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0397U - 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40397U CN218740397U CN202222369503.9U CN202222369503U CN218740397U CN 218740397 U CN218740397 U CN 218740397U CN 202222369503 U CN202222369503 U CN 202222369503U CN 218740397 U CN218740397 U CN 2187403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ag
- sedimentation tank
- baffle
- sediment
- clean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包括渣池和主机,所述渣池的左侧连通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左侧壁设置有清渣道,所述清渣道的内部设置有刮板提升机,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刮板提升机右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挡板的右侧和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交差分布的阻板,所述水位传感器与主机电信号连接,所述主机与刮板提升机电连接。该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具有自动清理阳极渣的优点,解决了电解车间地下室空间有限,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不便进入,但池低沉积过多的阳极渣时,需要人工进行清理,不仅会耽误阳极液的回收,同时还浪费大量的人力,大量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渣池,具体是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在应用于电解锰生产领域时,阳极渣池也称之为沉淀池,大部分处于电解车间地下室,经过沉淀后,阳极渣沉淀在池低,阳极液被回收储存。
电解车间地下室空间有限,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不便进入,但池低沉积过多的阳极渣时,需要人工进行清理,不仅会耽误阳极液的回收,同时还浪费大量的人力,大量的时间,故而提出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包括渣池和主机,所述渣池的左侧连通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左侧壁设置有清渣道,所述清渣道的内部设置有刮板提升机,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刮板提升机右侧的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左侧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挡板的右侧和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交差分布的阻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位传感器与主机电信号连接,所述主机与刮板提升机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呈锥形状,且深度大于渣池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提升机的顶部延伸至清渣道的顶部,所述刮板提升机包括链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提升机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护罩,所述护罩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出设置有与链条内核的齿牙,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靠近两端的绞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罩和刮板提升机现场T字形状,护罩位于挡板的正下方且之间设置有的间隙,护罩位于沉淀池内部的最深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通过沉淀池先沉淀再刮板提升机定时清理沉淀池中的阳极渣,能够有效的将阳极渣集中清理出去,减少阳极渣的扩散范围,实现自动清理的效果。
2、该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通过水位传感器监测水位,当阳极渣堵塞挡板下方的间隙时,水位上涨,主机接收到水位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刮板提升机开始工作,清理阳极渣,相比定时清理更加节能。
3、该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通过刮板提升机的链条驱动绞龙一同进行转动,绞龙在转动过程中会将两端的阳极渣相中间传输,能够起到收揽阳极渣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中绞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中:1、渣池;2、沉淀池;3、清渣道;4、挡板;5、刮板提升机;6、阻板;7、水位传感器;8、链条;9、绞龙;10、转轴;11、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包括渣池1和主机,所述渣池1的左侧连通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左侧壁设置有清渣道3,所述清渣道3的内部设置有刮板提升机5,所述沉淀池2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刮板提升机5右侧的挡板4,挡板4的作用是稳定水流,防止水流带走阳极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液体进入到沉淀池2的内部,阳极渣沉淀,阳极液通过大气压强进入到渣池1的内部,刮板提升机5设置为定时工作,每一天进行一次刮板提升机5工作,每次工作时间为半小时,能够有效的防止阳极渣跟随阳极液进入到渣池1的内部,通过刮板提升机5定时排出阳极渣,刮板提升机5的出料口设置手推车进行接渣运输处理,实现自动清理沉淀阳极渣的效果。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挡板4的左侧设置有水位传感器7,挡板4的右侧和沉淀池2的内部设置有交差分布的阻板6,阻板6能够起到阻挡阳极液急流的作用,使阳极液能够稳定,恒流的到达渣池1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位传感器7与主机电信号连接,所述主机与刮板提升机5电连接,主机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阳极渣堆积达到挡板4时,密封挡板4底部的间隙,阳极液无法流动到渣池1的内部,因此,挡板4左侧的阳极液水位会不断的上涨,直到达到水位传感器7的峰值,此时主机接收到信号,驱动刮板提升机5进行工作,清理堆积在沉淀池2内部的阳极渣,相比定时清理更加节能。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呈锥形状,且深度大于渣池1的深度,锥形状的沉淀池2有助于阳极渣的收集清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板提升机5的顶部延伸至清渣道3的顶部,所述刮板提升机5包括链条8,刮板提升机5具有链条8是现有技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板提升机5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护罩11,所述护罩11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出设置有与链条8内核的齿牙,所述转轴10的外侧设置有靠近两端的绞龙9,链条8驱动转轴10和绞龙9转动,因此绞龙9不再需要单独的驱动设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护罩11和刮板提升机5现场T字形状,护罩11位于挡板4的正下方且之间设置有的间隙,护罩11位于沉淀池2内部的最深处,横向设置的护罩11包括内部的绞龙9,能够更好的收揽阳极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为了保持阳极液从挡板4底部的通过效率,和增大阳极渣的储存量,因此沉淀池2的内底壁前后两端呈水平的,刮板提升机5在工作的同时会驱动绞龙9一同进行转动,绞龙9能够向中间传输阳极渣,提高阳极渣的清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包括渣池(1)和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池(1)的左侧连通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左侧壁设置有清渣道(3),所述清渣道(3)的内部设置有刮板提升机(5),所述沉淀池(2)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刮板提升机(5)右侧的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的左侧设置有水位传感器(7),挡板(4)的右侧和沉淀池(2)的内部设置有交差分布的阻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器(7)与主机电信号连接,所述主机与刮板提升机(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呈锥形状,且深度大于渣池(1)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提升机(5)的顶部延伸至清渣道(3)的顶部,所述刮板提升机(5)包括链条(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提升机(5)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护罩(11),所述护罩(11)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出设置有与链条(8)内核的齿牙,所述转轴(10)的外侧设置有靠近两端的绞龙(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11)和刮板提升机(5)现场T字形状,护罩(11)位于挡板(4)的正下方且之间设置有的间隙,护罩(11)位于沉淀池(2)内部的最深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69503.9U CN218740397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69503.9U CN218740397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40397U true CN218740397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93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69503.9U Active CN218740397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40397U (zh) |
-
2022
- 2022-09-07 CN CN202222369503.9U patent/CN2187403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340194U (zh) | 一种沉淀池 | |
CN218740397U (zh) | 一种沉淀渣自动清理系统 | |
CN218553218U (zh) | 一种排泥机构及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1155586A (zh) | 一种用于水库水质改善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14050558U (zh) |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6236470U (zh) | 一种pcb退锡废液回收与循环再生装置 | |
CN218843217U (zh) | 一种水电工程施工用清淤装置 | |
CN215031712U (zh) | 一种水浴式危废铁桶清洗机 | |
CN209108679U (zh) | 一种中心传动刮吸泥机 | |
CN218502741U (zh) | 一种固废处理的清洗装置 | |
CN201245483Y (zh) | 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 | |
CN206553244U (zh) | 横向刮垢电化学水处理刮刀系统 | |
CN214936935U (zh) | 淤泥处理装置 | |
CN214880441U (zh) |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便于清淤的装置 | |
CN214758674U (zh) | 一种水产养殖清底除污装置 | |
CN214597717U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水渣分离装置 | |
CN211120805U (zh) | 一种发电机烟气热量回收系统 | |
CN208785830U (zh) | 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 | |
CN21374129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快速清淤设备 | |
CN211847279U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电化学氧化处理设备 | |
CN217149117U (zh) | 一种餐厨垃圾油脂回收装置 | |
CN112546683A (zh) | 一种高效清除底部污泥的排泥口 | |
CN220656690U (zh) | 矿石加工用盘式过滤装置 | |
CN222463026U (zh) | 一种废锂电池浆料的回收设备 | |
CN214830720U (zh) | 一种电解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