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828153U -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8153U
CN218828153U CN202222635714.2U CN202222635714U CN218828153U CN 218828153 U CN218828153 U CN 218828153U CN 202222635714 U CN202222635714 U CN 202222635714U CN 218828153 U CN218828153 U CN 218828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ug
edge
socke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57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57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8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8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8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该插接座包括:插接壳体;插接壳体设有安装腔室以及插接口,插接口与安装腔室相连通;电路组件,电路组件被收容于安装腔室内;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导向边缘;导向边缘设置有连接部、滑动部以及导向部;其中,滑动部连接连接部和导向部,滑动部朝向插接壳体的内侧的表面被设置为圆弧表面;连接部自插接口的部分边沿往插接壳体的内侧延伸,导向部自滑动部的末端往插接壳体的外侧延伸。本申请提供的插接座和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向边缘,可以确保在将插接头插接于插接口时,提高插接口对插接头的对中性,降低插接口边沿对插接头表面的刮削。

Description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器产品或电气设备(以下统称为“产品”)中,通常会使用一些连接器用于实现产品必要的电路功能。
如图1,连接器100通常包括插接座10和插接头20。其中,插接座10设置有插接口11,插接头20插接于插接口11,以实现插接头20和插接座10之间的电路连接。
在将插接头20插接于插接座10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插接口11具有良好的对中性。但是,目前普遍的插接口11没有设计导向结构,插接口边沿为锋利的裁切边。
当插接头20插接于插接座10时,插接口边沿容易刮削插接头表面,长此以往,会使插接头20的表面局部变薄,插接头20与插接口11之间的装配间隙逐渐增大,造成插接头20插接后容易松动或松脱。
并且,由于插接口11没有设计导向结构对插接头20起导向作用,在插接头20插接的过程中,插接头20容易发生倾斜,影响插接头20与插接座10之间的电连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插接座的插接口不利于插接头插接的问题,提供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部分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接座,包括:插接壳体;所述插接壳体设有安装腔室以及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所述安装腔室相连通;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被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室内;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边缘;所述导向边缘设置有连接部、滑动部以及导向部;其中,所述滑动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部,所述滑动部朝向所述插接壳体的内侧的表面被设置为圆弧表面;所述连接部自所述插接口的部分边沿往所述插接壳体的内侧延伸,所述导向部自所述滑动部的末端往所述插接壳体的外侧延伸;所述内侧是指所述插接口所在的一边,所述外侧是指背离所述插接口的另外一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边缘是呈V型的弯折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部构成所述弯折板的两边折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边缘包括多个导向体,多个所述导向体沿所述插接口的部分边沿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体包括第一折板、圆弧过渡段以及第二折板;其中,所述第一折板自所述插接口的部分边沿往所述内侧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板构成所述连接部;所述圆弧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多个所述圆弧过渡段构成所述滑动部;所述第二折板自所述圆弧过渡段相离所述第一折板的末端往所述外侧延伸,多个所述第二折板构成所述导向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插接口的边沿的倾角范围被设置为5至1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向部之间的夹角范围被设置为15至6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的圆弧表面的半径范围被设置为0.2至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盖合连接成所述安装腔室和所述插接口;所述导向边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槽口,所述导向槽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导向边缘位于所述导向槽口的上方,所述滑动部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导向槽口的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导向滑槽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自所述插接口所在的一端往相离于所述插接口的另外一端延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的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器,包括:插接头;以及如上述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头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座。
本申请提供的插接座和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向边缘,可以确保在将插接头插接于插接口时,提高插接口对插接头的对中性,降低插接口边沿对插接头表面的刮削。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插接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插接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边缘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导向边缘的其中一个侧面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及其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接器200,包括:插接头20和插接座30。
插接座30包括插接壳体31和电路组件(图中未示出)。
其中,插接壳体31设有安装腔室以及与安装腔室相通的插接口311,电路组件被收容于安装腔室内。
插接头20插接于插接座30的插接口311,与收容于插接壳体31内的电路组件电连接。
如图3a和图3b,插接壳体31包括第一壳体31a和第二壳体31b,第一壳体31a和第二壳体31b盖合连接成设置有上述插接口311的安装腔室。
插接壳体31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导向边缘312和导向槽口313,其中,导向边缘(312a、312b)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a,导向槽口313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31b。
通过导向边缘312和/或导向槽口313,可以确保在将插接头20插接于插接口311时,提高插接口311对插接头20的对中性,降低插接口边沿对插接头表面的刮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滑槽314。导向滑槽314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a和/或第二壳体31b。
在第一壳体31a和/或第二壳体31b上,导向滑槽314自插接口311所在的一端往相离于插接口311的另外一端延伸设置。
通过导向滑槽314,可以确保插接头20伸入插接口311之后沿着导向滑槽314往位于安装腔室内的目标位置推进,进而实现与电路组件的精准连接。
如图4,导向边缘(312a、312b)设置有连接部3121、滑动部3122以及导向部3123。
其中,连接部3121自插接口311的部分边沿往内侧S1延伸形成,滑动部3122连接着连接部3121和导向部3123,导向部3123自滑动部3122的末端往插接口311的外侧S2延伸形成。
导向边缘(312a、312b)位于导向槽口314的上方,导向边缘(312a、312b)的滑动部3122的正投影位于导向槽口314的范围之内,并且,滑动部3122上朝向内侧S1的表面被设置为圆弧表面。
应当说明的是,内侧S1是指插接壳体31上位于插接口311的一边,外侧S2是指背离内侧S1的另外一边。具体而言,内侧S1是指以第一壳体31a为分界,位于插接口311或安装腔室所在的一侧,外侧S2是指与内侧S1相背离的另外一侧。
如图3a,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边缘312a可以是由第一壳体31a的一部分边缘经弯曲成型的V型弯折板,连接部3121和导向部3123构成弯折板的两边折板。
如图3b,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向边缘312b可以由第一壳体31a的一部分边缘经弯曲和冲裁成型,其包括多个导向体3120,多个导向体3120沿插接口311的部分边沿分布。
具体的,导向体3120包括第一折板3121a、圆弧过渡段3122a以及第二折板3123a。
其中,第一折板3121a自插接口311的部分边沿往内侧S1延伸形成,多个第一折板3121a构成上述连接部3121。
圆弧过渡段3122a连接第一折板3121a和第二折板3123a,多个圆弧过渡段3122a构成上述滑动部3122。
第二折板3123a自圆弧过渡段3122a相离第一折板3121a的末端往插接口311的外侧S2延伸形成,多个第二折板3123a构成上述导向部3123。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插接座30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以设置有导向边缘312b的插接座30为例,对插接头20插接插接座30的过程做进一步描述。可理解的,设置有导向边缘312a的插接座30的插接实施过程可参考以下描述。
如图2,插接头20在插接于插接座30的过程中,插接头20首先以其端面边沿与导向部3123上朝向内侧S1的表面相抵接。当插接头20继续伸入插接口311时,插接头20促使导向边缘312b向外侧S2弹性撑开,同时,导向边缘312b的滑动部3122抵接于插接头20的表面。随着插接头20继续伸入插接口311,导向边缘312b的滑动部3122相对插接头20的表面滑动。插接头20穿过插接口311后沿着导向滑槽314继续伸入,直至与电路组件插接到位。
在上述插接头20的插接过程中,因导向部3123设置为往插接壳体31的外侧S2倾斜,故导向边缘312b对插接头20的插接形成了良好的对中效果,有利于插接头20的找正对位。
而且,导向边缘312b以其滑动部3122的圆弧表面与插接头表面做相对滑动,相比于现有的仅仅以裁切边作为插接口边沿的插接座10而言,大大地降低了发生插接头表面被刮削的情况,确保了插接头20的外观完好性。
另外,由于在插接过程中,导向边缘312b产生向外侧S2被撑开的弹性形变,导向边缘312b将会产生力作用点经过滑动部3122的弹力,由此,插接头20在该弹力的作用下被导向边缘312b抵压于导向槽口313,从而达到防止插接头20松脱的目的。
如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121相对于插接口边沿的倾角A1被设置为5至15度,优选为10度;连接部3121与导向部3123之间的夹角A2被设置为15至60度,优选为30度;滑动部3122的圆弧表面的半径R被设置为0.2至0.5mm,优选为0.2mm。
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将连接部3121相对于插接口边沿的倾角A1、连接部3121与导向部3123之间的夹角A2以及圆弧表面的半径R设置为上述特定尺寸,能够大大地降低导向边缘(312a、312b)的滑动部3122对插接头表面的摩擦和刮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而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接壳体;所述插接壳体设有安装腔室以及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所述安装腔室相连通;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被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室内;
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边缘;所述导向边缘设置有连接部、滑动部以及导向部;
其中,所述滑动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部,所述滑动部朝向所述插接壳体的内侧的表面被设置为圆弧表面;
所述连接部自所述插接口的部分边沿往所述插接壳体的内侧延伸,所述导向部自所述滑动部的末端往所述插接壳体的外侧延伸;
所述内侧是指所述插接口所在的一边,所述外侧是指背离所述插接口的另外一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边缘是呈V型的弯折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部构成所述弯折板的两边折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边缘包括多个导向体,多个所述导向体沿所述插接口的部分边沿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包括第一折板、圆弧过渡段以及第二折板;
其中,所述第一折板自所述插接口的部分边沿往所述内侧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板构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圆弧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多个所述圆弧过渡段构成所述滑动部;
所述第二折板自所述圆弧过渡段相离所述第一折板的末端往所述外侧延伸,多个所述第二折板构成所述导向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插接口的边沿的倾角范围被设置为5至15度。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向部之间的夹角范围被设置为15至60度。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的圆弧表面的半径范围被设置为0.2至0.5mm。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盖合连接成所述安装腔室和所述插接口;
所述导向边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槽口,所述导向槽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导向边缘位于所述导向槽口的上方,所述滑动部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导向槽口的范围之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导向滑槽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自所述插接口所在的一端往相离于所述插接口的另外一端延伸。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接头;
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头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座。
CN202222635714.2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Active CN218828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5714.2U CN21882815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5714.2U CN21882815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8153U true CN218828153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6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5714.2U Active CN21882815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8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8562B (zh) 具有配合引导特征的电连接器系统
US7731520B1 (en) Blade and receptacle power connector
US6599152B1 (en) Contact pin design for a modular jack
US10069229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6654656A (zh) 连接器
US77270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488543B2 (en) Modular jack for type III PCMCIA cards
EP2613410A1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improper insertion of connector
US6325674B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for a modular jack
US20250070514A1 (en) Low-height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EP2028729A1 (en) Connector for jack
CN218828153U (zh) 一种插接座及连接器
US80968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096924B2 (en) Header contact for header connector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17123A1 (en)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US7559792B2 (en) Connector with easily replacement of a slider
EP180434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EP4235975A1 (en)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JP4141455B2 (ja) 接続装置
CN219226685U (zh) 电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设备附件
JP5525151B2 (ja) コネクタ
JP2019175810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CN210111213U (zh) 线束插接件及车用电子设备
US20020177370A1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assembly
CN2266803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