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5949U - 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15949U CN218615949U CN202222527233.XU CN202222527233U CN218615949U CN 218615949 U CN218615949 U CN 218615949U CN 202222527233 U CN202222527233 U CN 202222527233U CN 218615949 U CN218615949 U CN 2186159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eccentric
- roller
- transmission gear
- h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89 hardnes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用于提高辊压结构的进料效率,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主机从动辊,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在压纸辊;主机驱动部件通过主机传送带带动主机从动辊转动,主机从动辊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带动压纸辊转动;其中,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根据主机从动辊和压纸辊的半径确定,使得压纸辊的线速度与主机传送带的速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压纸辊无需承印物的带动,压纸辊能够主动带动承印物运动。若承印物前沿边角存在翘起,翘起部位接触到压纸辊时,压纸辊能够带动翘起向压纸辊和主机传送带之间的压纸间隙运动,使得存在翘起的承印物能够成功进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打印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背景技术
数码打印机目前多采用传送带传送,承印物在传送带上连续运动,打印部固定打印。打印部的喷头的打印特性决定了,在进行快速、高精度打印时,喷头和传送带之间允许承印物通过的间隙很小(一般为0.5-3mm),所以对承印物的平整度要求高。承印物体为平板材料时,由于运输、搬运、储存以及材料本身特性等原因,往往存在变形。在实际的生产中,需要加入一个辊压结构,对材料的变形进行平整。
现在技术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中,承印物在传送带上连续运动,与压纸辊产生压力和摩擦力。压纸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承印物的运动而转动。
由于压纸辊是随承印物的运动而转动,在进料时,若承印物前沿边角存在翘起,翘起与压纸辊接触时难以进入压纸辊和主机传送带之间的压纸间隙,容易进料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用于提高辊压结构的进料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包括:主机驱动部件、主机传送带、主机从动辊、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及及压纸辊;
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主机从动辊,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在压纸辊;
主机驱动部件通过主机传送带带动主机从动辊转动,主机从动辊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带动压纸辊转动;其中,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根据主机从动辊和压纸辊的半径确定,使得压纸辊的线速度与主机传送带的速度相同。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框架梁、调节连杆、调节齿轮和偏心齿轮;调节齿轮包括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偏心齿轮包括第一偏心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
调节连杆与压纸辊平行安装在框架梁,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压纸辊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第一偏心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一偏心齿轮啮合,第二调节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啮合。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调节电机;
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调节齿轮。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滑动块;
滑动块为圆柱体形,滑动块与框架梁的第一圆孔匹配,滑动块与框架梁转动连接;滑动块开设第二圆孔,滑动块与偏心齿轮固定连接,偏心齿轮通过滑动块与框架梁转动连接。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实现方式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法兰盘,法兰盘的外径大于框架梁的第一圆孔的直径;
滑动块接近偏心齿轮处设有轴肩,滑动块远离偏心齿轮的底面与法兰盘连接;
轴肩和法兰盘用于限制滑动块在框架梁的第一圆孔中的轴向位置。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实现方式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胀紧套固定安装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实现方式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压纸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第一偏心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实现方式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万向联轴器;
第二传动齿轮和压纸辊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万向联轴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万向联轴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压纸辊。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实现方式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万向联轴器为十字滑块联轴器;
十字滑块联轴器包括第一偏心块、十字滑块和第二偏心块,第一偏心块和第二偏心块通过十字滑块可滑动连接;
第一偏心块通过第二胀紧套与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第二偏心块通过第三胀紧套与压纸辊固定连接。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实现方式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主机吸附部件;
主机传送带设有多个吸附孔,主机吸附部件降低主机传送带远离承印物一侧的气压,使得承印物被吸附孔吸附在主机传送带表面。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驱动部件输出的动力通过主机传送带、主机从动辊、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依次传递,到达压纸辊。与现有技术相比,压纸辊无需承印物的带动,压纸辊能够主动带动承印物运动。若承印物前沿边角存在翘起,翘起部位接触到压纸辊时,压纸辊能够带动翘起向压纸辊和主机传送带之间的压纸间隙运动,使得存在翘起的承印物能够成功进料。
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根据主机从动辊和压纸辊的半径确定,使得压纸辊的线速度与主机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在辊压时,压纸辊和承印物是滚动摩擦而不是滑动摩擦,避免承印物由于上下表面的速度不相同而打滑、磨损和偏移。使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传动精确,即使主机传送带由于负载变化而发生速度变化,主机传送带与压纸辊的速度仍能够保持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辊轮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辊轮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辊轮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偏心齿轮的多种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A:承印物;
B:打印主机进纸结构;B-1:主机从动辊;B-2:第一传动齿轮;B-3:主机传送带;
C:辊轮结构;C-1:压纸辊;C-2:第二传动齿轮;C-3:固定侧板;C-4:框架梁;C-5:调节连杆;C-6:调节齿轮;C-7:第一胀紧套;C-8:偏心齿轮;C-9:固定柱;C-10:齿轮固定板;C-11:齿轮轴;C-12:轴承;C-13:十字滑块联轴器;C-13-1:第一偏心块;C-13-2:十字滑块;C-13-3:第二偏心块;C-14:轴承;C-15:轴承限位块;C-16:滑动块;C-17:滑动法兰;C-18:第二胀紧套;C-19:第三胀紧套;C-20:挡圈;C-21:减速机连接板;C-22:减速机;C-23:调节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使用打印机对瓦楞纸等平板材料进行打印时,尤其是使用Onepass一次通过数码打印机进行打印时,需要对平板材料进行压纸平整。压纸平整需要用到打印机的辊压结构,现有的辊压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例如:由于压纸辊C-1是随承印物A的运动而转动,在进料时,若承印物A 前沿边角存在翘起,翘起与压纸辊C-1接触时难以进入压纸辊C-1和主机传送带B-3之间的压纸间隙,容易进料失败;由于压纸辊C-1是随承印物A的运动而转动,在辊压时,承印物A和压纸辊C-1之间容易产生打滑、磨损和偏移。承印物A可以是纸张等。辊压结构也可以称为压纸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辊压结构包括打印主机进纸结构B和辊轮结构C,辊轮结构C安装在打印主机进纸结构B上。在打印机进行打印时,承印物A 通过辊轮结构C与打印主机进纸结构B之间的压纸间隙L。辊轮结构C与打印主机进纸结构B夹着承印物A运动,从而达到压平承印物A的目的。为了适应不同承印物A的材料特性,可以使用不同大小、硬度和密度的压纸辊C-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包括:主机驱动部件、主机传送带B-3、主机从动辊B-1、第一传动齿轮B-2、第二传动齿轮C-2及及压纸辊C-1。
第一传动齿轮B-2安装在主机从动辊B-1,第二传动齿轮C-2安装在压纸辊C-1。第一传动齿轮B-2安装在主机从动辊B-1的一端,第二传动齿轮C-2 安装在压纸辊C-1的一端;或者,第一传动齿轮B-2安装在主机从动辊B-1 的两端,第二传动齿轮C-2安装在压纸辊C-1的两端。主机驱动部件包括主机电机和主机主动辊,主机电机驱动主机主动辊转动。主机传送带B-3绕过主机主动辊和主机从动辊B-1,主机主动辊和主机从动辊B-1张紧主机传送带B-3。
主机驱动部件通过主机传送带B-3带动主机从动辊B-1转动,主机从动辊B-1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带动压纸辊C-1 转动。其中,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的传动比,根据主机从动辊B-1和压纸辊C-1的半径确定,使得压纸辊C-1的线速度与主机传送带 B-3的速度相同。主机驱动部件的主机主动辊带动主机传送带B-3运动,主机传送带B-3带动主机从动辊B-1转动。主机从动辊B-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B-2 转动。第一传动齿轮B-2带动第二传动齿轮C-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C-2带动压纸辊C-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的传动比,等于压纸辊C-1半径与主机从动辊B-1半径加主机传送带B-3厚度的和的比值,即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的传动比=第二传动齿轮C-2齿数: 第一传动齿轮B-2齿数=压纸辊C-1半径:(主机从动辊B-1半径+主机传送带B-3厚度)。在主机传送带B-3厚度可以忽略不计时,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的传动比,等于压纸辊C-1半径与主机从动辊B-1半径的比值,即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的传动比=第二传动齿轮C-2 齿数:第一传动齿轮B-2齿数=压纸辊C-1半径:主机从动辊B-1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驱动部件输出的动力通过主机传送带B-3、主机从动辊B-1、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依次传递,到达压纸辊C-1。与现有技术相比,压纸辊C-1无需承印物A的带动,压纸辊C-1能够主动带动承印物A运动。若承印物A前沿边角存在翘起,翘起部位接触到压纸辊C-1 时,压纸辊C-1能够带动翘起向压纸辊C-1和主机传送带B-3之间的压纸间隙运动,使得存在翘起的承印物A能够成功进料。
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的传动比,根据主机从动辊B-1 和压纸辊C-1的半径确定,使得压纸辊C-1的线速度与主机传送带B-3的速度相同,在辊压时,压纸辊C-1和承印物A是滚动摩擦而不是滑动摩擦,避免承印物A由于上下表面的速度不相同而打滑、磨损和偏移。使用第一传动齿轮B-2和第二传动齿轮C-2,传动精确,即使主机传送带B-3由于负载变化而发生速度变化,主机传送带B-3与压纸辊C-1的速度仍能够保持相同。
压纸辊C-1和主机传送带B-3具有相同的动力源——主机驱动部件,能够节约成本,简化结构。主机从动辊B-1和压纸辊C-1之间采用刚性传动,压纸辊C-1线速度与皮带速度的同步精度更高,比压纸辊C-1采用独立动力的方案更可靠,能适应主机传送带B-3的速度变化,时刻保证压纸辊C-1线速度和主机传送带B-3速度一致。
第一传动齿轮B-2也可以称为下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C-2也可以称为上传动齿轮。主机传送带B-3也可以称为主机环形皮带,或简称皮带。辊轮结构C也可以称为压力纸结构。打印主机进纸结构B也可以称为主机输送平台。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打印机的辊压结构还包括框架梁C-4、调节连杆C-5、调节齿轮C-6和偏心齿轮C-8。调节齿轮C-6 包括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偏心齿轮C-8包括第一偏心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框架梁C-4用于安装压纸辊C-1以及压纸辊C-1的动力机构和调节机构,动力机构例如第二传动齿轮C-2,调节机构例如调节连杆C-5、调节齿轮C-6和偏心齿轮C-8。
如图8所示,偏心齿轮C-8的分度圆圆心O,与偏心齿轮C-8用于安装压纸辊C-1的偏心孔的圆心P不重合。偏心齿轮C-8的偏心距为|OP|。图8中,从左往右是一个偏心齿轮C-8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以偏心齿轮C-8的分度圆圆心O为旋转中心,从第一状态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二状态,从第二状态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三状态。以上状态仅为示例,偏心齿轮C-8可以旋转任意角度,朝任意方向旋转,具体不作限定。
调节连杆C-5与压纸辊C-1平行安装在框架梁C-4,调节连杆C-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压纸辊C-1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第一偏心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一偏心齿轮啮合,第二调节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啮合。框架梁C-4上开有第一圆孔,用于安装调节连杆C-5和压纸辊C-1,调节连杆C-5和压纸辊C-1相互平行。调节连杆C-5 和调节齿轮C-6固定连接同步转动。压纸辊C-1和偏心齿轮C-8转动连接,压纸辊C-1在第二传动齿轮C-2的带动下转动,不会导致偏心齿轮C-8的转动。偏心齿轮C-8以分度圆圆心O为中心转动,会导致偏心孔的圆心P绕圆心O转动产生位移,使得压纸辊C-1随圆偏心孔绕圆心O转动产生位移。在偏心齿轮C-8的分度圆圆心O相对主机从动辊B-1保持静止的情况下,压纸辊C-1随偏心齿轮C-8的转动而相对主机从动辊B-1产生位移,改变了压纸辊C-1和主机从动辊B-1之间的距离,也就改变了压纸辊C-1和主机传送带 B-3之间的压纸间隙L。压纸间隙L的调节范围是2倍的偏心齿轮C-8偏心距 |OP|,即调节范围=2|OP|。由于偏心齿轮C-8的转动角度可以任意调整,压纸间隙L的调节能够实现无级调整,能够使用多种厚度的承印物A,且打印厚度不同的承印物A时,能够快速灵活地调整压纸间隙L,调整效率高,调整效果好。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打印机的辊压结构还包括调节电机C-23。
调节电机C-2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调节齿轮。调节电机C-23的输出端可以直接连接第一调节齿轮,也可以通过减速机C-22连接第一调节齿轮。调节电机C-23可以安装在压纸辊C-1任意一端,其中安装在远离第二传动齿轮 C-2的一端能够更加方便安装,避免调节电机C-23和第二传动齿轮C-2的干涉。
使用调节电机C-23,实现数字化自动精确控制,稳定可靠。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打印机的辊压结构还包括滑动块C-16。
滑动块C-16为圆柱体形,滑动块C-16与框架梁C-4的第一圆孔匹配,滑动块C-16与框架梁C-4转动连接;滑动块C-16开设第二圆孔,滑动块C-16 与偏心齿轮C-8固定连接,偏心齿轮C-8通过滑动块C-16与框架梁C-4转动连接。滑动块C-16和偏心齿轮C-8可以通过齿轮固定连接。压纸辊C-1穿过第二圆孔与偏心齿轮C-8连接,为了避免偏心齿轮C-8转动时压纸辊C-1与滑动块C-16发生干涉,第二圆孔的半径应当大于偏心齿轮C-8的偏心距|OP| 加压纸辊C-1在第二圆孔处的半径的和,即第二圆孔的半径>|OP|+压纸辊 C-1在第二圆孔处的半径。第一圆孔的圆心、偏心齿轮C-8的分度圆圆心O 和第二圆孔的圆心三者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打印机的辊压结构还包括法兰盘C-17,法兰盘C-17的外径大于框架梁C-4的第一圆孔的直径。
滑动块C-16接近偏心齿轮C-8处设有轴肩,滑动块C-16远离偏心齿轮 C-8的底面与法兰盘C-17连接。滑动块C-16的一端设置轴肩,轴肩的直径大于框架梁C-4的第一圆孔的直径。轴肩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应大于预设值,以避免偏心齿轮C-8与框架梁C-4发生摩擦。法兰盘C-17和滑动块C-16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动块C-16远离偏心齿轮C-8的底面与法兰盘C-17 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隙,也可以相互贴合。法兰盘C-17也可以称为滑动法兰。
轴肩和法兰盘C-17用于限制滑动块C-16在框架梁C-4的第一圆孔中的轴向位置。法兰盘C-17安装在滑动块C-16远离轴肩的一侧,轴肩和法兰盘 C-17能够防止滑动块C-16在框架梁C-4中沿第一圆孔的轴向窜动,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调节连杆C-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胀紧套C-7固定安装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使用第一胀紧套C-7能够便捷地将调节连杆C-5和调节齿轮C-6固定连接。第一胀紧套C-7的内圈套紧调节连杆C-5,第一胀紧套C-7的外圈紧贴调节齿轮C-6的内孔。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连杆C-5和调节齿轮C-6还可以通过键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压纸辊C-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C-14 安装第一偏心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轴承C-14的内圈套在压纸辊C-1,轴承 C-14的外圈嵌入偏心齿轮C-8的偏心孔内。轴承C-14可以选择滚动轴承。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打印机的辊压结构还包括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可以选用十字轴式、球笼式、球叉式、凸块式、球销式、球铰式、球铰柱塞式、三销式、三叉杆式、三球销式、铰杆式等联轴器。
第二传动齿轮C-2和压纸辊C-1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万向联轴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二传动齿轮C-2,万向联轴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压纸辊C-1。使用万向联轴器,使得压纸辊C-1能够相对第二传动齿轮C-2运动,而动力仍能够从第二传动齿轮C-2传递到压纸辊C-1,便于调整压纸辊C-1和主机从动辊B-1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调整压纸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万向联轴器为十字滑块联轴器C-13。
十字滑块联轴器C-13包括第一偏心块C-13-1、十字滑块C-13-2和第二偏心块C-13-3,第一偏心块C-13-1和第二偏心块C-13-3通过十字滑块C-13-2 可滑动连接。
第一偏心块C-13-1通过第二胀紧套C-18与第二传动齿轮C-2固定连接,第二偏心块C-13-3通过第三胀紧套C-19与压纸辊C-1固定连接。使用胀紧套能够便捷地将十字滑块联轴器C-13、第二传动齿轮C-2和压纸辊C-1连接。使用十字滑块联轴器C-13,使得第二传动齿轮C-2和压纸辊C-1能够在不同轴的情况下传递动力,提高了压纸辊C-1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框架梁C-4固定设置有齿轮固定板 C-10。齿轮固定板C-10可以通过多根固定柱C-9设置在框架梁C-4。
第二传动齿轮C-2通过轴承C-12安装在齿轮固定板C-10。第二传动齿轮 C-2相对框架梁C-4仅能够进行旋转运动,不能发生位移。设置齿轮固定板 C-10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框架梁C-4设置有减速机连接板C-21,用于安装减速机C-22。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打印机的辊压结构还包括主机吸附部件。主机吸附部件包括真空泵,用于抽吸空气,形成低压。
主机传送带B-3设有多个吸附孔,主机吸附部件降低主机传送带B-3远离承印物A一侧的气压,使得承印物A被吸附孔吸附在主机传送带B-3表面。在主机吸附部件的作用下,吸附孔处的气流从主机传送带B-3接近承印物A 的一侧流向远离承印物A的一侧。吸附孔可以密集均匀分布,以稳定地吸附承印物A,使得承印物A能够平摊在主机传送带B-3的表面。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下面对辊压结构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主机传送带B-3的运动带动主机从动辊B-1与第一传动齿轮B-2转动,第一传动齿轮B-2与第二传动齿轮C-2啮合,从面使第二传动齿轮C-2以与第一传动齿轮B-2相反的旋转方向、相同的线速度运动。
第二传动齿轮C-2可以通过齿轮轴C-11与十字滑块联轴器C-13连接,齿轮轴C-11的一端与第二传动齿轮C-2固定连接,齿轮轴C-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胀紧套C-18与第一偏心块C-13-1固定连接。齿轮轴C-11通过通过轴承C-12与齿轮固定板C-10固定连接,轴承C-12的内圈套紧齿轮轴C-11,轴承C-12的外圈嵌入齿轮固定板C-10。第二传动齿轮C-2与齿轮固定板C-10 之间设置轴承限位块C-15进行限位,第二传动齿轮C-2远离齿轮固定板C-10的一侧设置挡圈C-20进行限位。在挡圈C-20和轴承限位块C-15的作用下,第二传动齿轮C-2固定在齿轮固定板C-10上转动。
压纸辊C-1通过第三胀紧套C-19与十字滑块联轴器C-13中的第二偏心块C-13-3固定连接。压纸辊C-1通过轴承C-14与偏心齿轮C-8连接,轴承 C-14的内圈套紧压纸辊C-1,轴承C-14的外圈嵌入偏心齿轮C-8的偏心孔,压纸辊C-1能够在偏心齿轮C-8上转动。压纸辊C-1与十字滑块联轴器C-13 中的第二偏心块C-13-3固定连接。压纸辊C-1在第二传动齿轮C-2的带动下,压纸辊C-1在偏心齿轮C-8的偏心孔旋转运动。
通过设计第一传动齿轮B-2与第二传动齿轮C-2的啮合传动比,令压纸辊C-1的切线速度和主机传送带B-3的速度相同,从而使两者压纸辊C-1和主机传送带B-3之间的承印物A被夹紧输送到主机传送带B-3的平面上。
在实际生产中,承印物A的厚度有不同的尺寸,所以压纸间隙L需要是可无级调节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偏心齿轮C-8的来调节压纸间隙L,如图7,压纸辊C-1安装于图中偏心齿轮C-8以B点为圆心的偏心孔。偏心齿轮C-8 与滑动块C-16固定连接,偏心齿轮C-8的分度圆圆心O与滑动块C-16的圆心重合。法兰盘C-17与滑动块C-16固定连接,法兰盘C-17对滑动块C-16 进行限位。
框架梁C-4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组装成型的。组装成型的框架梁C-4可以在两端设置固定侧板C-3,以安装压纸辊C-1等。滑动块C-16在框架梁C-4的固定侧板C-3上能转动,偏心齿轮C-8也能够相对框架梁C-4 旋转。随着偏心齿轮C-8的转动,圆心P相对于圆心O在竖直方向上最大能够产生2倍于偏心距|OP|的位移。当需要调节压纸间隙L时,可通边转动偏心齿轮C-8一定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压纸间隙L。
调节电机C-23通过减速机C-22与第一调节齿轮连接。
调节间隙的动作原理为:程序控制调节电机C-23的转动角度,带动第一调节齿轮的转动。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通过第一胀紧套C-7固定连接在调节连杆C-5两端,所以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同步转动。第二调节齿轮转动,带动偏心齿轮C-8转动。调节电机C-23驱动偏心齿轮C-8的转动,从而实现压纸间隙L的调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驱动部件、主机传送带(B-3)、主机从动辊(B-1)、第一传动齿轮(B-2)、第二传动齿轮(C-2)及及压纸辊(C-1);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B-2)安装在所述主机从动辊(B-1),所述第二传动齿轮(C-2)安装在所述压纸辊(C-1);
所述主机驱动部件通过所述主机传送带(B-3)带动所述主机从动辊(B-1)转动,所述主机从动辊(B-1)通过相互啮合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B-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C-2)带动所述压纸辊(C-1)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B-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C-2)的传动比,根据所述主机从动辊(B-1)和所述压纸辊(C-1)的半径确定,使得所述压纸辊(C-1)的线速度与所述主机传送带(B-3)的速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梁(C-4)、调节连杆(C-5)、调节齿轮(C-6)和偏心齿轮(C-8);所述调节齿轮(C-6)包括第一调节齿轮和第二调节齿轮,所述偏心齿轮(C-8)包括第一偏心齿轮和第二偏心齿轮;
所述调节连杆(C-5)与所述压纸辊(C-1)平行安装在所述框架梁(C-4),所述调节连杆(C-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调节齿轮和所述第二调节齿轮,所述压纸辊(C-1)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所述第一偏心齿轮和所述第二偏心齿轮,所述第一调节齿轮和所述第一偏心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调节齿轮和所述第二偏心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电机(C-23);
所述调节电机(C-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块(C-16);
所述滑动块(C-16)为圆柱体形,所述滑动块(C-16)与所述框架梁(C-4)的第一圆孔匹配,所述滑动块(C-16)与所述框架梁(C-4)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C-16)开设第二圆孔,所述滑动块(C-16)与所述偏心齿轮(C-8)固定连接,所述偏心齿轮(C-8)通过所述滑动块(C-16)与所述框架梁(C-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盘(C-17),所述法兰盘(C-17)的外径大于所述框架梁(C-4)的第一圆孔的直径;
所述滑动块(C-16)接近所述偏心齿轮(C-8)处设有轴肩,所述滑动块(C-16)远离所述偏心齿轮(C-8)的底面与所述法兰盘(C-17)连接;
所述轴肩和所述法兰盘(C-17)用于限制所述滑动块(C-16)在所述框架梁(C-4)的第一圆孔中的轴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杆(C-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胀紧套(C-7)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调节齿轮和所述第二调节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辊(C-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C-14)安装所述第一偏心齿轮和所述第二偏心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联轴器;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C-2)和所述压纸辊(C-1)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所述万向联轴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C-2),所述万向联轴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纸辊(C-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联轴器为十字滑块联轴器(C-13);
所述十字滑块联轴器(C-13)包括第一偏心块(C-13-1)、十字滑块(C-13-2)和第二偏心块(C-13-3),所述第一偏心块(C-13-1)和所述第二偏心块(C-13-3)通过所述十字滑块(C-13-2)可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偏心块(C-13-1)通过第二胀紧套(C-18)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C-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偏心块(C-13-3)通过第三胀紧套(C-19)与所述压纸辊(C-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机吸附部件;
所述主机传送带(B-3)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主机吸附部件降低所述主机传送带(B-3)远离承印物(A)一侧的气压,使得所述承印物(A)被所述吸附孔吸附在所述主机传送带(B-3)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27233.XU CN218615949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27233.XU CN218615949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15949U true CN218615949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6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27233.XU Active CN218615949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15949U (zh) |
-
2022
- 2022-09-23 CN CN202222527233.XU patent/CN2186159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3719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registration errors in translating media shaft drive systems | |
US4715597A (en)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
CN104245314B (zh) | 凹版印刷机 | |
CN218615949U (zh) | 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 |
CN115402014A (zh) | 一种打印机的辊压结构 | |
US20130214479A1 (en) | Sheet-transport device, sheet-turning unit and method for turning sheets | |
CN221116181U (zh) | 一种可自动纠偏的纸张上料机构 | |
CN211140966U (zh) | 一种印刷机上用于调整纸张运输方向的纠偏装置 | |
CN214355006U (zh) | 压布导向辊装置及打印机 | |
CN210655507U (zh) | 自重式可调压力摆杆装置 | |
CN211168743U (zh) | 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 | |
JP2011173683A (ja) | シート状物の搬送機構 | |
CN209291599U (zh) | 一种水墨印刷机的进料口可调式上料装置 | |
CN212374485U (zh) | 一种由双侧皮带纠偏数控纸张的输纸装置 | |
CN111453483A (zh) | 一种印刷机的上纸机构 | |
CN113003092A (zh) | 一种pcb板输送系统 | |
CN111099253A (zh) | 输送机构 | |
CN110723510A (zh) | 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 | |
US20050275160A1 (en) | Transport assembly with driven split nip rollers | |
JPH1179435A (ja) | 自動給紙装置 | |
CN119750269A (zh) | 一种刻字机的送纸机构 | |
CN220844641U (zh) | 一种便于调整间距的送纸胶辊机构 | |
CN216444708U (zh) | 轮转印刷机的自动纠偏装置 | |
CN218054463U (zh) | 一种切印机印刷定位装置 | |
CN221853679U (zh) | 一种可调节印刷输纸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