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811714U - 一种塑料培养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培养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1714U
CN218811714U CN202222923429.0U CN202222923429U CN218811714U CN 218811714 U CN218811714 U CN 218811714U CN 202222923429 U CN202222923429 U CN 202222923429U CN 218811714 U CN218811714 U CN 218811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sleeve
culture dish
support sleeve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34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uih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ih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ih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ih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34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1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1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1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塑料培养皿,包括塑料培养皿、过渡连接套管、支撑套座,且过渡连接套管的底部与支撑套座的顶部安装固定,而过渡连接套管套装在塑料培养皿的底部,所述支撑套座的内侧安装有过渡环管,且过渡环管底部的内侧贯通套装有复合性负压吸盘。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过渡连接套管、支撑套座、过渡环管以及复合性负压吸盘配合组装后,将形成多功能支撑底座,后续塑料培养皿、限位板组成的培养皿综合组装使用后,可利用多功能支撑底座内支撑套座与后续工作台之间的摩擦,复合性负压吸盘与后续工作台之间负压吸附,充分提升塑料培养皿在后续工作台上放置使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培养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培养皿。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其中,玻璃培养皿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塑料培养皿则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而无论是玻璃培养皿还是塑料培养皿,其结构的表面均相当的光滑,这就导致了培养皿放置在工作台后,很容易出现自动滑移摔落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公告号为CN201620325116.7的实用新型专利,即一种用于生物实验的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为塑料培养皿,由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培养皿本体及培养皿顶盖组成,所述培养皿本体包括培养皿底板和培养皿侧板,所述培养皿底板与所述培养皿侧板一体注塑形成,在所述培养皿顶盖与所述培养皿侧板的连接处设有连接配合结构,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卡合连接,所述连接配合结构由设置在所述培养皿顶盖上的顶盖固定件和开设在所述培养皿侧板上端的顶盖固定件插槽组成,所述培养皿顶盖的上表面靠近外圆周均匀的设置多个固定插槽,在所述培养皿底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插槽相配合的底部防滑固定座,所述底部防滑固定座卡设在另一培养皿的所述固定插槽内,所述底部防滑固定座的下表面设有一层交叉防滑纹,所述交叉防滑纹用于防止所述培养皿滑动,但是实际操作培养皿后可知,培养皿底面与工作台的接触面积有限,因此仅凭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固定插槽与工作台之间的摩擦力来提升培养皿在工作台上稳定性,虽有效果但很有限,尤其是在光滑的工作台上,因此也存在使用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培养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培养皿,包括塑料培养皿、过渡连接套管、支撑套座,且过渡连接套管的底部与支撑套座的顶部安装固定,而过渡连接套管套装在塑料培养皿的底部,所述支撑套座的内侧安装有过渡环管,且过渡环管底部的内侧贯通套装有复合性负压吸盘,所述复合性负压吸盘由主输气管、可折叠输气管以及负压吸盘本体组成,且主输气管的一端与可折叠输气管的一端贯通连接,而负压吸盘本体的顶部这边与可折叠输气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负压吸盘本体的底部凸出支撑套座底部的外侧,所述主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支撑套座的内部贯通套接,所述支撑套座的底面开设有摩擦纹。
精选的,所述过渡连接套管的内壁和塑料培养皿底部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继而使得过渡连接套管与塑料培养皿螺纹锁合,所述过渡连接套管的顶部贴合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内壁与塑料培养皿的表面连接固定。
精选的,所述过渡连接套管卡接在塑料培养皿底部的外侧,且过渡连接套管的顶部胶粘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壁与塑料培养皿的表面固定连接。
精选的,所述负压吸盘本体的表面与支撑套座顶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部件,且弹性支撑部件由压缩弹簧以及压缩弹簧内侧活动套接的限位杆组成,且限位杆的一端与支撑套座顶部的内壁安装固定,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则分别与负压吸盘本体的表面和支撑套座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精选的,所述支撑套座的外侧设置有过渡阀管、往复抽取部件,且过渡阀管的一端与往复抽取部件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所述过渡阀管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套座的侧壁与过渡环管的内侧进行贯通套装。
精选的,所述往复抽取部件的内部设置有抽气筒,且抽气筒的内侧卡接有活塞活动套接有T型杆,所述活塞的一侧与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而T型杆的另一端则贯穿抽气筒另一端的侧壁延伸至抽气筒的外侧,所述T型杆与抽气筒之间的贯穿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抽气筒的一端与过渡阀管的一端固定套接,使空间贯通,而抽气筒的表面与支撑套座外侧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座。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过渡连接套管、支撑套座、过渡环管以及复合性负压吸盘配合组装后,将形成多功能支撑底座,后续塑料培养皿、限位板组成的培养皿综合组装使用后,可利用多功能支撑底座内支撑套座与后续工作台之间的摩擦,复合性负压吸盘与后续工作台之间负压吸附,充分提升塑料培养皿在后续工作台上放置使用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过渡阀管、往复抽取部件配合组装成便捷施压结构,与上述的过渡连接套管、支撑套座、过渡环管以及复合性负压吸盘配合组装形成的多功能支撑底座组合使用后,使用者操作往复抽取部件内部的部件进行抽取,继而通过过渡阀管、过渡环管快速抽取复合性负压吸盘底部与工作台连接后的空间气体,快速实现负压吸附效果,且过渡阀管内部的阀门进行分隔密封,而后续复合性负压吸盘与工作台之间负压吸附的解除,也只需重新开放过渡阀管内部的阀门,复位往复抽取部件内部的部件,实现气流的反输送,即可。
3、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弹性支撑部件与上述过渡连接套管、支撑套座、过渡环管以及复合性负压吸盘配合组装形成的多功能支撑底座组合使用后,弹性支撑部件受整体装置放置时的重力影响,将使复合性负压吸盘、塑料培养皿之间贴合更加紧密,且能使复合性负压吸盘与不平整的工作台进行吸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往复抽取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塑料培养皿;2、过渡连接套管;3、支撑套座;4、复合性负压吸盘;41、主输气管;42、可折叠输气管;43、负压吸盘本体;5、过渡阀管;6、往复抽取部件;61、抽气筒;62、活塞;63、T型杆;64、密封圈;7、弹性支撑部件;71、压缩弹簧;72、限位杆;8、限位板;9、过渡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塑料培养皿,包括塑料培养皿1、过渡连接套管2、支撑套座3,且过渡连接套管2的底部与支撑套座3的顶部安装固定,而过渡连接套管2套装在塑料培养皿1的底部,过渡连接套管2的内壁和塑料培养皿1底部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继而使得过渡连接套管2与塑料培养皿1螺纹锁合,过渡连接套管2的顶部贴合连接有限位板8,且限位板8的内壁与塑料培养皿1的表面连接固定,限位板8作为限位结构,将为过渡连接套管2与塑料培养皿1之间的连接距离进行限制,过渡连接套管2卡接在塑料培养皿1底部的外侧,且过渡连接套管2的顶部胶粘固定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内壁与塑料培养皿1的表面固定连接。
使用时,过渡连接套管2与塑料培养皿1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一种是过渡连接套管2与塑料培养皿1螺纹锁合,由此在保证结构连接达到稳定使用的强度之外还能提升塑料培养皿1与过渡连接套管2之间连接的灵活性,方便维修更换,另一种是通过塑料培养皿1表面固定的限位板8与过渡连接套管2进行胶粘固定,充分实现各结构间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图4,支撑套座3的内侧安装有过渡环管9,且过渡环管9底部的内侧贯通套装有复合性负压吸盘4,复合性负压吸盘4由主输气管41、可折叠输气管42以及负压吸盘本体43组成,且主输气管41的一端与可折叠输气管42的一端贯通连接,而负压吸盘本体43的顶部这边与可折叠输气管42的另一端贯通连接,负压吸盘本体43的底部凸出支撑套座3底部的外侧,主输气管41的另一端与支撑套座3的内部贯通套接,支撑套座3的底面开设有摩擦纹,由此可进一步提升支撑套座3与放置支撑用的工作台表面的摩擦力,负压吸盘本体43的表面与支撑套座3顶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部件7,且弹性支撑部件7由压缩弹簧71以及压缩弹簧71内侧活动套接的限位杆72组成,且限位杆72的一端与支撑套座3顶部的内壁安装固定,压缩弹簧71的两端则分别与负压吸盘本体43的表面和支撑套座3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使用时,复合性负压吸盘4内部的具体的负压吸盘本体43与后续放置支撑用的工作台表面贴合吸附,而支撑套座3则与后续放置支撑用的工作台表面摩擦贴合,充分提升塑料培养皿1放置于工作台后的稳定性,而上述的弹性支撑部件7中的压缩弹簧71在整体装置放置于工作台后,受重力影响,使复合性负压吸盘4、塑料培养皿1之间贴合更加紧密,且能使复合性负压吸盘4与不平整的工作台进行吸附固定。
请参阅图1、图3,支撑套座3的外侧设置有过渡阀管5、往复抽取部件6,且过渡阀管5的一端与往复抽取部件6的输入端贯通连接,过渡阀管5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套座3的侧壁与过渡环管9的内侧进行贯通套装,过渡阀管5作为支撑套座3内外侧结构的过渡部件,提供空间延伸和后续结构安装设置的支撑,往复抽取部件6的内部设置有抽气筒61,且抽气筒61的内侧卡接有活塞62活动套接有T型杆63,活塞62的一侧与T型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而T型杆63的另一端则贯穿抽气筒61另一端的侧壁延伸至抽气筒61的外侧,T型杆63与抽气筒61之间的贯穿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64,抽气筒61的一端与过渡阀管5的一端固定套接,使空间贯通,而抽气筒61的表面与支撑套座3外侧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座。
使用时,操作往复抽取部件6内部的T型杆63,继而有T型杆63带动活塞62在抽气筒61的内部进行抽取,继而通过过渡阀管5、过渡环管9快速抽取复合性负压吸盘4底部与工作台连接后的空间气体,快速实现负压吸附效果,且过渡阀管5内部的阀门进行分隔密封,而后续复合性负压吸盘4与工作台之间负压吸附的解除,也只需重新开放过渡阀管5内部的阀门,复位往复抽取部件6内部的活动部件,实现气流的反输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塑料培养皿,包括塑料培养皿(1)、过渡连接套管(2)、支撑套座(3),且过渡连接套管(2)的底部与支撑套座(3)的顶部安装固定,而过渡连接套管(2)套装在塑料培养皿(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座(3)的内侧安装有过渡环管(9),且过渡环管(9)底部的内侧贯通套装有复合性负压吸盘(4),所述复合性负压吸盘(4)由主输气管(41)、可折叠输气管(42)以及负压吸盘本体(43)组成,且主输气管(41)的一端与可折叠输气管(42)的一端贯通连接,而负压吸盘本体(43)的顶部这边与可折叠输气管(42)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负压吸盘本体(43)的底部凸出支撑套座(3)底部的外侧,所述主输气管(41)的另一端与支撑套座(3)的内部贯通套接,所述支撑套座(3)的底面开设有摩擦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套管(2)的内壁和塑料培养皿(1)底部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继而使得过渡连接套管(2)与塑料培养皿(1)螺纹锁合,所述过渡连接套管(2)的顶部贴合连接有限位板(8),且限位板(8)的内壁与塑料培养皿(1)的表面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套管(2)卡接在塑料培养皿(1)底部的外侧,且过渡连接套管(2)的顶部胶粘固定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内壁与塑料培养皿(1)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盘本体(43)的表面与支撑套座(3)顶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部件(7),且弹性支撑部件(7)由压缩弹簧(71)以及压缩弹簧(71)内侧活动套接的限位杆(72)组成,且限位杆(72)的一端与支撑套座(3)顶部的内壁安装固定,所述压缩弹簧(71)的两端则分别与负压吸盘本体(43)的表面和支撑套座(3)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座(3)的外侧设置有过渡阀管(5)、往复抽取部件(6),且过渡阀管(5)的一端与往复抽取部件(6)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所述过渡阀管(5)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套座(3)的侧壁与过渡环管(9)的内侧进行贯通套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抽取部件(6)的内部设置有抽气筒(61),且抽气筒(61)的内侧卡接有活塞(62)活动套接有T型杆(63),所述活塞(62)的一侧与T型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而T型杆(63)的另一端则贯穿抽气筒(61)另一端的侧壁延伸至抽气筒(61)的外侧,所述T型杆(63)与抽气筒(61)之间的贯穿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64),所述抽气筒(61)的一端与过渡阀管(5)的一端固定套接,使空间贯通,而抽气筒(61)的表面与支撑套座(3)外侧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座。
CN202222923429.0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塑料培养皿 Active CN218811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3429.0U CN21881171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塑料培养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3429.0U CN21881171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塑料培养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1714U true CN218811714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3429.0U Active CN21881171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塑料培养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1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35925U (zh) 一种吸盘式防倒水杯
CN218811714U (zh) 一种塑料培养皿
CN201461712U (zh) 易拆卸吸盘
CN209797959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细胞培养皿
CN205173199U (zh) 一种置物架强力吸盘
CN205555846U (zh) 一种浮动吸盘结构
CN205568557U (zh) 一种防倒式水杯
CN203306727U (zh) 一种具有加热载玻片功能的吸盘
CN202480723U (zh) 一种吸盘式多功能笔筒
CN210889688U (zh) 一种强力挂件吸盘
CN205109138U (zh) 吸盘式抽滤瓶
CN216602391U (zh) 防摔杯套
CN203214561U (zh) 一种新型吸盘
CN202451583U (zh) 一种吸盘及挂钩
CN211149054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实验显微镜
CN210204367U (zh) 一种新型防倒底垫
CN207932407U (zh) 一种吸盘垃圾桶
CN207321325U (zh) 一种组合式手机支架
CN205170863U (zh) 一种载玻片细胞培养硅胶片
CN2925320Y (zh) 一种挂钩
CN206318998U (zh)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皿
CN217489696U (zh) 一种带吸盘的底座
CN214837756U (zh) 一种吸附效果好的固定吸盘
CN221647390U (zh) 一种吸附效果好的吸盘
CN216190288U (zh) 一种组合式吸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plastic petri dish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407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SUIHANG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598001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