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793250U -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3250U
CN218793250U CN202220141995.3U CN202220141995U CN218793250U CN 218793250 U CN218793250 U CN 218793250U CN 202220141995 U CN202220141995 U CN 202220141995U CN 218793250 U CN218793250 U CN 218793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suction
drainage
drainage tub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19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
马云丽
陈敏
顾国胜
王革非
欧阳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filed Critical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01419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3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3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32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器和双套管;所述负压吸引器的下端连接所述双套管;本实用新型能够让患者在负压引流冲洗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复,并且装置便于后续的清洗,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肠瘘的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放疗以及肠道炎症等方面,临床上肠瘘主要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的病因是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造成肠瘘发生。
肠瘘的临床症状是,每天有大量的肠液流入到腹腔内,或者腹壁外,造成体内液体流失和电解质紊乱,治疗肠瘘的主要方法是应用双套管作持续负压冲洗,将漏出的肠液尽量引流至体外,约经3~4周引流后,可形成完整的瘘管,肠液不再溢出至瘘管以外的腹腔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肠液的分泌量,如用生长抑素则更能降低肠液漏出量,提高肠瘘的治愈率与缩短愈合时间,因此说,肠瘘一定需要每日进行冲洗,这是治疗肠瘘的基本方案。
在引流过程中,病人很难做一些活动,而进行一些活动有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因此需要一款装置,可以让病人背在身上,持续保持吸引引流,不影响病人的活动锻炼,有助于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以有助于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器1和双套管2;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下端连接所述双套管2。
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吸引器1包括机箱外壳101、背带102、背带接头103、清洗口104、清洗口塞105、引流管接口106、负压吸引管接口107、电池108、数控模块109、吸引仓110、无菌水仓111、引流泵112、负压泵113、操作面板114、机箱盖115和隔板116;所述机箱外壳101的背面设有所述背带102和背带接头103,侧面设有所述引流管接口106和负压吸引管接口107,正面设有所述操作面板114和机箱盖115。所述清洗口104用于清洗所述吸引仓110,通过灌水之后放水,重复几次,达到清洁所述吸引仓110的目的;所述数控模块109控制所述引流泵112的引流速率。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108和数控模块109置于所述操作面板114的内侧面,在所述隔板116上端;所述机箱盖115的内侧面设有所述吸引仓110、无菌水仓111、引流泵112 和负压泵113;所述引流泵112和负压泵113置于所述吸引仓110和无菌水仓111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双套管2包括引流管201、负压吸引管202、引流管接头203、第一侧孔204、负压吸引管接头205、堵头206、密封头207、第二侧孔208和鱼口状开口209;所述引流管201一端设有所述引流管接头203,另一端设有所述鱼口状开口209;所述引流管201靠近所述鱼口状开口209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侧孔204。所述鱼口状开口209贴合腹壁,两侧又开口,可以保持畅通。
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吸引管202的一端设有所述负压吸引管接头205,另一端设有所述密封头207;所述负压吸引管接头205上设有所述堵头206;所述负压吸引管202靠近所述密封头207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二侧孔208;所述负压吸引管202穿过所述引流管201,一侧在所述引流管201外侧,另一侧在所述引流管201内部,保持所述密封头207于所述鱼口状开口209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让患者在负压引流冲洗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复,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患者可以将装置背在身上,可以让患者下床活动活动,这样也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并且装置便于后续的清洗,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负压吸引器的示意图;
图2为便携负压吸引器的负压吸引器示意图之一;
图3为便携负压吸引器的负压吸引器示意图之二;
图4为便携负压吸引器的双套管示意图;
图5为便携负压吸引器的负压吸引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便携负压吸引器的负压吸引管示意图。
图中:1、负压吸引器;2、双套管;101、机箱外壳;102、背带;103、背带接头; 104、清洗口;105、清洗口塞;106、引流管接口;107、负压吸引管接口;108、电池; 109、数控模块;110、吸引仓;111、无菌水仓;112、引流泵;113、负压泵;114、操作面板;115、机箱盖;116、隔板;201、引流管;202、负压吸引管;203、引流管接头; 204、第一侧孔;205、负压吸引管接头;206、堵头;207、密封头;208、第二侧孔;209、鱼口状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器1和双套管2;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下端连接所述双套管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负压吸引器1包括机箱外壳101、背带102、背带接头103、清洗口104、清洗口塞105、引流管接口106、负压吸引管接口107、电池108、数控模块109、吸引仓110、无菌水仓111、引流泵112、负压泵113、操作面板114、机箱盖115和隔板116;所述机箱外壳101的背面设有所述背带102和背带接头103,侧面设有所述引流管接口106和负压吸引管接口107,正面设有所述操作面板114和机箱盖115。所述清洗口104用于清洗所述吸引仓110,通过灌水之后放水,重复几次,达到清洁所述吸引仓110的目的;所述数控模块109控制所述引流泵112的引流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108和数控模块109置于所述操作面板114的内侧面,在所述隔板116上端;所述机箱盖115的内侧面设有所述吸引仓110、无菌水仓111、引流泵112和负压泵113;所述引流泵112和负压泵113置于所述吸引仓110和无菌水仓 111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双套管2包括引流管201、负压吸引管202、引流管接头203、第一侧孔204、负压吸引管接头205、堵头206、密封头207、第二侧孔208和鱼口状开口209;所述引流管201一端设有所述引流管接头203,另一端设有所述鱼口状开口209;所述引流管201靠近所述鱼口状开口209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侧孔204。所述鱼口状开口209贴合腹壁,两侧又开口,可以保持畅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负压吸引管202的一端设有所述负压吸引管接头205,另一端设有所述密封头207;所述负压吸引管接头205上设有所述堵头206;所述负压吸引管202靠近所述密封头207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二侧孔208;所述负压吸引管202穿过所述引流管201,一侧在所述引流管201外侧,另一侧在所述引流管201内部,保持所述密封头207于所述鱼口状开口209平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使用时,患者先将所述负压吸引器1背在身上,之后将所述双套管2连接在所述负压吸引器1,然后通过所述操作面板114控制引流冲洗的水流流速;当使用完成后,通过所述清洗口104清洗所述吸引仓110,灌水之后放水,重复几次,达到清洁所述吸引仓110的目的;往所述无菌水仓111加入无菌水时,打开所述机箱盖115,往所述无菌水仓111加入无菌水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器(1)和双套管(2);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下端连接所述双套管(2);所述负压吸引器(1)包括机箱外壳(101)、背带(102)、背带接头(103)、清洗口(104)、清洗口塞(105)、引流管接口(106)、负压吸引管接口(107)、电池(108)、数控模块(109)、吸引仓(110)、无菌水仓(111)、引流泵(112)、负压泵(113)、操作面板(114)、机箱盖(115)和隔板(116);所述机箱外壳(101)的背面设有所述背带(102)和背带接头(103),侧面设有所述引流管接口(106)和负压吸引管接口(107),正面设有所述操作面板(114)和机箱盖(115);所述电池(108)和数控模块(109)置于所述操作面板(114)的内侧面,在所述隔板(116)上端;所述机箱盖(115)的内侧面设有所述吸引仓(110)、无菌水仓(111)、引流泵(112)和负压泵(113);所述引流泵(112)和负压泵(113)置于所述吸引仓(110)和无菌水仓(111)的一侧;所述双套管(2)包括引流管(201)、负压吸引管(202)、引流管接头(203)、第一侧孔(204)、负压吸引管接头(205)、堵头(206)、密封头(207)、第二侧孔(208)和鱼口状开口(209);所述引流管(201)一端设有所述引流管接头(203),另一端设有所述鱼口状开口(209);所述引流管(201)靠近所述鱼口状开口(209)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侧孔(204);所述负压吸引管(202)的一端设有所述负压吸引管接头(205),另一端设有所述密封头(207);所述负压吸引管接头(205)上设有所述堵头(206);所述负压吸引管(202)靠近所述密封头(207)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二侧孔(208);所述负压吸引管(202)穿过所述引流管(201),一侧在所述引流管(201)外侧,另一侧在所述引流管(201)内部,保持所述密封头(207)于所述鱼口状开口(209)平齐。
CN202220141995.3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793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1995.3U CN218793250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1995.3U CN218793250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3250U true CN21879325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5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199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793250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3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17121A1 (zh) 一种高负压无堵塞引流管
CN211301454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冲洗器
CN218793250U (zh) 一种便携负压吸引器
CN206355113U (zh) 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器
CN218391763U (zh) 一种医用急性膀胱内出血冲洗装置
CN212490400U (zh) 骨科护理用创面负压引流装置
CN213131154U (zh) 一种正负压引流装置
CN212592645U (zh) 肠皮瘘辅助治疗器
CN211705424U (zh) 一种负压引流球及其组件
CN211512870U (zh) 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
CN203017452U (zh) 带压力泵的腹腔镜冲洗吸引装置
CN208756637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冲洗引流管
CN209464414U (zh) 输液通道转换装置
CN221431694U (zh) 胸腔引流管
CN221888860U (zh) 小动物水疗仪
CN207152812U (zh) 一种管路分插吸盘式连接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套装
CN220370244U (zh) 一种膀胱冲洗器
CN217187426U (zh) 可拆卸腹腔冲洗双套管连接装置
CN219501688U (zh) 一种可固定、均匀喷洒肠道冲洗器
CN215134559U (zh) 一种骨科用冲洗引流给药装置
CN217612244U (zh) 一种一体式膀胱冲洗装置
CN217187169U (zh) 一种穹隆式负压吸引装置
CN219517296U (zh) 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
CN221814898U (zh) 一种防漏液灌肠肛管
CN222368115U (zh) 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冲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