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0473U - 一种打气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气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80473U CN218780473U CN202223038217.0U CN202223038217U CN218780473U CN 218780473 U CN218780473 U CN 218780473U CN 202223038217 U CN202223038217 U CN 202223038217U CN 218780473 U CN218780473 U CN 2187804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ase
- chamber
- cavity
- elastic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打气筒,包括底座及弹性筒体,弹性筒体安装于底座上,且能够与底座合围并形成有气容腔室,并在弹性筒体的作用下控制气容腔室的进气/出气;其中,底座上集成有出气接管,出气接管相对底座部分向外伸出;底座上背离弹性筒体的一端部分凹陷并形成有气流通道,且底座在气流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少装配工序,进而起到降低该打气筒生产成本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便于后续对该打气筒的包装及运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气筒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气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脚踏式打气筒通常将出气管与进气管设置在底座的外周壁上,且为了便于出气管与外置管路之间的连接并连通,通常需要在出气管上套装有一个气嘴,并通过气嘴与外置管路进行连接。其中,气嘴在出气管上具体是采用紧配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企业在生产打气筒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气嘴安装至出气管上,这样会增加打气筒的装配步骤,从而提高相应的生产成本;而且,将出气管和进气管设置在底座的外周壁上,不便于后续对打气筒的包装及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打气筒。
一种打气筒,包括底座及弹性筒体,所述弹性筒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能够与所述底座合围并形成有气容腔室,并在所述弹性筒体的作用下控制所述气容腔室的进气/出气;
其中,所述底座上集成有出气接管,所述出气接管相对所述底座部分向外伸出;所述底座上背离所述弹性筒体的一端部分凹陷并形成有气流通道,且所述底座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有进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接管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向外伸出所述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形成有出气腔室,且所述出气接管通过所述出气腔室与所述气容腔室连通;
其中,所述出气腔室的腔口与所述进气孔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气筒还包括导气垫片,所述导气垫片设置于所述腔口及所述进气孔所在的平面上,用以分别控制所述腔口及所述进气孔单向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垫片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腔口的口径,且能够在所述气容腔室内气体的推动下作相对所述导气垫片的转动,以使所述气容腔室与所述出气腔室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垫片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进气孔的孔径并盖合于所述进气孔,且能够在外置气体的推动下作相对所述导气垫片的转动,以使所述气容腔室进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腔体,所述底座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腔体与所述弹性筒体连接并连通;
其中,所述导气垫片设置于所述连接腔体的腔底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气筒还包括压套,所述压套设置于所述连接腔体内,以限制所述导气垫片脱离所述连接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接管与所述底座一体注塑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筒体设置为波纹管结构。
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打气筒,将出气接管集成在底座上,并用出气接管直接与外置管路连接并连通,这样能够减少装配工序,进而起到降低该打气筒生产成本的作用;而且,将该打气筒的进气孔设置在底座背离弹性筒体的一端,并用气流通道与外置空气连通,使得该打气筒整体只有出气接管一个凸出结构,这样能够便于后续对该打气筒的包装及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打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打气筒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中底座、导气垫片及压套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底座与导气垫片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打气筒;10、底座;11、出气接管;12、气流通道;121、进气孔;13、出气腔室;131、腔口;14、连接腔体;20、弹性筒体;30、导气垫片;31、第一密封部;32、第二密封部;40、压套;41、通槽;42、通孔;101、气容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打气筒100,具体指脚踏式打气筒,通常用于给气球等物件进行充气。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打气筒100,包括底座10及弹性筒体20,弹性筒体20安装于底座10上,且能够与底座10合围并形成有气容腔室101,并在弹性筒体20的作用下控制气容腔室101的进气/出气;其中,底座10上集成有出气接管11,出气接管11相对底座10部分向外伸出;底座10上背离弹性筒体20的一端部分凹陷并形成有气流通道12,且底座10在气流通道12的通道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21。也就是说,该打气筒100将用于与外置管路连接并连通的出气接管11集成在底座10上,这样能够省去后续气嘴装配的一道工序,进而起到降低该打气筒100生产成本的作用;同时,将进气孔121设置在底座10背离弹性筒体20的一端,并用气流通道12与外置空气连通,使得该打气筒100整体只有出气接管11一个凸出结构,这样能够便于后续对该打气筒100的包装及运输。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筒体20设置为波纹管结构,使得该打气筒100使用时,利用弹性筒体20的结构特性,可通过压缩弹性筒体20的方式来实现对气容腔室101进气或者出气的控制,亦即达到对该打气筒100工作控制的目的。
如图2所示,出气接管11设置于气流通道12内,并沿气流通道12的延伸方向向外伸出底座10,以此具体实现出气接管11在该底座10上的位置设置,使得该打气筒100从外观角度上看,该出气接管11能够盖住气流通道12,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打气筒100整体的外在美观度。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筒体20朝底座10方向的投影能够覆盖出气接管11及底座10,当然了,出气接管11与气流通道12之间的位置不局限为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出气接管11与气流通道12设置为其它任意位置,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其中,底座10内形成有出气腔室13,且出气接管11通过出气腔室13与气容腔室101连通;其中,出气腔室13的腔口131与进气孔121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使得该打气筒100具体可通过对腔口131与进气孔121进行单向导通的控制,即可实现对该打气筒100的工作控制,而将腔口131与进气孔121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以便于对腔口131与进气孔121进行单向导通的控制。
如图4所示,打气筒100还包括导气垫片30,导气垫片30设置于腔口131及进气孔121所在的平面上,用以分别控制腔口131及进气孔121单向导通,以满足该打气筒100工作的使用需求,且用一个导气垫片30即可实现对该打气筒100工作时的进气及出气的导向导通,具有简化结构,进一步降低该打气筒100生产成本的作用。
具体地,导气垫片30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一密封部31,第一密封部31的外径小于腔口131的口径,且能够在气容腔室101内气体的推动下作相对导气垫片30的转动,以使气容腔室101与出气腔室13连通。也就是说,气容腔室101内气体能够推挤第一密封部31朝出气腔室13的方向弯折,这样气容腔室101内气体则可途径出气腔室13,并由出气接管11向外排出,亦即该导气垫片30上第一密封部31即可实现对出气接管11的单向导通。
导气垫片30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二密封部32,第二密封部32的外径大于进气孔121的孔径并盖合于进气孔121,且能够在外置气体的推动下作相对导气垫片30的转动,以使气容腔室101进气。也就是说,外置空气中气体能够推挤第二密封部32朝弹性筒体20的方向弯折,这样外置空气中气体则可途径进气孔121导入至气容腔室101内,亦即该导气垫片30上第二密封部32即可实现对进气孔121的导向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连接腔体14,底座10能够通过连接腔体14与弹性筒体20连接并连通,以此具体实现该弹性筒体20与底座10之间的装配连接。
其中,导气垫片30设置于连接腔体14的腔底位置,以此具体实现该导气垫片30在该底座10中的位置设置。
如图2、图3所示,打气筒100还包括压套40,压套40设置于连接腔体14内,以限制导气垫片30脱离连接腔体14,这样能够满足导气垫片30在连接腔体14内安装的使用需求。
其中,压套40上开设通槽41及通孔42,通槽41设置于导气垫片30上第二密封部32所在的位置,使得第二密封部32在受到外置空气的推挤下能够朝通槽41的方向弯折,以使该进气孔121通过通槽41与气容腔室101连通,并达到进气的目的;而,通孔42设置于腔口131所在的位置,且该第二密封部32的外径大于通孔42的孔径并盖住通孔42,这样该第二密封部32能够与压套40配合并实现对腔口131出气的单向导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出气接管11与底座10一体注塑成型,亦即该底座10整体可为注塑件,具体可根据使用的需求通过模具一体注塑成型,这样能够便于该底座10整体的生产制备。
综上,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打气筒100,将出气接管11集成在底座10上,并用出气接管11直接与外置管路连接并连通,这样能够减少装配工序,进而起到降低该打气筒100生产成本的作用;而且,将该打气筒100的进气孔121设置在底座10背离弹性筒体20的一端,并用气流通道12与外置空气连通,使得该打气筒100整体只有出气接管11一个凸出结构,这样能够便于后续对该打气筒100的包装及运输。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弹性筒体,所述弹性筒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能够与所述底座合围并形成有气容腔室,并在所述弹性筒体的作用下控制所述气容腔室的进气/出气;
其中,所述底座上集成有出气接管,所述出气接管相对所述底座部分向外伸出;所述底座上背离所述弹性筒体的一端部分凹陷并形成有气流通道,且所述底座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有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接管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向外伸出所述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形成有出气腔室,且所述出气接管通过所述出气腔室与所述气容腔室连通;
其中,所述出气腔室的腔口与所述进气孔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还包括导气垫片,所述导气垫片设置于所述腔口及所述进气孔所在的平面上,用以分别控制所述腔口及所述进气孔单向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垫片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腔口的口径,且能够在所述气容腔室内气体的推动下作相对所述导气垫片的转动,以使所述气容腔室与所述出气腔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垫片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进气孔的孔径并盖合于所述进气孔,且能够在外置气体的推动下作相对所述导气垫片的转动,以使所述气容腔室进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腔体,所述底座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腔体与所述弹性筒体连接并连通;
其中,所述导气垫片设置于所述连接腔体的腔底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还包括压套,所述压套设置于所述连接腔体内,以限制所述导气垫片脱离所述连接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接管与所述底座一体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体设置为波纹管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8217.0U CN218780473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打气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8217.0U CN218780473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打气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80473U true CN218780473U (zh) | 2023-03-31 |
Family
ID=8571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38217.0U Active CN218780473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打气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80473U (zh) |
-
2022
- 2022-11-15 CN CN202223038217.0U patent/CN2187804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780473U (zh) | 一种打气筒 | |
CN111156360A (zh) | 管路连接结构、空调器 | |
CN221057491U (zh) | 一种负压杯集成一体式负压腔体 | |
US20050067023A1 (en) | Fuel return valve | |
CN218059365U (zh) | 粘接式吸棉笛管 | |
CN216742848U (zh) | 截止阀 | |
CN209153107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盖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0106121U (zh) | 一种双向打气泵活塞环结构 | |
US9115807B2 (en) | Piston for an air pump | |
CN204647063U (zh) | 隔震型离合器助力泵 | |
CN219300024U (zh) | 阀头、阀门装置 | |
CN213928934U (zh) | 一种喷射泵 | |
CN222731699U (zh) | 阀及具有其的空压机 | |
TW202106998A (zh) | 氣動換向閥 | |
CN217081519U (zh) | 一种胶体控制阀 | |
CN208578713U (zh) | 一种隔膜增压泵用泵壳 | |
CN208290855U (zh) | 一种驱动桥通气塞 | |
CN219072540U (zh) | 一种可拆卸的分子筛吸附塔组件 | |
CN221024427U (zh) | 一种具有限压功能的抽气接头装置 | |
CN216306166U (zh) | 一种压缩机消声器 | |
CN204394247U (zh) | 防尘塞和抽水茶炉 | |
CN219102106U (zh) | 高密封水龙头 | |
CN204573180U (zh) | 真空气动隔膜阀 | |
CN217272695U (zh) | 出水管件及具有出水管件的电磁阀连接管件和灌溉装置 | |
CN219388883U (zh) | 一种抗压易安装无拉伸压缩异响波纹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