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730096U -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0096U
CN218730096U CN202223069272.6U CN202223069272U CN218730096U CN 218730096 U CN218730096 U CN 218730096U CN 202223069272 U CN202223069272 U CN 202223069272U CN 218730096 U CN218730096 U CN 218730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ielding layer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ixedly connected
flexibl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92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振军
刘焕新
赵亚超
史锋锋
胡承伟
李金堂
谢丽岩
李翔宇
梁俊霞
涂昌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m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92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0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0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0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包括抗干扰屏蔽层,所述抗干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内导体,所述抗干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接地保护线,所述接地保护线均与抗干扰屏蔽层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抗干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承载导体。该实用新型,钢丝外侧采用耐海水编织层,并根据海洋环境特点,结合海水流速、电缆移动速度、以及收放速度和承重情况,设有维稳飘带,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是针对海洋中进行水下探测系统设计和研制的一种专用软电缆,该产品具有防水、防腐蚀、高抗拉强度、耐磨、耐弯曲等性能,使电缆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远洋航行的不断增加,航行的安全愈加重要;由于海洋的环境极其恶劣和复杂,一套辅助探测设备将有助于航行的更远、更安全。
但普通的电缆或一些专用电缆,由于受频繁的收放在海水里,电缆护套受腐蚀加之移动、承载,导致缆芯内部有渗水、腐蚀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电缆的绝缘强度、引起电缆发热、漏电、断裂,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由于电缆因海水腐蚀、耐磨、承重等原因,产品的实际寿命也仅仅有4个月至9个月不等。远远低于设计值,给客户造成了较大的财产事故,因此我们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以解决该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海洋中进行水下探测系统设计和研制的一种专用软电缆,具有防水、抗腐蚀、耐磨等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包括抗干扰屏蔽层,所述抗干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内导体,所述抗干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接地保护线,所述接地保护线均与抗干扰屏蔽层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抗干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承载导体,所述中心承载导体与绝缘组件相接触,所述抗干扰屏蔽层的外圈上套设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的内部穿插有均匀分布的外导体,所述包带层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圈套设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内部设置有双层钢丝铠装层,所述双层钢丝铠装层固定连接在防水层的外圈上,所述编织层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阻水层,两个所述阻水层分别固定连接在编织层的内圈与双层钢丝铠装层的外圈上,两个所述阻水层之间形成有空腔,外侧的所述阻水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阻水环,所述阻水环的内圈固定连接在内侧阻水层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绝缘组件包含有绝缘套与两个内绝缘层,所述绝缘套位于抗干扰屏蔽层的内部,两个所述内绝缘层均固定连接在绝缘套的内部,所述内导体位于内绝缘层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心承载导体、接地保护线与外导体上均固定连接有外绝缘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抗干扰屏蔽层包含有内屏蔽层与外屏蔽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外侧的阻水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圈的阻水层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编织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组羽翼飘带,所述羽翼飘带由涤纶材质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产品采用特殊的一体化缆芯结构设计:承载芯、控制信息单元、抗干扰屏蔽层、动力传输单元、防水层、双层防腐钢丝铠装受力层、编织层(含飘带设计),其中,控制信息单元为4对2芯组成的黄色、绿色、红色和蓝色,并设有接地保护单元;抗干扰屏蔽层为产品信息控制的准确性保驾护航;动力传输单元由9芯构成的四回路电力传输,为探测设备提供源源不变的动能。缆芯正中心承载芯和双层防腐钢丝铠装为综合设计的受力层,产品承重不低于370kN,可负载110kN的探测设备或其它物品,满足海洋多用需求;钢丝外侧采用耐海水编织层,并根据海洋环境特点,结合海水流速、电缆移动速度、以及收放速度和承重情况,设有维稳飘带,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是针对海洋中进行水下探测系统设计和研制的一种专用软电缆,该产品具有防水、防腐蚀、高抗拉强度、耐磨、耐弯曲等性能,使电缆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水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屏蔽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抗干扰屏蔽层;101、内屏蔽层;102、外屏蔽层;2、绝缘组件;201、绝缘套;202、内绝缘层;3、内导体;4、接地保护线;5、中心承载导体;6、包带层;7、外导体;8、防水层;9、编织层;10、双层钢丝铠装层;11、阻水层;12、空腔;13、阻水环;14、外绝缘层;15、支撑柱;16、羽翼飘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包括抗干扰屏蔽层1,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绝缘组件2,绝缘组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内导体3,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接地保护线4,接地保护线4均与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壁相接触,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承载导体5,中心承载导体5与绝缘组件2相接触,抗干扰屏蔽层1的外圈上套设有包带层6,包带层6的内部穿插有均匀分布的外导体7,包带层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8,防水层8的外圈套设有编织层9,编织层9的内部设置有双层钢丝铠装层10,双层钢丝铠装层10固定连接在防水层8的外圈上,编织层9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阻水层11,两个阻水层11分别固定连接在编织层9的内圈与双层钢丝铠装层10的外圈上,两个阻水层11之间形成有空腔12,外侧的阻水层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阻水环13,阻水环13的内圈固定连接在内侧阻水层11上。
请参阅图1与2,其中:绝缘组件2包含有绝缘套201与两个内绝缘层202,绝缘套201位于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两个内绝缘层202均固定连接在绝缘套201的内部,内导体3位于内绝缘层202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绝缘组件2通过分为绝缘套201与内绝缘层202,使得内导体3被内绝缘层202包裹后又被绝缘套201包裹,两根内导体3与绝缘组件2形成一根线芯,从而便于提高整体性,且可以提高绝缘性。
请参阅图1,其中:中心承载导体5、接地保护线4与外导体7上均固定连接有外绝缘层14。
本实用新型中,外绝缘层14材料采用优质抗水树交联聚乙烯材料,大大提高了绝缘的阻水性能、耐温性能和机械性能,任一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980MΩ。
请参阅图4,其中:抗干扰屏蔽层1包含有内屏蔽层101与外屏蔽层102。
本实用新型中,抗干扰屏蔽层1分为内屏蔽层101与外屏蔽层102两组,采用混合屏蔽设计,内层采用厚度为0.03mm~0.12mm的软紫铜带、铜塑复合带、铝带或铝塑复合带单层重叠绕包,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8%,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外层采用直径0.5mm~0.16mmmm的镀锡铜丝或铜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不低于80%,该结构具有较好地抗干扰性能,其屏蔽抑制系数不超过0.01,绝缘组件线芯在交流电压3000V及以下时,对外导体线芯干扰性能较小,无串扰或串扰不大于-60dB。
请参阅图1与3,其中:外侧的阻水层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柱15,支撑柱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圈的阻水层11上。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15的设置可以提高编织层9与双层钢丝铠装层10之间的紧密性,使得线缆整体性提高。
请参阅图1,其中:编织层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组羽翼飘带16,羽翼飘带16由涤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羽翼飘带16采用厚度0.5±0.1mm,宽度60±0.5mm,所有规格带子的长度均采用216±6mm,飘带沿缆芯以间距18±1mm均匀地分布在缆芯中心的180°和90°位置,每个位置2对,共设有6条飘带,该带材为涤纶编织带,不吸水,不打结,耐海水,且有助于电缆移动过程平衡电缆位置,并缓和水流对电缆的冲击。
在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完成安装后,防水层8结合航道运输、人为的海水污染、海水的腐蚀(包括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寄生生物的自然因素的侵袭)等因素,产品采用环保型黑色防腐蚀聚醚型聚氨酯护套材料,材料的硬度不低于95A,护套最薄点厚度不低于1.2mm,使护套在浸泡在海水中、长期反复收放和高抗拉强度下具高强度、高延伸率,高耐水解性以及耐高低温度特性,线缆可经受10MPa和2小时的纵向、横向水密试验,两端均无水滴渗出;
内导体3与外导体7采用第5类或第6类软导体,软导体由复合式束绞的镀锡圆铜单丝构成;紧密度的镀锡丝可以起到耐腐蚀和氧化的作用;
绝缘组件2通过分为绝缘套201与内绝缘层202,使得内导体3被内绝缘层202包裹后又被绝缘套201包裹,两根内导体3与绝缘组件2形成一根线芯,从而便于提高整体性,且可以提高绝缘性,外绝缘层14材料采用优质抗水树交联聚乙烯材料,大大提高了绝缘的阻水性能、耐温性能和机械性能,任一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980MΩ。
编织层9则采用直径不低于0.2mm涤纶纤维丝束绞而成32锭或48锭编制而成的涤纶编织层,编织后密度不低于95%,其无毒、环保、质轻、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和较好的耐腐蚀性,可以作为较好吊装软电缆的外护层;
抗干扰屏蔽层1分为内屏蔽层101与外屏蔽层102两组,采用混合屏蔽设计,内层采用厚度为0.03mm~0.12mm的软紫铜带、铜塑复合带、铝带或铝塑复合带单层重叠绕包,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8%,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外层采用直径0.5mm~0.16mmmm的镀锡铜丝或铜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不低于80%,该结构具有较好地抗干扰性能,其屏蔽抑制系数不超过0.01,绝缘组件线芯在交流电压3000V及以下时,对外导体线芯干扰性能较小,无串扰或串扰不大于-60dB;
双层钢丝铠装层10内层可采用7芯/0.2mm航空不锈钢丝构成,拉断力不低于53kN,航空钢丝无接头、无圆转,具有极高的柔性、寿命超长,外层采用SZ螺旋式双钢丝钢丝铠装,为了使钢丝铠装电缆具有一定的柔软性,钢丝都是以SZ螺旋式紧密地绕包到缆芯上的,为确保钢丝铠装的结构稳定性和质量,同一层铠装上的钢丝排列必须紧密整齐,不得有跳丝和间隙存在。内层右向标称为1.8mm的防腐高强度铁铬钢丝,外层左向标称为1.4mm的防腐高强度铁铬钢丝,其抗强强度不低于2300Nmm2,远高于市场上1620Nmm2的技术要求;另外,为增强钢丝的防蚀性能,高强度铁铬钢丝表面有防蚀复合层,其使用寿命在不大于900米的海洋中敷设运行,设计寿命大于10年。使产品具有较优异的抗拉强度、耐腐蚀能力,不吸潮,适用在长期敷设在的海洋环境中承载拉力;
在电缆处于海水内部后阻水层11与编织层9配合增强防水性能,而多组阻水环13的设置将空腔12分隔为多组空槽,若电缆外层阻水层11破损海水进入空腔12内部,内侧阻水层11与阻水环13则会对海水继续进行阻隔,在对电缆检修的过程中查看破损处并对其修复即可,避免海水侵蚀整条线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包括抗干扰屏蔽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绝缘组件(2),所述绝缘组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内导体(3),所述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接地保护线(4),所述接地保护线(4)均与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承载导体(5),所述中心承载导体(5)与绝缘组件(2)相接触,所述抗干扰屏蔽层(1)的外圈上套设有包带层(6),所述包带层(6)的内部穿插有均匀分布的外导体(7),所述包带层(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的外圈套设有编织层(9),所述编织层(9)的内部设置有双层钢丝铠装层(10),所述双层钢丝铠装层(10)固定连接在防水层(8)的外圈上,所述编织层(9)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阻水层(11),两个所述阻水层(11)分别固定连接在编织层(9)的内圈与双层钢丝铠装层(10)的外圈上,两个所述阻水层(11)之间形成有空腔(12),外侧的所述阻水层(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阻水环(13),所述阻水环(13)的内圈固定连接在内侧阻水层(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2)包含有绝缘套(201)与两个内绝缘层(202),所述绝缘套(201)位于抗干扰屏蔽层(1)的内部,两个所述内绝缘层(202)均固定连接在绝缘套(201)的内部,所述内导体(3)位于内绝缘层(20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承载导体(5)、接地保护线(4)与外导体(7)上均固定连接有外绝缘层(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屏蔽层(1)包含有内屏蔽层(101)与外屏蔽层(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外侧的阻水层(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圈的阻水层(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组羽翼飘带(16),所述羽翼飘带(16)由涤纶材质制成。
CN202223069272.6U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Active CN218730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9272.6U CN218730096U (zh)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9272.6U CN218730096U (zh)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0096U true CN21873009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9272.6U Active CN218730096U (zh)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00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7179A (zh) * 2023-12-08 2024-03-22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密度的动态缆
CN118213121A (zh) * 2024-03-29 2024-06-18 江苏远大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用高压电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7179A (zh) * 2023-12-08 2024-03-22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密度的动态缆
CN117747179B (zh) * 2023-12-08 2024-05-17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密度的动态缆
CN118213121A (zh) * 2024-03-29 2024-06-18 江苏远大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用高压电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30096U (zh) 一种海洋吊装移动软电缆
CN203118671U (zh) 收放式多组纵向水密封光电复合缆
CN107358997B (zh) 深海系统用多芯光电复合水密电缆
CN202167262U (zh) 一种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
CN111292883B (zh) 一种轻型非金属铠装海缆
CN102751018A (zh) 深海探测设备用中性缆
CN105761828A (zh) 一种额定电压220kV 两芯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CN203013319U (zh) 一种丁腈复合护套扁平电缆
CN210865664U (zh) 一种高柔性耐弯曲海洋拖链电缆
CN209912547U (zh) 一种无铠装的高强度复合强电水下生产系统用脐带缆
CN110797145A (zh) 一种水下光电复合缆
CN216647905U (zh) 一种水密光电复合拖缆
CN215342025U (zh) 水上通信定位监控轻浮电缆
CN213277505U (zh) 一种双层铠装三芯海洋电缆
CN217955468U (zh) 一种深海智能智控专用软电缆
CN214012563U (zh) 一种拖链电缆
CN212342311U (zh) 一种水下光电复合缆
CN222071579U (zh) 一种防水抗压电缆
CN222826108U (zh) 一种超深水动态软管脐带缆
CN210805283U (zh) 一种深海电缆
CN222785078U (zh) 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湿式海底电缆
CN223155691U (zh) 一种海底光电复合电缆
CN2525544Y (zh) 高强钢丝铠装海底光缆
CN2605645Y (zh) Tsp901自走式海缆埋设机铠装缆
CN215069409U (zh) 一种带钢丝铠装的控制光纤复合水密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