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2211U - 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52211U CN218652211U CN202221992066.XU CN202221992066U CN218652211U CN 218652211 U CN218652211 U CN 218652211U CN 202221992066 U CN202221992066 U CN 202221992066U CN 218652211 U CN218652211 U CN 2186522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wl
- rod
- nucleus
- seal wire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包括握持杆、导丝、滑块和碗剪,握持杆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间,导丝前后滑动地设于容置空间内,握持杆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滑块前后滑动地安装于开口上,且滑块与导丝固定连接,碗剪位于握持杆的前端,碗剪具有两个椭球形的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均连接于导丝的前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滑块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张开或闭合碗剪,以夹取或剪切白内障手术中散落的晶状体皮质及核块,并且闭合的碗剪能够防止夹出的晶状体核块滑脱,大大提高了核块的清除效率和安全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并且降低了对术者的操作技能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
背景技术
晶状体是人眼中重要的屈光介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各种原因,晶状体的透明度会逐渐下降而发生白内障并最终影响人的视功能。目前,常用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为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该方法将混浊的晶状体超声粉碎后吸除,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以达到治疗白内障的目的。然而,部分患者手术中可能会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皮质或核碎块散落于前房甚至玻璃体,如清除不全或操作不当,可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视功能。
一般情况下,当发生后囊膜破裂伴晶状体核或皮质残留时,熟练的术者可通过注入粘弹剂使核块上浮,然后扩大手术切口用注水囊圈将核块捞出,也可用撕囊镊轻柔的将皮质或核块夹出。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注水囊圈和撕囊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核块再次滑脱,且位于破裂后囊附近的核块难以清除,盲目的操作不仅会增加手术风险,还可能造成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有效的夹取或剪切晶状体皮质及核块。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包括:握持杆、导丝、滑块和碗剪,所述握持杆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导丝前后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握持杆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滑块前后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开口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丝固定连接,所述碗剪位于所述握持杆的前端,所述碗剪具有两个碗形的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均连接于所述导丝的前端,所述滑块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碗形的所述夹持块闭合为椭球形;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两个碗形的所述夹持块前端分离。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杆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呈钝角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杆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夹角为120°-150°。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碗剪的短径直径为3-4m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块的边沿设置为刀口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为金属材料。
本申请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握持杆可用于供医生拿取,便于操作,导丝可在握持杆内部前后滑动,滑块可在握持杆的侧壁开口上前后滑动,且导丝与滑块固定连接,使得医生滑动滑块即可带动导丝前后移动,碗剪安装在导丝前端,随着导丝的前后移动,碗剪的两个碗形夹持块开启或关闭,从而能够夹取或剪切白内障手术中脱位的晶状体核块,并且闭合的碗剪能够防止夹出的晶状体核块滑脱,大大提高了捞核块的效率和安全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并且降低了对术者的技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的核块抓取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核块抓取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杆上的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持杆;11、容置空间;12、开口;13、第一杆;14、第二杆;2、导丝;3、滑块;4、碗剪;41、夹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包括:握持杆1、导丝2、滑块3和碗剪4,所述握持杆1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间11,所述导丝2前后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1内,所述握持杆1的侧壁开设有开口12,所述滑块3前后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开口12上,且所述滑块3与所述导丝2固定连接,所述碗剪4位于所述握持杆1的前端,所述碗剪4具有两个碗形的夹持块41,两个所述夹持块41均连接于所述导丝2的前端,所述滑块3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滑块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碗形的所述夹持块41闭合为椭球形;
当所述滑块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两个碗形的所述夹持块41前端分离。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握持杆1可用于供医生拿取,便于操作,导丝2可在握持杆1内部前后滑动,滑块3可在握持杆1的侧壁开口12上前后滑动,且导丝2与滑块3固定连接,使得医生滑动滑块3即可带动导丝2前后移动,碗剪4安装在导丝2前端,随着导丝2的前后移动,碗剪4的两个碗形夹持块41开启或关闭,从而能够夹取白内障手术中脱位的晶状体核块,并且闭合的碗剪4能够防止夹出的晶状体核块滑脱,大大提高了捞核块的效率和安全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并且降低了对术者的技巧要求。
在使用时,首先将抓取器从白内障的隧道切口伸入眼内,向前推动滑块3,滑块3带动导丝2向前运动,撑开碗剪4的两个碗形的夹持块41,找到晶状体核块后将其收入夹持块41内,然后向后滑动滑块3,滑块3带动导丝2向后运动,碗剪4的两个碗形的夹持块41闭合,晶状体核块被装入碗剪4内部且不会掉落,然后将抓取器从角膜缘切口退出。当晶状体核块太大或有玻璃体脱出时,也可以利用两个碗形夹持块41的边沿剪除后,再将晶状体核块收入,起到剪切的作用,一物两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握持杆1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一杆13和第二杆14,所述第一杆13和所述第二杆14呈钝角布置。钝角设置的第一杆13和第二杆14便于医生手持操作,且不会阻挡视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开口12开设于所述第二杆14上。第二杆14位于第一杆13的后端,与医生手持位置接近,更便于医生单手进行操作。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杆13和所述第二杆14的夹角为120°-150°该角度使白内障手术进行更容易,防止医生的视线被干扰,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所述滑块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碗剪4的短径直径为3-4mm,适配于手术切口大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块41的边沿设置为刀口结构。夹持块41的边沿可以做成厚度很薄的刀口形状,使得碗剪4的剪切效果更好,更容易将大块的晶状体皮质或核块剪成小块,或将逸出的玻璃体剪除。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2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容易获取,成本低廉,且具有强度高、延展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导丝2的材料使用。
本申请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握持杆1可用于供医生拿取,便于操作,导丝2可在握持杆1内部前后滑动,滑块3可在握持杆1的侧壁开口12上前后滑动,且导丝2与滑块3固定连接,使得医生滑动滑块3即可带动导丝2前后移动,碗剪4安装在导丝2前端,随着导丝2的前后移动,碗剪4的两个碗形夹持块41开启或关闭,从而能够夹取白内障手术中散落的晶状体核块,并且闭合的碗剪4能够防止夹出的晶状体核块滑脱,大大提高了捞核块的效率和安全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并且降低了对术者的技巧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杆、导丝、滑块和碗剪,所述握持杆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导丝前后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握持杆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滑块前后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开口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丝固定连接,所述碗剪位于所述握持杆的前端,所述碗剪具有两个碗形的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均连接于所述导丝的前端,所述滑块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碗形的所述夹持块闭合为椭球形;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两个碗形的所述夹持块前端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呈钝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夹角为12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碗剪的短径直径为3-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的边沿设置为刀口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核块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为金属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92066.XU CN218652211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92066.XU CN218652211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52211U true CN218652211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5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92066.XU Active CN218652211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52211U (zh) |
-
2022
- 2022-07-29 CN CN202221992066.XU patent/CN2186522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01047B (zh) | 眼科刀和使用方法 | |
WO2008085966A2 (en) | Insertion tool and packaging for ocular implant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
CN201230928Y (zh) | 小切口手法碎核器 | |
Waring | Management of pseudophakic corneal edema with 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ocular segment | |
CN218652211U (zh) | 一种晶状体核块抓取器 | |
CN202537757U (zh) | 一种眼科手术用异物镊 | |
CN211796632U (zh) | 一种用于经腹腔自然腔道手术实体标本取出的切削装置 | |
Haul et al. | Circular subtotal retinectomy and inferior semicircular retinotomy: preliminary report | |
CN202105082U (zh) | 一种精细眼科手术剪 | |
CN208958493U (zh) | 眼科角膜后板层撕除器械 | |
CN106880440A (zh) | 一种眼科用板式镊子 | |
CN221672280U (zh) | 一种人工晶体切割刀 | |
Nishi et al. | Endocapsular phacoemulsification following buttonhole anterior capsulotomy: a preliminary report | |
CN209059643U (zh) | 一种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剪刀 | |
US20230137481A1 (en) | Micro Incisional Manual Cataract Surgery | |
JAFFE |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a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technique and results | |
CN212438767U (zh) | 一种脊髓横断手术剪刀 | |
CN201185986Y (zh) | 白内障手术晶体碎核器 | |
CN215229162U (zh) | 瞳孔残膜弯剪 | |
CN208229045U (zh) | 晶状体后囊膜保护器 | |
CN108852616B (zh) |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用分离剪 | |
RU191160U1 (ru) | Синехиотом | |
RU77156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акоэмульсификации катаракты при ригидном зрачке | |
Blumenthal et al. | New disposable cystotome for capsulorhexis | |
Crandall | Phacoemulisification Efficienc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