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596894U - 人行天桥梯道 - Google Patents

人行天桥梯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6894U
CN218596894U CN202223122780.6U CN202223122780U CN218596894U CN 218596894 U CN218596894 U CN 218596894U CN 202223122780 U CN202223122780 U CN 202223122780U CN 218596894 U CN218596894 U CN 218596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ladder way
horizontal
way
horizont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27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东伟
田丰
孔君
唐汉杰
余章亮
王亮
梁鑫磊
宋军娜
赵海超
王峰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filed Critical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27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6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6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6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行天桥梯道,涉及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人行天桥梯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台阶结构,至少一个台阶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梯道水平板;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梯道竖板,梯道水平板的外侧抵住梯道竖板的内侧;连接在梯道水平板上端面上的金属垫块;防滑条,防滑条具有水平段和竖直段,防滑条的水平段与金属垫块相焊接连接,防滑条的竖直段与梯道竖板相焊接连接,防滑条、金属垫块、梯道水平板和梯道竖板形成容纳空间;填充在容纳空间中以及铺设在梯道水平板上的支撑材料。本申请能够解决防滑条出现变形、脱落、翘起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增强行人通行安全性。

Description

人行天桥梯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行天桥梯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设发展快速,在人流量较大区域为了避免车流与人流的冲突,影响行人安全,需根据人流量增设人行天桥,从而达到人车分流的效果,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然而,目前钢结构的人行天桥梯道防滑设施均采用后安装的防滑条方式,在梯道铺装铺设完成后,在铺装层以上利用螺栓固定防滑条,防滑条材料为不锈钢材质或不锈钢内嵌金刚砂或不锈钢内嵌橡胶条等不同类型,但是由于均为后安装,利用螺栓或铆钉与梯道铺装固定,在后续钢结构人行天桥调查中发现,这种防滑条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行人上下梯道碰撞摩擦、边缘非机动车推行时脚踏板等碰撞等原因,会导致防滑条变形、脱落、翘起等情况发生,防滑部分区域下方还可能存在空鼓、不密实现象,行人踩踏过程导致防滑条处于悬臂板翘曲状态,此状态反复作用,易致使防滑条中间铆钉脱落,防滑条断裂、变形,从而影响行人上下梯道的安全,尤其是雨雪天气,行人更容易发生磕碰、滑倒、绊倒,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更进一步的,在梯道与坡道交界处,防滑条脱落较严重,失去防滑条保护的部位雨水等病害会沿防滑条边缘侵入既有防滑条内部,导致既有防滑条下铺装开裂、脱落、钢板锈蚀等耐久性病害,进而导致其它防滑条脱落。
综上所述,目前钢结构人行天桥梯道防滑条常用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人性安全性、天桥耐久性等方案考虑亟需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人行天桥梯道,其能够解决防滑条出现变形、脱落、翘起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增强行人通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行天桥梯道,所述人行天桥梯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台阶结构,至少一个台阶结构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梯道水平板;
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梯道竖板,所述梯道水平板的外侧抵住所述梯道竖板的内侧;
连接在所述梯道水平板上端面上的金属垫块;
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具有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与所述金属垫块相焊接连接,所述防滑条的竖直段与所述梯道竖板相焊接连接,所述防滑条、所述金属垫块、所述梯道水平板和所述梯道竖板形成容纳空间;
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以及铺设在所述梯道水平板上的支撑材料。
优选地,所述梯道水平板采用钢板制成,所述金属垫块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金属垫块与所述梯道水平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垫块两侧的下端与所述梯道水平板相接处进行焊接。
优选地,所述防滑条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在远离竖直段的一端的下端面与所述金属垫块的上端面相紧贴,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在远离竖直段的一端的端部处与所述金属垫块进行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梯道竖板采用钢板制成,所述梯道竖板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梯道水平板的上端面,所述防滑条的竖直段的内侧壁与所述梯道竖板的外侧壁相紧贴,所述防滑条的竖直段的下端的端部与所述梯道竖板的外侧壁进行焊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材料为砂浆材料。
优选地,铺设在所述梯道水平板上的支撑材料高于等于所述金属垫块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防滑条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的上端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金刚砂。
优选地,所述人行天桥梯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承重钢梁;所述梯道水平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钢梁相连接;所述梯道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钢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防滑条可以与梯道水平板、梯道竖板一同设计预制,并且一同制作焊接安装在一起,从而可以保证防滑条的安装牢固,难以掉落或损坏,进而保证安装质量。其次,防滑条的水平段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金属垫块上,竖直段焊接在梯道竖板上,这样能够确保防滑条不会出现变形、脱落、翘起等情况发生,减少后期养护维修难度及费用,大大延长人行天桥梯道的使用寿命。最后,人行天桥梯道中的防滑条可以直接在工厂中加工制作在梯道水平板和梯道竖板上,无需在人行天桥现场进行安装,这样大大提高了人行天桥梯道在现场的安装效率,节约时间。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行天桥梯道其中一个台阶结构的剖面结构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梯道水平板;2、梯道竖板;3、金属垫块;4、防滑条;41、水平段;42、竖直段;43、凹槽;5、支撑材料;6、金刚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解决防滑条出现变形、脱落、翘起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增强行人通行安全性,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人行天桥梯道,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行天桥梯道其中一个台阶结构的剖面结构图,如图1所示,人行天桥梯道可以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台阶结构,至少一个台阶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梯道水平板1;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梯道竖板2,梯道水平板1的外侧抵住梯道竖板2的内侧;连接在梯道水平板1上端面上的金属垫块3;防滑条4,防滑条4具有水平段41和竖直段42,防滑条4的水平段41与金属垫块3相焊接连接,防滑条4的竖直段42与梯道竖板2相焊接连接,防滑条4、金属垫块3、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形成容纳空间;填充在容纳空间中以及铺设在梯道水平板1上的支撑材料5。
如图1所示,多个台阶结构依次由下向上斜着排列,从而不断升高供行人登上人行天桥。至少一个台阶结构可以包括:梯道水平板1、梯道竖板2、金属垫块3和防滑条4。其中,梯道水平板1沿水平方向延伸,梯道竖板2沿竖直方向延伸,梯道竖板2位于梯道水平板1的外侧。梯道水平板1的外侧(即右侧)抵住梯道竖板2的内侧。为了后期便于在容纳空间中浇筑支撑材料5,从而使得支撑材料5充满容纳空间,尽可能的减少支撑材料5从容纳空间的右侧泄露,梯道竖板2的上端面高于梯道水平板1的上端面。
为了实现对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的固定,使得两者能够承受行人的重量,人行天桥梯道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承重钢梁。梯道水平板1采用钢板制成。梯道竖板2也可以采用钢板制成。梯道水平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钢梁相连接。梯道竖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钢梁相连接。上述连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通过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等等方式,在本申请中并不做任何限定。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承重钢梁、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连接在一起,通过承重钢梁支撑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从而保证安装牢固。
如图1所示,金属垫块3可以连接在梯道水平板1上端面。金属垫块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梯道水平板1在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延伸方向相同。金属垫块3可以根据需要延伸至两端的承重钢梁,也可以不延伸至承重钢梁,与承重钢梁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便于容纳空间中填充支撑材料5。
作为可行的,金属垫块3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金属垫块3与梯道水平板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金属垫块3与梯道水平板1结合成一体,保证安装牢固,两者基本无法脱落分离。不锈钢制成的金属垫块3不仅可以保证连接的牢固强度,还可以防止生锈。进一步的,在金属垫块3两侧的下端与梯道水平板1相接处进行焊接,焊接处垂直于纸面一直延伸,从而保证金属垫块3各个位置均进行焊接,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金属垫块3两侧的下端均进行焊接,能够避免金属垫块3在长久使用受力过程中一侧出现翘起现象,从而延长使用时间。
如图1所示,防滑条4可以具有水平段41和竖直段42。防滑条4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梯道水平板1在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延伸方向相同。防滑条4可以根据需要延伸至两端的承重钢梁,也可以不延伸至承重钢梁,与承重钢梁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便于容纳空间中填充支撑材料5。
如图1所示,防滑条4的水平段41与金属垫块3相焊接连接,防滑条4的竖直段42与梯道竖板2相焊接连接,防滑条4、金属垫块3、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形成容纳空间。防滑条4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以避免出现腐蚀生锈,延长使用寿命。防滑条4的横截面大体呈L形状。防滑条4的水平段41在远离竖直段42的一端的下端面与金属垫块3的上端面相紧贴,以保证行人踩踏在防滑条4上时具有足够的支撑力,防止防滑条4出现变形损坏。防滑条4的水平段41在远离竖直段42的一端的端部处与金属垫块3进行焊接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防滑条4与金属垫块3、梯道竖板2结合成一体,保证安装牢固,防滑条4难以脱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防滑条4的竖直段42的内侧壁与梯道竖板2的外侧壁相紧贴,防滑条4的竖直段42的下端的端部与梯道竖板2的外侧壁进行焊接。通过上述方式,梯道竖板2的外侧壁能够抵住支撑住防滑条4的竖直段42的内侧壁,防滑条4的竖直段42无法出现倾斜弯折,减小防滑条4的竖直段42的下端的端部与梯道竖板2的外侧壁焊接处的受力,保证焊接处不会受力过大而出现损坏。
如图1所示,容纳空间中填充有支撑材料5,从而进一步对防滑条4的水平段41的中部和靠近竖直段42的一侧进行支撑,防止在行人踩踏在防滑条4上时,防滑条4出现变形,进而导致防滑条4两侧的焊接处因受力过大而损坏脱离。梯道水平板1的上端面的其它区域(除去容纳空间)也铺设有支撑材料5,以供行人踩踏。支撑材料5可以采用砂浆材料,以便于人行天桥梯道安装在人行天桥后进行铺设。铺设在梯道水平板1上的支撑材料5高于等于金属垫块3的上端面,低于防滑条4的上端面。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对防滑条4的水平段41在远离竖直段42的一端的端部处与金属垫块3的焊接处进行保护,避免行人或车辆与梯道的防滑条4边缘碰撞时出现损坏。
当防滑条4不延伸至承重钢梁,与承重钢梁具有一定的间距时,在容纳空间中填充支撑材料5时,需要利用模板在防滑条4与承重钢梁之间的区域进行遮挡,防止支撑材料5通过梯道竖板2下漏。
为了增加防滑条4水平段41的上端面的摩擦力,如图1所示,防滑条4的水平段41的上端面可以具有凹槽43,凹槽43内设置有金刚砂6。凹槽43可以为一道,也可以为两道,其沿垂直于纸面方向延伸。
本申请中的人行天桥梯道可以通过以下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可以在工厂中对连接有防滑条4的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进行预制,将金属垫块3焊接在梯道水平板1上端面上。
将防滑条4的水平段41与金属垫块3相焊接连接,防滑条4的竖直段42与梯道竖板2相焊接连接,以使防滑条4、金属垫块3、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形成容纳空间。防滑条4上可以预先加工好凹槽43,并在凹槽43中设置好金刚砂6。
将梯道水平板1的两端和梯道竖板2的两端分别焊接到相对设置的两个承重钢梁,将上述人行天桥梯道运输至安装地点与人行天桥配合安装。或,将连接有防滑条4的梯道水平板1、梯道竖板2运输至安装地点与人行天桥上的承重钢梁相配合安装。承重钢梁可以提前安装至人行天桥上,之后,只需等待连接有防滑条4的梯道水平板1、梯道竖板2运输至安装地点后,直接将连接有防滑条4的梯道水平板1、梯道竖板2安装到承重钢梁上。
待人行天桥梯道运输至安装地点与人行天桥配合安装完成后,向容纳空间中填充满支撑材料5以及在梯道水平板1上铺设支撑材料5。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减轻搬运时的重力,在安装地点与人行天桥配合安装完成后,只需完成支撑材料5的填充即可,整个施工过程快捷方便,防滑条4的安装可以提前在工厂完成。如果防滑条4一直延伸至两端的承重钢梁相抵,金属垫块3也一直延伸至两端的承重钢梁相抵,那么需要在金属垫块3和/或防滑条4上开设注浆孔和出浆孔,从而保证支撑材料5能够顺利的填充至容纳空间中。
本申请中的防滑条4可以与梯道水平板1、梯道竖板2一同设计预制,并且一同制作焊接安装在一起,从而可以保证防滑条4的安装牢固,难以掉落或损坏,进而保证安装质量。其次,防滑条4的水平段4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金属垫块3上,竖直段42焊接在梯道竖板2上,这样能够确保防滑条4不会出现变形、脱落、翘起等情况发生,减少后期养护维修难度及费用,大大延长人行天桥梯道的使用寿命。最后,人行天桥梯道中的防滑条4可以直接在工厂中加工制作在梯道水平板1和梯道竖板2上,无需在人行天桥现场进行安装,这样大大提高了人行天桥梯道在现场的安装效率,节约时间。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天桥梯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台阶结构,至少一个台阶结构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梯道水平板;
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梯道竖板,所述梯道水平板的外侧抵住所述梯道竖板的内侧;
连接在所述梯道水平板上端面上的金属垫块;
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具有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与所述金属垫块相焊接连接,所述防滑条的竖直段与所述梯道竖板相焊接连接,所述防滑条、所述金属垫块、所述梯道水平板和所述梯道竖板形成容纳空间;
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以及铺设在所述梯道水平板上的支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道水平板采用钢板制成,所述金属垫块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金属垫块与所述梯道水平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垫块两侧的下端与所述梯道水平板相接处进行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在远离竖直段的一端的下端面与所述金属垫块的上端面相紧贴,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在远离竖直段的一端的端部处与所述金属垫块进行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道竖板采用钢板制成,所述梯道竖板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梯道水平板的上端面,所述防滑条的竖直段的内侧壁与所述梯道竖板的外侧壁相紧贴,所述防滑条的竖直段的下端的端部与所述梯道竖板的外侧壁进行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材料为砂浆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铺设在所述梯道水平板上的支撑材料高于等于所述金属垫块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防滑条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的水平段的上端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金刚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天桥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天桥梯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承重钢梁;所述梯道水平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钢梁相连接;所述梯道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钢梁相连接。
CN202223122780.6U 2022-11-24 2022-11-24 人行天桥梯道 Active CN218596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2780.6U CN21859689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人行天桥梯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2780.6U CN21859689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人行天桥梯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6894U true CN218596894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6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2780.6U Active CN21859689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人行天桥梯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6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9243A (en) Exodermic deck system
US8528278B2 (en) Embedment tile with replaceable top plate
US8544222B2 (en) Embedment plate for pedestrian walkways with reinforced projections
US20050066623A1 (en) Efficiently installable and durable embedment tile for producing tactilely-detectable surfaces
US4780021A (en) Exodermic deck conversion method
US4653956A (en) Highway pavement
US9027290B2 (en) Embedment plate for pedestrian walkways with reinforced projections
US9398996B2 (en) Embedment plate for pedestrian walkways with reinforced projections
CN218596894U (zh) 人行天桥梯道
KR102435459B1 (ko) 산악철도용 궤도의 설치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8756950U (zh) 人行天桥梯道
JP6144726B2 (ja) 高速道路の山岳トンネルの盤ぶくれした走行路線の修復工法および修復工法用の吊り桟橋
CN117266021A (zh) 一种基于分离设计的桥面连接结构、简支梁桥及建造方法
CN118065227A (zh) 人行天桥梯道及其加工方法
US3385180A (en) Construction of roads and associated surfaces
KR100508773B1 (ko) 시트파일을 이용한 가교 상판 및 그것의 시공방법
CN112458887A (zh) 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梯道连接结构
CN219196882U (zh) 装配式汽车坡道
CN209907194U (zh) 一种桥上用梁柱式钢护栏立柱基座锚固结构
KR101335606B1 (ko) 강재 톱날형 콘크리트 타설 신축이음부 보수 공법
CN211645814U (zh) 一种具有分段间隔缝填充材料的路桥段
JP2011099292A (ja) 路面構成体、これを用いた横断歩道および道路
KR100847725B1 (ko) 도로의 조인트 구조 및 그 시공 방법
KR200302138Y1 (ko) 시트파일을 이용한 가교 상판
EP1987203B1 (en) Joint desig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