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1661U - 立体储存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立体储存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41661U CN218641661U CN202223184234.5U CN202223184234U CN218641661U CN 218641661 U CN218641661 U CN 218641661U CN 202223184234 U CN202223184234 U CN 202223184234U CN 218641661 U CN218641661 U CN 2186416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or
- conveying
- storage system
- dimensional
- dimensional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仓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储存系统,该立体储存系统包括立体库、N个堆垛机、两个边部输送装置以及N‑1个中部输送设备。立体库包括N组并排布置的立体储存单元,每组立体储存单元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货架,每组立体储存单元的两排货架之间形成巷道,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N个堆垛机一一对应设置在N组立体储存单元的巷道内。两个边部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立体库中位于外侧的两排货架的端部。中部输送设备设置在相邻巷道之间的两排货架的端部,并能够对接于相邻巷道中的两个堆垛机。相邻立体储存单元之间共用一个中部输送设备,由此可减少立体储存系统中设备的数量,从而可降低使用成本,也方便后期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纸卷、布卷、膜卷、棒料等圆柱状物料大多采用立体库进行储存,以此提高空间利用率,充分节约有限且宝贵的土地。
现有的立体库通常包括多组并排布置的立体储存单元,每组立体储存单元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货架,每组立体储存单元的两排货架之间形成一条巷道,堆垛机在巷道中运行以从货架上存取物料,为避免出入库相互干扰,提高节拍及效率,每组立体储存单元均配置有一入库输送模组和一出库输送模组,入库输送模组和出库输送模组分别设置在巷道的两侧,由于立体库中的立体储存单元数量较多,每组立体储存单元配置一入库输送模组和一出库输送模组将导致整个立体储存系统中设备较多,增加了使用成本,也不利于后期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储存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立体储存系统中,每组立体储存单元均配置一入库输送模组和一出库输送模组,导致设备较多,增加了使用成本,也不利于后期维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储存系统,该立体储存系统包括:
立体库,包括N组并排布置的立体储存单元,每组所述立体储存单元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货架,每组所述立体储存单元的两排所述货架之间形成巷道,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N个堆垛机,一一对应设置在N组所述立体储存单元的所述巷道内,所述堆垛机用于在所述货架上存取圆柱状物料;
两个边部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立体库中位于外侧的两排所述货架的端部,所述边部输送装置能够对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巷道中的所述堆垛机;以及
N-1个中部输送设备,所述中部输送设备设置在相邻所述巷道之间的两排所述货架的端部,并能够对接于相邻所述巷道中的两个所述堆垛机。
可选地,所述中部输送设备包括:
中部输送装置,位于其中一排所述货架的端部,且所述中部输送装置能够对接于与其相邻所述巷道内的所述堆垛机;以及
过渡输送机,位于另一排所述货架的端部,所述过渡输送机用于在所述中部输送装置和与所述过渡输送机相邻的所述巷道内的所述堆垛机之间转运圆柱状物料。
可选地,所述中部输送装置包括:
轨道,平行于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布置;
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运动;以及
第一输送机,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一输送机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行走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边部输送装置与所述中部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过渡输送机包括:
机架;以及
第二输送机,安装于所述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主输送线,所述主输送线将各所述边部输送装置和各所述中部输送设备依次串联。
可选地,还包括:
入库输送线,对接于所述主输送线的一端;以及
回库输送线,对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边部输送装置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入库输送线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标签扫描装置、信息复核装置、RFID扫描装置以及旋转输送装置。
可选地,所述回库输送线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RFID扫描装置、贴标签装置以及信息复核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储存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储存系统通过在相邻巷道之间的两排货架端部设置中部输送设备,且中部输送设备能够对接于相邻巷道中的两个堆垛机,使得相邻立体储存单元之间共用一个中部输送设备,由此可减少立体储存系统中设备的数量,从而可降低使用成本,也方便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立体储存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中部输送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中部输送设备中中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中部输送设备中过渡输送机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立体储存系统中入库输送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示出的入库输送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示出的入库输送线中上料装置的旋转上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示出的入库输送线中上料装置的分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入库输送线中标签扫描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入库输送线中上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示出的上料装置中竖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贴标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标签扫描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RFID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现有的立体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立体储存单元;11、货架;20、堆垛机;30、入库输送模块;40、出库输送模块;
100、立体库;110、立体储存单元;1101、巷道;111、货架;
200、堆垛机;
300、边部输送装置;
400、中部输送设备;410、中部输送装置;411、轨道;412、行走机构;413、第一输送机;420、过渡输送机;421、机架;422、第二输送机;
500、主输送线;
600、入库输送线;610、上料装置;611、旋转上料台;6111、旋转驱动机构;6112、承载架;6113、第三输送机;6114、缓冲摆杆;6115、伸缩驱动件;6116、上料坡板;612、分料台;6121、踢接器;6122、分拨器;6123、第四输送机;613、双排链板输送机;614、竖身机;6141、L形翻转架;6142、转轴;6143、翻转驱动机构;620、标签扫描装置;621、第五输送机;622、顶升机构;623、主动辊;624、从动辊;625、辊轮驱动机构;626、扫描支架;627、扫描仪;630、信息复核装置;640、RFID扫描装置;650、旋转输送装置;660、异常排出输送线;
700、回库输送线;710、RFID扫描装置;720、贴标签装置;721、贴标支架;722、贴标仪;730、信息复核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现有的立体库如图15所示,包括多组并排布置的立体储存单元10,每组立体储存单元10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货架11,每组立体储存单元10的两排货架11之间形成一条巷道,堆垛机20在巷道中运行以从货架11上存取物料,每组立体储存单元10配置有一入库输送模组30和一出库输送模组40,入库输送模组30和出库输送模组40分别设置在两排货架的端部,由于立体库中的立体储存单元10数量较多,每组立体储存单元10配置一入库输送模组30和一出库输送模组40将导致整个立体储存系统中设备较多,增加了使用成本,也不利于后期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储存系统,如图1所示,该立体储存系统包括立体库100、N个堆垛机200、两个边部输送装置300以及N-1个中部输送设备400。
立体库100包括N组并排布置的立体储存单元110,每组立体储存单元110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货架111,每组立体储存单元110的两排货架111之间形成巷道1101,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N个堆垛机200一一对应设置在N组立体储存单元110的巷道1101内,堆垛机200用于在货架111上存取圆柱状物料。两个边部输送装置300分别设置在立体库100中位于外侧的两排货架111的端部,边部输送装置300能够对接于与其相邻的巷道1101中的堆垛机200。中部输送设备400设置在相邻巷道1101之间的两排货架111的端部,并能够对接于相邻巷道1101中的两个堆垛机2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立体储存系统通过在相邻巷道1101之间的两排货架111端部设置中部输送设备400,且中部输送设备400能够对接于相邻巷道1101中的两个堆垛机200,使得相邻立体储存单元110之间共用一个中部输送设备400,由此可减少立体储存系统中设备的数量,从而可降低使用成本,也方便后期维护。
可以理解的是,边部输送装置300和中部输送设备400的作用是用于向与其临近的堆垛机200输送待入库的物料,或者将出库的物料向外输出。为确保每组立体储存单元110中物料出入库流向清晰,提升节拍及效率,设定巷道1101两侧的边部输送装置300或中部输送设备400中的一个作入库叉台使用,另一个作出库叉台使用。
其中,每排货架111均为由至少两块立板和若干横板构成的立体框架式结构,若干横板构成了多层用于放置圆柱状物料的平台,每块横板上均设有底座,底座呈板状,其上端面开设有用于限制圆柱状物料滚动的V型槽。堆垛机200的货叉上的两插臂间隔设置,便于通过伸出和缩回叉取圆柱状物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中部输送设备400包括中部输送装置410以及过渡输送机420,中部输送装置410位于其中一排货架111的端部,且中部输送装置410能够对接于与其相邻巷道1101内的堆垛机200。过渡输送机420位于另一排货架111的端部,过渡输送机420用于在中部输送装置410和与该过渡输送机420相邻的巷道1101内的堆垛机200之间转运圆柱状物料。
如上设置,通过中部输送装置410可为与其相邻巷道1101内的堆垛机200输送入库的物料或输出出库的物料,过渡输送机420填补了中部输送装置410与该过渡输送机420远离中部输送装置410一侧的堆垛机200之间的间距,从而可通过中部输送装置410与过渡输送机420配合向远离中部输送装置410一侧的堆垛机200输送入库的物料或输出出库的物料,由此实现相邻立体储存单元110之间共用一个中部输送设备400,降低使用成本。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中部输送装置410包括轨道411、行走机构412以及第一输送机413。
轨道411平行于巷道1101的长度方向布置。行走机构412设置于轨道411上并能够沿轨道411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一输送机413设置于行走机构412上,第一输送机413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轨道411的长度方向。
具体来说,轨道411有两条且平行间隔设置,行走机构412包括载架以及安装在载架上的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和驱动电机,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均与轨道411滚动接触,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主动滚轮,用于驱动主动滚轮转动,从而实现行走机构412在轨道411上运动。
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行走机构412和第一输送机413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输送机413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行走机构412上。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行走机构412和一个第一输送机413构成一台能够在导轨上移动的移动输送机,通过如上设置,增加了移动输送机的数量,在通过主输送线500将各边部输送装置300和各中部输送设备400依次串联的情况下,设置两台移动输送机可以实现当其中一台在轨道411上移动转运物料时,另一台填补主输送线500在轨道411处的空位,保证主输送线500的连贯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边部输送装置300与中部输送装置410的结构相同。
通过如上设置,便于生产时的加工制造以及后期的安装维护。
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过渡输送机420包括机架421以及安装于机架421上的第二输送机422,第二输送机422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轨道411的长度方向。
通过如上设置,便于过渡输送机420的第二输送机422与堆垛机200和中部输送装置410上的第一输送机413对接,以实现圆柱状物料在中部输送装置410、过渡输送机420和堆垛机200之间顺利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413和第二输送机422均采用链板输送机,链板输送机的输送链板的面板呈V型,便于高效连续输送圆柱状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立体储存系统还包括主输送线500,主输送线500将各边部输送装置300和各中部输送设备400依次串联。
通过如上设置主输送线500,一方面,能够将入库的物料根据需要分配至相应货架111对应的边部输送装置300或中部输送设备400;另一方面,能够将所有出库的物料汇总至一条输送线,便于统一对外输出。
具体来说,主输送线500可采用多段链板输送机,各边部输送装置300和各中部输送设备400通过多段链板输送机依次串联,每段链板输送机的输送链板的面板呈V型,便于高效连续输送圆柱状物料。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立体储存系统还包括对接于主输送线500的一端的入库输送线600以及对接于其中一个边部输送装置300一侧的回库输送线700。
以圆柱状物料纸卷为例,纸卷包括原纸卷和残卷,原纸卷即用于进一步加工制成各种纸的原始纸卷,在加工的过程中按照订单加工,受订单多少的影响,往往不会将整个原纸卷消耗完全,会产生原纸卷剩余,形成残卷。
通过如上设置,残卷可经回库输送线700向其中一个边部输送装置300输送,然后通过该边部输送装置300输送至与其相邻的堆垛机200,最后通过堆垛机200存放在货架111上。加工原纸可经入库输送线600向主输送线500输送,然后通过中部输送设备400或另一个边部输送装置300输送至堆垛机200,通过堆垛机200存放立体库100的货架111上。由上可知,原始纸卷和残卷的入库线路可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入库输送线600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图中以箭头示出)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610、标签扫描装置620、信息复核装置630、RFID扫描装置640以及旋转输送装置650。
具体来说,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5-图8所示,上料装置610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旋转上料台611和分料台612,旋转上料台611包括旋转驱动机构6111、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6111上的承载架6112以及设置在承载架6112上的第三输送机6113、缓冲摆杆6114、伸缩驱动件6115和上料坡板6116,上料坡板6116倾斜设置在第三输送机6113沿输送方向的一侧,且上料坡板6116的低端(即位置较低的一端)对接于第三输送机6113沿输送方向的一侧,缓冲摆杆6114在伸缩驱动件6115的作用下在第三输送机6113上方和第三输送机6113相对于上料坡板6116的另一侧之间运动,圆柱状物料被转运设备(如叉车或抱车)放置在上料坡板6116的高端(即位置较高的一端),然后在自重下滚向第三输送机6113,缓冲摆杆6114在伸缩驱动件6115的作用下对下滚的圆柱状物料缓冲限位,使圆柱状物料最终停留在第三输送机6113上。分料台612包括一台踢接器6121、一台分拨器6122和第四输送机6123,分拨器6122和第四输送机6123布置在倾斜的坡道上,分拨器6122处中间位,第四输送机6123处低位。在重力的作用下,放置在坡道上的圆柱状物料沿坡道从高位滚至低位,物料沿坡道向下滚动,因第四输送机6123在输送物料,分拨器6122顶出将多个物料缓存在坡道上,当第四输送机6123无物料时,踢接器6121伸出接收物料,分拨器6122将缓存第一个物料分拨滚下,同时顶住第二个物料,缓存其余物料,踢接器6121接到物料后,缓慢回缩,将物料接收至第四输送机6123上,同时分拨器6122复位,上料完成。
利用如上上料装置610,上料时,叉车将平板车上的物料放至分料台612上,将集装箱内的物料放至旋转上料台611上,经过旋转上料台611旋转后,两种不同类型的车辆上的货物可共用一条输送线,如此既可满足平板车卸车需求,又可满足集装箱卸车需求,共用输送线减少了自动称重、识别检测设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还可以节省成本。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0-图11所示,上料装置610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图中以箭头示出)依次设置的双排链板输送机613和竖身机614,竖身机614包括L形翻转架6141、转轴6142以及翻转驱动机构6143,L形翻转架6141的通过转轴6142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翻转驱动机构6143用于驱动L形翻转架6141的长边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之间翻转。
利用如上上料装置610,可实现圆柱状物料立上料,可统一不同车辆卸货平台的高度。
其中,标签扫描装置620用于扫描粘贴在物料上的纸质标签,如图9和图13所示,标签扫描装置620包括第五输送机621、顶升机构622、主动辊623、从动辊624、辊轮驱动机构625、扫描支架626和扫描仪627,顶升机构622设置在第五输送机621的外侧,主动辊623和从动辊624分别位于第五输送机621沿输送方向的相对两侧,且主动辊623和从动辊624均设置在顶升机构622上,辊轮驱动机构625用于驱动主动辊623旋转,扫描支架626架设在第五输送机621的上方,扫描仪627安装在扫描支架626上,主动辊623和从动辊624能够在顶升机构622的作用下将位于第五输送机621上的圆柱状物料顶起(如图9中虚线所示),辊轮驱动机构625驱动主动辊623旋转并带动圆柱状物料转动,直至扫描仪627读取到圆柱状物料外周壁上的纸质标签。
其中,信息复核装置630用于对待入库的圆柱状物料的重量、直径以及幅宽检测。
其中,RFID扫描装置640用于对安装在待入库的圆柱状物料上的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进行扫描,如图14所示,RFID扫描装置640包括升降支架以及安装在升降支架上并能够上下运动的RFID扫描仪627。
其中,旋转输送装置650可为转盘式链板输送机,利用旋转输送装置650可实现入库输送线600与主输送线500的垂直布置。
进一步地,入库输送线600还包括异常排出输送线660,异常排出输送线660设置于旋转输送装置650的一侧,用于输出异常物料。
具体来说,第三输送机6113、第四输送机6123和第五输送机621均可采用链板输送机,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输送机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回库输送线700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图中以箭头示出)依次设置的RFID扫描装置710、贴标签装置720以及信息复核装置730。
其中,RFID扫描装置710用于对安装在待回库的圆柱状物料上的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进行扫描。
贴标签装置720用于向待回库的物料粘贴纸质标签,如图12所示,贴标签装置720包括贴标支架721和可沿贴标支架721的高度方向移动设置的贴标仪722。
信息复核装置730用于对待回库的物料进行幅宽检测,并将重量、直径信息更新至RFID。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体库,包括N组并排布置的立体储存单元,每组所述立体储存单元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货架,每组所述立体储存单元的两排所述货架之间形成巷道,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N个堆垛机,一一对应设置在N组所述立体储存单元的所述巷道内,所述堆垛机用于在所述货架上存取圆柱状物料;
两个边部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立体库中位于外侧的两排所述货架的端部,所述边部输送装置能够对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巷道中的所述堆垛机;以及
N-1个中部输送设备,所述中部输送设备设置在相邻所述巷道之间的两排所述货架的端部,并能够对接于相邻所述巷道中的两个所述堆垛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输送设备包括:
中部输送装置,位于其中一排所述货架的端部,且所述中部输送装置能够对接于与其相邻所述巷道内的所述堆垛机;以及
过渡输送机,位于另一排所述货架的端部,所述过渡输送机用于在所述中部输送装置和与所述过渡输送机相邻的所述巷道内的所述堆垛机之间转运圆柱状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输送装置包括:
轨道,平行于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布置;
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运动;以及
第一输送机,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一输送机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行走机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输送装置与所述中部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输送机包括:
机架;以及
第二输送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输送线,所述主输送线将各所述边部输送装置和各所述中部输送设备依次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入库输送线,对接于所述主输送线的一端;以及
回库输送线,对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边部输送装置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库输送线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标签扫描装置、信息复核装置、RFID扫描装置以及旋转输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库输送线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RFID扫描装置、贴标签装置以及信息复核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84234.5U CN218641661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立体储存系统 |
PCT/CN2023/089254 WO2024113647A1 (zh) | 2022-11-29 | 2023-04-19 | 立体储存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84234.5U CN218641661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立体储存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41661U true CN218641661U (zh) | 2023-03-17 |
Family
ID=8549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84234.5U Active CN218641661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立体储存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41661U (zh) |
WO (1) | WO202411364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3647A1 (zh) * | 2022-11-29 | 2024-06-06 | 中轻长泰(长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储存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97642B (zh) * | 2024-06-18 | 2025-03-14 | 江苏森蓝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配变变压器铁芯柱料及铁芯叠装自动化立体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02211A (ja) * | 2001-04-04 | 2002-10-18 | Nippon Steel Corp | 保管搬送設備 |
DE102007010191A1 (de) * | 2007-03-02 | 2008-09-04 | Dematic Gmbh & Co. Kg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ereitstellen von Transporteinheiten aus einem Lager in einer gewünschten vorgegebenen Reihenfolge auf mindestens einer Sammelstrecke |
CN202864196U (zh) * | 2012-09-25 | 2013-04-10 | 上海精星仓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配备有自动化控制堆垛机与输送小车的自动化仓库 |
CN205589848U (zh) * | 2015-12-17 | 2016-09-21 | 德阳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及其控制系统 |
SG11201908249UA (en) * | 2017-04-07 | 2019-10-30 | Dematic Gmbh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units within a storage facility |
CN108750508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梦天木门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木质家具部件拣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607020A (zh) * | 2018-12-29 | 2019-04-12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立体库系统 |
KR102309683B1 (ko) * | 2021-05-20 | 2021-10-08 | 주식회사 에이피씨소프트 | 머신러닝 자동 창고 시스템 |
CN218641659U (zh) * | 2022-11-29 | 2023-03-17 | 中轻长泰(长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卷料立体储存系统 |
CN218641661U (zh) * | 2022-11-29 | 2023-03-17 | 中轻长泰(长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储存系统 |
-
2022
- 2022-11-29 CN CN202223184234.5U patent/CN218641661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4-19 WO PCT/CN2023/089254 patent/WO2024113647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3647A1 (zh) * | 2022-11-29 | 2024-06-06 | 中轻长泰(长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储存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13647A1 (zh) | 2024-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641661U (zh) | 立体储存系统 | |
JP6679678B2 (ja) | 保管設備からの運搬ユニット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11846733B (zh) | 一种多层托盘式立体仓库模块及立体仓库 | |
CN212126410U (zh) | 一种夹抱式存取pcb成品的智能立体仓库 | |
CN107667061A (zh) | 用于将件货存入货架中的方法和仓库系统 | |
CN113682710B (zh) | 一种缓存装置、出入库系统及出入库方法 | |
US3622020A (en) | Mechanized palletized storage systems | |
US20110130869A1 (en) | Sorting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Sorting | |
CN109153517A (zh) | 用于在高架仓库中贮存和移除或重置贮存品的运输和移交系统,以及贮存和获取机器 | |
CN106458445A (zh) | 仓库和用于仓库的寻址车 | |
WO2020258429A1 (zh) | 仓储和具有其的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装置 | |
CN112693800A (zh) | 暂存层板、暂存架、货架和仓储装置 | |
US10625939B2 (en) | Method for placing packets into and/or out of storage into/from a particular storage rack aisle of a storage rack | |
CN103950672A (zh) | 一种自动装卸货物机器人 | |
CN114104582A (zh) | 用于堆垛机结合穿梭车的密集储立库 | |
CN212502240U (zh) | 一种无人升降穿梭车自动化仓库 | |
CN210162602U (zh) | 仓储和具有其的分拣系统 | |
CN218859396U (zh) | 圆柱状物料出库系统及立体储存系统 | |
JP4082918B2 (ja) | 段積み物形成方法および段積み物形成設備 | |
CN113753452B (zh) | 一种货物存取装置及仓储系统 | |
CN218641659U (zh) | 卷料立体储存系统 | |
CN214398392U (zh) | 胚布仓储装置 | |
CN217295851U (zh) | 仓储物流系统的工作站 | |
CN112849882A (zh) | 胚布仓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2150304U (zh) | 货架和仓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