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7994U - 直立式smt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直立式smt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27994U CN218827994U CN202223127081.0U CN202223127081U CN218827994U CN 218827994 U CN218827994 U CN 218827994U CN 202223127081 U CN202223127081 U CN 202223127081U CN 218827994 U CN218827994 U CN 2188279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welding
- grounding
- fixed
- accommodating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Abietic-Saeure Natural products C12CCC(C(C)C)=CC2=CCC2C1(C)CCCC2(C)C(O)=O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Rosin Natural products O(C/C=C/c1ccccc1)[C@H]1[C@H](O)[C@@H](O)[C@@H](O)[C@@H](CO)O1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trans-cinnamyl beta-D-glucopyranoside Natural products OC1C(O)C(O)C(CO)OC1OCC=CC1=CC=CC=C1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立式SMT连接器,其包括外壳、端子以及接地片;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外壳中,以作为电接触部分,端子的至少另外一部分从外壳的底部穿出,以作为焊接部分;外壳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中设置有至少一条固定沿;接地片包括至少一条固定臂和至少一条焊接臂,以及,连接固定臂和焊接臂的至少一条连接臂;接地片的固定臂插入到外壳的容置空间中,且接地片的固定臂与容置空间中的固定沿相互固定,接地片的焊接臂之外侧面与外壳的底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如何为SMT连接器提供合理的接地片结构及接地片安装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接地片与外壳之间的机械连接强度高,接地片不易松动或脱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立式SMT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能够在两个或以上不同的电气组件之间完成电能及信号的传输,因此,在各个领域中,连接器均被广泛地应用。
SMT连接器即贴片连接器,是一种重要的连接器类型,其使用表面贴装技术集成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其能够适用于从简单到高度复杂的电路,具有元件小型化、功能密度高、生产成本低等的优点,因此,SMT连接器正逐渐取代传统常规孔技术(THT)连接器。
一些SMT连接器上集成有接地片,然而,现有技术中的SMT连接器,其接地片的结构和位置设置并不合理,使接地片具有机械稳定性差、装配工艺复杂、贴片制程易出现虚焊或空焊以及易松动等缺点,从而影响到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如何为SMT连接器提供合理的接地片结构及接地片安装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立式SMT连接器,其能够将接地片可靠地固定在外壳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立式SMT连接器,其包括外壳、端子以及接地片;所述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所述外壳中,以作为电接触部分,所述端子的至少另外一部分从所述外壳的底部穿出,以作为焊接部分;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至少一条固定沿;所述接地片包括至少一条固定臂和至少一条焊接臂,以及,连接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焊接臂的至少一条连接臂;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插入到所述外壳的容置空间中,且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固定沿相互固定,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之外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底面齐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和焊接臂各设置有一条,且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相互平行;所述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焊接臂而设置,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和焊接臂各设置有一条,且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相互平行;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焊接臂叠置设置,且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臂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设置有一条,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则设置有若干条,且所有的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均相互平行;所述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焊接臂而设置,所述连接臂分别连接所有的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所述外壳之容置空间中的固定沿数量与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数量相同,每条所述固定臂均对应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一条固定沿相互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向水平方向翻折,形成一焊接平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上形成第一凸位和/或第一凹位;所述容置空间的固定沿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凸位和/或所述第一凹位匹配的第二凹位和/或第二凸位;所述固定臂上的第一凸位和/或第一凹位与所述固定沿上的第二凹位和/或第二凸位相互对应卡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置空间的外壁形成倒角位;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之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倒角位中露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置空间的外壁从所述容置空间的插入端开始向所述容置空间的延伸方向下陷,形成避空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之外侧面形成第三凹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的电接触部分与焊接部分相互垂直,使所述焊接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底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接地片的固定臂插入到外壳的容置空间中,且接地片的固定臂与容置空间中的固定沿相互固定,从而为直立式SMT连接器提供了合理的接地片结构及接地片安装结构,接地片外露部份加大,为锡液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从而使焊接强度更高,使接地片与外壳之间的机械连接强度高,接地片不易松动或脱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之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三。
附图标记为:1、外壳;11、容置空间;12、固定沿;121、第二凹位;122、第二凸位;13、倒角位;14、避空位;2、端子;21、电接触部分;22、焊接部分;3、接地片;31、固定臂;311、第一凸位;312、第一凹位;32、焊接臂;321、第三凹位;33、连接臂;34、焊接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立式SMT连接器,其包括外壳1、端子2以及接地片3。
其中,外壳1为工程塑料材质的开口壳体,用于为本实施例的直立式SMT连接器提供结构基础和绝缘隔离基础;端子2和接地片3均为一体机加工或压铸成型的金属工件,且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端子2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外壳1中,以作为电接触部分21,端子2的至少另外一部分从外壳1的底部穿出,以作为焊接部分22;本实施例中,端子2的电接触部分21与焊接部分22相互垂直,使焊接部分22与外壳1的底面齐平;端子2的焊接部分22用于焊接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电接触部分21则用于与对侧端子2接触;实际上,对应于本实施例的直立式SMT连接器的pin位数量,端子2的数量可以为任意,例如图1所示的2pin或图2所示的12pin。
外壳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容置空间11,容置空间11中设置有至少一条固定沿12,实际上,该容置空间11为外壳1侧面的插槽型空间,以供接地片3插入;接地片3包括至少一条固定臂31和至少一条焊接臂32,以及,连接固定臂31和焊接臂32的至少一条连接臂33;接地片3的固定臂31插入到外壳1的容置空间11中,且接地片3的固定臂31与容置空间11中的固定沿12相互固定,接地片3的焊接臂32之外侧面与外壳1的底面齐平;接地片3的固定臂31用于固定接地片3与外壳1,焊接臂32则用于焊接在印刷电路板(PCB)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接地片3的固定臂31和焊接臂32各设置有一条,且固定臂31与焊接臂32相互平行;连接臂33垂直于固定臂31和焊接臂32而设置,连接臂33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臂31与焊接臂32;例如,图3所示的接地片3为C字型结构,图4所示的接地片3则为Z字型结构。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接地片3的固定臂31和焊接臂32各设置有一条,且固定臂31与焊接臂32相互平行;连接臂33与焊接臂32叠置设置(连接臂33与焊接臂32的长边相互连接),且连接臂33的一端与固定臂31连接(连接臂33与固定臂31的短边相互连接);例如,图5所示的接地片3为倒置的L字型结构。
在又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接地片3的焊接臂32设置有一条,接地片3的固定臂31则设置有若干条,且所有的固定臂31与焊接臂32均相互平行;连接臂33垂直于固定臂31和焊接臂32而设置,连接臂33分别连接所有的固定臂31与焊接臂32;例如,图6所示的接地片3为E字型结构;外壳1之容置空间11中的固定沿12数量与接地片3的固定臂31数量相同,每条固定臂31均对应与容置空间11中的一条固定沿12相互固定。
请参阅图7,为了使接地片3获得更大的焊接面积,接地片3的焊接臂32向水平方向翻折,形成一焊接平面34;实际上,使用折弯工艺弯折接地片3的焊接臂32,即可获得焊接平面34;锡液平铺于焊接臂32的焊接平面34,能够使接地片3获得更大的焊接面积。
请参阅图3-图6,为了使接地片3获得更大的焊接面积,接地片3的焊接臂32之外侧面形成第三凹位321;锡液进入焊接臂32的第三凹位321后,即可获得更大的焊接面积。
请参阅图3-图6,为了使接地片3获得更大的焊接面积,容置空间11的外壁形成倒角位13,接地片3的焊接臂32之至少一部分从倒角位13中露出;锡液平铺于焊接臂32的露出部分,能够使接地片3获得更大的焊接面积。
请参阅图3-图6,接地片3的固定臂31上形成第一凸位311和/或第一凹位312;容置空间11的固定沿12上形成与第一凸位311和/或第一凹位312匹配的第二凹位121和/或第二凸位122;固定臂31上的第一凸位311和/或第一凹位312与固定沿12上的第二凹位121和/或第二凸位122相互对应卡合;本实施例中,接地片3的固定臂31上既具有第一凸位311,也具有第一凹位312,相应地,容置空间11的固定沿12上既具有第二凹位121,也具有第二凸位122。
请参阅图1-图2,容置空间11的外壁从容置空间11的插入端开始向容置空间11的延伸方向下陷,形成避空位14;避空位14能够方便承载在料带上的接地片3插入到容置空间11中,并方便接地片3从料带上折下。
本实施例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将端子2和接地片3放入外壳1的注塑模具中,采用模内注塑的方式,即可成型出外壳1,进而获得本实施例的直立式SMT连接器。
本实施例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接地片3的固定臂31插入到外壳1的容置空间11中,且接地片3的固定臂31与容置空间11中的固定沿12相互固定,从而为直立式SMT连接器提供了合理的接地片3结构及接地片3安装结构,接地片3外露部份加大,为锡液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从而使焊接强度更高,使接地片3与外壳1之间的机械连接强度高,接地片3不易松动或脱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直立式SMT连接器,其包括外壳、端子以及接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所述外壳中,以作为电接触部分,所述端子的至少另外一部分从所述外壳的底部穿出,以作为焊接部分;
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至少一条固定沿;
所述接地片包括至少一条固定臂和至少一条焊接臂,以及,连接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焊接臂的至少一条连接臂;
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插入到所述外壳的容置空间中,且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固定沿相互固定,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之外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底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和焊接臂各设置有一条,且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相互平行;
所述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焊接臂而设置,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和焊接臂各设置有一条,且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相互平行;
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焊接臂叠置设置,且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设置有一条,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则设置有若干条,且所有的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均相互平行;
所述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焊接臂而设置,所述连接臂分别连接所有的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焊接臂;
所述外壳之容置空间中的固定沿数量与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数量相同,每条所述固定臂均对应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一条固定沿相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向水平方向翻折,形成一焊接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固定臂上形成第一凸位和/或第一凹位;
所述容置空间的固定沿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凸位和/或所述第一凹位匹配的第二凹位和/或第二凸位;
所述固定臂上的第一凸位和/或第一凹位与所述固定沿上的第二凹位和/或第二凸位相互对应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壁形成倒角位;
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之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倒角位中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壁从所述容置空间的插入端开始向所述容置空间的延伸方向下陷,形成避空位。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焊接臂之外侧面形成第三凹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SMT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电接触部分与焊接部分相互垂直,使所述焊接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底面齐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27081.0U CN218827994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直立式smt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27081.0U CN218827994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直立式smt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27994U true CN218827994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7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27081.0U Active CN218827994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直立式smt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27994U (zh) |
-
2022
- 2022-11-24 CN CN202223127081.0U patent/CN2188279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8583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H0370350B2 (zh) | ||
CN216850439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18827994U (zh) | 直立式smt连接器 | |
TW202240982A (zh) | 線纜組件 | |
CN20451693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2864663B (zh) | 一种hdmi连接器及具有该hdmi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 |
CN215681014U (zh) | 板对板桥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07098149U (zh) |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 |
CN211406451U (zh) | 拼接式线路板 | |
CN102299436B (zh) | 沉板式电连接器及其连接安装结构 | |
CN213753120U (zh) | 一种插入式快插型连接器 | |
CN220106981U (zh) | USB TYPE C 6pin直立贴板连接器 | |
CN220233499U (zh) | 带鱼眼引脚的连接器 | |
CN20451693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7544969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04795653A (zh) | 电连接器 | |
CN220605045U (zh) | 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 | |
CN214477988U (zh) | 贴片插座 | |
CN220984894U (zh) | 一种用于插接引脚的端子 | |
CN114649705B (zh) | 高速连接器 | |
CN219575989U (zh) | 结构紧凑的导接框、基座、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 |
CN213280229U (zh) | 插接式电路板及电器 | |
CN222562991U (zh) |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 |
CN218731898U (zh) | 一种板对板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