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9817U - 一种吊装扁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装扁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19817U CN218619817U CN202223298471.4U CN202223298471U CN218619817U CN 218619817 U CN218619817 U CN 218619817U CN 202223298471 U CN202223298471 U CN 202223298471U CN 218619817 U CN218619817 U CN 218619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isting
- hoist
- pole body
- hole
- shoulder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26860 Trapez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梁缆索吊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吊装扁担。一种吊装扁担包括扁担本体及吊装孔,所述扁担本体为平板结构,所述吊装孔包括多个第一吊装孔及多个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垂直孔贯穿开设于扁担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吊装孔垂直贯穿开设于扁担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吊装孔用于连接吊具,所述第二吊装用于连接起吊重物。通过使用该吊装扁担,可以将起吊重物的重力相对均匀地分配于扁担本体上,避免吊装扁担局部应力集中;另外,起吊重物时这种结构更稳定,减少扁担本体因承受的瞬间拉伸力过大造成扁担本体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梁缆索吊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吊装扁担。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是在地上工程还是地下工程,吊装大型物件时一般都会采用起吊组件。起吊组件主要由吊装扁担、滑轮组和钢丝绳组成,吊装扁担的上端一般通过两个钢丝绳连接于起吊机,吊装扁担的下方通过钢丝绳索及滑轮组连接起吊重物。吊装扁担可用于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减少起吊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及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但是,在现实的起吊作业中,随着起吊高度的不断增加,起吊重量的越来越大,两个钢丝绳锁及吊装扁担需要承受的起吊重物的重量非常大,如果吊装扁担所承受的应力集中或吊装扁担强度不足的话,吊装扁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吊装扁担应力集中或强度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吊装扁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吊装扁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吊装扁担包括扁担本体及吊装孔,所述扁担本体为平板结构,所述吊装孔包括多个第一吊装孔及多个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贯穿开设于扁担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吊装孔贯穿开设于扁担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吊装孔用于连接吊具,所述第二吊装孔用于连接起吊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扁担本体上设置多个第一吊装孔及多个第二吊装孔,多个第一吊装孔用于连接吊具,多个第二吊装孔用于连接起吊重物。一方面,可以将起吊重物的重力相对均匀地分配于扁担本体上,避免吊装扁担局部应力集中;另一方面,起吊重物时这种结构更稳定,减少扁担本体因承受的瞬间拉伸力过大造成扁担本体损坏。
可选的,所述扁担本体垂直于吊装孔的轴线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吊装孔均匀分布在梯形结构的上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吊装孔均匀分布在梯形结构的下底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扁担本体设置为梯形结构,这种结构使整个吊装结构更稳定,因为吊具最终连接处为一个点,而起吊重物一般为比较长的重物,吊装扁担设置为梯形结构较合理,使整个起吊结构更稳定;在起吊重物使时,梯形的吊装扁担受力更均匀,进而延长吊装扁担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第一吊装孔错位设置,所述扁担本体平行于吊装孔的轴线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扁担本体的第一吊装孔的一侧的厚度大于第二吊装孔的一侧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吊装孔错位设置可以增大相邻第一吊装孔之间的距离,减少相邻第一吊装孔中间位置处应力叠加;另外,因扁担本体为梯形结构,第一吊装孔的数量少于第二吊装孔的数量,使得第一吊装孔处的应力大于第二吊装孔处的应力,第一吊装孔的一侧的厚度加厚使吊装本体的强度进一步加强。
可选的,吊装扁担还包括直杆加强筋,所述直杆加强筋间隔设置于扁担本体的表面,所述直杆加强筋用于增强扁担本体的强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杆加强筋可以补强扁担本体的强度。因为扁担本体各个部分所受的拉伸力不同,存在某个部分的局部应力较其他地方高,为了使扁担本体各个部分应力相对均衡,延长扁担本体使用寿命,对扁担本体应力较集中的地方通过直杆加强筋进行补强。直杆加强筋可以是水平设置、垂直设置或者按照扁担本体的受到的拉伸力的方向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直杆加强筋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面为半圆形的直杆加强筋可以使直杆加强筋的在用料较少的情况下补强效果发挥到最大,另外,截面为半圆形的直杆加强筋有利于减少直杆加强筋与其他物体的摩擦,减少直杆加强筋因为摩擦受到损伤也可减少直杆加强筋损伤其他物体。
可选的,吊装扁担还包括圆环加强筋,所述圆环加强筋设置于吊装孔的开孔面,所述圆环加强筋的孔径与第一吊装孔的孔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加强筋设置于吊装孔的开孔面,在重物起吊过程中,圆环加强筋可以减少吊装孔的连接物对吊装孔处的开孔面因撞击带来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圆环加强筋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圆环加强筋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使圆环加强筋的防护效果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圆环加强筋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可以减少圆环加强筋对吊装孔的连接物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扁担本体还包括放置槽、转动槽及支撑架,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扁担本体上,所述放置槽的槽底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转动于放置槽的槽壁,所述转动槽用于辅助支撑架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用于支撑扁担本体站立,使扁担本体在连接吊具的时更稳定,支撑架在不使用时便于收纳于放置糟内。
可选的,所述扁担本体还包括限位杆及限位块,所述限位杆转动连接于扁担本体上,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扁担本体上,所述限位杆用于防止支撑架脱离放置槽,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定限位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用于防止支撑架脱离放置槽,限位块用于限定限位杆转动,限位杆与限位块配合使用使支撑架更稳定地收纳于放置糟内。
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扁担本体上设置多个第一吊装孔及多个第二吊装孔,第一吊装孔连接吊具,第二吊装孔连接起吊重物,一方面,可以将起吊重物的重力相对均匀地分配于扁担本体上,减少吊装扁担局部应力集中;另一方面,起吊重物时这种结构更稳定,减少扁担本体因承受的瞬间拉伸力过大造成扁担本体损坏。
2.扁担本体的表面设置半圆形的直杆加强筋对扁担本体应力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补强,使扁担本体各个部分应力相对均衡,延长扁担本体使用寿命。
3.扁担本体包括放置槽及支撑架,放置槽开设于扁担本体上,支撑架的一端转动于放置槽的槽壁,支撑架用于支撑扁担本体站立,使扁担本体在连接吊具的时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吊装扁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吊装扁担的站立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吊装扁担的支撑架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扁担本体;2、吊装孔;3、直杆加强筋;4、圆环加强筋;5、放置槽;6、支撑架;7、转动槽;8、限位杆;9、限位块;10、第一螺纹孔;11、螺纹柱;21、第一吊装孔;22、第二吊装孔;51、第二螺纹孔;61、支架孔;81、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吊装扁担。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吊装扁担包括扁担本体1、吊装孔2、直杆加强筋3及圆环加强筋4。吊装孔2包括四个第一吊装孔21及八个第二吊装孔22,吊装孔2垂直贯穿开设于扁担本体1上,第一吊装孔21连接吊具,第二吊装孔22连接起吊重物。直杆加强筋3间隔设置于扁担本体1的表面上,直杆加强筋3用于增强扁担本体1的强度。圆环加强筋4设置于吊装孔2的开孔面上,圆环加强筋4可以减少吊装孔2的连接物对吊装孔2处的开孔面因撞击带来的损伤。
扁担本体1垂直于吊装孔2的轴线的截面为梯形,第一吊装孔21均匀分布且错位设置于梯形结构的上底的一侧,第二吊装孔22均匀分布在梯形结构的下底的一侧。
扁担本体1垂直于吊装孔2的轴线的截面为梯形,扁担本体1上连接四个第一吊装孔21和八个第二吊装孔22,使得整个起吊结构更稳定,吊装扁担受力更均匀。
扁担本体1平行于吊装孔2的轴线的截面为梯形,扁担本体1的第一吊装孔21的一侧的厚度大于第二吊装孔22的一侧的厚度,将受力较大的第一吊装孔21处的扁担本体1加厚为了增强该处的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扁担本体1的各个截面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如长方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吊装孔21可以均匀设置于梯形结构的上底的一侧,不进行错位设置。
直杆加强筋3间隔设置于扁担本体1的表面,直杆加强筋3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梯形结构的上底与下底,直杆加强筋3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直杆加强筋3可以补强扁担本体1的强度,截面为半圆形的直杆加强筋3可以使直杆加强筋3的在用料较少的情况下补强效果发挥到最大,另外,截面为半圆形的直杆加强筋3减少直杆加强筋3与其他物体的摩擦。
在其他实施例中,直杆加强筋3可以不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直杆加强筋3的设置方向可以是垂直于梯形结构的上底与下底,也可以是倾斜设置。
圆环加强筋4设置于吊装孔2的开孔面,圆环加强筋4的孔径与第一吊装孔21的孔径相同,圆环加强筋4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圆环加强筋4可以减少吊装孔2的连接物对吊装孔2处的开孔面因撞击带来的损伤;另外,圆环加强筋4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可以减少圆环加强筋4对吊装孔2的连接物的损伤。
在其他实施例中,圆环加强筋4可以不设置。
实施例2
参照图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扁担本体1还包括两个放置槽5、两个支撑架6、两个限位杆8及两个限位块9。放置槽5开设于扁担本体1,放置槽5用于收纳支撑架6,支撑架6转动于放置槽5的槽壁,支撑架6用于使扁担本体1站立;限位杆8转动于扁担本体1上,限位块9固定于扁担本体1上,限位杆8与限位块9相互配合防止支撑架6脱离放置槽5。
参照图4-5,支撑架6上贯穿开设有支架孔61,扁担本体1还包括两个转动槽7及螺纹柱11。放置槽5的槽底开设有转动槽7,转动槽7用于辅助支撑架6转动;扁担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放置槽5的槽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51,第一螺纹孔10与第二螺纹孔51连通;螺纹柱11依次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51及贯穿支架孔61。当支撑架6转动于螺纹柱11时,支撑架6靠近转动槽7的端部转动于转动槽7内,当支撑架6的端部抵接于转动槽7的槽壁时,支撑架6被转动槽7壁限位,支撑架6停止继续转动。
限位杆8的一端贯穿开设有连接孔,限位杆8设置有固定柱81,固定柱81穿过连接孔固定连接于扁担本体1,限位杆8转动连接于固定柱81。限位块9与限位杆8位于放置槽5的两侧,放置槽5位于限位杆8的旋转轨迹内,及限位块9位于限位杆8的旋转轨迹内,限位块9阻止限位杆8向限位块9侧的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放置槽5、转动槽7、支撑架6、限位杆8及限位块9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安装及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选用焊接固定、螺栓连接、一体成型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上述转动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开合铰链、销轴连接及轴承连接等常规转动连接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吊装扁担的实施原理为:
首先将吊装扁担手动固定或者使用支撑架6固定。
吊装扁担使用支撑架6固定的步骤为:旋转限位杆8,使限位杆8远离限位块9,旋转支撑架6,使支撑架6的非固定端脱离放置槽5,当支撑架6靠近转动槽7的端部抵接于转动槽7的槽壁时,转动槽7的槽壁阻止支撑架6继续转动,此时,两个支撑架6及扁担本体1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扁担本体1稳定站立。
将吊具的多个连接部逐个连接于四个第一吊装孔21内,吊具将吊装扁担平稳升高适当位置,接着将连接起吊重物的多个连接部连接于第二吊装孔22内,随后,将支撑架6放回放置槽5内,旋转限位杆8,限位杆8对支撑架6进行固定,限位块9对限位杆8进行固定。
吊具继续将吊装扁担升高,在升高的过程中,起吊重物的重量较均衡地分配在吊装扁担的四个第一吊装孔21处,及较均匀地分配在吊装扁担的八个第二吊装孔22处,减少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对吊装扁担表面设置直杆加强筋3,增强扁担本体1的强度,从而减少吊装扁担因应力集中或强度不足引发的安全隐患。
Claims (9)
1.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包括扁担本体(1)及吊装孔(2),所述扁担本体(1)为平板结构,所述吊装孔(2)包括多个第一吊装孔(21)及多个第二吊装孔(22),所述第一吊装孔(21)垂直贯穿开设于扁担本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吊装孔(22)垂直贯穿开设于扁担本体(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吊装孔(21)用于连接吊具,所述第二吊装孔(22)用于连接起吊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本体(1)垂直于吊装孔(2)的轴线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吊装孔(21)均匀分布在梯形结构的上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吊装孔(22)均匀分布在梯形结构的下底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孔(21)错位设置,所述扁担本体(1)平行于吊装孔(2)的轴线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扁担本体(1)的第一吊装孔(21)的一侧的厚度大于第二吊装孔(22)的一侧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吊装扁担还包括直杆加强筋(3),所述直杆加强筋(3)间隔设置于扁担本体(1)的表面,所述直杆加强筋(3)用于增强扁担本体(1)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加强筋(3)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吊装扁担还包括圆环加强筋(4),所述圆环加强筋(4)设置于吊装孔(2)的开孔面,所述圆环加强筋(4)的孔径与第一吊装孔(21)的孔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加强筋(4)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本体(1)还包括放置槽(5)、转动槽(7)及支撑架(6),所述放置槽(5)开设于扁担本体(1)上,所述放置槽(5)的槽底开设有转动槽(7),所述支撑架(6)的一端转动于放置槽(5)的槽壁,所述转动槽(7)用于辅助支撑架(6)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吊装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本体(1)还包括限位杆(8)及限位块(9),所述限位杆(8)转动于扁担本体(1)上,所述限位块(9)固定于扁担本体(1)上,所述限位杆(8)用于防止支撑架(6)脱离放置槽(5),所述限位块(9)用于限定限位杆(8)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98471.4U CN218619817U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吊装扁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98471.4U CN218619817U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吊装扁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19817U true CN218619817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5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98471.4U Active CN218619817U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吊装扁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19817U (zh) |
-
2022
- 2022-12-08 CN CN202223298471.4U patent/CN2186198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82763U (zh) | 一种双机抬吊专用扁担梁 | |
CN103771292A (zh) | 一种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 | |
CN105905815A (zh) | 座地自平衡抱杆的工作方法 | |
CN210439705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吊装装置 | |
CN218619817U (zh) | 一种吊装扁担 | |
CN21329446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塔式起重机 | |
CN218619794U (zh) | 一种基于uhpc连接的预制立柱专用吊具 | |
CN111453600A (zh) | 一种预制桥梁墩柱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 | |
CN214192283U (zh) | 一种大直径顶管起吊装置 | |
CN210658056U (zh) | 一种桥梁钢立柱吊装转体装置 | |
CN201857225U (zh) | 桥式起重机车架吊装装置 | |
CN205590168U (zh) | 一种翻转吊具 | |
CN209957212U (zh) | 一种梁下构件安装吊具及吊装系统 | |
CN203065046U (zh) | 高耸塔架安装用自稳定双摇臂提升装置 | |
CN211813028U (zh) | 一种盘螺钢筋专用吊具 | |
CN111591909A (zh) | 桅杆起重机 | |
CN115385239B (zh) | 一种非常规工况下塔式起重机互补拆除施工方法 | |
CN221607555U (zh) | 一种用于轧机机架吊装辅助安全夹具 | |
CN220702990U (zh) | 一种混凝土槽型梁吊装装置 | |
CN105060124A (zh) | 一种框架内龙门吊系统及其吊装使用方法 | |
CN219807671U (zh) | 一种钢梁安装吊具 | |
CN216426495U (zh) | 一种吊装平衡梁 | |
CN221500307U (zh) | 一种偏心构件吊装系统 | |
CN219217239U (zh) | 钢丝绳分开器 | |
CN217326717U (zh) | 一种抱杆头及人字抱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