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1109U - 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61109U CN218761109U CN202222788798.3U CN202222788798U CN218761109U CN 218761109 U CN218761109 U CN 218761109U CN 202222788798 U CN202222788798 U CN 202222788798U CN 218761109 U CN218761109 U CN 2187611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base
- shock
- pressing block
- control bolt
- movable pr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所述减震脚轮组件包括有安装基座、容纳圆筒、端部盖板、控制螺栓与活动压块,其中容纳圆筒固定在安装基座的下侧,所述端部盖板布置在安装基座的上方,其中控制螺栓贯穿端部盖板的一侧布置,所述活动压块布置在容纳圆筒的内部。在本实用中,可以利用六角扳手对控制螺栓进行扭动,使得控制螺栓可以对活动压块进行下压,使得活动压块可以沿着导向穿杆向下移动,活动压块会对减震阻尼器进行下压,进而实现调节框的压力大小调节,从而带动调节框上的脚轮进行位置调整,同时本实用整体美观大方,结构形式隐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
背景技术
脚轮是指安装在设备支脚位置的轮子,主要用来辅助物体进行移动的辅助件,目前为了脚轮的使用寿命更长,会使得脚轮具备减震的功能,如,公开号CN215792991U的一种减震脚轮,结构简单、可靠,承重强且减震效果好,可防止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推车在快速推动时产生的高频振动令使用者的手发麻;通过设置缓冲挡板,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可降低与支架碰撞时的噪音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调节座,可按需调节压簧的介入工作的载重量;通过设置调节座、连接条和活动环,可按需调节减震器的工作行程来调节减震效果。
上述装置的调节方式布置在脚轮的下侧,这样对脚轮进行调节时,需要使得安装脚轮的物体被翻过来,这样调节方式存在极大的不便,同时上述结构的布置比较分散,整体结构不够紧凑,容易被外界物体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所述减震脚轮组件包括有安装基座、容纳圆筒、端部盖板、控制螺栓与活动压块,其中容纳圆筒固定在安装基座的下侧,所述端部盖板布置在安装基座的上方,其中控制螺栓贯穿端部盖板的一侧布置,所述活动压块布置在容纳圆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上对称开设第一穿孔,其中第一穿孔中贯穿布置有连接螺杆。
优选的,所述活动压块的下方放置有调节框,其中调节框放置在容纳圆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框的上侧放置有减震阻尼器,其中减震阻尼器处于活动压块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调节框的上侧对称布置固定连接的导向穿杆,其中活动压块上对称开设第二穿孔。
优选的,所述导向穿杆穿过第二穿孔与连接螺杆进行螺接连接,其中调节框的下侧布置固定连接的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中,可以利用六角扳手对控制螺栓进行扭动,使得控制螺栓可以对活动压块进行下压,使得活动压块可以沿着导向穿杆向下移动,活动压块会对减震阻尼器进行下压,进而实现调节框的压力大小调节,从而带动调节框上的脚轮进行位置调整,同时本实用整体美观大方,结构形式隐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容纳圆筒半剖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主体;11、安装基座;1101、第一穿孔;1102、连接螺杆;12、容纳圆筒;13、端部盖板;14、控制螺栓;15、活动压块;1501、调节框;1502、减震阻尼器;1503、导向穿杆;1504、第二穿孔;1505、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移动主体1,以及布置在移动主体1上的减震脚轮组件,减震脚轮组件包括有安装基座11、容纳圆筒12、端部盖板13、控制螺栓14与活动压块15,其中容纳圆筒12固定在安装基座11的下侧,端部盖板13布置在安装基座11的上方,其中控制螺栓14贯穿端部盖板13的一侧布置,活动压块15布置在容纳圆筒12的内部。控制螺栓14在贯穿端部盖板13之后,依次贯穿移动主体1与安装基座11布置,并与活动压块15进行接触,安装基座11通过螺钉固定在移动主体1的下侧,安装基座11与容纳圆筒12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端部盖板13固定在移动主体1的内部,其中控制螺栓14可通过六角扳手工具进行扳动转动,控制螺栓14与移动主体1之间进行螺接连接。
安装基座11上对称开设第一穿孔1101,其中第一穿孔1101中贯穿布置有连接螺杆1102。连接螺杆1102可以对导向穿杆1503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调节框1501从安装基座11上脱离。
活动压块15的下方放置有调节框1501,其中调节框1501放置在容纳圆筒12的内部。
调节框1501的上侧放置有减震阻尼器1502,其中减震阻尼器1502处于活动压块15的下侧。
调节框1501的上侧对称布置固定连接的导向穿杆1503,其中活动压块15上对称开设第二穿孔1504。
导向穿杆1503穿过第二穿孔1504与连接螺杆1102进行螺接连接,其中调节框1501的下侧布置固定连接的脚轮1505。
减震阻尼器1502可以对活动压块15进行顶动,调节框1501可以在容纳圆筒12的内部上下活动,可以利用六角扳手对控制螺栓14进行扭动,使得控制螺栓14可以对活动压块15进行下压,使得活动压块15可以沿着导向穿杆1503向下移动,活动压块15会对减震阻尼器1502进行下压,进而实现调节框1501的压力大小调节,从而带动调节框1501上的脚轮1505进行位置调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包括移动主体(1),以及布置在移动主体(1)上的减震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脚轮组件包括有安装基座(11)、容纳圆筒(12)、端部盖板(13)、控制螺栓(14)与活动压块(15),其中容纳圆筒(12)固定在安装基座(11)的下侧,所述端部盖板(13)布置在安装基座(11)的上方,其中控制螺栓(14)贯穿端部盖板(13)的一侧布置,所述活动压块(15)布置在容纳圆筒(1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1)上对称开设第一穿孔(1101),其中第一穿孔(1101)中贯穿布置有连接螺杆(1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块(15)的下方放置有调节框(1501),其中调节框(1501)放置在容纳圆筒(1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1501)的上侧放置有减震阻尼器(1502),其中减震阻尼器(1502)处于活动压块(15)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1501)的上侧对称布置固定连接的导向穿杆(1503),其中活动压块(15)上对称开设第二穿孔(1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穿杆(1503)穿过第二穿孔(1504)与连接螺杆(1102)进行螺接连接,其中调节框(1501)的下侧布置固定连接的脚轮(150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88798.3U CN218761109U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88798.3U CN218761109U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61109U true CN218761109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70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788798.3U Active CN218761109U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61109U (zh) |
-
2022
- 2022-10-21 CN CN202222788798.3U patent/CN2187611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761109U (zh) | 一种调节减震脚轮结构 | |
CN111653413B (zh) | 一种可减震的新能源汽车变压器 | |
CN21195132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 | |
CN210174680U (zh) | 一种司机座椅减震升降一体调节机构 | |
CN112413050A (zh) | 一种便于放置的空压机 | |
CN21435588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防护机构 | |
CN21082193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排座椅支撑结构 | |
CN209776720U (zh) | 一种自调式减震电动助力车电池 | |
CN221067763U (zh) | 一种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 | |
CN220410732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驾驶室支撑组件 | |
CN210444837U (zh) | 一种移裁机固定支架 | |
CN222732023U (zh) |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 | |
CN221138053U (zh) | 一种用于挂车制动系统的焊接式减震支架 | |
CN215059075U (zh) | 一种带有可调节结构的橡胶减震器 | |
CN218559071U (zh) | 一种减震装置及带有减震装置的滑板车 | |
CN218207596U (zh) | 一种易调节后置减震器 | |
CN221250895U (zh) | 一种适用于adb远光灯的防撞报警装置 | |
CN219795948U (zh) | 一种汽车车架上的悬架减震器结构 | |
CN220706297U (zh) | 一种长使用寿命汽车减震支架 | |
CN213235924U (zh) | 一种控制板用的减震缓冲结构 | |
CN219884016U (zh) | 一种滑板车用小型弹簧后减震器 | |
CN216131315U (zh) | 一种汽车冲压件弹簧托架 | |
CN220668232U (zh) | 刚度可调减震器 | |
CN219919408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柜式电液执行机构 | |
CN221097296U (zh) | 一种缓冲减振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Address after: Room 4027, 4th Floor, Building 1, No. 35 West Fourth Ring South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HANGPIN JIZHI EDUCATIO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room 412-2, 4th floor, shoukai Plaza, 318 Huilongguan East Street,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ANGPIN ZHUOYUE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