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1451U - 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61451U CN218761451U CN202222423391.0U CN202222423391U CN218761451U CN 218761451 U CN218761451 U CN 218761451U CN 202222423391 U CN202222423391 U CN 202222423391U CN 218761451 U CN218761451 U CN 2187614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pipeline
- valve
- section
- cr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内部设有第一管路截面阀门,所述第二管路的内部设有第二管路截面阀门,所述第一管路截面阀门的控制端穿出第一管路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管路截面阀门的控制端穿出第二管路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处的外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设有分别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控制两根管路截面实现多种组合状态,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阀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管路截面控制机构只能通过一个阀控制一根管路截面打开或关闭,实现管路的导通和阻断,不能联动控制两根管路截面状态,不能实现多个组合状态,如第一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打开,第一根管路截面部分打开第二根管路全部打开,第一根管路截面部分打开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第一根管路截面全部打开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等。
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控制两根管路截面实现多种组合状态,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容易布置的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内部设有第一管路截面阀门,所述第二管路的内部设有第二管路截面阀门,所述第一管路截面阀门的控制端穿出第一管路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管路截面阀门的控制端穿出第二管路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处的外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设有分别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固定相连,且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同轴,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阀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固定相连,且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同轴,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阀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四齿轮部分无齿,且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包括两块不同的无齿部分,一块无齿部分圆直径等于齿根圆直径,另一块无齿部分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种联动换向机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两个管路两种截面组合状态:一个管路截面全开(或全关),另一个管路截面全关(或全开),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容易布置。
第二种联动换向机构把第二齿轮更换为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后,可以实现两个管路的第三种截面组合状态,即一个管路截面部分打开,另一个管路截面全关。因为第四齿轮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这将使与其啮合的齿轮在无齿部分无法继续转动,实现位置保持。
本专利管路截面联合控制机构可以实现两根管路的三种截面状态组合,即第一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打开,第一根管路截面部分打开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第一根管路截面全部打开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
第三种联动换向机构把第二齿轮更换为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后,因为第一齿轮一块无齿部分的圆直径等于齿根圆直径,这部分无法驱动与其啮合的齿轮;第一齿轮另一块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这将使与其啮合的齿轮在无法继续转动,并实现位置保持。
本专利管路截面联合控制机构可以实现两根管路的四种截面状态组合,即第一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打开,第一根管路截面部分打开第二根管路全部打开,第一根管路截面部分打开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第一根管路截面全部打开第二根管路截面全部关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管路截面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管路截面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四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管路截面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管路截面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管路截面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整体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管路截面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管路截面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管路截面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管路截面状态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管路截面状态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管路截面状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第四齿轮;5、第二管路;6、第一阀门驱动齿轮;7、第一管路截面阀门;8、第一管路;9、第二阀门驱动齿轮;10、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1、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包括;
驱动组件11的驱动形式可以电驱动或机械驱动等各种形式,其结构可以是齿轮传动或连杆传动等各种结构。主动齿轮组件中的第二齿轮2由驱动组件11驱动实现转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与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固定连接,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与第二齿轮2啮合,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与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固定连接,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与第二齿轮2啮合,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旋转控制第一管路8的截面状态,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旋转控制第二管路5的截面状态,如图1。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均安装回位弹簧(图中未画出),回位弹簧分别对其各自作用回位方向的作用力。
图2为管路截面的初始状态,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均在回位弹簧作用力下保持初始位置,即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开状态。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二齿轮2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二齿轮2驱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使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全开状态,同时驱动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使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如图3。
同理,当驱动组件11驱动主动齿轮组件中的第二齿轮2反方向逆时针回位运转,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在第二齿轮2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方向旋转,回到管路截面初始状态,如图2;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8,本专利的管路截面联合控制机构通过把主动齿轮组件中的第二齿轮2更换为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如图4,可以实现第三种截面状态组合。机构具体如下:
主动齿轮组件中的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固定连接,由驱动组件11驱动实现转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与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固定连接,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与第三齿轮3啮合,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与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固定连接,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与第四齿轮4啮合,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旋转控制第一管路8的截面状态,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旋转控制第二管路5的截面状态。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均安装回位弹簧(图中未画出),回位弹簧分别对其各自作用回位方向的作用力。第四齿轮4结构较为特殊,包括一块无齿部分,且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如图5,这将使与其啮合的齿轮在无齿部分无法继续转动并保持位置不动。
图6为管路截面的初始状态,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均在回位弹簧作用力下保持初始位置,即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开状态。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三齿轮3驱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使第一管路截面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第四齿轮4驱动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转动到其无齿部分使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如图7。此时如果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继续转动,第四齿轮4进入无齿部分,无法驱动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继续逆时针转动,此外第四齿轮4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齿根圆会卡住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无法在其回位弹簧作用下顺时针回位转动,保持该位置不动。即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不能继续逆时针转动,也不能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顺时针回位转动(因为第四齿轮4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卡住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最后一个齿)。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继续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三齿轮3继续驱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使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全开状态,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保持该位置不动,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如图8。
同理,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反方向回位运转时,当其逆时针回转一定角度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在第三齿轮3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方向(顺时针)旋转到一定角度,使其第一管路截面处于部分打开状态,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被第四齿轮4无齿部分的圆卡住,其回位弹簧使其无法回位转动,第二管路截面保持全关状态,如图7。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继续逆时针回转,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在第三齿轮3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方向(顺时针)旋转到初始位置,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在其回位弹簧和第四齿轮4作用下进入第四齿轮4有齿部分,第四齿轮4啮合驱动使第二管路截面回位到初始位置状态,如图6。
实施例三,请参阅图9-14,本专利的管路截面联合控制机构通过把主动齿轮组件中的第二齿轮2更换为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如图9,可以实现第四种截面状态组合。机构具体如下:
主动齿轮组件中的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固定连接,由驱动组件11驱动实现转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与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固定连接,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与第三齿轮3啮合,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与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固定连接,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与第一齿轮1啮合,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旋转控制第一管路8的截面状态,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旋转控制第二管路5的截面状态。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均安装回位弹簧(图中未画出),回位弹簧分别对其各自作用回位方向的作用力。第一齿轮(1)有两块不同的无齿部分,如图10,一块无齿部分圆直径等于齿根圆直径,这部分无法驱动与其啮合的齿轮;另一块无齿部分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这部分使与其啮合的齿轮在无法继续转动,并实现位置保持。
图11为管路截面的初始状态,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均在回位弹簧作用力下保持初始位置,即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或者小角度部分打开状态,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开状态。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三齿轮3驱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使第一管路截面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第一齿轮1的这块无齿部分(因其直径等于齿根圆直径)无法驱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转动,第二管路截面仍处于全开状态,如图12。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顺时针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三齿轮3驱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使第一管路截面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第一齿轮1的有齿部分驱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转动,使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如图13。此时如果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继续转动,第一齿轮1进入另一块无齿部分,无法驱动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继续逆时针转动,此外第一齿轮1这块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齿根圆会卡住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无法在其回位弹簧作用下顺时针回位转动,保持该位置不动。即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不能继续逆时针转动,也不能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顺时针回位转动(因为第一齿轮1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卡住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最后一个齿)。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继续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三齿轮3继续驱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使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全开状态,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保持该位置不动,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关状态,如图14。
同理,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反方向回位运转时,当其逆时针回转一定角度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在第三齿轮3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方向(顺时针)旋转到一定角度,使其第一管路截面处于部分打开状态,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被第一齿轮1无齿部分的圆卡住(该部分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其回位弹簧使其无法回位转动,第二管路截面保持全关状态,如图13。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继续逆时针回转,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在第三齿轮3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方向(顺时针)旋转到一定角度,使其第一管路截面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在其回位弹簧和第一齿轮1作用下进入第一齿轮1有齿部分,第一齿轮1啮合驱动使第二管路截面回位到初始位置状态,如图12。此时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继续逆时针回转,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在第三齿轮3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方向(顺时针)旋转回到初始位置,第一齿轮1无齿部分(该部分圆直径等于齿根圆直径),不能驱动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在其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到初始位置,如图11。
管路截面的初始状态不局限于图11状态。如图15,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在其回位弹簧作用力下保持初始位置即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小角度部分打开状态,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在其回位弹簧作用力下保持初始位置即第二管路截面处于全开状态。当驱动组件11驱动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三齿轮3驱动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使第一管路截面处于全部关闭状态,第一齿轮1的这块无齿部分(因其直径等于齿根圆直径)无法驱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转动,第二管路截面仍处于全开状态,如图16。其它工作过程及其管路截面状态同图12-1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管路(8)和第二管路(5),所述第一管路(8)与第二管路(5)相连,所述第一管路(8)的内部设有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所述第二管路(5)的内部设有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截面阀门(7)的控制端穿出第一管路(8)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所述第二管路截面阀门(10)的控制端穿出第二管路(5)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所述第一管路(8)和第二管路(5)连接处的外部设有驱动组件(11),所述驱动组件(11)的驱动端设有分别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二齿轮(2),所述第二齿轮(2)分别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和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所述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之间固定相连,且第三齿轮(3)和第四齿轮(4)同轴,所述第三齿轮(3)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啮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4)与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所述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之间固定相连,且第三齿轮(3)和第一齿轮(1)同轴,所述第三齿轮(3)与第一阀门驱动齿轮(6)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1)与第二阀门驱动齿轮(9)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4)部分无齿,且无齿部分的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包括两块不同的无齿部分,一块无齿部分圆直径等于齿根圆直径,另一块无齿部分圆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23391.0U CN218761451U (zh) | 2022-09-14 | 2022-09-14 | 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23391.0U CN218761451U (zh) | 2022-09-14 | 2022-09-14 | 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61451U true CN218761451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9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23391.0U Active CN218761451U (zh) | 2022-09-14 | 2022-09-14 | 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61451U (zh) |
-
2022
- 2022-09-14 CN CN202222423391.0U patent/CN2187614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54949A (en) | Actuator for valve | |
US2621544A (en) | Window operating device for vehicles | |
CN101205990B (zh) | 执行元件、阀门装置以及风门装置 | |
EP1793068B1 (en) | Door closing apparatus | |
CN105736796B (zh) | 一种机电联动液控闸阀驱动器 | |
CN218761451U (zh) | 一种管路截面状态的联合控制机构 | |
DE102022116871A1 (de) | Fahrzeuggelenk-antriebsvorrichtung | |
DE102022116858A1 (de) | Fahrzeuggelenk-antriebsvorrichtung | |
CN114310996A (zh) | 张合驱动机构及机械手总成 | |
CN114718409A (zh) | 一种用于门结构的执行器及门 | |
CN210566612U (zh) | 一种减速器输入轴锁止装置 | |
CN211309723U (zh) | 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及垃圾桶 | |
CN210600398U (zh) | 一种部分回转阀门启闭装置 | |
CN220185981U (zh) | 一种燃气表快关球阀 | |
CN218326031U (zh) | 一种手自一体旋转执行器 | |
CN218117555U (zh) | 一种执行器及门结构 | |
US11905739B2 (en) | Manual/automatic dual-purpose clutching structure | |
CN216201046U (zh) | 一种防逆转蝶阀齿轮结构 | |
CN210978709U (zh) | 一种蝶阀开启手操机构 | |
CN112081485A (zh) | 一种手自一体的展臂式开窗器 | |
CN210484769U (zh) | 一种工程车辆操纵机构 | |
CN211901746U (zh) | 一种小空间用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 | |
CN2441930Y (zh) | 门锁用电机型轴向式离合器 | |
CN223136837U (zh) | 一种gis设备防尘装置 | |
CN214248169U (zh) | 一种智能门窗用的行星离合齿轮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302, Unit 1, Building 10, Phase I, Hankou City Plaza,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12 Patentee after: Liu Yang Address before: 024400 Group 7, Xinglongzhuang Village, Nailin Town, Karaqin Banner,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Liu 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