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8745U -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48745U CN218748745U CN202121757674.8U CN202121757674U CN218748745U CN 218748745 U CN218748745 U CN 218748745U CN 202121757674 U CN202121757674 U CN 202121757674U CN 218748745 U CN218748745 U CN 2187487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water
- knockout
- pond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134 recirc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09 water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有出水口与排污口,还包括储液箱、与储液箱相连通的第一水泵以及设在水池本体内的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通过散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与第一分液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通过出液管道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于设备。本实用新型水容量大、冷却效率高且能够节约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机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机在生产运作时,需要对有些机构进行冷却处理,而现有的大多数塑料机的冷却机构均采用冷却水塔直接进行冷却,容易造成冷却机构腐蚀、结垢,影响其冷却效果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高的循环冷却水池。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有出水口与排污口,还包括储液箱、与储液箱相连通的第一水泵以及设在水池本体内的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通过散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与第一分液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通过出液管道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于设备。
上述结构中,设备上排出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出液管道进入第二分液器内,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第二分液器流入散热管道内,与水池本体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水池本体内的冷却水内并散入大气中,以此对冷却液进行散热、冷却;通过散热后的冷却液通过散热管道流入第一分液器内,再通过第一进液管道流入储液箱,然后第一水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进液管道输送至设备内,从而完成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对冷却液的冷却速度,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道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下弯折设置,形成多段U型。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散热管道在水池本体内的散热面积,且能够加长冷却液流动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道相对分水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采用上述结构,使其与分水器相配合,使得冷却液能够进入间隔的散热管道内,能够增加散热管道在水池本体内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均通过固定件与水池本体相连固定,所述固定件的截面呈Z型。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的拆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安装、维修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分别位于水池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散热管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冷却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套设有固定架。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架能够提高水池本体的牢固性及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固定于水池本体上的冷却水塔,所述冷却水塔顶端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水池本体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管道上接设有第二水泵以及控制阀,所述冷却水塔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水池本体内腔相连通的溢出口。
上述结构中,通过控制阀控制第二水泵将水池本体内的冷却水抽取至冷却水塔顶端,冷却水从其顶端流落至冷却水塔内的底部,再从溢出口溢出至水池本体内,从而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冷却液的冷却效率及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水池本体;11-出水口;12-排污口;2-储液箱;3-第一水泵;4-循环散热机构;41-散热管道;42-第一进液管道;43-第一进液管道;44-出液管道;45-第一分液器;46-第二分液器;5-固定件;6-固定架;7-冷却水塔;71-溢出口;8-第二水泵;9-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1,所述水池本体1上开设有出水口11与排污口12,还包括储液箱2、与储液箱2相连通的第一水泵3以及设在水池本体1内的循环散热机构4,所述循环散热机构4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41、第一进液管道42、第二进液管道43以及出液管道44,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1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所述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通过散热管道41相连通,所述储液箱2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42与第一分液器45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46通过出液管道44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43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3,另一端连通于设备。
上述结构中,设备上排出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出液管道44进入第二分液器46内,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第二分液器46流入散热管道41内,与水池本体1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水池本体1内的冷却水内以此对冷却液进行散热、冷却;通过散热后的冷却液通过散热管道41流入第一分液器45内,再通过第一进液管道42流入储液箱2,然后第一水泵3将储液箱2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进液管道43输送至设备内,从而完成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对冷却液的冷却速度,并且能够防止设备腐蚀、结垢,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道41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下弯折设置,形成多段U型。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散热管道41在水池本体1内的散热面积,且能够加长冷却液流动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道41相对分水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采用上述结构,使其与分水器相配合,使得冷却液能够进入间隔的散热管道41内,能够增加散热管道41在水池本体1内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均通过固定件5与水池本体1相连固定,所述固定件5的截面呈Z型。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的拆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安装、维修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分别位于水池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散热管道41的长度,从而增加了冷却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池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套设有固定架6。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架6能够提高水池本体1的牢固性及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水池本体1上的冷却水塔7,所述冷却水塔7顶端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水池本体1的出水口11相连通,所述管道上接设有第二水泵8以及控制阀9,所述冷却水塔7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水池本体1内腔相连通的溢出口71。
上述结构中,通过控制阀9控制第二水泵8将水池本体1内的冷却水抽取至冷却水塔7顶端,冷却水从其顶端流落至冷却水塔7内的底部,再从溢出口71溢出至水池本体1内,从而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冷却液的冷却效率及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有出水口与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与储液箱相连通的第一水泵以及设在水池本体内的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通过散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与第一分液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通过出液管道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于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下弯折设置,形成多段U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相对分水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均通过固定件与水池本体相连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截面呈Z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分别位于水池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套设有固定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水池本体上的冷却水塔,所述冷却水塔顶端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水池本体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管道上接设有第二水泵以及控制阀,所述冷却水塔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水池本体内腔相连通的溢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57674.8U CN218748745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57674.8U CN218748745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48745U true CN218748745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42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57674.8U Active CN218748745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48745U (zh) |
-
2021
- 2021-07-29 CN CN202121757674.8U patent/CN2187487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494C (zh) | 加压水反应堆电站 | |
CN218748745U (zh) |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 |
CN219364795U (zh) | 一种循环水池结构 | |
CN208495745U (zh) | 一种模具节水冷却装置 | |
CN215261297U (zh) | 防结垢蒸发式换热装置 | |
CN216132311U (zh) | 一种自调节消气式防震内接管结构 | |
CN210625033U (zh) | 一种节水式冷却水系统 | |
CN108380843A (zh) | 一种模具节水冷却装置 | |
CN205014859U (zh) | 一种水循环蒸发式冷凝器 | |
CN210082373U (zh) | 一种胎面冷却水半循环装置 | |
CN219587904U (zh) | 大型锻造机液压站闭循环降温系统 | |
CN108277312B (zh) | 一种高炉炼铁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 |
CN220007037U (zh) | 一种加工车间冷却油集中供油循环系统 | |
CN218673241U (zh) | 具有下沉水箱的蒸发式冷凝器 | |
CN221077366U (zh) | 一种低温甲醇洗换热装置 | |
CN218489062U (zh) | 踢脚线用冷却装置 | |
CN220242163U (zh) | 螺旋保护套生产用冷却装置 | |
CN211651312U (zh) | Lng工厂循环水热能回收系统 | |
CN218884706U (zh) | 一种酿酒用冷却装置 | |
CN214577969U (zh) | 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 | |
CN217737957U (zh) | 一种铜杆冷却水的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3559783U (zh) | 一种提高连铸机结晶器振动稳定性的装置 | |
CN213687984U (zh) | 一种冷却器 | |
CN210152771U (zh) | 一种一体式散热器芯体装置 | |
CN219662913U (zh) | 一种全氟聚醚液提取用冷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