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632354U - 一种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2354U
CN218632354U CN202222908065.9U CN202222908065U CN218632354U CN 218632354 U CN218632354 U CN 218632354U CN 202222908065 U CN202222908065 U CN 202222908065U CN 218632354 U CN218632354 U CN 218632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module
group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onom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80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威
沈重洋
熊文龙
陈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me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me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me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me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80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2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2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2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第一电流通路与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解决电池模组的排布方式以及连接方式导致该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端距离较远,接线不便,若为了便于接线,需要添加一较长的接线铝排至电池模组上,以缩短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端之间的距离,然而,该接线铝排会增大电池模组的体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模组由多个电池单体依次串联连接而成,如图1所示,为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每个电池单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一直线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电池模组其中一侧的多个极柱沿多个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的设置方式为正极极柱-负极极柱-正极极柱........,电池模组另一侧的多个极柱沿多个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的设置方式为负极极柱-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同侧的多个极柱之间两两电连接,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串联铝排进行连接,以形成如图4所示的蛇形的电流通路。
然而,上述电池模组的排布方式以及连接方式导致该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端距离较远,接线不便,若为了便于接线,需要添加一较长的接线铝排至电池模组上,以缩短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端之间的距离,然而,该接线铝排会增大电池模组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以解决电池模组的排布方式以及连接方式导致该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端距离较远,接线不便,若为了便于接线,需要添加一较长的接线铝排至电池模组上,以缩短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端之间的距离,然而,该接线铝排会增大电池模组的体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所述第一电流通路与所述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流通路的两端沿布置方向分别为正输出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流通路的两端沿布置方向分别为负输出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均具有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依次电性连接、形成蛇形的所述第一电流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依次电性连接、形成蛇形的所述第二电流通路。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内的电流流向均垂直于布置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单体的电流流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流流向相反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串联铝排组,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经由其中一所述串联铝排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经由另一所述串联铝排组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串联铝排组均包括多个串联铝排,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经由串联铝排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经由串联铝排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铝排上开设有用以与所述电池单体连接的观察孔。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铝排上开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其中,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第一电流通路和第二电流通路之间的设置方向相反,在第一电流通路与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后,第一电流通路和第二电流通路形成的总通路的两端距离较近,即该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端距离较近,便于接线,无需接线铝排,有效地减小了电池模组的体积,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串联铝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形成的蛇形的电流通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中第一电流通路和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中串联铝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100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第一电流通路与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
实施时,通过设置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100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其中,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第一电流通路和第二电流通路之间的设置方向相反,在第一电流通路与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后,第一电流通路和第二电流通路形成的总通路的两端距离较近,即该电池模组的正输出端110和负输出端120距离较近,便于接线,无需接线铝排,有效地减小了电池模组的体积,减少成本。
本实施方案中的电池模组是由多个电池单体100沿一直线方向依次布置而成,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00之间紧贴,以合理利用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较多的电池单体100,以提高电池模组的电池容量。其中,电池单体100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结构,在此不再过多的阐述和说明。
为了解决电池模组的排布方式以及连接方式导致该电池模组的正输出端110和负输出端120距离较远的问题,现对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的排布方式以及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具体的,包括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100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第一电流通路与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流通路的两端沿布置方向分别为正输出端110和第一连接端,第二电流通路的两端沿布置方向分别为负输出端120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性连接,正输出端110和负输出端120之间的距离较近,便于接线。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100均具有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于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依次电性连接、形成蛇形的第一电流通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依次电性连接、形成蛇形的第二电流通路。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100内的电流流向均垂直于布置方向设置,第一电池组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00的电流流向相反设置,第二电池组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00的电流流向相反设置。
为了便于多个电池单体100之间的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串联铝排组,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经由其中一串联铝排组电性连接,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经由另一串联铝排组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串联铝排组均包括多个串联铝排200,第一电池组中的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00之间经由串联铝排200电性连接,第二电池组中的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00之间经由串联铝排200电性连接。
其中,如图7所示,串联铝排200上开设有用以用于观察、定位和视觉拍照的观察孔210。
为了防止间隔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100与其中的电池单体100之间发生短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串联铝排200上开设有凹槽220,每个串联铝排200均呈“凹”字型结构,为了避开中间的电池单体100的极柱,防止短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100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其中,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0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第一电流通路和第二电流通路之间的设置方向相反,在第一电流通路与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后,第一电流通路和第二电流通路形成的总通路的两端距离较近,即该电池模组的正输出端110和负输出端120距离较近,便于接线,无需接线铝排,有效地减小了电池模组的体积,减少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一直线方向交错布置,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流通路,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依次电性连接、并形成电流方向与布置方向相反的第二电流通路,所述第一电流通路与所述第二电流通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通路的两端沿布置方向分别为正输出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流通路的两端沿布置方向分别为负输出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均具有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沿布置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依次电性连接、形成蛇形的所述第一电流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依次电性连接、形成蛇形的所述第二电流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内的电流流向均垂直于布置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单体的电流流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流流向相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串联铝排组,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经由其中一所述串联铝排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经由另一所述串联铝排组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串联铝排组均包括多个串联铝排,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经由串联铝排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经由串联铝排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铝排上开设有观察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铝排上开设有凹槽。
CN202222908065.9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池模组 Active CN218632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065.9U CN21863235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065.9U CN21863235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2354U true CN218632354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8065.9U Active CN218632354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2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56254B2 (ja) 交互配向の構成を有する二次電池パック
CN214254660U (zh) 方壳长电芯组及电池模组和电动汽车
CN102751542A (zh) 锂离子电池组以及锂离子电池组组合
US20210111467A1 (en) Battery module
CN21573196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1828986U (zh) 电池箱
CN218632354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9929394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2659646U (zh) 电池包、电动车及储能装置
KR102125715B1 (ko) 복수의 배터리셀 전극 배선구조를 가지는 배터리 시스템
CN203218362U (zh) 电池连接装置以及应用该电池连接装置的电池组件
CN21957583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903244U (zh) 一种汇流兼采样集成装置以及电池模组
CN113644373B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CN215933713U (zh) 电池模组
CN214176205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CN103280548A (zh) 电池连接装置以及应用该电池连接装置的电池组件
CN211295247U (zh) 多电芯串并联的电池pack结构
CN216436075U (zh) 电池包
CN114725624A (zh) 电池模组及工程车辆
CN113991257A (zh) 电池包
CN221947355U (zh) 一种蓄电池组和电池包
CN2199175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7719806U (zh) 一种圆柱电芯排布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9959333U (zh) 一种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