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9044U - 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09044U CN218809044U CN202223465455.XU CN202223465455U CN218809044U CN 218809044 U CN218809044 U CN 218809044U CN 202223465455 U CN202223465455 U CN 202223465455U CN 218809044 U CN218809044 U CN 2188090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cuum
- machine
- bin
- production line
- negative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0405 an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6 cath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873 sie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该负极材料生产线包括第一负压设备、容纳有负极材料的接料仓、真空吸料罐、筛分机、除磁机及计量包装机,真空吸料罐分别与第一负压设备和接料仓连通,第一负压设备能够产生负压,以将接料仓内的负极材料吸入真空吸料罐内。真空吸料罐、筛分机、除磁机及计量包装机四者依次连接且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设置,以使负极材料能够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真空吸料罐、真空放料阀、筛分机、除磁机及计量包装机。本申请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在生产时,负极材料会依靠自身重力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筛分机、除磁机和计量包装机。因此能极大地降低传输负极材料所需的能耗,降低生产工序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加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负极材料的生产中,负极材料一般需要经过混合、筛分、除磁和包装等多个工艺工序。而负极材料在不同工艺工序设备之间传送时,需要通过负压真空吸料设备提供负压,从而驱动负极材料从混合设备的出料口吸入下一个工艺工序设备的进料口,依次类推,直至负极材料最终到达包装设备,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完成。因此,在上述工艺过程中,负极材料的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导致工艺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负极材料在不同工艺工序设备之间传输所需的能耗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包括:第一负压设备、容纳有负极材料的接料仓、真空吸料罐、筛分机、除磁机及计量包装机,所述真空吸料罐分别与所述第一负压设备和所述接料仓连通,所述第一负压设备用于产生负压,以将所述接料仓内的所述负极材料吸入所述真空吸料罐内,所述筛分机与所述真空吸料罐之间连接有真空放料阀;
所述真空吸料罐、所述筛分机、所述除磁机及所述计量包装机依次连接且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设置,以使所述负极材料能够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真空吸料罐、所述真空放料阀、所述筛分机、所述除磁机及所述计量包装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二负压设备,所述第二负压设备与所述真空吸料罐连接,所述第二负压设备用于产生负压,以产生与所述真空吸料罐吸料时气流方向相反的反吹气流,从而通过所述反吹气流对所述真空吸料罐内的滤芯进行清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一缓冲料仓和控制箱,所述第一缓冲料仓设于所述真空放料阀与所述筛分机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料仓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第一下料位传感器和第一上料位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一下料位传感器、所述第一上料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一负压设备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一旋转阀,所述第一旋转阀设于所述真空放料阀和所述第一缓冲料仓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料仓与所述筛分机之间设有第一放料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二缓冲料仓和控制箱,所述第二缓冲料仓设于所述除磁机和所述计量包装机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料仓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第二下料位传感器和第二上料位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二下料位传感器、所述第二上料位传感器、所述筛分机和所述除磁机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冲料仓和所述计量包装机之间设有第二旋转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投料仓和混合设备,所述投料仓和所述混合设备连接,所述混合设备和所述接料仓可拆卸连接,所述投料仓、所述混合设备和所述接料仓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设置,以使所述负极材料能够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所述投料仓、所述混合设备和所述接料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设备的下料口处设有震动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投料仓与所述混合设备之间设有第二放料阀;和/或
所述混合设备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三放料阀;和/或
所述接料仓和所述真空吸料罐之间设有第四放料阀。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在生产时,首先启动第一负压设备并关闭真空放料阀,从而使真空吸料罐内形成负压,进而将接料仓内的负极材料吸入位置较高的真空吸料罐内。由于真空吸料罐、筛分机、除磁机和计量包装机四者依次自上而下分布设置,因此打开真空放料阀后,负极材料会依靠自身重力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筛分机、除磁机和计量包装机。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能够利用负极材料自身的重力使得负极材料能够自动在不同工艺工序设备之间自动传输,能极大地降低传输负极材料所需的能耗,降低生产工序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设有多个筛分机和除磁机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的原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接料仓;110-第四放料阀;120-进料阀;200-真空吸料罐;210-真空吸料阀;220-真空放料阀;230-第一旋转阀;240-真空反吹阀;250-第一负压设备;260-第二负压设备;300-筛分机;400-除磁机;500-计量包装机;600-第一缓冲料仓;610-第一下料位传感器;620-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30-第一放料阀;700-控制箱;800-第二缓冲料仓;810-第二下料位传感器;820-第二上料位传感器;830-第二旋转阀;900-投料仓;910-第二放料阀;920-混合设备;921-震动装置;922-第三放料阀;923-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用于生产加工负极材料。负极材料生产线包括第一负压设备250、容纳有负极材料的接料仓100、真空吸料罐200、筛分机300、除磁机400及计量包装机500,真空吸料罐200分别与第一负压设备250和接料仓100连通,第一负压设备250用于产生负压,以将接料仓100内的负极材料吸入真空吸料罐200内,筛分机300与真空吸料罐200之间连接有真空放料阀220。真空吸料罐200、筛分机300、除磁机400及计量包装机500依次连接且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设置,以使负极材料能够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真空吸料罐200、真空放料阀220、筛分机300、除磁机400及计量包装机500。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在生产时,首先启动第一负压设备250并关闭真空放料阀220,从而使真空吸料罐200内形成负压,进而将接料仓100内的负极材料吸入位置较高的真空吸料罐200内。由于真空吸料罐200、筛分机300、除磁机400和计量包装机500四者依次自上而下分布设置,因此打开真空放料阀220后,负极材料会依靠自身重力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筛分机300、除磁机400和计量包装机500。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负极材料生产线能够利用负极材料自身的重力使得负极材料能够自动在不同工艺工序设备之间自动传输,能极大地降低传输负极材料所需的能耗,降低生产工序成本。
其中,第一负压设备250可替换为负压管路和真空吸料阀210,外接的负压管路与真空吸料罐200之间通过真空吸料阀210进行连通,负压管路用于产生负压。例如,当真空吸料阀210打开时,负压管路所产生的负压使得真空吸料罐200内形成负压,从而将接料仓100内的负极材料吸入真空吸料罐200内。当真空吸料阀210关闭时,真空吸料罐200则停止吸料。
其中,如图3所示,筛分机300和除磁机400可设置多个,多个筛分机300和多个除磁机400的位置和排列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换。
其中,真空吸料罐200可为型号为KT-1501B的真空上料斗。
其中,可采用型号为EMF-D250S的除磁机400,除磁机400用于物料中磁性物质的区分。
其中,筛分机300可采用型号为ZHC1000-2S的超声波震动筛,用于物料中异物与颗粒的区分。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二负压设备260,第二负压设备260与真空吸料罐200连接,第二负压设备260用于产生负压,以产生与真空吸料罐200吸料时气流方向相反的反吹气流,从而通过反吹气流对真空吸料罐200内的滤芯进行清理。
具体的,真空吸料罐200在吸料时,第一负压设备250产生的负压能够驱动接料仓100内的负极材料吸入真空吸料罐200内,在该过程中,负极材料和气流经过真空吸料罐200内的滤芯时,负极材料会被滤芯拦截,因此滤芯经过长时间的过滤后可能会被负极材料堵塞,影响吸料效果。因此,通过设置第二负压设备260与真空吸料罐200连接,第二负压设备260通过产生负压,从而驱动反吹气流经过滤芯,进而对滤芯进行清理,避免滤芯被负极材料堵塞。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负压设备250所产生的气流和第二负压设备260所产生的反吹气流两者在经过滤芯时的方向相反。
其中,第二负压设备260可替换为负压管路和真空反吹阀240,外接的负压管路与真空吸料罐200之间通过真空反吹阀240进行连通,负压管路用于产生负压。例如,当真空反吹阀240打开时,负压管路所产生的负压使得真空吸料罐200内形成负压,从而驱动反吹气流对真空吸料罐200内的滤芯进行清理。当滤芯清理完成后,则关闭真空吸料阀210。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缓冲料仓600的一种设置方式。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一缓冲料仓600和控制箱700,第一缓冲料仓600设于真空放料阀220与筛分机300之间,第一缓冲料仓600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第一下料位传感器610和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控制箱700分别与第一下料位传感器610、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和第一负压设备250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缓冲仓设于真空放料阀220和筛分机300之间,用于暂时存储负极材料。在使用时,当第一缓冲料仓600内的负极材料的高度低于第一下料位传感器610时,即第一下料位传感器610未检测到负极材料(即第一缓冲料仓600内缺料)时,控制箱700根据第一下料位传感器610的信号控制真空吸料罐200启动吸料,吸料达到预设时间后,真空放料阀220开始放料,放料达到预设时间后,如果此时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还未检测到负极材料,则重复上述真空吸料罐200吸料和放料操作,直至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感应到负极材料(即第一缓冲料仓600内满料),此时控制箱700根据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的信号控制真空吸料罐200停止吸料,此时第一缓冲料仓600内的负极材料的高度不再上升,第一缓冲料仓600开始放料。因此,控制箱700能够根据第一下料位传感器610的信号控制第一负压设备250启动、以及根据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的信号控制第一负压设备250停止,使得真空吸料罐200的吸料和停止吸料能够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一旋转阀230,第一旋转阀230设于真空放料阀220和第一缓冲料仓600之间。
具体的,第一旋转阀230可控制真空吸料罐200的放料速度。同时,真空放料阀220和第一旋转阀230两者其中一个损坏时,剩余一个阀门仍能维持生产线工作,从而方便对损坏的阀门进行检修和替换。因此,第一旋转阀230和真空放料阀220两者互为备用,提供了保险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缓冲料仓600与筛分机300之间设有第一放料阀630。
具体的,在使用时,当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感应到第一缓冲料仓600内的负极材料时(即第一缓冲料仓600内满料),控制箱70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上料位传感器620的信号控制第一放料阀630打开,第一缓冲料仓600开始放料。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二缓冲料仓800的一种设置方式。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二缓冲料仓800和控制箱700,第二缓冲料仓800设于除磁机400和计量包装机500之间,第二缓冲料仓800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第二下料位传感器810和第二上料位传感器820,控制箱700分别与第二下料位传感器810、第二上料位传感器820、筛分机300和除磁机400电连接。
具体的,当第二缓冲料仓800设于除磁机400和计量包装机500之间时,第二缓冲料仓800用于暂时储存负极材料。在使用时,当第二缓冲料仓800内的负极材料的高度低于第二下料位传感器810时,即第二下料位传感器810未检测到负极材料(即第二缓冲料仓800内缺料)时,控制箱700根据第二下料位传感器810的信号控制筛分机300和/或除磁机400启动,此时负极材料会向下传送至第二缓冲料仓800内,直至第二上料位传感器820感应到负极材料(即第二缓冲料仓800内满料),此时控制箱700根据第二上料位传感器820的信号控制筛分机300和/或除磁机400停止工作,此时第二缓冲料仓800内的负极材料的高度不再上升。因此,控制箱700根据第二下料位传感器810的信号分别控制筛分机300和/或除磁机400启动、以及根据第二上料位传感器820的信号分别控制筛分机300和/或除磁机400停止,使得筛分机300和除磁机400的启动和停止能够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减少人工操作,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缓冲料仓800和计量包装机500之间设有第二旋转阀830。
具体的,当筛分机300和除磁机400、第二缓冲料仓800在工作时,第二缓冲料仓800的进料量和第二缓冲料仓800的出料量两者的流量需要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当两者的流量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时,例如,当第二缓冲料仓800的出料速度降低时,第二缓冲料仓800的进料速度大于其出料速度,则第二缓冲料仓800迅速满料,筛分机300和/或除磁机400停止工作。因此,可通过调节第二旋转阀830,从而控制第二缓冲料仓800的出料速度,进而控制除磁机400和/或筛分机300的工作时间,最终达到自动化控制生产线生产速度的目的。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投料仓900和混合设备920,投料仓900和混合设备920连接,混合设备920和接料仓100可拆卸连接,投料仓900、混合设备920和接料仓100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设置,以使负极材料能够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投料仓900、混合设备920和接料仓100。
具体的,在使用时,负极材料投入投料仓900内后,投料仓900内的负极材料会依靠自身重力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投料仓900、混合设备920和接料仓100。因此,上述设置方式使得负极材料能够在不同工艺工序设备之间进行自动传输,能极大地降低传输负极材料所需的能耗,降低生产工序成本。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混合设备920的下料口处设有震动装置921。
具体的,通过在下料口处设置震动装置921,从而使负极材料产生震动,使得负极材料的下料速度提高,防止混合设备920不下料。其中,震动装置921可为下料气锤。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投料仓900与混合设备920之间设有第二放料阀910。和/或混合设备920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三放料阀922;和/或接料仓100和真空吸料罐200之间设有第四放料阀110。
具体的,通过在投料仓900与混合设备920之间设置第二放料阀910,从而通过第二放料阀910控制投料仓900下料。通过混合设备920的出料口处设置第三放料阀922,从而通过第三放料阀922控制混合设备920下料。通过在接料仓100和真空吸料罐200之间设有第四放料阀110,从而控制接料仓100下料。其中,控制箱700能够分别控制第二放料阀910、第三放料阀922、第四放料阀110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该生产线中负极材料的传输。
其中,混合设备920和接料仓100之间可设置连接器923进行快速连接,连接器923可包括气动连接器、电磁连接器、负压连接器。连接器923和接料仓100之间可设置进料阀120,从而控制接料仓100的进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负压设备、容纳有负极材料的接料仓、真空吸料罐、筛分机、除磁机及计量包装机,所述真空吸料罐分别与所述第一负压设备和所述接料仓连通,所述第一负压设备用于产生负压,以将所述接料仓内的所述负极材料吸入所述真空吸料罐内,所述筛分机与所述真空吸料罐之间连接有真空放料阀;
所述真空吸料罐、所述筛分机、所述除磁机及所述计量包装机依次连接且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设置,以使所述负极材料能够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真空吸料罐、所述真空放料阀、所述筛分机、所述除磁机及所述计量包装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二负压设备,所述第二负压设备与所述真空吸料罐连接,所述第二负压设备用于产生负压,以产生与所述真空吸料罐吸料时气流方向相反的反吹气流,从而通过所述反吹气流对所述真空吸料罐内的滤芯进行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一缓冲料仓和控制箱,所述第一缓冲料仓设于所述真空放料阀与所述筛分机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料仓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第一下料位传感器和第一上料位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一下料位传感器、所述第一上料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一负压设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一旋转阀,所述第一旋转阀设于所述真空放料阀和所述第一缓冲料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料仓与所述筛分机之间设有第一放料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第二缓冲料仓和控制箱,所述第二缓冲料仓设于所述除磁机和所述计量包装机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料仓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分别设有第二下料位传感器和第二上料位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二下料位传感器、所述第二上料位传感器、所述筛分机和所述除磁机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料仓和所述计量包装机之间设有第二旋转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线还包括投料仓和混合设备,所述投料仓和所述混合设备连接,所述混合设备和所述接料仓可拆卸连接,所述投料仓、所述混合设备和所述接料仓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设置,以使所述负极材料能够沿竖直方向依次经过所述投料仓、所述混合设备和所述接料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设备的下料口处设有震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仓与所述混合设备之间设有第二放料阀;和/或
所述混合设备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三放料阀;和/或
所述接料仓和所述真空吸料罐之间设有第四放料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65455.XU CN218809044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65455.XU CN218809044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09044U true CN218809044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48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65455.XU Active CN218809044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09044U (zh) |
-
2022
- 2022-12-23 CN CN202223465455.XU patent/CN2188090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91791B (zh) | 一种粉体投料设备 | |
CN213386722U (zh) | 一种粉状物料防堵塞气力输送装置 | |
CN218809044U (zh) | 一种负极材料生产线 | |
CN210012340U (zh) | 真空输送接收装置 | |
CN208994019U (zh) | 电子级粉体材料的贮料及分装系统 | |
CN117921035A (zh) | 一种用于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泵粉机构、粉末输送和回收系统及方法 | |
CN207129602U (zh) | 一种米业深加工用上料装置 | |
CN216104835U (zh) | 一种铝电解回收粉尘的提升和输送装置 | |
CN209334213U (zh) | 一种粉料收集装置 | |
CN212855611U (zh) | 一种真空吸料搅拌装置 | |
CN211870303U (zh) | 一种气动搅拌螺旋喂料机 | |
CN207329811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合浆用粉体高效下料装置 | |
CN222664027U (zh) | 一种中间膜生产用上料装置 | |
CN113460702A (zh) | 一种新型高效粉体输送机及控制系统 | |
CN220886113U (zh) | 一种气力输送拆包卸料一体机装置 | |
CN223175258U (zh) | 一种真空上料机 | |
CN222556000U (zh) | 一种适用于装钵系统的料仓 | |
CN219708437U (zh) | 一种出料均匀的真空上料装置 | |
CN219879817U (zh) | 一种粉料配料用储料设备 | |
CN217577442U (zh) | 一种袋装粉料拆包输送装置 | |
CN221345097U (zh) | 一种淀粉胶液制备总成 | |
CN219905688U (zh) | 一种料斗可更换的提升机 | |
CN213770596U (zh) | 一种筛选送料一体式无尘投料站 | |
CN216064171U (zh) | 一种低噪音粮食用精选机 | |
CN222058075U (zh) | 一种具有负压除尘的振动筛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