |
-
2022
- 2022-11-21 CN CN202223094537.8U patent/CN2188743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71987A (zh) * | 2023-05-16 | 2023-08-11 | 哈尔滨高维电气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浮动密封环的压合镶装设备、镶装系统、工作方法 |
CN119388049A (zh) * | 2025-01-02 | 2025-02-07 | 浙江万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减速器齿轮及转轴热装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874313U (zh) | 中间轴齿加热对齿机构 | |
CN111775143A (zh) | 一种双头机械手臂及其上下料方法 | |
CN108000789B (zh) | 转盘合模机构 | |
CN113290387A (zh) | 阀芯全自动成型加工装备 | |
CN214024437U (zh) | 一种通用型端子装配装置 | |
CN210818256U (zh) | 一种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的上料机械手 | |
CN210476996U (zh) | 一种双功能机器人固定装置以及机器人 | |
CN110871430A (zh) | 一种用于五金件取放的新型设备 | |
CN221019549U (zh) | 一种汽车工件卡扣的安装装置 | |
CN221135786U (zh) | 半自动操作的电磁阀封装压床 | |
CN218100970U (zh) | 一种er型变压器骨架绕制装置 | |
CN210024169U (zh) | 一种用于周向激光焊接的夹具 | |
CN220782006U (zh) | 一种冲压加工辅助机构 | |
CN110560590A (zh) | 一种用于包边机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 | |
CN212421304U (zh) | 一种双头机械手臂 | |
CN212286855U (zh) | 一种工件上料机械手 | |
CN111618177B (zh) | 防偏移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 | |
CN211638908U (zh) | 一种旋钮自动压销钉机 | |
CN210818266U (zh) | 自动旋转装置 | |
CN109483826B (zh) | 一种空调吸顶机塑胶面板多浇口剪切装置 | |
CN109093992B (zh) | 一种转盘式高压成型机 | |
CN219554770U (zh) | 一种发卡式定子切头装置 | |
CN216991910U (zh) | 一种增效型机械手 | |
CN221509368U (zh) | 一种转子热压装置 | |
CN216178195U (zh) | 一种瓶体自动组装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