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709634U -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9634U
CN218709634U CN202222908741.2U CN202222908741U CN218709634U CN 218709634 U CN218709634 U CN 218709634U CN 202222908741 U CN202222908741 U CN 202222908741U CN 218709634 U CN218709634 U CN 218709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naerobic
water inlet
treatmen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87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磊
束长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oz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oz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oz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oz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87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9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9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9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池、厌氧池、好氧池及膜生物反应器;厌氧池包括若干个分厌氧池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或厌氧池包括池体,池体由上至下依次错位设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厌氧处理空间;过滤池的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水水箱;膜生物反应器出水管连接出水水箱。本实用新型其系统简单,组成所需的处理池或处理设备量少,仅需过滤池、厌氧池、好氧池及膜生物反应器四种即可,将现有技术中一整个大厌氧池分成若干分厌氧池,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解决了厌氧处理所需时间较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生物发酵废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在我国工业废水COD排放总量中,轻工业废水占65%,其中发酵工业废水排放量仅次于造纸工业居于第二位。由于发酵废液量大,生物发酵废水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高,因此如何提高生物发酵废水的处理效率和节能减排将更加重要。生物发酵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为物质,因为成分复杂,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处理方法还是通过常规PAC和PAM作为物化预处理的絮凝剂,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生量多且发粘,容易黏堵压滤机滤布,脱水效率差。公开号为CN113044985A的专利: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IC反应器系统、初沉池、曝气池、ANAMMOX系统、二沉池、MABR系统、污泥压滤系统及加药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生物发酵废水流入预处理池,经供水泵打入循环池后进入IC反应器,IC反应器出水部分回流至循环池;步骤二:IC反应器出水溢流至初沉池,初沉池的水溢流至曝气池,曝气池污泥打回初沉池,出水供入ANAMMOX反应器;步骤三:ANAMMOX反应器的出水经供料泵打入反硝化池,反硝化池的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的水回流入反硝化池,再流回ANAMMOX反应器,构建成去除氮的ANAMMOX系统;步骤四:三沉池中的水进入MABR系统,MABR系统的水经自吸泵吸至清水池,污泥回流二沉池;步骤五:IC反应器、ANAMMOX反应器、初沉池、二沉池的污泥排入污泥压滤系统。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张江威发表在《广东化工》2022年第15期第49卷上的论文《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在生物发酵废水中的应用》,其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如下:综合调节池-微电解池-混凝沉淀池-气浮池-中间水池-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厌氧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MBR膜池-深度脱色池-排放渠。可见,现有技术中,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庞大而复杂。另外,现有厌氧池由于其原理决定了其不用曝气系统做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含量通常控制在0.2mg/l以下,且污染物浓度较高。只悬挂填料,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并处理这些污染物,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酸化和甲烷。对进水COD浓度高的污水做厌氧消化,能够提高COD的去除率,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提高BOD/COD的比值。一般这个阶段的去除率在20%左右,而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要脱臭的硫化氢气体。达到产气阶段阶段停留时间比两个阶段长。所以由于厌氧处理所需时间较多使得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系统简单,组成所需的处理池或处理设备量少,仅需过滤池、厌氧池、好氧池及膜生物反应器四种即可,将现有技术中一整个大厌氧池分成若干分厌氧池,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解决了厌氧处理所需时间较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池、厌氧池、好氧池及膜生物反应器;
厌氧池包括若干个分厌氧池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或厌氧池包括池体,池体由上至下依次错位设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厌氧处理空间;
过滤池的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水水箱;膜生物反应器出水管连接出水水箱。考虑到厌氧处理所需时间较多,因此将大的厌氧池分成若干个分厌氧池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使得每个分厌氧池的处理量较小,这样避免大量废水在先经过厌氧池时由于废水量太大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厌氧池内由上至下依次错位设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厌氧处理空间的设置也是考虑每一层的设置,每一层的厌氧处理可以避免大量废水在先经过厌氧池时由于废水量太大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隔板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为沿进水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分厌氧池的高度为0.3~0.8m,分厌氧池共设有7~10个,所有分厌氧池的有效池容之和为15~25m3。这样设置后通过多个分厌氧池的设置,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每一个分厌氧池的池容不大,避免大量废水在先经过厌氧池时由于废水量太大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而所有分厌氧池的有效池容之和大于原先10m3左右的整个厌氧池,处理量增加,另外由于将整个厌氧池分成若干个分厌氧池,可以根据处理效率选择增大分厌氧池的数量还是减少,以更好符合待处理的生物发酵废水的水量及水速,可以较好实现定制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分厌氧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进水泵为蠕动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分厌氧池池体上部侧壁连接有甲烷集气管,沿进水方向最后一个分厌氧池的出水一侧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上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上的回流管与进水管相连通,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
或所述厌氧池每一层厌氧处理空间的上部池体侧壁上连接有甲烷集气管,最下方的厌氧处理空间的下方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上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上的回流管与进水管相连通,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
另一种技术方案为,隔板倾斜设置且相邻隔板倾斜方向相反;靠近进水方向的第一块隔板的倾斜方向为沿进水方向逐渐向上倾斜。这样设置后,可以使得刚进入到厌氧处理空间的废水先集聚在最上方的厌氧处理空间后,然后逐步进入到下方的一个个厌氧处理空间内,避免废水进水后直接到达处于下方的厌氧处理空间内,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发酵废水处理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系统简单,组成所需的处理池或处理设备量少,仅需过滤池、厌氧池、好氧池及膜生物反应器四种即可,将现有技术中一整个大厌氧池分成若干分厌氧池,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解决了厌氧处理所需时间较多的问题。
考虑到厌氧处理所需时间较多,因此将大的厌氧池分成若干个分厌氧池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使得每个分厌氧池的处理量较小,这样避免大量废水在先经过厌氧池时由于废水量太大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厌氧池内由上至下依次错位设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厌氧处理空间的设置也是考虑每一层的设置,每一层的厌氧处理可以避免大量废水在先经过厌氧池时由于废水量太大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
通过多个分厌氧池的设置,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每一个分厌氧池的池容不大,避免大量废水在先经过厌氧池时由于废水量太大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而所有分厌氧池的有效池容之和大于原先10m3左右的整个厌氧池,处理量增加,另外由于将整个厌氧池分成若干个分厌氧池,可以根据处理效率选择增大分厌氧池的数量还是减少,以更好符合待处理的生物发酵废水的水量及水速,可以较好实现定制化。
可以使得刚进入到厌氧处理空间的废水先集聚在最上方的厌氧处理空间后,然后逐步进入到下方的一个个厌氧处理空间内,避免废水进水后直接到达处于下方的厌氧处理空间内,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发酵废水处理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厌氧池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隔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过滤池;2、厌氧池;3、好氧池;4、膜生物反应器;5、隔板;6、进水泵;7、出水水箱;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为便于图示,图3未示出挡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池1、厌氧池2、好氧池3及膜生物反应器4;厌氧池2包括池体,池体由上至下依次错位设有隔板5;相邻隔板5之间构成厌氧处理空间;过滤池1的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6,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水水箱;膜生物反应器4出水管连接出水水箱7。进水泵6为蠕动泵。厌氧池2每一层厌氧处理空间的上部池体侧壁上连接有甲烷集气管,最下方的厌氧处理空间的下方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上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上的回流管与进水管相连通,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隔板5倾斜设置且相邻隔板5倾斜方向相反;靠近进水方向的第一块隔板5的倾斜方向为沿进水方向逐渐向上倾斜。隔板5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远离隔板5与池壁的连接处设置,通孔底部设有铰接在隔板5板底的挡板8,挡板8与通孔相适配且挡板8的边缘固定设置橡胶圈,挡板8铰接轴上固定设置扭簧,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孔侧壁上。
工作原理如下:
过滤池将生物发酵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将大颗粒的固体过滤掉,到达厌氧池后,先集聚在最上部的厌氧处理空间,根据设计的水量合理选择扭簧的扭力,当厌氧处理空间内的水量达到设计水量时扭簧的扭力被克服,挡板向下转动,使得厌氧处理空间内集聚的水从隔板的位于中上高度处的通孔泄入到下一个厌氧处理空间内,保证了厌氧处理空间厌氧处理量不大,这样能够提高处理效果,避免水量过多而降低处理效率的问题,提高了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这样逐渐进入到厌氧池最下方的厌氧处理空间,实现分批逐渐处理生物发酵废水,再进入到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最后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池、厌氧池、好氧池及膜生物反应器;
厌氧池包括若干个分厌氧池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或厌氧池包括池体,池体由上至下依次错位设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厌氧处理空间;
过滤池的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水水箱;膜生物反应器出水管连接出水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为沿进水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厌氧池的高度为0.3~0.8m,分厌氧池共设有7~10个,所有分厌氧池的有效池容之和为15~25m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厌氧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进水泵为蠕动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厌氧池池体上部侧壁连接有甲烷集气管,沿进水方向最后一个分厌氧池的出水一侧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上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上的回流管与进水管相连通,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
或所述厌氧池每一层厌氧处理空间的上部池体侧壁上连接有甲烷集气管,最下方的厌氧处理空间的下方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上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上的回流管与进水管相连通,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倾斜设置且相邻隔板倾斜方向相反;靠近进水方向的第一块隔板的倾斜方向为沿进水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CN202222908741.2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709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741.2U CN21870963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741.2U CN21870963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9634U true CN21870963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8741.2U Active CN21870963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9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5109B (zh) 厌氧法处理化纤废水装置
CN108101316B (zh) 一种沥青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CN110668633A (zh) 一种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
CN111170458A (zh) 一种两级ao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CN109485201A (zh)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多级a/o组合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2610021U (zh) 一种外置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N111039521A (zh) 一种污水处理再生回用系统及用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07973402B (zh) 推流式ao反应器
CN114853279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9292980A (zh)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2063797U (zh) 一种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8709634U (zh) 一种生物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CN210764841U (zh) 一种多级接触泥膜共生高效生物反应器
CN109775936B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0176666U (zh) 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机
CN201154935Y (zh) 化纤废水处理装置
CN208136048U (zh) 一种蔬菜榨汁废水处理系统
CN203269735U (zh) 两级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
CN112537887B (zh) 高效絮凝沉淀池强化氨氮处理mbbr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5627421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10950488A (zh) 一种生活垃圾新鲜渗滤液处理方法
CN2578324Y (zh) 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N114409186A (zh)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
CN210620531U (zh)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无膜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07903981U (zh) 一种高效的升流式生物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